?

土地類型

  • 基于BOVW和SVM的城市土地類型遙感變化監測研究
    040)城市土地類型變化監測對當前環境變化、可持續發展等熱點問題的研究,以及政府決策規劃具有重要的意義。使用遙感影像研究城市土地類型變化是一種快速有效的方法。按照處理信息層次的不同,遙感變化監測可劃分為像素級、對象級、場景級監測方法。像素級提出了兩種典型的變化監測方法,其一屬于傳統變化監測法,通過使用差值或比值法生成變化差異圖來統計變化的結果。在此過程中會損失許多影像的信息,精度也嚴重依賴于變化差異圖的準確程度。另一種是基于深度學習的變化監測方法,利用自身

    南京林業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23年3期2023-05-25

  • 基于污染足跡的山西省水環境污染壓力研究
    ;j為第j類土地類型;PFi為第i種污染物的污染足跡;pfi為第i種污染物的人均污染足跡;N為研究區人口數;αij為均衡因子,數值上等于第j類土地類型吸納第i種污染物的能力與世界所有土地類型吸納第i種污染物的平均能力的比值;Qij為進入第j類土地類型的第i種污染物總量;AYij為研究區域第j類土地類型吸納第i種污染物的平均能力。與反映人類需求的污染足跡相應的是反映生態供給的污染承載力,它代表的是生態系統容納污染物的能力。在數量上,污染承載力為在不破壞某一生

    黑龍江水利科技 2023年4期2023-05-25

  • 土地利用類型對濱海城市復合淹沒的影響 ——以象山縣為例?
    ,為了探究隨土地類型變化的底摩擦對濱海城市淹沒的影響,我們將其作為敏感因子設計不同條件的兩組淹沒實驗,模擬臺風“菲特”(1323)期間象山縣的復合淹沒過程:(1)無堤壩;(2)有堤壩。2.1 無堤壩情況下隨土地類型變化的底摩擦對淹沒的影響在極端的臺風事件中可能會出現部分潰壩或者全段潰壩的情況,這意味著發生風暴潮期間大量海水將淹沒陸地,造成最嚴重的損失。在此情況下,風暴潮是造成淹沒的主要因素,而降雨為次要因素。根據模擬中考慮因素的不同,淹沒過程按表1中的6個

    中國海洋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23年2期2023-02-21

  • 半干旱區湖泊濕地土壤養分與鹽堿化特征研究 ——以岱海為例
    究湖濱帶不同土地類型的鹽分與養分的分布特征,結合不同土地類型探討其互相影響規律,旨在為合理設計半干旱區湖濱濕地土壤改良方案和生態修復技術提供參考。1 材料與方法1.1 研究區概況岱 海 流 域 (112°30 ′E~ 112°52 ′E, 40°30 ′N~40°45′N)面積為 2 312.75 km2。岱海流域總體地形特征為四面環山、中懷灘川。北部為陰山支脈蠻漢山,山脈狹長而陡峭,南部為馬頭山,山體開闊平緩,內部為內陸凹陷盆地,形成典型的封閉型內陸流域

    環境工程技術學報 2023年1期2023-02-07

  • 1995-2018年黃河流域土地利用變化及驅動力分析
    聯系,忽視了土地類型之間單因子變量的空間分異性以及兩個自變量空間分布的耦合性。就選取驅動因子而言,多數文獻只包含氣象因素和經濟因素,鮮有討論政策因素對土地類型變化的影響。綜上,本研究選用黃河流域23 a的土地利用數據,分析1995、2000、2005、2010、2015、2018年土地利用類型的時空變化關系,借鑒生信學科近年來廣泛應用的弦圖對二級地類之間土地結構轉換結果進行可視化,利用氣溫、降水、夜光遙感、NDVI等遙感數據基于地理探測器[21]探究黃河流

    西北林學院學報 2022年6期2022-11-29

  • 基于土地利用的杭州市生態系統服務價值時空動態*
    內學者對特定土地類型的生態系統服務功能開展了很多研究工作,例如王德旺等[9]估算了遼河干流的ESV;吳素文等[10]對海洋生態系統服務功能的分類進行了改良。部分學者對某些地域的ESV進行了分析討論,例如鄭曉奇等[11]分析了環渤海地區的ESV動態;向勤等[12]探討了烏魯木齊市土地變化過程中ESV的演變。目前將城市ESV的變化和城市建設進程相互映照、精確比對的研究較少。杭州市的新時代發展離不開良好的自然環境,然而,在加速推進城市化的進程中,杭州市土地管理職

    環境污染與防治 2022年11期2022-11-23

  • 內蒙古煤礦礦山環境恢復治理遙感監測
    和恢復治理后土地類型等,其中恢復治理前礦山地物類型包括采場、堆煤場、洗煤場、煤矸石堆、排土場、礦山建筑、采空塌陷等;礦山開采方式包括露天開采、地下開采和聯合開采;恢復治理措施包括人工恢復和自然恢復;恢復治理后土地類型包括耕地、園地、林地、草地、工業用地、水域與水利設施用地、其他土地等。2.3 野外驗證本文對提取的煤礦恢復治理信息進行野外調查驗證,主要驗證提取圖斑的正確性、治理后恢復的土地類型、原礦山開采方式等。本文共驗證圖斑56處,解譯正確率為94.64%

    地理空間信息 2022年9期2022-10-02

  • TOD模式下地鐵站點周邊土地利用智能優化研究 ——以深圳市11號線沙井站為例
    以地塊所屬的土地類型作為模型的決策變量,通過選擇、交叉、變異算子,改變地塊的土地類型,構成不同的個體,以此展開進一步約束和優化。本文綜合考慮站點周邊居民生活質量、便捷程度、客流量、土地集約程度、土地多樣性等因素,最終選擇4個適應度函數:最大化土地緊湊度、最小化土地沖突度、最大化土地均衡度以及最大化客流生成率。1)土地緊湊度。土地緊湊度是衡量土地集約程度的表征之一。最大化站點周邊土地的緊湊度有助于提升居住便利程度和土地價值[14],其表達式為:式中,i表示像

    測繪地理信息 2022年4期2022-09-06

  • 綠竹林土壤重金屬污染特征及竹筍健康風險評價1)
    等6種不同的土地類型進行分類,每種土地類型設置5個取樣單元,共計30個取樣單元。每個取樣單元設置5個采樣點,采樣點代表的竹林面積不小1 hm2,每個樣點分散隨機選擇一個正常經營的竹叢,采集1株尚未露出地面的竹筍,5個竹筍混合作為該取樣單元的竹筍樣品,同時在該竹叢中采集土壤樣品,土壤采樣深度為0~20 cm,5個土壤樣品混合作為該取樣單元的土壤樣品。1.2 測定方法竹筍剝掉筍殼后,取可食用部分,切碎后混合均勻,研磨成粉狀冷凍備用。土壤樣品風干后,采用多點取樣

    東北林業大學學報 2022年7期2022-08-04

  • 土地調查中無人機攝影測繪技術的應用研究
    內包含有多種土地類型,比較具有代表性。此城鎮地處亞熱帶,屬于溫帶季風性氣候,夏天溫度不高,冬季氣候不冷,四季分明,年平均溫度15 ℃,降雨量1 345 mm。2.2 無人機影像獲取(1)無人機概述??紤]到試驗區域的地形地貌特征以及試驗所需數據基本要求。試驗中選用的無人機型號為EBEE,屬于微型無人機,此無人機在市場上比較常見,經過實踐證明具有較好的穩定性[7]。航測系統是無人機中非常重要的構成部分,主要包括通信系統、操作平臺和航線規劃控制模塊等。軟件和硬件

    能源與環保 2022年7期2022-08-02

  • 甘農2 號小黑麥在平涼市不同土地類型的適應性研究
    小黑麥在不同土地類型的適應性研究的相關研究報道。因此,本試驗在平涼市不同土地類型開展甘農2 號小黑麥的適應性研究, 以期篩選出適宜甘農2 號小黑麥的最佳種植區域, 從而為甘農2 號小黑麥在平涼市的示范推廣奠定基礎。1 材料與方法1.1 試驗地概況 山地試驗點:位于甘肅省平涼市涇川縣汭豐鎮廟溝村。 N 35°17'1'',E 107°12'51″,海拔1404 m。前茬作物為玉米,無灌溉條件。播種日期:2019 年10 月15 日; 塬地試驗點位于甘肅省平涼

    中國飼料 2022年13期2022-07-07

  • 深圳市不同生態環境紅火蟻疫情發生規律
    蟻;發生率;土地類型;廣東省深圳市中圖分類號:S433.89 文獻標志碼:A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2.12.0072000年,國際自然保護聯盟物種存續委員會的入侵物種專家小組(ISSG)公布了《世界上最危險的100種入侵有害生物》名單,紅火蟻就是其中之一[1]。紅火蟻原分布于南美洲,隨著人類的商業物流傳播,先后入侵美國、澳大利亞、東南亞等10余個國家和地區。20世紀初,先后在我國臺灣、廣東、香港等地發現紅火蟻入

    南方農業·下旬 2022年6期2022-07-04

  • 劍湖濕地自然保護區土地利用類型變化分析
    變情況,構建土地類型轉移矩陣,分析劍湖濕地自然保護區土地利用類型動態變化。結果表明:2006-2016年有林地面積大范圍增加;灌木林地、草地面積有一定程度的降低;受人為干擾因素的影響,耕地有大面積減少現象;水域面積有小范圍的增長,濕地恢復項目取得一定的成效;建設用地面積有大幅增長態勢。關鍵詞劍湖濕地自然保護區;土地類型;轉移;變化中圖分類號:S759.9文獻標識碼:Adoi:10.13601/j.issn.1005-5215.2022.03.022近10年

    防護林科技 2022年3期2022-06-06

  • 河南省光山縣土地利用時空變化特征分析
    現該地區主要土地類型為耕地、林地、建筑用地和未利用土地[1]。王有小等對1995 ~2018年間廣西中越邊境地區的土地利用變化和生態風險進行研究,發現影響土地利用類型變化的主要原因是當地經濟快速發展和城市化進程加快,提出應重視生態和經濟的協同發展[2]。為更好地利用土地利用數據,合理分配當地土地資源,研究一條可促進經濟快速發展和生態環境保護服務功能提升相結合的道路,本文選取光山縣為研究區域,基于Landset TM 30m 遙感影像生產的全國土地利用數據產

    資源導刊(信息化測繪) 2022年2期2022-04-21

  • 黔中城市群生態服務價值時空動態研究*
    年黔中城市群土地類型面積變化通過表1可知,耕地面積變化最為明顯,由22884.1km2縮減到1971.75km2,減少了101.23%;草地從994.835km2擴增到 11066km2,增加了101.23%;建設用地由1599.89km2擴增到 2781.19km2,增加了73.83%; 林地由25788.1km2擴增到36370.6km2,增加了41.03%; 水域由880.985km2縮減到 658.497km2。耕地面積變化巨大是因為城市經濟快速發

    智庫時代 2022年1期2022-02-18

  • 華池縣10 a間土地利用類型變化特征
    況,對研究區土地類型劃分為:耕地、林地、草地、水域、其他土地、建筑用地和特殊用地7類,土地具體類型詳見表1。表1 華池縣土地利用類型表2.3 土地利用類型轉移分析利用ArcGis10.2,對2008 年和2018 年兩期矢量化數據進行融合、疊加等分析,通過GIS的計算結果提取各地類之間相互轉化的面積,根據轉化面積結果,建立華池縣2008—2018年土地利用類型轉移矩陣,進而建立轉移概率矩陣。轉移概率是發生轉移的土地類型面積除以相應的土地類型的基數[2],進

    內蒙古林業調查設計 2021年5期2022-01-05

  • 國土三調與林地管理數據融合研究
    他林業項目。土地類型的差異主要集中在退耕還林的范圍內。林業部門將退耕還林區作為林地。然而,由于補植的失敗,人為或著自然原因造成的損害以及農民的獨立種植和建設,退耕還林的成活率不能達到合格的標準。所以現有的土地類型為耕地,建筑用地,園林用地和其他土地類型。根據三調收集當前的土地類型。1.3.2 標準不一致導致差異在采集的林地數據中,建設項目臨時使用的林地,砍伐森林以恢復作物的土地,地震、山體滑坡和泥石流等自然災害,導致林業生產條件完全喪失,屬于林業規劃調整前

    商品與質量 2021年16期2021-11-23

  • 小產權房的法律困境與出路
    房屋,其使用土地類型不合法,導致其在流轉上受到法律的種種制約。加之其涉及利益主體廣泛,其法律問題懸而未決。對小產權房問題的解決不能一概而論,在盡量將其合法化的前提下分類解決,對不同原因下產生的小產權房進行不同處理是可行之策。要標本兼治,除了完善相關法律法規,農村和城市土地權利的平等性制度設計將是治本之策。關鍵詞:城鄉二元體制 ?土地類型 ?利益主體一﹑問題的提出小產權房的法律性質模糊,法律上沒有對它進行明確界定。小產權房是在農村土地所有權收歸集體所有后產生

    科學與生活 2021年12期2021-11-10

  • 林芝市土地利用動態變化研究
    2時期內第種土地類型轉換為第j種土地類型面積占總土地面積的百分比;Pii表示在T1—T2時期內第種土地類型不變面積的百分比。Pi+表示T1時期內第種土地類型占總面積的百分比;P+j表示T2時期內第j種土地類型占總面積的百分比。Pi+-Pii表示第i種土地類型在T1—T2時期內所減少面積的百分比;P+j-Pjj表示第j種土地類型在T1—T2時期內所增加面積的百分比。2.2.2 標準差橢圓標準差橢圓可以揭示數據的空間分析方向性,其計算公式為:(1)其中,(2)

    綠色科技 2021年18期2021-10-16

  • 基于RS與GIS的理塘縣沙化治理重點工程區沙化土地動態變化分析
    ,構建了沙化土地類型轉移矩陣,分析其在5年內沙化土地結構的變化過程及其動態特征,并將主要治理模式與動態變化趨勢進行空間疊加分析,宏觀評估了各模式的治理成效,為理解沙化土地時空動態變化提供了新思路,對理塘縣乃至川西北沙化土地治理工程宏觀成效評估具有現實意義。研究區在2007—2012年間針對不同沙地類型主要實施了人工種草(低用量)、人工種草(高用量)、植灌種草、客土+人工種草、客土+植灌種草、沙障+植灌種草等6大治理模式(見表1),在部分沖蝕溝設置了擋沙墻、

    四川林業科技 2021年5期2021-10-14

  • 山區土地類型景觀格局特征 ——以河北省阜平縣為例
    71000)土地類型是在地質地貌、土壤、水文、動植物、氣候以及人類活動等因素相互作用、相互影響之后,最終形成具有規律性、獨具特色的土地地段[1]。通過對土地類型進行研究,可揭示一個地理區域內各自然要素的分布規律及其相互作用,揭示自然綜合體的形成、特征、結構、功能以及區域分異和動態演替規律[2]。自20世紀50年代起,受到開展自然區劃的影響,我國對于土地類型研究逐步發展起來。如今,我國學者對于土地類型的研究理論和研究方法逐步成熟,對于土地類型研究的方向越來越

    林業與生態科學 2021年3期2021-07-20

  • 拉薩市土地利用動態變化
    期內第i 種土地類型轉換為第j種土地類型面積占總土地面積的百分比;pii表示在T1- T2時期內第i 種土地類型不變面積的百分比。pi+表示T1時期內第i種土地類型占總面積的百分比;p+j表示T2時期內第j 種土地類型占總面積的百分比。pi+-pii表示第j 種土地類型在T1- T2時期內所減少面積的百分比;p+j-pjj表示第j 種土地類型在T1-T2時期內所增加面積的百分比。1.2.2 標準差橢圓表1 土地利用轉移矩陣[6]表2 土地利用分類系統[10

    科學技術創新 2021年20期2021-07-16

  • 遼寧省土地荒漠化趨勢及治理成效分析
    和耕地這兩種土地類型已經占了97.01%;草地類型面積僅為14922.5公頃,只占荒漠化土地總面積的2.71%;而未利用地的面積最小,只有1542.78 公頃,在荒漠化土地總面積中只占0.28%。根據統計及現場調查可知,在耕地類型的荒漠化土地中,荒漠化程度以輕度和中度居多,常常分布于谷間平地或低緩山地;重度和極重度面積小,且主要分布在地勢比較陡的坡地上。二、荒漠化土地的動態變化依據遼寧省2004年、2009年和2014年共三次的土地荒漠化監測數據,對遼寧省

    農家科技中旬版 2021年6期2021-07-12

  • 近30年大慶市土地利用變化特征分析
    然針對大慶市土地類型變化的研究較多,但研究土地類型變化周期相對較短,未能對大慶市土地類型長遠發展提供依據.本文在前人已有的工作基礎上,以大慶市為研究區,以1986年、2000年、2018年LANDSAT影像數據作為土地利用類型解譯的數據源,運用RS軟件,通過波段組合、影像融合、幾何校正等方法進行影像預處理,基于GIS軟件平臺利用人機交互方式的目視解譯法進行土地利用類型遙感解譯,獲得大慶市1986年、2000年以及2018年的遙感解譯數據,利用土地利用動態度

    吉林建筑大學學報 2021年3期2021-07-02

  • 貴州西南地區雷電活動與地形地貌相關性分析*
    活動中分析,土地類型對雷電頻次和雷電強度均有影響;李瑞芳等[4]對在山區雷電活動研究中指出,山體的坡度、寬度、高度均對雷電活動的有所影響。本文應用閃電定位資料、地理高程、土壤信息、土地類型等進行綜合分析,找出不同雷電強度等級下雷電活動與地形地貌的相關性。1 資料來源與數據處理1.1 閃電資料分析本文使用2006~2017年貴州省ADTD二維閃電資料。采用QXT405-2017[5]中質量控制要求,剔除雷電流幅值為0~2kA的樣本130個(占比0.02%)和

    科技創新與應用 2021年17期2021-06-29

  • 基于耦合FLUS-InVEST模型的廣州市生態系統碳儲量時空演變與預測
    多未考慮多種土地類型在轉換中的相互影響,忽略了土地類型的競爭關系。FLUS(future land use simulation model)模型基于神經網絡訓練的土地適應性概率分布,提出自適應慣性競爭機制,能較好的模擬未來多種土地類型的分布[13-14]。已有多位學者使用FLUS模型在預測未來城市土地變化方面的研究,如劉小平等[15]采用該模型預測珠三角城市群的開發邊界,林伊琳[16]預測昆明市未來建設用地的擴張和景觀格局變化。最近的一些研究中也試圖在將

    水土保持通報 2021年2期2021-06-24

  • 松遼平原西部土壤鹽堿化現狀調查與轉換規律、轉換機制
    ;松遼平原;土地類型;轉換規律中圖分類號: TP79文獻標志碼: A文章編號:1002-1302(2021)08-0196-08收稿日期:2020-07-29作者簡介:李祎昕(1988—),女,遼寧沈陽人,碩士,工程師,主要從事地球物理、遙感研究。E-mail:875298227@qq.com。土壤鹽堿化一般發生在干旱、半干旱地區,作為一種自然災害,土壤鹽堿化會導致土壤肥力下降,造成田地減產甚至棄耕,嚴重威脅生態環境安全和國民經濟的可持續發展。與其他方法相

    江蘇農業科學 2021年8期2021-05-26

  • 土地利用及景觀格局動態變化分析 ——以甘肅省黨河流域為例
    境內。該區域土地類型復雜、水土流失、鹽堿化等問題突出,生態環境脆弱,該區域的生態變化與社會持續穩定發展關系密切[1]。在西部開發等大政策背景下,該區域人類活動日益顯著,包括20世紀80年代起的“兩西移民”、“九甸峽庫區移民”、“疏勒河農業開發移民”等[2]。在大規模的土地開發及人類活動下,土地類型趨于豐富但分布漸趨不合理,包括林地面積減少、耕地面積減少等因素是制約生態持續健康穩定發展的“卡脖子”問題[3]。因此,從2010年開始國家相繼出臺了一系列可持續發

    水土保持研究 2021年3期2021-04-27

  • 沙地樟子松人工林根系及土壤養分分布特征
    0)基于沙化土地類型所屬區域的沙地樟子松樹種的人工森林植被中的根系類別體系,還有土壤中植物發芽成長所必需的相關營養成分及生長節律的了解,研討并剖析沙化土地類型所屬區域的沙地樟子松樹種的人工森林植被土壤中植物發芽成長所必需的相關營養成分分布特征,為沙化土地類型所屬區域的沙地樟子松樹種的人工森林植被撫育提供科學依據。沙地樟子松;人工林;根系;土壤養分;分布特征沙化土地類型所屬區域的沙地樟子松樹種的人工森林植被初期主要包含兩種根系類別體系。土壤中植物發芽成長所必

    廣東蠶業 2021年2期2021-04-23

  • 黃土丘陵區不同土地類型下土壤養分特征—基于生態化學計量學
    產生了不同的土地類型。不同土地類型,其地表植被組成、群落結構、人為干擾程度等均存在一定的差異,進而影響到土壤結構及進入土壤的動植物殘體和土壤微生物量,導致不同土地類型間及土層間土壤養分含量存在差異[9],進一步影響到該區土壤生態恢復。有研究發現,不同土地類型對土壤養分及其化學計量比有不同程度的影響[3,10]。有學者[4,11]認為,林草地較農耕地更有利于土壤養分的存留;但馬琨等[12]的研究結果與之存在差異。這一方面是由于不同地區受土地類型及利用年限[1

    草業學報 2021年3期2021-03-22

  • 基于Landsat的寧河縣土地利用變化監測
    17年寧河縣土地類型面積及動態度基于獲得的2期寧河縣土地類型分類結果,利用GIS空間分析,2012年和2017年統計出的各種土地類型的面積變化,如圖3所示。圖3 2012年和2017年寧河縣土地類型面積和變化結合表3和圖3得知:(1)從土地利用結構來看,2012年土地利用面積排名前三位的土地類型依次是:水澆地>水域>住宅用地,2017年土地利用面積排名前三位的土地類型依次是:水澆地>水田>住宅用地。(2)從單一動態度來看,水田的動態度最大,其值為25.38

    華北理工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20年1期2020-12-26

  • 玉米品種遼科38 栽培技術探析
    根據遼源市的土地類型特點,2019 年在遼源安恕鎮小城子村的坡地、平地2 種土地類型上種植,探究合理的栽培技術[1-2],為更好地推廣奠定基礎。1 播前準備在坡地、平地2 種土地類型上分別選擇2 種整地措施,一種是免耕留茬,另外一種是秸稈翻埋還田,翻埋深度30cm 左右。在秸稈翻埋還田條件下,氮肥施用量的30%作為基肥隨播種施入,磷鉀肥全部隨播種施入,施肥量選擇農戶用量以及近年來試驗總結出的優化施肥量(優化施肥量:每hm2平地分別施氮磷鉀肥225kg、90

    中國種業 2020年4期2020-12-18

  • 基于TVDI的不同土地類型土壤濕度趨勢研究
    具體地區不同土地類型一年內的濕度變化趨勢,卻鮮有人分析。為此,本文使用Landsat 8 OLI/TIRS產品數據,采用溫度植被干旱指數(TVDI)對研究區一年內的各個月的土壤濕度進行反演,結合不同土地類型分析林地、草地等土地類型的年濕度變化趨勢。1 資料與方法1.1 研究區概況論文研究的矩形區域位于廣東省北部的韶關市內113°36′36″~114°04′12″E,24°30′10″~24°58′12″N,含武江區與曲江區兩大部分,研究區域總面積約2 92

    河南理工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20年5期2020-12-01

  • 測繪新技術在第三次全國土地調查中的應用
    分析我國現有土地類型。我國地形條件復雜,土地類型且隨著地殼板塊的變遷而發生細微變化。因此,土地調查工作中要重新調查土地類型,具體包括土地類型分布情況、土地類型覆蓋范圍、具體地位位置等,以此系統掌握我國當下土地具體狀況。第二,實時監控土地利用情況,提高土地資源利用的合理性。土地資源利用概況是全國土地調查工作的關鍵項目,通過第三次全國土地調查工作,可以全面了解我國當前現有土地使用情況數據,并在全球定位系統的支持下,實時監控土地資源利用情況,以此最大限度提高我國

    商品與質量 2020年52期2020-11-27

  • 干旱區生態彈性度與土地利用分析
    分為一、二級土地類型,經過對比表明,目視解譯的最終數據滿足研究要求[16-20]。運用ArcMap10.5軟件通過多空間疊置分析獲得研究期內的土地利用空間變化圖,通過數據統計分析獲得土地利用轉移矩陣,以此對研究區土地利用變化進行分析。1.2 方 法1.2.1 土地利用動態變化分析土地類型指數對土地利用變化。為了精準分析土地類型之間變化,研究區土地利用類型變化的轉換特點,選取2005-2015年的土地利用類型一級分類和二級分類的之間的轉換分析,林地、草地和水

    新疆農業科學 2020年10期2020-10-21

  • 衡邵盆地的干旱時空分布特征及其與土地類型的關系
    ;分布特征;土地類型中圖分類號:S423? ? ? ?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0439-8114(2020)14-0056-07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20.14.010 開放科學(資源服務)標識碼(OSID):Abstract: Based on the conventional meteorological data of 97 meteorological stations in Hunan pro

    湖北農業科學 2020年14期2020-10-09

  • 試析黃土丘陵區不同土地類型表層土壤有機碳分布特征
    人工草地4種土地類型作為研究對象,分析0~100c m 淺層土壤的有機碳結構特征。1.2 樣本采集 樣本采集采用隨機采樣法進行,在各類型土地上所及選取采樣點,并使用便攜式手持GPS設備獲取樣本點的準確位置。使用土鉆鉆取土樣,設計采樣深度為100c m。將采樣深度平均劃分為5個層級,為保證采樣代表性,在各采樣點附近再隨機選取5個采樣點,將來自各土層的樣本混合均勻并清除雜質后,存放至專門容器中。4種土地類型的標準采樣點均為15個,共包括60個采樣點,得到土樣3

    探索科學(學術版) 2020年1期2020-07-13

  • 河北省典型樣帶土地類型分類及其結構分析
    研究[6]。土地類型的研究可以揭示區域各自然要素的綜合性分布狀況,對了解地區自然地理特征的分布及組合狀況有十分重要的作用[7]。自上世紀80年代起,我國對于土地類型分類做了很多研究,主要包括針對分級分類系統單位系統的研究、分級分類的依據研究、土地類型分級調查與制圖的研究以及土地類型演替的研究幾個方面[8]。截至目前,我國的土地類型分類著重以地貌、土壤、植被、巖性坡度等地理因素作為土地類型分類基礎,遺憾的是,不同學者提出的土地自然分類單位系統因突出地方性而相

    林業與生態科學 2020年1期2020-05-20

  • 關中漢唐帝陵區土地利用景觀格局演變研究
    —多—中”,土地類型為耕地、林地、園地、水域和建設用地,斑塊數量2005年最少,2010年最多,2016年居中,整體看,這些類型的斑塊個數在增加,說明其破碎化程度在增加,表明人類活動對其干擾程度不斷加大;另一類是“多—中—少”,土地類型為其他用地,其斑塊個數一直在減少,說明其破碎化程度在降低,斑塊趨于集中分布。平均斑塊面積的時間變化也可以分為兩大類:一類是“最大—最小—居中”,土地類型為耕地、林地和建設用地,平均斑塊面積2005年最大,2010年最小,20

    國土資源科技管理 2020年1期2020-03-07

  • 基于SPAN與NDVI的全極化SAR數據喀斯特地區土地類型劃分
    據喀斯特地區土地類型劃分蘇彩霞1,胡 娟2,歐衛華1,曹永鋒1※(1. 貴州師范大學大數據與計算機科學學院,貴陽 550001;2. 貴州師范大學地理與環境科學學院,貴陽 550001)地貌復雜性、地物多樣性等特征使得全極化合成孔徑雷達(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數據的散射機制和散射強度相互交織,從而導致基于傳統Wishart-/的全極化SAR數據難以實現喀斯特地區土地類型的有效劃分。針對此問題,該研究首先用復Wishart

    農業工程學報 2020年24期2020-03-04

  • 基于歷史情景的FLUS模型鄰域權重設置 ——以閩三角城市群2030年土地利用模擬為例
    數學過程對各土地類型的變化量或總量進行合理分配,進而實現對設定情景的模擬[6- 10]。由于模型參數對模擬過程和結果的重要性[11-12],參數也越來越被關注,鄰域因子作為CA重要的參數之一,已在鄰域作用可控性[13]、擴展鄰域效應[14-15]、鄰域空間自組織性[16]、動態鄰域[17-18]、鄰域敏感性[19]等諸多角度開展了研究,但鄰域因子的權重系數目前仍缺乏客觀且簡單的確定方法,相比基于主觀判斷的方法,本研究從歷史情景入手,通過對歷史客觀變化的分析

    生態學報 2019年12期2019-08-20

  • 基于InVEST模型的復雜環境水土保持治理研究
    ,Yxj—某土地類型j的計算單元x(即單位格柵區塊)的年供水量;AETxj—某土地類型j的計算單元x(即單位格柵區塊)的年水分蒸散量;Px—某土地類型j的計算單元x(即單位格柵區塊)的年降水量。式中各參數的計算方式如下:(2)PETxj=Kc(lx)×ET0(x)(3)(4)AWCx=min(maxSoil.depth,root.depth)×PAWC(5)AET=min(Kc(lx)×ET0(x),Px)(6)式中,PETxj—潛在可能蒸散量;ET0(x

    水利技術監督 2019年2期2019-03-26

  • 山東省營造楊樹林用地研究
    楊樹林用地的土地類型和成林方式進行研究,結果表明:山東省延續楊樹林以前期楊樹林為主,新增楊樹林多營造在以耕地為主的非林地上,其中2012年、2017年清查的楊樹林有近80%營造在曾經的耕地上;新增楊樹林的比例隨楊樹林面積的增減而增減;山東省楊樹植樹造林廣泛采用林農復合種植模式,楊樹林以耕代撫或楊糧間作等,既改善了農業生產條件和人居環境,又保障了糧食生產和人工林資源的培育。楊樹林;造林用地;森林資源清查;樣地楊樹作為植樹造林的主要樹種,人工林面積排在全國人工

    自然保護地 2019年1期2019-03-18

  • 1988—2015年三峽庫區典型流域土壤侵蝕強度時空變化 ——以大寧河流域和梅溪河流域為例
    巖性耦合下的土地類型不同,土壤侵蝕演變空間分布必然不同。然而目前研究多考慮單一地理環境要素影響下的土壤侵蝕演變,側重于分析不同高程(或坡度)條件下土壤侵蝕的空間分布及演變,有關高程-坡度-巖性耦合下土地類型的土壤侵蝕時空格局演變較少,而這對于自然因素耦合條件下土壤侵蝕演變研究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因此,本文以探析不同土地類型下土壤侵蝕強度演變及其空間差異性為目標,重點在于揭示高程、坡度及巖性不同組合類型的土壤侵蝕時空演變規律,探究高程、坡度、巖性三者共同作用

    生態學報 2018年17期2018-10-18

  • 豫南某礦山集中開采區對地形地貌及土地資源影響評價
    型。主要破壞土地類型為林地、草地及耕地,挖損及壓占對土地資源的破壞最為嚴重。(1)挖損破壞土地區域同地形地貌景觀挖損破壞區域基本一致,主要為露天開采灰巖、花崗巖、白云巖及頁巖等礦產形成。挖損剝離了原有土壤,使新鮮基巖裸露,土地失去原用功能,水土流失使荒漠化發育。據統計,該市現有挖損破壞319處,挖損土地類型以林地、草地為主,面積達7 655 181.00 m2(765.52 hm2)。(2)堆積壓占破壞按照堆積物質可分為兩部分。其一主要礦山采礦產生的廢石廢

    地下水 2018年2期2018-04-25

  • 近22年葉爾羌河-喀什噶爾河三角洲綠洲土地利用結構變化及其驅因分析
    -喀河綠洲的土地類型變化速度和變化趨勢,并采用土地類型時間序列追蹤分析解析了各土地類型的變化軌跡,希望能為研究區今后土地利用結構調整和生態恢復重建等方面提供科學依據。1 研究區概況研究區葉-喀河三角洲綠洲位于新疆塔里木盆地西南緣,帕米爾高原東麓,地理位置為75°33′-79°86′ E,37°66′-40°25′ N,在行政區劃上包括整個葉-喀河綠洲(11個縣級區)和新疆建設兵團農三師17個農牧團場。葉-喀河綠洲土地資源豐富,草地面積遼闊,有利于農牧業的發

    草業科學 2018年2期2018-03-09

  • 基于遙感影像的近20年杭州土地類型的變化
    中應用廣泛。土地類型是指土地按其自然屬性(綜合自然特征)的相似性和差異性劃歸的類別。土地各個構成因素(土壤、巖石、地貌、氣候、植被和水分等)性狀的不同量的不同組合,由此構成了不同的土地類型[1]。土地類型是研究土地利用狀況的最為重要的因素之一[2]。杭州作為浙江省的省會城市,近幾年來在經濟和科技上都發展迅速,其城市的土地利用類型也發生著一定的變化,通過對該地的土地類型的研究,可以更好得了解杭州市的發展方向并且可以對其未來的土地利用規劃有一個預測。因此,通過

    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 2018年26期2018-03-06

  • 縣域尺度植被凈初級生產力遙感估算及時空變化特征
    ,并分析了各土地類型NPP產量的時空變化情況。結果表明,不同用地類型NPP總產量、單產均呈下降趨勢。各土地類型NPP單產下降幅度均在20%以上,耕地降幅最大,為30.07%,園地降幅最小,為24.70%。單位面積NPP產量平均值最大的用地類型為林地,其次為未利用地,園地與耕地的NPP產量相近。以格網為單元對NPP單產進行等級劃分,空間分布由西北、東南部縣域邊緣的高值向中西部、中部遞減。NPP產量的冷熱點區與土地類型的空間分布關系密切。關鍵詞:縣域;NPP;

    江蘇農業科學 2017年12期2017-09-16

  • 基于MODIS數據的中國三種主要土地類型變化的空間特征分析
    中國三種主要土地類型變化的空間特征分析王 震1,閆文德1,2,3,*,劉曙光1,2,4,高 超1,2,3,諶小勇1,2,51 中南林業科技大學,長沙 410004 2 南方林業生態應用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長沙 410004 3 城市森林生態湖南省重點實驗室,長沙 410004 4 美國地質勘探局 地球資源觀測與科學研究中心,蘇福爾斯 SD 57198 5 州長州立大學,美國伊利諾伊州 IL 60484人類活動使得土地利用和植被覆蓋發生了巨大變化,直接影響著

    生態學報 2017年10期2017-06-22

  • 基于AO的土地利用變化信息檢測插件實現
    對應的二級類土地類型,最后歸類進行一級類土地面積統計。1.2 配置數據系統采用靈活的配置文本,格式為Excel,其中Table表中包含指定的8個一級類土地類型名稱以及對應的二級詳細土地類型名稱,耕地、園地、林地等一級類型名稱為一級節點,一級類下包含二級土地類別名稱的二級節點,如耕地中包括水田、水澆地、旱地,指定的8大類土地類型名稱及二級類名稱依次排序。配置的文件可以再進行修改和添加土地類別信息,系統主要根據此配置文件中指定土地類別名稱信息表查找計算對應的面

    地理空間信息 2016年12期2016-12-28

  • 基于LUCC的艾比湖區域生態風險評價及預測研究
    3年,研究區土地類型面積變化明顯.耕地面積增加量最大,增加的面積為152139h m2,而未利用地面積減少量最大,減少的面積為67605hm2.2013~2028年,耕地和裸露的河床及鹽漬地的面積增加明顯,增加的面積分別為30730hm2,12427hm2,而未利用地和水體的面積分別從954376hm2和44889hm2,減至921079hm2和37157hm2.(2)1998~2028年,研究區生態風險等級空間分布差異明顯.高生態風險區面積變化較為顯著,

    中國環境科學 2016年11期2016-12-20

  • 基于分維值和形狀指數的利川市謀道鎮土地利用變化研究
    度進行研究,土地類型分維值排序為:草地分維值;形狀指數;土地規劃;土地利用類型土地資源作為一種不可再生的自然資源,在人類社會經濟發展中發揮著極其重要的基礎性、戰略性作用[1],土地資源開發利用的科學性與合理性是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必然要求。分形(Fractal)理論由法國數學家曼德爾布羅特(Mandelbrot)于20世紀60—70年代提出[2-4],經過不斷地發展,分形理論已被廣泛應用于城市空間形態、土地利用等多個研究領域[5-10]。土地利用類型作為人類與

    資源環境與工程 2016年5期2016-06-09

  • 鐵礦區土地破壞評價及治理對策研究
    考。關鍵詞:土地類型;土地破壞評價;治理對策;露天鐵礦區收稿日期:2015-08-04修回日期:2015-09-13作者簡介:馮宇(1989-),男(漢),山西晉城人,碩士,研究方向:土地信息技術通訊作者:*王瑾,副教授,碩士生導師。Tel:0354-6289483;E-mail: sxauwj@163.com基金項目:山西農業大學博士科研啟動項目(412576);山西農業大學博士后研究項目(614144);山西省科技廳科技惠民計劃項目(201312100

    山西農業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5年6期2016-01-14

  • 地基基礎工程施工技術在現代房屋建筑中的作用
    如:有的地區土地類型是季節性凍土,這些地區的土地硬度會隨著季節的交替而發生改變,如果按照普通地質類型來采取地基基礎施工技術,則會對房屋建筑的安全產生不利的影響。[1]同樣復雜的地形還包括濕陷性黃土土地類型、凍土以及雜填土等土地類型,在這些土地類型采用地基基礎施工技術更加復雜,同時還必須更加嚴格要求,以保證房屋建筑的安全性。2.隱蔽性。地基是一座房屋建筑的基礎,往往都是建立在地下的,是建造房屋建筑的第一步,而土地工程建設的流程又比較繁多復雜,并且緊密的銜接在

    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 2015年21期2015-10-21

  • 新疆2000 -2012 年NDVI、降水和RUE 的時空特征
    氣候、植被和土地類型關系緊密[1-2]。隨著遙感技術的發展,利用遙感數據分析植被和降水的時空關系已成為研究植被特征的重要手段之一,RUE 更是作為荒漠化評價的重要指標之一[3-9]。目前,利用遙感手段研究植被和降水時空關系的文獻主要是從NOAA/AVHRR、MODIS 等影像數據的NDVI/EVI 等植被指數產品和氣候因子進行相關性分析得出植被變化和氣候因子的時空分布關系[3-6],或從植被指數反演產品(如植被蓋度、植被降水利用率)和水熱條件進行分析研究[

    草業科學 2015年11期2015-04-11

  • 地學書簽
    目的的用地。土地類型土地類型圖是反映土地這一地表自然綜合體的各種不同類型的地理分布及其特征的地圖。土地類型的分類主要根據綜合分析、主導因素和生產實用3項原則,也是編制土地類型圖的基礎。中國自然條件復雜,土地類型千差萬別,首先按水熱條件(≥10℃期間的積溫和干燥度)的組合類型劃分出土地綱,綱以下按大(中)地貌類型(山區以垂直地帶為主要指標)劃分出土地類,類以下按植被亞型或群系組、土壤亞類劃分土地型。土地綱是研究土地形成、特性、結構、分類的基礎,土地型是制圖

    地球 2014年1期2014-03-30

  • 水利樞紐建設用地勘測定界技術及應用
    影像作為本次土地類型調查工作底圖。2.3 土地類型圖在航攝數字正射影像基礎上,以攝影測量方法測量地物、工程建設范圍三維地形數據,成圖比例尺1:2 000,基本等高距為1.0m,數據格式為*.dwg。以此作為本次調查中確定土地權屬、土地類型的參考圖件。2.4 土地利用現狀圖勘測定界時,當地國土資源局提供了該區域土地利用現狀圖。該圖成圖時間為2008年,成圖比例尺1:10 000,數據格式為*.JPG。其中,該圖鄉鎮行政界線和土地利用類型可以為本次調查中確定土

    海河水利 2014年3期2014-02-20

  • 生態土地分類研究進展綜述
    亞地區、生態土地類型集、生態土地類型和生態土地類型相8個等級的生態分類系統(見表1)?!邦I域”是根據總體氣候特征劃分的,如冷、熱、干、濕;“區域”的劃分加入了植被的內容,包括森林、草原、沙漠等;“省”是根據亞氣候條件來劃分的,包括植被過渡類型等;“地區”的劃分主要根據地質和地殼的特征,如山地、平原等;“亞地區”主要根據具體地形來劃分;“生態土地類型集”的劃分強調的是地形地勢和區域性水文的空間特征;“生態土地類型”的劃分主要根據水文關系,如坡度坡向等,和土壤

    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 2013年1期2013-09-12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