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藥疹

  • 中藥制劑所致藥疹研究進展
    州 730030藥疹又稱藥物性皮炎,是藥物通過口服、注射、吸入等各種途徑進入人體后引起的皮膚、黏膜炎癥性皮損[1]。國家藥品不良反應監測年度報告顯示,中藥制劑不良反應可累及多個器官及系統,其中皮膚及其附件的損害排名前3[2]。藥疹是藥物不良反應中最常見的類型,因其具有特異性、不可預知性及臨床癥狀多樣性,常給臨床工作帶來挑戰,也對患者的生命健康和生活質量造成嚴重影響[3]。近年來,隨著中醫藥事業的快速發展、中藥制劑不斷更新且臨床應用日趨廣泛,中藥制劑所致藥疹

    中西醫結合研究 2022年3期2022-11-26

  • 6例大皰性表皮松解型藥疹的護理
    大皰性表皮松解型藥疹患者的護理,積極預防感染密切觀察病情,做好創面和黏膜的護理,加強飲食和心理護理做好出院指導。6例患者經積極治療和精心護理后均痊愈出院。關鍵詞:藥疹;大皰性表皮松懈型藥疹;護理藥疹:亦稱藥物性皮炎,是藥物通過口服、注射、吸人、栓劑、灌注、外用藥吸收等各種途徑進入人體后引起的皮膚、黏膜炎癥反應。由藥物引起的非治療性反應,統稱為藥物反應或不良反應。大皰性表皮松解型藥疹:即藥物引起的中毒性表皮壞死癥,是藥疹中最嚴重的類型,常由磺胺類、解熱鎮痛類

    醫學前沿 2022年9期2022-07-18

  • 藥疹雖小,可不要大意
    任 金鵬飛什么是藥疹藥疹又稱為藥物性皮炎,是藥物通過注射、口服、吸入、外用等途徑進入人體而引起的皮膚黏膜炎癥的反應,嚴重者也可以累及機體的其他系統,是屬于藥物不良反應的一種。藥疹本質上是一種變態反應,也就是咱們老百姓所說的“過敏反應”。藥疹發作,會帶來哪些后果藥疹可以分為輕型藥疹和重型藥疹,其中輕型藥疹占絕大多數。輕型藥疹中最常見的類型包括麻疹樣或猩紅熱樣藥疹、多形紅斑型藥疹、蕁麻疹型藥疹、固定型藥疹等。這些藥疹從外觀上來看會有一些區別,而且起始部位和發展

    保健醫苑 2022年2期2022-03-06

  • 131例藥疹病例回顧性分析
    祃麗娟,袁小英藥疹可以分為輕中度藥疹,包括固定型藥疹、蕁麻疹型藥疹、麻疹型或猩紅熱型藥疹、濕疹型藥疹、紫癜型藥疹、多形紅斑型藥疹、光敏性藥疹等;重度藥疹包括大皰性表皮松解型藥疹、剝脫性皮炎型藥疹、重癥多型紅斑型藥疹、藥物超敏反應綜合征[1]。本研究對空軍特色醫學中心皮膚科2017年1月—2019年12月的131例藥疹住院患者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總結易出現過敏的藥物種類和藥疹類型,為臨床治療和避免過敏提供幫助。1 對象與方法1.1 對象 131例中,男57例

    空軍航空醫學 2021年5期2022-01-25

  • 重癥藥疹43例臨床分析
    10016)重癥藥疹是皮膚科的危重癥,皮損廣泛伴全身中毒癥狀和多臟器功能損傷,致死率高。重癥藥疹包括重癥多形紅斑型藥疹(Steven Johnson syndrome,SJS)、大皰性表皮松解壞死型藥疹(toxic epidermal necrolysis,TEN)、急性泛發性發疹性膿皰?。╝cute generalize dexanthematous pustulosis,AGEP)、藥物超敏反應綜合征(drug hypersensitivity syn

    浙江實用醫學 2021年2期2021-12-07

  • 亂吃消炎藥 當心重癥藥疹
    ,反而出現了重癥藥疹。她的面部、頸部、軀干部開始出現紅色丘疹,并且伴隨消化道出血,出現血便,情況危急。據家屬稱,該女子有青霉素、杧果過敏史。據醫生介紹,當時患者全身皮膚有紅色丘疹伴大量水皰,軀干多處水皰破潰、糜爛;雙眼上下皮膚粘連,睜眼困難,眼睛周邊有黃色分泌物;嘴唇表皮破潰,大量分泌物滲出并形成痂塊,張口困難,口腔內黏膜糜爛;患者全身灼痛明顯,翻動、移動困難。后經醫生診斷,這名女子患的是藥疹中最嚴重的類型——大皰性表皮松解癥。經過專家團隊討論研究,決定為

    保健與生活 2021年18期2021-09-17

  • 重癥藥疹患者體液免疫指標與炎癥因子的相關性分析
    0)1 前言重癥藥疹所致的皮損廣泛且伴有全身中毒癥狀及臟器功能受累,發病率為2%~10%[1],主要包括4種類型[2-3]:剝脫性皮炎/紅皮病型藥疹(exfoliative dermatitis,ED)、重癥多形紅斑型藥疹(Steven-Johnson syndrome,SJS)、大皰性表皮松解壞死型藥疹(toxic epidermal necrolysis,TEN)以及藥物超敏反應綜合征(drug induced hypersensitivity syn

    皮膚病與性病 2021年4期2021-09-14

  • 重癥患者藥疹,你關注了嗎?
    肖國蓉藥疹是每種藥品都有可能會引發的病癥,對于不同體質的患者,藥疹發作時的皮膚表現病癥也會有所不同。但對于藥疹不可只將其當作用藥的副作用或過敏反應,出現藥疹現象時要及時就醫,以免因藥疹而引發其他并發癥的發作,保障患者的生命健康,提升患者皮膚恢復效率,減少患者皮膚的損傷情況。一、什么是重癥藥疹藥疹即為藥物性皮炎,主要是由于藥物而引起的皮膚黏膜炎癥,對于藥疹只要是藥物都有可能引發皮炎癥狀,且不論是何種方式進入人體,口服、注射、外用等只要藥物進入人體都有引發皮炎

    特別健康·下半月 2020年7期2020-07-04

  • 440例藥疹臨床回顧性分析
    400016)藥疹根據嚴重程度和皮疹形態,可分為重癥藥疹和非重癥藥疹。藥疹臨床表現復雜多樣:不同藥物可引起不同臨床表現;同種藥物對不同患者或同一患者不同時期可出現不同臨床表現;不同地區用藥習慣差異較大,引起藥疹的臨床類型也有一定差異。近年來,隨著臨床藥物品種的不斷增加及藥物的廣泛應用,引起藥疹的藥物亦不斷增加,致敏藥物也發生了變化,故有必要對藥疹患者臨床資料進行分析,為臨床診斷、治療及用藥提供參考。本研究回顧分析了我院440例藥疹患者臨床資料,現將結果報

    皮膚性病診療學雜志 2020年1期2020-03-25

  • 警惕藥疹的發生
    科) 編輯/清風藥疹也稱藥物性皮炎,是指藥物通過注射、內服、吸入等途徑進入人體后引起的皮膚、黏膜反應,是藥物不良反應中最常見的類型。近年來,隨著新藥的種類及應用的不斷增加,藥疹的發病率亦有逐年上升的趨勢。藥疹的表現多樣,輕者可僅有紅斑、瘙癢等皮膚不適癥狀;重者可引起全身表皮剝脫或松解壞死、廣泛性黏膜糜爛、全身各系統損害,甚至導致死亡或存活后留下失明等多種后遺癥。因此,在用藥時需警惕藥疹的發生,一旦出現藥疹應及時診治,不要拖延。任何一種藥物在一定條件下都可能

    科學生活 2019年5期2020-01-02

  • 344例藥疹住院患者臨床分析
    241001)藥疹(drug eruption)是一種常見的藥物不良反應,約占10%~30%[1]。本研究通過對藥疹住院患者的病歷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探討藥疹患者的臨床特征、致敏藥物種類與藥疹類型的關聯及藥疹治療。1 資料與方法1.1 臨床資料 選取2011年10月~2018年12月于弋磯山醫院皮膚科住院的藥疹確診患者。1.2 方法 收集整理藥疹住院患者的病歷資料,包括患者一般情況、潛伏期、藥疹類型、致敏藥物、黏膜受累情況、實驗室檢查、治療情況與轉歸。1.

    皖南醫學院學報 2019年6期2019-12-31

  • 抗菌藥物致藥疹65例臨床分析*
    用于臨床,是發生藥疹最常見致病藥物[1-3]??咕幬锟梢鸶鞣N類型的變態反應性藥物反應,包括輕度至嚴重的皮膚反應,器官特異性反應及全身反應[4]。嚴重的變態反應性藥疹,需要早期足量的系統性使用糖皮質激素,以達到有效控制病情,縮短病程,減少住院時間,對此已經普遍達成共識[5-6]。而對抗菌藥物所致的非重癥藥疹的臨床特點以及早期系統適量使用糖皮質激素對患者是否總體有益值得探討。因此,筆者回顧性分析近7年65例抗菌藥所致藥疹患者的臨床資料。報道如下。1 資料與

    醫藥導報 2019年12期2019-12-04

  • 我院106例住院患者藥疹不良反應的臨床分析
    000)0 引言藥疹是住院患者用藥期間常見的不良反應,如何及時發現并鑒別藥疹,是保障患者安全用藥的基礎。為提高醫護人員對藥疹的一般規律及臨床特點,現收集了2018年我院106例住院藥疹患者的相關資料,具體分析如下。1 臨床資料1.1 一般資料106例住院患者中,男58例、女48例。年齡1~87歲,平均52.7歲,從統計數據看,0~19歲11例(10.38%),20~59歲52例(49.06%),60歲以上老年人為43例(40.57%)。發生藥疹的潛伏期為數

    智慧健康 2019年13期2019-06-03

  • 406例藥疹臨床分析
    津301617)藥疹是指藥物通過注射、口服或吸入等方式進入人體后出現的皮膚黏膜不良反應。藥疹是藥物不良反應中最常見的反應之一[1-2],隨著用藥人群的增加及越來越多的藥物濫用,藥疹的發生率近年來不斷升高。在藥疹的發生發展過程中,皮膚可能會出現局部紅斑,瘙癢,刺痛等癥狀,同時伴隨局部炎性因子的釋放。角質形成細胞的凋亡也是藥疹的主要現象[3]。導致臨床藥疹不良反應發生的原因較為復雜,包括患者個體因素,例如基礎疾病、特異體質等;主觀因素,例如用藥超量、超時、未辨

    中國中西醫結合皮膚性病學雜志 2019年2期2019-05-24

  • 皮膚科住院藥疹患者154例回顧性分析
    250014)藥疹又稱藥物性皮炎,是指以任何途徑進入機體的藥物所引起的皮膚和(或)黏膜損害的藥物不良事件(ADE),是臨床常見病,多數情況下及時停用可疑藥物并給予適當治療可很快痊愈。因藥疹住院的患者往往損害重、病程較長,并且地域差異明顯。為更好地研究因藥疹住院的患者引發的致敏藥物、潛伏期、藥疹類型、系統損害等規律和特點以及藥疹的治療,現對我院皮膚科近9年154例住院藥疹患者進行回顧性分析,以更好地為臨床提供參考。1 研究對象2011年1月1日至2018年

    藥學研究 2019年3期2019-04-15

  • 非布司他相關藥疹文獻分析
    探討非布司他相關藥疹的發生規律和特點,為臨床合理用藥提供參考。方法:檢索CNKI、萬方、維普、Pubmed、Medline數據庫,收集國內外非布司他相關皮疹的案例報道并進行回顧性分析。結果:共收集文獻報道10篇,獲取相關病例11例。非布司他相關藥疹多發生于>60歲的患者(90.91%),且皮疹多在用藥后1周內發生,皮疹形態多樣,可累及全身。病例報道中患者多有別嘌醇過敏史(81.82%),慢性腎功能不全(63.64%),在3例接受HLA-B5801檢測的患者

    上海醫藥 2019年1期2019-02-13

  • 什么是固定性藥疹?
    醫生懷疑是固定性藥疹。請問,什么是固定性藥疹呢?浙江臺州 鄧紅芳固定性藥疹形狀特殊,較易識別,其特點是先有局部瘙癢,繼而出現圓形或橢圓形紅斑,顏色為鮮紅或紫紅色,具水腫性,發作愈頻色素愈深,愈后可見遺留色素沉著。此皮疹與其他皮疹明顯的區別在于每次服同樣藥物后常在同一部位發生。一般地說,固定性藥疹好發于外生殖器、口唇和手背等處。此藥疹有一定的潛伏期,一般在第一次用藥后4~20日內發生,如重復用藥,機體處于致敏狀態,則會在24小時內發生,而敏感者則在數分鐘或數

    保健與生活 2018年23期2019-01-15

  • 109例住院藥疹患者臨床分析
    067000)藥疹(Drug eruption)是藥物通過注射、內服、吸入等途徑進入人體后引起的皮膚、黏膜反應,又稱為皮膚藥物不良反應(Cutaneous adverse drug reactions,CADRS),危重者往往伴有內臟系統受累[1]。隨著臨床藥物種類和劑型的不斷增多,藥疹的發生率也趨于增加。為探討藥疹的臨床特征、致敏藥物種類與藥疹類型的關系、藥疹防治等方面的內容,本文對我院2012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住院藥疹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回

    中國中西醫結合皮膚性病學雜志 2018年5期2018-11-20

  • 卡馬西平導致藥物性皮炎22例臨床分析*
    增多,特別是重癥藥疹,雖然罕見,但嚴重時可危及多個系統,甚至危及生命。藥物性皮炎,又稱為藥疹,是指藥物通過口服、注射、吸入、栓劑、外用藥物吸收等多種途徑進入人體引起的皮膚、黏膜炎癥反應。本文對我科近7年來卡馬西平所致藥疹進行回顧性分析,旨在認識該藥導致藥疹的發病特點及治療措施,為臨床合理使用卡馬西平、減少藥物不良反應提供參考,現報道如下。1 臨床資料1.1 病例選擇 22例患者均系2011年7月至2018年3月期間因卡馬西平引起藥疹的住院病人,占我科同期診

    江西醫藥 2018年9期2018-11-02

  • 左氧氟沙星注射劑致多形紅斑型藥疹一例
    ;藥物不良反應;藥疹中圖分類號:R758.25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6-1533(2018)02-0039-02Multiform erythema induced by levofloxacin injection :a case reportSHI Qiong(Huajing Town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Center, Xuhui District, Shanghai 200231, China)KEW WO

    上海醫藥 2018年4期2018-03-19

  • 303例藥疹臨床研究
    宋靜卉 周 武藥疹或藥物性皮炎,是藥物通過注射、口服、吸入等多種途徑進入機體后引起的皮膚黏膜炎癥反應,是常見的藥物不良反應之一。藥疹的臨床表現多樣,輕中度藥疹包括固定型、發疹型、蕁麻疹型、多形紅斑型等,重度包括重癥多形紅斑型、中毒性大皰表皮松解型、剝脫性皮炎型等。藥疹的發病率因國家、地區、人種和時代等因素的不同而有明顯差異[1-4]。本研究對2006年9月至2016年8月我院住院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檢索,對303例藥疹患者的進行回顧性分析,以期為藥疹的臨床

    中國麻風皮膚病雜志 2018年1期2018-01-31

  • 住院藥疹239例致敏藥物分析
    顯瓊·論著·住院藥疹239例致敏藥物分析毛愛迪 孫仁山 雷 霞 吳津津 黃顯瓊目的明確239例藥疹的主要致敏藥物種類。方法對本院皮膚科2007年5月至2017年4月就診的239例藥疹患者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結果239例藥疹患者中可確定致敏藥物有105例(非重癥藥疹患者88例,重癥藥疹患者17例)。非重癥藥疹致敏藥物主要為抗生素類32例(36.4%),解熱鎮痛藥17例(19.3%)、中藥16例(18.2%)。重癥藥疹主要致敏藥物為抗生素類5例(29.4%

    中國麻風皮膚病雜志 2017年11期2017-11-28

  • 體外膜肺氧合治療重癥肺炎1例
    劑量、注意事項,藥疹出現時的藥物分析及處理措施等方面提出合理建議,提供全面藥學服務,對患者個體化用藥方案的制訂,提升患者藥物治療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發揮了重要作用。[關鍵詞] 臨床藥師;重癥肺炎;體外膜肺氧合;藥疹[中圖分類號] R563.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3-7210(2017)10(b)-0174-04A case of severe pneumonia treated by ECMOQIAN Yuanxia1,2 GAO Aim

    中國醫藥導報 2017年29期2017-11-16

  • 藥疹患者臨床特征分析及補體系統異?;罨奶接?/a>
    解近年烏魯木齊市藥疹患者的臨床特征,檢測不同類型藥疹患者及健康對照者血清中IgG、IgE、IgA、C3、C4、CIC水平,初步探討補體系統活化在在藥疹發病機制中的作用。 方法 收集2013年12月~2015年12月新疆醫科大學第一、第五附屬醫院皮膚科病房62例藥疹患者,包括52例輕型藥疹患者(藥物性皮炎組)及10例重癥藥疹患者(重癥藥疹組),并選擇新疆醫科大學第五附屬醫院體檢中心健康人群30名作為健康對照組。采集上述藥疹患者急性期血清以及對照人群血清,采用

    中國醫藥導報 2017年11期2017-06-01

  • 藥疹的治療原則
    童 濤藥疹是很多藥物的不良反應之一,是指藥物通過注射、內服、吸入等途徑進入人體后引起的皮膚、黏膜反應,是藥物過敏反應中最常見的類型。藥疹的表現多種多樣,同一種藥物在不同的人身上可能引起不同的反應,并且相同的藥疹也可能是由不同的藥物引起的。藥疹的產生與個人的體質因素有關系,有些人是過敏體質,有些藥疹與生理狀態有關,也與服用藥物種類有關系。常見的引起藥疹的藥物包括抗生素類中的青霉素、鏈霉素、磺胺類藥物,解熱鎮痛類藥物,催眠類、鎮靜類、抗癲癇類藥物,異種血清與疫

    保健與生活 2017年3期2017-04-14

  • 1 883例住院藥疹患者致敏藥物分析
    ,cADRs)即藥疹 (drug eruptions),是在疾病的預防、診治或功能恢復期,藥物通過注射、內服、吸入等途徑進入人體后引起的皮膚、黏膜反應。藥疹的發病率約1%~3%[1-2]。依據發病的嚴重程度,藥疹可分為普通藥疹 (ordinary drug eruptions)和重癥藥疹 (severe cutaneous adverse drug reactions,SCARs),前者包括斑丘疹型 (maculopapular exanthems,MPE

    中華臨床免疫和變態反應雜志 2017年3期2017-03-22

  • 重癥藥疹73例臨床分析
    思平 蔣法興重癥藥疹73例臨床分析廖理超 胡 白 趙政龍 張思平 蔣法興目的: 分析重癥藥疹的致敏藥物及臨床特點。方法: 回顧性分析我科的73例重癥藥疹患者的臨床資料。結果: 73例重癥藥疹中66例(90.41%)可確定致敏藥物,其中抗癲癇藥24例(32.88%)、抗痛風藥18例(24.66%)、抗菌藥12例(16.44%)和解熱鎮痛藥7例(9.59%),占所有致敏藥物的83.57%;單一致敏藥物中,卡馬西平(12.33%)和別嘌醇(24.66%)導致的重

    中國麻風皮膚病雜志 2016年11期2016-12-02

  • 重癥藥疹41例臨床分析
    510080重癥藥疹41例臨床分析林靜董秀芹▲ 廣東省人民醫院 廣東省醫學科學院皮膚科,廣東廣州510080目的 探討重癥藥疹的發生規律、臨床特點和治療措施。方法 對2009年1月~2014年12月廣東省人民醫院皮膚科收治的41例重癥藥疹患者的發病年齡、疹型、致敏藥物、潛伏期、住院時間和糖皮質激素使用劑量等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結果 重癥藥疹中以重癥多形紅斑型藥疹最多見(63.41%),其次是中毒性表皮壞死松解型藥疹(26.83%),剝脫性皮炎型藥疹排第

    中國醫藥導報 2016年11期2016-11-28

  • 兒童藥疹不可小覷
    并發癥發生。兒童藥疹又被稱為小兒藥物性皮炎,是一種變態反應性皮膚黏膜損害,包括內服、注射、吸入或栓劑等藥物通過不同途經進入人體,都可引起。嬰幼兒極少發生藥疹,隨著年齡增長,小兒體內免疫功能日趨完善,藥疹發生率隨之升高。多數兒童藥疹發生于6歲以后。國外臨床資料表明,兒童藥疹發生率約為2.4%~3.1%。臨床藥理研究表明,引起兒童藥疹的常見藥物依次為抗生素、解熱鎮痛藥、磺胺藥、抗癲癇藥,以及部分中成藥如冰硼散、強力銀翹散等。與成年人相比,引起兒童藥疹的藥物種類

    家庭醫學·下半月 2016年5期2016-05-14

  • 別嘌呤醇引起發疹型藥疹8例及相關基因HLA-B*5801檢測
    呤醇引起的發疹型藥疹與此基因型的相關性。為此,對8例別嘌呤醇引起的發疹型藥疹患者進行HLA-B*5801基因型的檢測。資料與方法一般資料本研究經過本院倫理委員會的批準。所有入組者均簽署知情同意書。共篩選別嘌呤醇引起的發疹型藥疹患者8例(A組),其中男5例,女3例,臨床癥狀見圖1,排除其他藥物致敏的可能和排除與藥疹相似的其他疾病的皮疹。同時還篩選了30例服用別嘌呤醇未發生藥疹的痛風患者(B組)和120名健康體檢者(C組)。所有入組者均為漢族。研究方法DNA提

    中華臨床免疫和變態反應雜志 2016年2期2016-04-08

  • 抗菌藥物致藥疹住院患者35例臨床分析
    經驗·抗菌藥物致藥疹住院患者35例臨床分析董海玲,李媛麗,李園園(空軍總醫院,北京100142)目的分析抗菌藥物致藥疹的臨床表現和治療方法。方法對我院2010年—2014年35例抗菌藥致藥疹住院患者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結果β內酰胺類藥物致敏25例。非重癥藥疹27例,主要表現為蕁麻疹型10例,麻疹型9例,多形紅斑型藥疹7例。給予抗組胺藥或適量糖皮質激素治療均痊愈。重癥藥疹8例,包括3例紅皮病型藥疹、3例中毒性表皮松解型藥疹、2例重癥多形紅斑型藥疹,均給予大劑

    中國中西醫結合皮膚性病學雜志 2016年6期2016-03-03

  • 住院藥疹922例臨床分析
    沁媛 駱肖群住院藥疹922例臨床分析付曉丹 傅祥評 楊凡萍 朱沁媛 駱肖群目的探討藥疹的發病趨勢、致敏藥物、疹型的變遷和防治方法。方法回顧分析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皮膚科2009年1月至2013年12月間收治的922例確診藥疹患者的臨床資料。結果2009—2013年每年藥疹病例占皮膚科同期住院總病例比例波動于9.45%~10.01%,重癥藥疹藥疹比例波動于17.45%~28.24%。單一用藥371例(40.2%),混合用藥551例(59.8%)。278例單

    中華皮膚科雜志 2015年12期2015-11-07

  • 五年住院藥疹病例回顧性分析
    ,孫麗囡五年住院藥疹病例回顧性分析王婷婷1,王學民2*,劉彥群1,張洢祎2,孫麗囡2目的 探討藥疹的臨床特點、診斷治療方法及藥物種類與藥疹類型的關系。方法 對我院2009年1月至2014年2月收治的住院藥疹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結果 510例藥疹中Naranjo評分≥5分者共461例,其中男133例,女328例。244例(52.93%)為單一致敏藥物,以抗菌藥物、中成藥、非甾體抗炎藥為主;重癥藥疹61例(13.23%),非重癥藥疹400例(86.7

    實用藥物與臨床 2015年7期2015-02-23

  • HIV陽性藥疹患者CD4+、CD8+T細胞水平以及臨床特征分析
    趙娟HIV陽性藥疹患者CD4+、CD8+T細胞水平以及臨床特征分析陳官芝 張洋 路曉琳 時培榮 徐光勇 孫夢綺 李志濤 劉信橋 周惠 趙娟目的探討病毒感染在HIV陽性藥疹患者發病中的作用及抗病毒治療效果。方法回顧性分析接受“高效抗逆轉錄病毒治療”的11例HIV陽性藥疹患者及同期76例HIV陽性非藥疹患者臨床資料以及基線CD4+、CD8+T細胞計數和CD4/CD8比值。結果11例HIV陽性藥疹患者均符合輕型藥疹,潛伏期8~34(14.00±8.10)d,其

    中華皮膚科雜志 2015年12期2015-01-23

  • 卡馬西平相關性藥疹文獻分析
    報道屢見不鮮,以藥疹最為常見,其中不乏誤診病例[1-2]。本文通過檢索文獻,對55 例卡馬西平相關性藥疹進行統計分析,旨在探討卡馬西平致藥疹的一般規律及特點,為臨床鑒別診斷提供依據。1 資料與方法1.1 一般資料檢索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CNKI),并查閱原文獻,對2000 年1 月—2013 年12 月國內公開發行的醫藥期刊上有關卡馬西平致藥疹的個案病例進行統計,經剔除同一病例不同期刊重復報道、臨床分析及綜述性文獻后,查閱到相關文獻49 篇,共計55 例患

    中國醫院用藥評價與分析 2015年1期2015-01-08

  • 別把藥疹當作皮膚過敏
    容小翔藥疹,又稱藥物性皮炎,是用藥后在皮膚黏膜上引起的炎性反應。很多人認為藥疹就是皮膚過敏,其實這兩者有很大的區別。藥疹和皮膚過敏雖然都會出現皮膚癥狀,但藥疹引發的癥狀絕不局限于皮膚,嚴重時甚至會有生命危險,更需要引起人們的重視。嚴格來講,所有的藥物都有可能引起藥疹,但在臨床上以抗生素、磺胺類藥、解熱鎮痛劑、安眠鎮靜藥引起者居多,有些中藥飲片和成藥也可引起藥疹。通常,首次用藥者,需經5~20天(平均7~8天)的潛伏期后才發病;重復用藥者,常在1天內(不超過

    家庭醫學 2014年10期2014-12-31

  • 藥疹患者人類皰疹病毒7型感染的檢測
    陳宏泉 郭小燕藥疹患者人類皰疹病毒7型感染的檢測張洋 陳官芝 朱桂芝 湯占利 陳宏泉 郭小燕目的探討人類皰疹病毒7型(HHV-7)感染在藥疹發病中的作用。方法收集50例藥疹患者(其中重型藥疹15例)及50例健康人外周血,采用PCR檢測外周血單一核細胞中HHV-7 DNA特異性片段;酶聯免疫吸附試驗(ELISA)檢測血清HHV-7 IgM水平。結果50例藥疹患者HHV-7 DNA陽性率(82.00%,41例)高于健康對照組(62.00%,31例),兩組差異

    中華皮膚科雜志 2014年6期2014-11-28

  • 別嘌醇所致藥疹的臨床特征及其腎功能與預后的關系
    的病人出現別嘌醇藥疹的概率明顯增加[2]。由于別嘌醇所致的藥疹潛伏期長,重癥藥疹多見,并且病死率高,臨床中應特別重視。因為有文獻報道別嘌醇藥疹的預后與腎功能有關[3],作者收集了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1995-2010年收治的156例別嘌醇藥疹病人,分析其臨床特征,研究其預后與腎功能的關系,以指導臨床治療及判斷病人的預后。1 材料和方法1.1 臨床資料 1995-2010年入住本院皮膚科的別嘌醇藥疹病人156例,男122例,女34例,男女之比為3.6∶1。年

    藥學服務與研究 2014年1期2014-08-04

  • 抗菌藥物致藥疹22例
    楊 穎抗菌藥物致藥疹22例施東雯 劉 瑋?龐曉文 汪郭亮 楊 穎本文報道抗菌藥物致藥疹22例,其中40歲以上者12例;β內酰胺類抗生素藥疹18例;藥疹類型以發疹型(6例)和多形紅斑型(6例)為主??咕幬?; 藥疹1 臨床資料1.1 一般資料 我科2006年1月至2011年12月共收治抗菌藥物致藥疹住院患者22例,其中男8例,女14例,平均年齡40.9歲(13~72歲);平均住院時間為12天。22例患者中重癥藥疹2例,均由頭孢類抗生素所致。服藥原因:上呼吸道

    中國麻風皮膚病雜志 2014年8期2014-03-22

  • 藥疹128例臨床分析
    437100)藥疹是皮膚科常見疾病,是藥物最常見的不良反應之一,嚴重者可危及生命。隨著日益增多的新藥上市,藥疹的發病率有升高趨勢。本文對我院過去6年來收治的128例藥疹臨床資料作一回顧性分析,現報道如下。1 臨床資料1.1 一般資料128例均為我科住院病例,占同期住院總數的11.60%(128/1103),其中男68 例,女60 例;年齡4~84歲,平均39.8±12.3歲。所有病例根據病史及臨床表現,診斷及藥疹分型參考皮膚性病學第 7 版[1]。1.2

    湖北科技學院學報(醫學版) 2013年5期2013-07-13

  • 探討臨床應用藥物與藥疹發生的關系以及藥疹的防治
    討臨床應用藥物與藥疹發生的關系以及藥疹的防治賈 玲(龍山縣人民醫院,湖南 湘西 416800)目的對臨床應用藥物與藥疹發生的關系以及藥疹的防治進行分析探討,為今后的臨床用藥提供可靠的參考依據。方法隨機抽取在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間我院收治的藥疹病例96例,對其臨床資料展開回顧性分析。結果本組96例患者中藥疹分型包括:麻疹及猩紅熱樣發疹型67例,蕁麻疹型18例,固定型7例,其他4例;致敏藥物包括:抗生素類37例,中成藥類26例,多種藥物合用19例,

    中國醫藥指南 2013年16期2013-07-07

  • 239例卡馬西平藥疹的臨床薈萃分析
    239例卡馬西平藥疹的臨床薈萃分析吳志龍1吳劍波2* 陶斯靜2張松松2(1湖北省興山縣人民醫院皮膚科,湖北 宜昌 443700;2 武漢大學中南醫院皮膚性病科,湖北 武漢 430074)目的探討國人因卡馬西平所致藥疹的臨床特點及預后轉歸。方法通過中國醫院知識數據庫(CHKD),以“卡馬西平and藥疹and臨床分析”為關鍵詞,對1996年1月至2011年12月發表的中文文章進行檢索,提取其中有關卡馬西平藥疹患者的臨床資料并進行匯總分析。結果共11項臨床分析中

    中國醫藥指南 2013年11期2013-07-01

  • 314例別嘌呤醇藥疹的臨床分析
    314例別嘌呤醇藥疹的臨床分析陶斯靜 吳劍波* 張松松 張 帆(武漢大學中南醫院皮膚性病科,湖北 武漢 430071)目的 探討國人因別嘌呤醇所致藥疹的臨床特點及轉歸。方法 通過中國醫院知識數據庫(CHKD),以“別嘌呤醇 and 藥疹 and 臨床分析”為關鍵詞,對 2000 年 1 月至 2011 年 12 月發表的中文文章進行檢索,提取其中有關別嘌呤醇藥疹患者的臨床資料并進行匯總分析。結果 共 15 項臨床研究中的 314 例患者進入本研究,其中男

    中國醫藥指南 2013年8期2013-06-23

  • 185例藥疹臨床分析*
     301900)藥疹是藥物通過注射、內服、吸入等途徑進入人體后引起的皮膚和黏膜反應[1],近2%反應嚴重[2]。本文采用回顧性研究的方法,探討致敏藥物和藥疹的關系。1 資料與方法1.1資料來源185例均為本院皮膚科2006年1月—2013年3月的藥疹患者,其中男102例,女83例,年齡4個月~73歲,平均35.8歲。1.2致敏藥物的確定發病前服藥單一者較易確定,同時服用多種藥物或中藥者較難確定。185例藥疹患者中,致敏藥物明確者156例(84.32%);致

    天津藥學 2013年3期2013-04-19

  • 129例藥疹病例回顧性分析
    442008)藥疹是藥物經注射、口服、吸入或其他途徑進入人體引起的皮膚或黏膜反應,是過敏反應的常見類型,也是常見的藥品不良反應之一,嚴重者可危及患者生命。隨著生活環境的惡化、新藥的不斷上市和藥物的廣泛應用,藥疹的發病率逐年增多,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和社會醫療成本。因此,為提高對藥疹發生的一般規律和臨床特點的認識,從而更好地預防或治療藥疹,本文對我院近5年發生藥疹的不良反應及住院病例等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研究,現報告如下。1 資料與方法1.1 一般資料通過病案管

    中國醫院用藥評價與分析 2012年2期2012-11-06

  • 43例兒童藥疹臨床觀察及護理
    許豐霞43例兒童藥疹臨床觀察及護理許豐霞(安徽省蕪湖市第一人民醫院兒科,蕪湖241000)藥疹;兒科學;護理藥疹又稱藥物性皮炎。近年來,藥疹發病率呈上升趨勢。兒童作為一個特殊群體,引起兒童藥疹的藥物及臨床表現有其相應的特點,其治療及護理亦和成人藥疹有較大不同,故分析兒童藥疹的特點及探討兒童藥疹的護理方法有一定的臨床意義。我科2009年8月至2011年8月共收治兒童藥疹43例,現報告如下。1 臨床資料1.1 一般資料 43例藥疹為我科2009年8月至2011

    中國中醫藥現代遠程教育 2012年18期2012-09-18

  • 117例藥疹臨床分析
    京 210029藥疹又叫藥物性皮炎,是由于人體對某些藥物發生過敏反應而發生的皮疹。藥疹是臨床上最常見的藥物不良反應,也是過敏反應最常見的類型。近年來,隨著臨床新藥研發和應用的增多,藥物引起藥疹的病例越來越多。藥疹的癥狀可輕可重,病情危重者不僅皮膚損害嚴重、廣泛,往往還伴有肝、腎、心臟等臟器功能的損害,有基礎疾病的患者極易出現并發癥,死亡率逐年升高。因此,為了研究藥疹的致敏藥物、藥疹類型、治療,筆者對我院住院藥疹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以利于藥疹的預防

    藥學與臨床研究 2012年4期2012-01-29

  • 抗生素藥疹200例臨床分析
    病史和臨床癥狀,藥疹分型依據《臨床皮膚病學》的診斷標準。2 結果2.1 200例抗生素藥疹藥疹類型(表1)2.2 致病藥物本組藥物中,以青霉素藥物最常見,共115例,占57.5%;其他依次為頭孢菌類(32%),喹諾酮類(17.5%)等。這與上述抗生素在臨床上的廣泛應用時一致的。而氨基糖甙類和磺胺類藥物在臨床上應用相對較小,有這兩類藥物引起的藥疹較少,分別占5%和2%。值得注意的是,有抗結核藥物引起的藥疹病例雖然不多。但3例中有2例分別表現多形紅斑和中毒性

    中外醫療 2010年21期2010-06-19

  • 127例藥疹報告的調查分析
    350001)藥疹是藥物引發的皮膚疾病,為最常見的藥品不良反應,易于觀察發現,也易被忽視,有時后果嚴重,甚至導致死亡。隨著新藥的不斷上市,導致藥疹的藥物也不斷增加,由此引發的嚴重損害也在增多。筆者通過對藥疹報告的分析,了解藥疹危害,以引起臨床對藥疹的重視。1 資料與方法收集我院2005年至2008年藥品不良反應報告表中的藥疹病例,共127例。其中男56例,女71例,男女比例1∶1.27;年齡最小40 d,最大 83 歲,平均(46.5±21.7)歲;藥疹

    中國藥業 2010年17期2010-02-09

  • 有藥水不慎 謹防藥疹
    夏 蕾藥疹,又稱藥物性皮炎,是指藥物通過各種途徑進入人體后,引起的以皮膚黏膜損害為主的反應,嚴重者還會引起內臟損害。藥疹是臨床上最常見的藥物反應之一,根據臨床表現的不同,可分為非重癥藥疹和重癥藥疹兩種。引起藥物性皮炎最常見的藥物有抗生素、解熱鎮痛類藥物、鎮靜安眠藥、磺胺類藥物等。曾有一位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服用萘丁美酮后全身出現散在大小不一的紅色風團,無明顯瘙癢,伴低熱、關節疼痛等,患者以為病情加重了,仍繼續用藥。最后出現了高熱、疲乏、咽痛、嘔吐、腹瀉等癥

    人生與伴侶·共同關注 2009年18期2009-08-31

  • 藥疹的病因、分類及治療方法
    左亞剛病因引起藥疹的藥物一般分為5類:解熱鎮痛藥、磺胺藥、鎮靜安眠抗驚厥藥、抗生素及血清制品。目前對上述藥物引起藥疹的發生率報道不一。有資料顯示,常見致敏藥物排序:·抗生素排在首位(26.89%),其中以青霉素類居多(56.10%)?!ど镏破肺痪拥?位(22.30%),所致皮疹類型均為蕁麻疹型?!そ鉄徭偼此幣R床應用比較廣泛,居第3位(20.00%)?;前匪幰?span class="hl">藥疹明顯減少,可能與目前臨床應用較少有關。此外,化療藥物及中成藥引起的藥疹也呈逐漸增加的趨勢。臨

    中國社區醫師 2009年6期2009-04-20

  • 慎辨麻疹與藥疹
    是藥物過敏出的“藥疹”,后來是服了抗過敏藥皮疹才消退的。于是媽媽根據自己的經驗給姣姣服了抗過敏藥,但姣姣皮膚上出的疹子并不消退,而且還變成了紫紅色的出血性皮疹。經醫生診斷,才知道這孩子出的皮疹不是藥物過敏引起的藥疹,而是出麻疹,后來皮疹加重就是因為她的媽媽把麻疹當成藥疹給她錯誤地服用了抗過敏藥而引起的。藥疹又叫藥物性皮炎,是由于人體對某些藥物發生過敏反應而發生的皮疹。藥疹的類型很多,有各種形狀和不同的顏色,其中的一種最常見的藥疹顏色為暗紅色的丘疹,外觀很像

    為了孩子(孕0~3歲) 2001年24期2001-01-23

  • 不可小視的藥物反應
    炎癥性反應,稱為藥疹,又稱藥物性皮炎。藥疹是最常見的一種藥物反應。通常在用藥后數分鐘以至數天內發生。一般起病突然,皮膚發紅、發癢,先從面頸部開始,依次波及上肢、軀干和下肢?;蝮w有畏寒、發熱、全身不適等癥狀。輕者在停藥后1~2周內即可痊愈,重者可持續1~2個月或更長的時間,甚至危及生命。藥疹的形態多種多樣,同一種藥可引起不同形態的藥疹,不同的藥也可引起相同形態的藥疹。其形態若是與某種皮膚病相似的,可以用該病命名之。如麻疹樣藥疹、猩紅熱樣藥疹等。下面介紹幾種常

    祝您健康 1993年2期1993-12-29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