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力勢能

  • 機械能及其轉化考點透視
    其轉化動能、重力勢能和彈性勢能統稱為機械能。動能和勢能是可以相互轉化的,兩種不同形式的能在發生轉化時,一種形式的能減少,另一種形式的能增加。在判斷能量的轉化方向時,首先要根據動能、重力勢能和彈性勢能的影響因素判斷所研究的能量是否發生變化及如何變化。其中動能的大小與物體的質量和速度有關,質量越大,速度越大,動能越大;重力勢能的大小與物體的質量和位置高度有關,質量越大,位置越高,重力勢能越大;彈性勢能與物體的形變程度有關,物體的形變程度越大,彈性勢能越大。能量

    初中生學習指導·提升版 2023年6期2023-06-10

  • 單擺中的機械能轉化
    度越來越低,重力勢能在減小,而速度越來越大,動能在增大,重力勢能轉化為動能。反過來,從B點到C點,動能轉化為重力勢能。第二個問題問機械能是否守恒。在教學過程中,老師發現好多同學都會被這個知識點困擾。機械能守恒聽起來很“高大上”,同學們做題時總會把它作為前提,或者默認機械能都是守恒的。其實,在我們的生活中,機械能不守恒才是常態。在某一過程中,若只有動能和勢能之間的轉化,機械能才會守恒。但在我們生活中,難免會有摩擦力,損耗機械能使其轉化為內能(摩擦生熱)。甚至

    初中生學習指導·提升版 2023年6期2023-06-10

  • 重力勢能零勢能面選取地面而非無限遠處的定量分析
    素養.[1]重力勢能屬于能量觀念范疇,是物理學中重要的物理概念.重力勢能的大小由零勢能面決定.重力勢能的零勢能面一般選取地面;另一方面重力勢能作為特定情況下的引力勢能,而引力勢能的零勢能面通常又選取無限遠處.這一看似習以為常的零勢能面選取方法,實際上蘊含著豐富的物理思想.本文將對這一有趣且重要的物理問題作詳細,深入的分析.2 問題的分析本文關于重力勢能與引力勢能的表述需要指出的是,物體在地表附近運動時,物體運動的空間尺度相比地球半徑可以忽略.此時,引力的大

    物理教師 2022年12期2023-01-16

  • 機械能考點歸納
    空的蘋果沒有重力勢能C.下落過程中蘋果的動能減小D.下落過程中蘋果的重力勢能增大解析:運動的蘋果,具有一定的速度,具有動能,故A正確;高空的蘋果具有一定的高度和質量,有重力勢能,故B錯誤;一個蘋果從十層高樓自由落下,它的質量不變,速度增加,高度減小,所以其動能增加,重力勢能減小,故C、D錯誤。答案:A。小結:動能的大小與質量、速度有關。質量一定時,速度越大,動能越大;速度一定時,質量越大,動能越大。重力勢能的大小與質量、高度有關。高度一定時,質量越大,重力

    初中生學習指導·提升版 2022年6期2022-05-30

  • 抓影響因素和條件辨能量轉化及守恒
    動的過程中,重力勢能全部轉化為動能B.小球從P點向Q點運動的過程中,機械能保持不變C.小球從P點向Q點運動的過程中,所受支持力不做功D.小球通過M、N兩點時的速度大小相等解析:由圖2可知,小球從P點由靜止釋放,能到達最右側的Q點,Q點的高度要小于P點的高度,則小球在Q點的重力勢能要小于在P點的重力勢能,此時小球的速度為零,動能為零,則小球在Q點的機械能要小于在P點的機械能,這說明小球在運動的過程中,機械能變小了;小球在左側斜面向下運動的過程中,質量不變,高

    初中生學習指導·提升版 2022年6期2022-05-30

  • 功和機械能易錯題專練
    地點運行時,重力勢能減小,動能增大C. 電梯勻速上升過程中,電梯的動能轉化為重力勢能D. 力對物體做功的功率越大,做功越多3.(2021·湖南)2020年7月23日,“天問一號”探測器成功發射,邁出了我國自主開展行星探測的第一步,對探測器在離地加速上升過程中能量的變化,說法正確的是()。A. 動能減小? ? ? ? ? ? ? ? ? ? ? ? ? ? B. 重力勢能減小C. 重力勢能轉化為動能 ? ? ? ? D. 機械能增加4.(2021·青?!の鲗?/div>

    初中生學習指導·提升版 2022年6期2022-05-30

  • 青藏高原及周邊區域巖石圈重力勢能及其產生的偏應力場
    積巖石圈柱體重力勢能為單位面積質量和其相對參考深度(一般取巖石圈厚度)的高度的乘積沿整個巖石圈積分(Jones et al., 1996),其大小與巖石圈質量分布和參考位置有關.巖石圈重力勢能差即為相鄰柱體間因巖石圈地表地形和密度橫向變化而引起的重力勢能之差.巖石圈重力勢能可以根據大地水準面高數據和巖石圈密度結構數據計算.Turcotte和Schubert(1982)推導了重力勢能差和大地水準面高之間簡單解析公式,該公式在完全均衡條件下成立,且計算結果與大

    地球物理學報 2022年4期2022-04-08

  • 兩道習題引發的對重力勢能相對性的深度思考
    摘? ?要:重力勢能是物體處于一定高度所具有的能,其具有的相對性往往使學生困惑。結合教學實踐和高中生在理解重力勢能相對性上普遍存在的困難,結合教輔材料上的習題,從零重力勢能面的選取多角度分析,得出了比較重力勢能大小,必須明確確定零勢能面,并結合重力對外做功的多少來比較。關鍵詞:重力勢能;物理概念;相對性;深度認識引言高中物理概念教學過程中,對物理概念的溯源,認知、理解和運用是至關重要的[ 1 ],這不僅能幫助同學們建立起某個物理概念,更能幫助同學們建立起新

    中學理科園地 2022年1期2022-03-13

  • 以一道浙江選考題目為例淺談能量角度解決受力分析問題
    平衡的物體的重力勢能為極小值,處于不穩定平衡的物體的重力勢能為極大值,處于隨遇平衡的物體的重力勢能為不變.總的來說,對受到重力和支持力作用而平衡的物體,其重力勢能的導數為0.本文以2018年4月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選考科目考試中的第13題為例題,介紹能量角度解決部分受力分析問題.例1.如圖1所示,一根繩的兩端分別固定在兩座猴山的A、B處,A、B兩點水平距離為16m,豎直距離為2m,A、B間繩長為20m.質量為10kg的猴子抓住套在繩上的滑環從B處滑到A處.以

    物理教師 2021年11期2021-12-09

  • 基于核心素養的重力勢能和動能的教學改進
    解動能,理解重力勢能,學會從機械能轉化和守恒的視角分析物理問題,形成初步的能量觀念”,如果教學只重視規律的運用,而輕視規律的來由,是偏離《普通高中物理課程標準(2017年版)》和物理核心素養中科學本質要求的。教學中,教師應回歸教材,分析教材是如何導出重力勢能和動能表達式的。二、分析原因筆者選取人教版2010年4月第3版《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物理(必修2)》、粵教版2010年7月第1版《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物理(必修2)》,人教版2019年7

    課程教學研究 2021年9期2021-11-20

  • 一種重力勢能小車的結構設計*
    小車是以焦耳重力勢能為唯一能量的、具有連續避障功能的三輪小車,實現了真正意義上的無碳。小車采用的擺桿機構由傳統的剛性桿改為柔性繩索,小車控制轉彎更省力,躲避障礙物的周期更容易實現與控制,同時降低了整車重量。利用有機玻璃作為輪子,易于實現差速,且降低了輪子與地面之間的摩擦系數。小車整體構造簡單,摩擦損耗小,效率高,較容易制造安裝。無碳小車定義為一輛可以將重力勢能轉化為動能,從而驅動自身前行并且能夠完成周期性轉向運動的小車。設計一種將重力勢能轉換為機械能,并可

    南方農機 2021年20期2021-11-02

  • 動能和勢能考點精析
    唐衛動能、重力勢能和彈性勢能是機械能的三種形式,是中考的熱點內容,其考查的重點是動能和勢能(重力勢能和彈性勢能的統稱)的概念、動能和勢能的大小變化、探究動能和勢能的影響因素等。下面結合中考真題解析其考點。一、動能和勢能的概念例1(2020·廣西·柳州)如圖1,彈簧被壓縮后就具有( )。A.光能 B.電能C.化學能 D.彈性勢能解析:物體由于發生彈性形變而具有的能叫彈性勢能。彈簧被壓縮后,彈簧發生了彈性形變,從而具有彈性勢能。答案:D二、動能和勢能的大小變

    初中生學習指導·提升版 2021年6期2021-07-19

  • 擺來擺去析能量轉化
    球位置最低,重力勢能為0D. 當小球停止擺動后,機械能總量與擺動前相同解析:小球由A點擺到B點時,速度越來越大,位置卻越來越低,因此動能變大,重力勢能變小。在這個過程中,重力勢能轉化為動能。然后小球接著由B點向C點擺動,在這個過程中,小球速度越來越小,位置越來越高,因此動能變小,重力勢能變大,動能轉化為重力勢能。所以小球由A點到C點過程中,小球的動能是先變大后變小,故A錯誤。小球擺動過程中需要克服阻力做功,消耗一部分機械能,因此返回后的最高點A'一定低于A

    初中生學習指導·提升版 2021年6期2021-07-19

  • 磁懸浮電梯理論研究及其應用
    ;節能措施;重力勢能引言:目前全球建筑物的電梯普遍采用的是鋼絲繩拖曳轎廂進行升降的,這種曳引式電梯的運行方式比較固定單一,只能在井道中直上直下運動,并且一個井道只能運行一個轎廂,對于居住在高層建筑的乘客來說會存在長時間等待的問題,電梯的運行使用效率也會隨樓層數的增加而下降;由于材料的限制,建筑物越高,鋼絲繩頂端處所承受的拉力會越強,鋼纜長時間承重、磨損等問題而存在斷裂的危險。綜上所言,鋼纜曳引式電梯將漸漸不再適用于未來的極高層的建筑物。社會的發展急需一種高

    錦繡·上旬刊 2020年9期2020-12-14

  • “吃透”機械能
    而具有的能叫重力勢能.物體重力勢能的大小與物體的質量和距離地面的高度有關:物體由于發生彈性形變而具有的能叫彈性勢能,物體彈性勢能的大小與物體發生彈性形變的程度有關.重力勢能和彈性勢能統稱為勢能.動能和勢能統稱為機械能,機械能與整個物體的機械運動情況有關.在國際單位制中的單位是焦耳(J).例1 (2019.長春)2019年3月10日凌晨,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成功將“中星6C”衛星發射升空.在衛星加速升空的過程中,下列關于衛星的能量

    中學生數理化·八年級物理人教版 2020年6期2020-10-30

  • 基于工程訓練自由滑行的小車設計
    命題要求的“重力勢能驅動小車”。通過UG建模仿真和采用不同參數的實車調試發現:設計的小車構造簡單,具有良好性能,符合比賽的要求,在競賽中可以跑完24m標準賽道。關鍵詞:自由滑行小車 ?重力勢能 ?UG建模 ?質量分配引言相對大部分學機械的工科學生來說,每兩年一屆的工程訓練大賽,是一項鍛煉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的賽事。2018年工程訓練大賽中競賽命題之一為自由滑行小車的設計與制作,該競賽項目要求參賽隊設計制作一輛無動力慣性直線滑行的小車,并進行現場競爭性運行

    數碼世界 2020年9期2020-10-12

  • 影響機械能的因素例解
    超載二、影響重力勢能的因素例2(2019·天津)小明同學在探究“重力勢能的大小與什么因素有關”時,提出了如下猜想:猜想一:物體的重力勢能與物體的質量有關。猜想二:物體的重力勢能與物體所在高度有關。為了驗證上述猜想,他計劃利用小桌、沙子、質量不同的鐵塊和刻度尺進行實驗。如圖2所示,將小桌桌腿朝下放在平整的沙面上,把鐵塊從距桌面某一高度由靜止釋放,撞擊在桌面的中心部位,記錄桌腿進入沙子的深度。實驗數據如表2所示:(1)實驗中通過比較_____來判斷物體重力勢能

    初中生學習指導·提升版 2020年5期2020-09-10

  • 基于CMIP5模式與Argo觀測數據的海洋有效重力勢能分析
    因此其勢能為重力勢能(Gravitational Potential Energy,GPE)。重力場是大尺度環流的背景場,重力勢能的收支平衡在海洋環流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海洋環流發生在地球自轉的重力場環境中,當速度場不符合地轉平衡時,海洋會調整速度場使其趨于地轉平衡,與此同時部分動能會轉化為勢能,而當密度場不平衡時海洋亦會驅動地轉流使其平衡,此時部分重力勢能則轉化為動能[10]。海洋中蘊藏著巨大的重力勢能,Oort等[9]以水深3 750 m為參考面計算

    海洋學報 2020年5期2020-06-17

  • 核心素養視域下的初中物理機械能復習教學
    做功可推導出重力勢能、彈性勢能、動能的大小公式,根據功與能的關系可判斷機械的變化情況。文章通過對相關公式或定理的推導與應用,使學生理解各種運動形式與能量之間的內在聯系,這樣有利于提高學生的物質觀、運動觀、相互作用觀等核心素養。[關鍵詞]做功,重力勢能,彈性勢能,動能,機械能守恒[中圖分類號]G633.7[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6058(2020)11-0039-02中考復習時,教師應重視對初高中銜接知識的復習。從提升學生核心素養的層面來說,

    中學教學參考·理科版 2020年4期2020-05-11

  • 重力勢能影響因素的不同思考
    思林【摘要】重力勢能(Gravitational potential energy)是指物體由于被舉高而具有的能,對于重力勢能,其大小由物體質量、重力加速度和距離零勢能參考平面的高度決定。物體的質量越大、距離零勢能面越高、做的功越多,而使物體具有的重力勢能越大,其表達式為:Ep=mgh。本文通過對重力勢能影響因素的分析,探究了質量、重力加速度、高度以及阻力的影響思考,以期能夠更好運用掌握重力勢能相關知識?!娟P鍵詞】重力勢能;質量;重力加速度;影響因素重力勢

    商情 2019年42期2019-11-01

  • 顯化科學方法視域下的物理概念構建的教學研究
    摘? ?要:重力勢能的概念及其表達式的建立是高中生物理學科學習中的一個難點。本文依據“功是能量轉化的量度”這一功能關系,設計了一個可定量推算重力勢能大小的理想實驗模型,運用理想實驗法幫助學生構建重力勢能概念并推導其表達式,突破教學難點,降低學生對該概念的理解和認知的難度,使學生對重力勢能的內涵外延理解更加科學、準確、清晰明了,從而構建科學的能量觀念。關鍵詞:重力勢能;物理觀念;理想實驗法;構建中圖分類號:G633.7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10

    物理教學探討 2019年3期2019-05-08

  • 基于新課改,構建高效高中物理課堂 ——以《重力勢能》為例
    實踐,并以《重力勢能》為例展開有關論述,希望對廣大物理教師教學帶來教學啟發。一、一個理念:堅持教學形式靈活多變最初在傳統教學理念和教學設備的限制下,高中物理教師慣用“粉筆+黑板”的教學形式,現在隨著互聯網多媒體設備的普及,大量的課堂都會借助多媒體進行輔助教學,但是存在多媒體將傳統粉筆板書完全替代的情況,學生整節課只看白板或投影,這使學生產生了視覺疲勞,不僅打壓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也降低了課堂的教學效果。在新課改下,物理教師要轉變教學思維,全方位地為學生的發展

    天津教育 2019年21期2019-04-10

  • 淺談初中物理動能與勢能題型求解
    則這個物體的重力勢能一定比另一個物體更大B.在空中高速飛行的物體,由于它做了功,因此含有機械能C.用繩子懸掛靜止的小方塊,由于未做功,所以不具有機械能D.丙汽車的運動速度比丁汽車的大,則丙汽車的動能一定比丁汽車更大解選項A,物體的機械能包含動能與勢能,被懸掛的小方塊雖然沒有做功,但是它具有重力勢能,所以表述錯誤;選項C,重力勢能的決定因素有物體的高度和質量,所以高度大的甲物體重力勢能不一定更大;選項D,動能的決定因素有物體的質量和物體的速度,所以運動速度大

    數理化解題研究 2018年29期2018-11-07

  • “探究重力勢能大小的影響因素”實驗改進
    ]教材里探究重力勢能大小的影響因素的實驗,存在精準性不高、可見性差、不嚴瑾等不足,經過分析研究,筆者認為讓小球撞擊彈簧,通過彈簧的壓縮量來比較重力勢能的大小,實驗效果更優。[關鍵詞]重力勢能;影響因素;實驗改進;彈簧[中圖分類號] G633.7[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1674-6058(2018)11-0049-01一、課本實驗的缺點浙教版科學教材中,在做“探究重力勢能大小的影響因素”實驗時,利用小球撞擊沙子,并通過沙子的凹陷程度來比較重力勢能的大

    中學教學參考·理科版 2018年4期2018-09-04

  • 重力勢能》應當如何講?
    王長羅對于《重力勢能》這節課的糾結不是一時半時的事了。每當講到這節時,我總覺得說不清。自己覺得說清楚了,看著學生的表情,他們還是很茫然,我又困惑了。恰好一位同事在公開課上要講這節,真是我學習的好機會,可以聽聽她的處理方式以及其他教師的點評。該同事在講《重力勢能》的公開課時,她是在前一節課先講了重力做功,這一節課從重力做功的表達式中WG=mgh1-mgh2,從而定義mgh為重力勢能的。重力勢能的大小與物體的質量和物體所處的高度有關。她還舉了一個缸的例子,把一

    考試與評價 2018年1期2018-07-10

  • 重力勢能探究演示儀
    沒有探究影響重力勢能大小因素的實驗,我們在觀察分析其他重力勢能探究實驗,并改進這些實驗儀器不足之后,設計研制出重力勢能探究演示儀。利用該儀器可使對重力勢能大小因素的探究直觀化,研制及使用該儀器的過程開拓了我們的創造性思維,培養了我們的動手能力。二、實驗方法根據猜想,重力勢能的影響因素不止一個,所以初步分析在實驗過程中我們的實驗方法為控制變量法,即控制高度研究與質量的關系;控制質量研究與高度的關系。三、主要用途定性探究影響重力勢能大小的因素。演示一:物體質量

    農村青少年科學探究 2018年4期2018-07-04

  • 重力勢能》教學案例
    點。2.理解重力勢能的概念,會用重力勢能的定義式進行計算。3.理解重力做功與重力勢能變化的關系。4.知道重力勢能具有選對性。教材分析:1.本節教材主要有以下一些概念、規律:重力勢能的概念以及計算,重力勢能變化與重力做功的對應關系的規律。2.本節與以后章節內容相關性:零勢面的選擇是勢能學習的基礎,在以后高二學習電場表示電勢能將繼續用到;重力勢能的計算是學習下一節“機械能守恒”的基礎。教學重難點:1.教學重點:理解重力勢能的概念以及重力勢能大小的計算。2.教學

    課程教育研究 2018年14期2018-06-07

  • 重力勢能典型案例分析
    沙市南雅中學重力勢能是高中物理知識中的關鍵構成部分,并且也是難度相對較大的一部分知識點。在對這部分知識進行學習時,我們要做好知識和實際生活的聯系,并且要經過對一些典型例題的分析和解答,以此鞏固自己的基礎知識,進而提升自己的物理知識學習水平,克服學習中遇到的困難。1 重力勢能的基本概念所謂重力勢能,其具體是指物體由于重力作用而具備的一種能量,重力勢能大小是由地球與地面物體相對位置而確定的。當物體質量越大,相對位置越大的時候,其做的功就越多,進而導致物體的重力

    數碼世界 2018年4期2018-04-27

  • 重視過程學生才能構建知識掌握方法
    、重力做功與重力勢能的變化關系、重力勢能的相對性與運動過程中重力勢能變化的絕對性等知識點,中學生初學時會覺得很混亂。所以,本文比較了五個版本的高中物理教材中這些知識點在編排位置及思路、重力勢能概念的表述及引入方式、重力做功特點的推導、重力勢能表達式的得出、重力做功與重力勢能變化的關系、重力勢能的相對性等方面的異同,并對各個環節給出了具體的教學建議。關鍵詞:教材;重力勢能;比較研究;教學建議中圖分類號:G633.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614

    物理教學探討 2018年3期2018-04-25

  • 基于學習進階理論的物理教學設計* ——以“重力勢能”教學為例
    段學生已經對重力勢能有了定性的認識,重力勢能是學生學習機械能守恒定律的基礎。高中階段在重力勢能的教學中,教師應該關注重力勢能概念的演變、學生思維的發展。學習進階的理論是根據學生學習情況、教學內容以及教學目標確定最近發展區,劃分出不同的學習階段,通過對每一學習階段的描述,呈現需要學習的知識和所要達到的思維水平。依據學習進階理論進行教學設計,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系更加緊密,有利于教師根據學生的實際水平設計符合學生思維發展的教學過程。筆者在學習進階理論的引領下,對重

    物理之友 2018年2期2018-03-13

  • 勢能的正負取值及零勢能面選擇問題初探
    圍為2x12重力勢能取值和零勢能面的判定與彈性勢能相比較,重力勢能相對簡單一些,但重力勢能的取值更加依賴于零勢能面的選擇。重力勢能的計算公式如式(3)所示:[Ep=GH] (3)式(3)中G為物體的重力,H為物體距離零勢能面的高度,可以看出零勢能面的選擇直接影響重力勢能的取值。如圖4所示,一個質量為M的小球位于距離地面A高度為h1的桌面B處,在桌面B上方存在一個高度為h2的平面C,分別取地面A、桌面B、平面C為零勢能面,小球的重力勢能取值不同,結果見表1:

    高中生學習·高三版 2017年9期2017-10-26

  • 物理教學設計范式的比較研究 ——以高中重力勢能教學設計為例
    ——以高中重力勢能教學設計為例周栩君 邢紅軍(首都師范大學物理系,北京 100048)隨著教學設計理論的不斷發展,物理教學設計也逐漸形成了不同的設計范式.對不同物理教學設計范式展開比較研究,有助于透視設計范式背后的研究思路,從而開啟物理教學設計研究的新篇章.為此,以高中重力勢能教學設計為例,通過分析不同版本高中物理教材“重力勢能”的編寫,歸納重力勢能教學設計的設計范式,從而提出了物理教學設計的建議.教學設計;設計范式;重力勢能;本質式教學設計理論自20世

    物理教師 2017年8期2017-09-08

  • 重力勢能驅動的智能越障小車的設計
    摘要:小車由重力勢能驅動與智能越障兩部分構成。重力勢能驅動部分,小車直接運用重力勢能通過傳動系統轉換的動能驅動前進;智能越障部分需要加入MEGA2560單片機、Arduino程序控制電路、舵機以及超聲波傳感器;通過超聲波傳感器來探測障礙物并測量距障礙物的距離,然后將信息傳給單片機進而控制舵機執行轉向越障功能。應用Creo軟件進行小車的部分實體建模,在建模的基礎上對各個零件進行詳細設計。關鍵詞:重力勢能;智能越障;超聲波;單片機;Arduino;Creo軟件

    科技風 2017年13期2017-05-30

  • 基于物理建模的《重力勢能》教學設計
    馬平摘 要:重力勢能概念的抽象性導致重力勢能教學邏輯存有缺陷,本文從物理建模的角度將《重力勢能》這一節進行再設計。從生活實際例子出發,應用物理知識,借力于數學工具,按科學研究方法進行物理建模,建構概念的發展過程。本文選取學生感到困難、老師容易忽略的“影響重力勢能大小的因素”作為難點進行突破并收到了很好的效果。關鍵詞:物理建模;重力勢能;教學設計中圖分類號:G633.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6148(2017)4-0031-51 教材分析《重

    物理教學探討 2017年4期2017-05-03

  • 略論物體在高空中的重力勢能
    高空中物體的重力勢能該如何表達,本文通過縝密推理,給出了幾種表達形式,并指出了一些常見的錯誤認識.關鍵詞:高空物體;重力勢能物體在地球表面附近的重力勢能表達式為Ep=mgh.若物體離地面的高度h足夠大,則h高處的重力加速度g′與地表附近的重力加速度g會有明顯的不同.本文介紹選取地球表面為參考平面情況下物體的勢能表達式.如圖1所示,用M表示地球的質量,R表示地球的半徑,m表示物體的質量,r表示物體距地心的距離,依據重力做功與重力勢能變化的關系,物體從地面升高

    中學物理·高中 2017年1期2017-04-25

  • 重力勢能教學設計
    文簡單探究了重力勢能的教學設計,希望能對我們的物理教學帶來幫助。關鍵詞:物理教學;重力勢能;教學設計中圖分類號:G633.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992-7711(2017)01-0085一、教材分析本節是人教版高一物理第七章第五節的內容,在此之前,學生已初步認識了處理動力學問題的兩個方向:1. 牛頓運動定律和運動學規律;2. 力做功與能量變化之間的關系。本節內容主要是從第二方面著手探究動力學問題,重點講述重力做功的特點、重力勢能及其相對性、重力勢

    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 2017年2期2017-03-18

  • 重力勢能的高端備課》一文引發的思考
    8200)《重力勢能的高端備課》一文引發的思考蔣金團(施甸縣施甸一中 云南 保山 678200)探討了引入重力勢能的方法.重力勢能 守恒觀點 保守力《湖南中學物理》2016第9期刊登了一篇名為《重力勢能的高端備課》的文章,這是邢紅軍老師和其弟子合著的高端備課系列代表作之一,筆者有幸看到,并且讀后深有感觸.邢老師在文章中指出了人教版教材引入重力勢能時存在的盲點并指出了改進的方法.當前人教版教材是這樣做的:經歷有淺入深的推證后,教材編寫得出重要結論,物體運動時

    物理通報 2017年7期2017-03-10

  • 重力勢能和彈性勢能學習總結
    理學習當中,重力勢能和彈性勢能可以說是十分重要的學習內容。在本文中,將以例題的方式對重力勢能和彈性勢能學習進行一定的總結。關鍵詞:重力勢能 彈性勢能 學習重力勢能和彈性勢能是高中物理當中的重點內容,由于兩類知識復雜性的存在,我們在具體學習時往往較難掌握。對此,就需要在學習知識的同時做好總結,通過同例題間的結合教學鞏固知識掌握效果。一、以例題總結教學(一)重力勢能理解例1:對于重力勢能,以下幾種說法正確的是:A.當某一個物體處于某位置時,其重力勢能大小是確定

    祖國 2017年2期2017-03-09

  • 重力勢能確實與質量和高度有關* ——糾正“對重力勢能影響因素的不同思考”一文中的錯誤
    12300)重力勢能確實與質量和高度有關* ——糾正“對重力勢能影響因素的不同思考”一文中的錯誤蔡志東*(鎮江高等??茖W校丹陽師范學院 江蘇 丹陽 212300)中學教科書認為:重力勢能和物體的質量以及相對高度有關,其表達式為:E=mgh.有些教師認為,教科書中的說法是錯誤的,重力勢能的表達式應當寫為:E=Gh,也即重力勢能不是和質量成正比而是和重力成正比,這一觀點顯然是錯誤的.本文詳細分析了其錯誤產生的原因,并給出了重力勢能和質量與相對高度有關而不是和重

    物理通報 2017年3期2017-03-03

  • 對高中物理中重力的相關問題分析
    重力做功以及重力勢能變化之間的關系,對物理的解題規律靈活運用,這樣我們在解決題目時往往能夠事半功倍。高中物理重力的相關知識點歸納重力產生原因:由于地球對物體的吸引而使物體受到的力叫重力。有關重力的說明:首先,重力的產生是因為地球對物體有一定的吸引力,但是它并不等于地球對物體的引力。物體的重力只是地球對物體萬有引力中的一個分力,而另一個分力是來提供物體隨著地球旋轉所需要的向心力。一般情況下,物體隨地球自轉只需要很小的向心力,所以一般我們在計算的時候認為物體所

    環球市場信息導報 2016年33期2016-12-30

  • 重力勢能影響因素的不同思考
    800)?對重力勢能影響因素的不同思考徐 海 華繼干(寶應縣實驗初中 江蘇 揚州 225800)對影響重力勢能因素做了思考,認為重力勢能可以表達為與重力和高度有關,重力勢能的公式可以寫成重力與高度的乘積.重力勢能 重力 高度重力勢能真的跟質量有關嗎?也許物理界的同仁們對我的這一問不以為然.他們可能會這樣反駁:“物體的重力勢能與物體的質量和高度有關,質量越大,高度越高,它具有的重力勢能就越大”,教材中就是這樣寫的.不錯,從初中到高中,甚至物理界都是這樣認為的

    物理通報 2016年5期2016-12-13

  • 重力勢能》教學設計
    實驗定性探討重力勢能與哪些因素有關,最后通過重力做功理論推導重物落地前的重力勢能,得出重力勢能的表達式。學習重力勢能的相對性,以及重力勢能的變化與重力做功的關系,加深了學生對做功的理解,為研究機械能守恒定律做了學習準備。學習重力勢能、彈性勢能的系統性,為學生后面學習電子勢能、分子勢能等相關概念奠定了基礎?!?學情分析電子書包班級是閔行中學的實驗班級,其學生的中考錄取成績比平行班級高一個層次;高一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探索能力較薄弱,所以用形象的圖片、簡單的實

    中國信息技術教育 2016年14期2016-09-10

  • 《“功和機械能”易錯題練習》參考答案
    機械能減小,重力勢能也減?。?.A(易錯選 B.動能轉化為重力勢能的過程必定是動能減小重力勢能增加的過程,電梯勻速上升過程中,動能不變,動能與勢能之間沒有發生能量轉化)4.B(易錯選 D.做功的兩個必要因素是有力作用在物體上,且物體在力的方向上通過了距離。選項B中運動員對杠鈴施加向上的力,并且是在力的方向上移動了距離,故人對杠鈴做了功)5.B(易錯選 A.不計摩擦時,“過山車”在各點的機械能均相等。其中在最高點A處重力勢能最大,在最低點D處動能最大,運動過

    中學生數理化·八年級物理人教版 2016年5期2016-08-26

  • 機械能守恒定律的理解與應用
    能守恒定律 重力勢能 變力做功機械能守恒定律是力學中重要的物理規律之一,是高中物理的重點和難點,在高考中占有相當大的比重。如果能夠熟練地運用機械能守恒定律,就能夠輕而易舉地解決運動學中的很多問題。因此,對機械能守恒定律的正確理解和靈活運用非常有必要。一、機械能守恒定律二、機械能守恒的條件機械能守恒定律的研究對象是由一個或多個物體與地球所組成的系統,重力和彈力是系統的內力。守恒的條件是系統內只有重力或者是彈力做功,而其他一切力都不做功。機械能守恒的條件可以從

    考試周刊 2016年13期2016-03-18

  • “動能和勢能”“機械能及其轉化”練習
    果它們具有的重力勢能相等,那么“運-20”比“殲-31”飛得____(填“高”或“低”).3.如圖1所示是我國發射的首輛月球車“玉兔號”通過轉移機構走向月面的過程.月球車通過轉移機構勻速行駛到月面的過程中.重力勢能____,動能______.(均填“增大”“減小”或“不變”)4.甲站在0.5m/s勻速上行的自動扶梯上.乙站在0.7m/s勻速下行的自動扶梯上甲、乙兩人質量相等, 甲上行中動能____(填“增加”“不變”或“減少”).某時刻他們的位置如圖2所示

    中學生數理化·八年級物理人教版 2015年5期2015-08-30

  • 驗證機械能守恒定律實驗的幾種常見設計
    功,這時只是重力勢能與動能的相互轉化,系統增加(或減?。┑?span class="hl">重力勢能等于減?。ɑ蛟黾樱┑膭幽?,要用實驗驗證這一關系,需測出運動過程中物體系統內各物體的高度變化,從而計算系統重力勢能的變化量,這可以用刻度尺測量;需要測出系統中各物體的初、末速度,從而計算系統動能的變化量,可以用打點計時器、光電門、速度傳感器等測量,也可以利用其它物理規律測量。endprint

    新高考·高一物理 2015年4期2015-08-20

  • 重力勢能和彈性勢能學習例談
    朱磊重力勢能和彈性勢能是高中物理中重要的概念。為了幫助同學們正確地認識和理解這兩種能量,下面分別舉例分析。一、對重力勢能的理解側, 關于重力勢能,以下說法中正確的是()。A.某個物體處于某個位置,重力勢能的大小是唯一確定的B.重力勢能為o的物體,不可能對別的物體做功C,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時,重力勢能一定不變D.只要重力做功,重力勢能一定變化解析由重力勢能的表達式E0=mgh可知,由于高度h具有相對性,重力勢能的大小也具有相對性,即處于某個位置的某個物體,在

    中學生數理化·高一版 2015年5期2015-05-30

  • 關于重力勢能和彈性勢能理解與運用的幾個典型錯誤
    周正喬重力勢能和彈性勢能都是機械能,準確理解重力勢能和彈性勢能的概念和相關的基本知識,是后續學習動能定理和機械能知識的關鍵,但是對于重力勢能和彈性勢能相關知識,總有學生出現錯誤,下面通過幾個典型問題,來解說對重力勢能和彈性勢能的理解和應用。endprint重力勢能和彈性勢能都是機械能,準確理解重力勢能和彈性勢能的概念和相關的基本知識,是后續學習動能定理和機械能知識的關鍵,但是對于重力勢能和彈性勢能相關知識,總有學生出現錯誤,下面通過幾個典型問題,來解說對重

    新高考·高一物理 2014年4期2014-09-17

  • 機械能守恒的常見題型
    重力做功,是重力勢能和動能之間發生相互轉化,物體的動能和重力勢能總和保持不變,機械能守恒,故分析一個物理過程是不是滿足機械能守恒,關鍵是分析這一過程中有哪些力做功,這些力做功是什么形式的能轉化成什么形式的能,如果只是動能、彈性勢能和重力勢能間的相互轉化,而沒有其他形式的能發生轉化,則機械能總和不變,如果除重力外,有其他外力做功,則發生能的轉化,機械能當然也就發生變化。endprint一、關于機械能守恒的判斷如果一個物理過程只有重力做功,是重力勢能和動能之間

    新高考·高一物理 2014年4期2014-09-17

  • 學好機械能 解題升技能
    ( )A. 重力勢能增加,動能減少B. 重力勢能增加,機械能增加C. 動能不變,機械能增加D. 動能減少,機械能減少解析:貨物在勻速上升的過程中,由于其質量不變,速度不變,則其動能不變;而其高度增加,重力勢能增加,所以其機械能增加.應選B、C.例2.老師在課堂上進行滾擺演示時,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 滾擺運動過程中,機械能守恒B. 滾擺向下運動時,重力勢能部分轉化為動能C. 滾擺向上運動時,動能部分轉化為重力勢能D. 滾擺上升的最大高度逐漸降低解析:

    學生之友·最作文 2014年5期2014-07-09

  • 重力勢能之佯謬
    高度具有多少重力勢能;物體從高處下落,其重力勢能減少,動能增加……”,各種簡略的說法已經被師生所熟悉,已導致學生錯誤地認為:重力勢能是物體本身所具有的,甚至要教師真正解讀出“重力勢能是屬于地球和物體所組成的這個系統”的來龍去脈都有一定的困難.筆者將系統詳細地論證重力勢能(當然包括其他形式的勢能)是屬于系統的.1 準備知識系統內的一對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所做的總功與參照系的選擇無關.在某一力學系統內,作用力的功和反作用力的功并不一定總是等值反號的,或者說它們的總

    物理通報 2013年4期2013-01-11

  • 體育運動中的功和能
    減小后增大,重力勢能先增大后減小,機械能不變B. 動能先增大后減小,重力勢能先減小后增大,機械能不變C. 動能先減小后增大,重力勢能先增大后減小,機械能增大D. 動能先增大后減小,重力勢能先減小后增大,機械能減小解析: 跳水運動員向上運動時,動能減小,重力勢能增大,動能轉化為重力勢能;向下運動時,重力勢能減小,動能增大,重力勢能轉化為動能;若不計空氣阻力,在整個空中運動過程中,機械能不變.答案為A.責任編輯/姜明長

    中學生數理化·中考版 2008年11期2008-12-24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