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乳癌

  • 環指蛋白187在乳癌組織中的表達及其臨床意義
    可以抑制食管癌和乳癌細胞的增殖[1-2]。RNF187被鑒定為一種共激活物,主要連接c-Jun和Ras信號。相關研究表明,多種癌基因如Ras、Bcr-Abl、Met和c-Fos傳遞的癌基因信號都依賴c-Jun的激活,RNF187通過c-Jun信號通路參與癌基因信號傳導促進癌癥進展[3-4]。RNF187被證實在肝癌、肺癌、卵巢癌、結腸癌和骨肉瘤中過表達,可以誘導腫瘤細胞的上皮-間質轉化[5-6]。然而,RNF187在乳癌中的表達及其臨床意義尚不清楚。本研究

    青島大學學報(醫學版) 2022年6期2023-01-30

  • 乳癌組織雄激素受體表達及其對預后的預測價值
    科)2020年,乳癌發病率已超過肺癌成為全球發病率最高的惡性腫瘤[1],我國乳癌發病率也呈現出逐年增長趨勢。近年來大量研究結果表明,雄激素受體(AR)與乳癌之間存在密切聯系。AR是一種類固醇激素核蛋白,活化后的AR可以二聚體形式與細胞中的雄激素反應元件結合,對靶細胞產生調控效應[2]。臨床研究也證實,乳癌病人AR表達與無病生存期(DFS)和總生存期(OS)密切相關[3-4],AR可能會成為乳癌治療的潛在靶點。本研究通過分析乳癌組織AR表達與病人臨床病理特征

    青島大學學報(醫學版) 2022年5期2022-11-11

  • 伴髓樣特征的乳癌超聲造影特征分析
    病理科)目前,乳癌已成為我國女性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其發病率逐年增高,且發病年齡也趨于年輕化,早期診斷和治療是提高乳癌病人生存率及生活質量的關鍵。因此,如何及時、準確地診斷乳癌一直是超聲醫師工作的重點。目前,國內外一致采用乳房影像報告和數據系統(BI-RADS)規范進行乳房超聲檢查判讀[1]。所有受過正規訓練的超聲醫師,依據BI-RADS分類標準對乳房結節基本上能夠做到準確的分類及評估[2]。伴有髓樣特征的乳癌常規超聲形態學表現與乳房良性腫瘤極為相似,常

    青島大學學報(醫學版) 2021年6期2022-01-13

  • 乳癌:半數癌癥可預防
    陶詩秀乳癌是全世界多個地區的女性頭號癌癥。高齡是罹患乳癌的最主要風險因素,所以建議民眾于40~50歲之間開始接受一年一次的乳房X光檢查;而針對50歲以上者則每兩年進行一次檢查即可,以達到早期發現乳癌的效果。乳癌是發生在乳房的癌癥,共被分為占確診率中約70%的雌激素乳癌、占約20%~25%的人類表皮生長因子受體-2乳癌(HER2),以及占約20%的三陰性乳癌。這3種乳癌的最大差別在于治療方式的不同:雌激素乳癌因雌激素而起,所以其中一種治療方式為抗激素療法;H

    現代養生·上半月 2021年10期2021-09-24

  • KLF5轉錄因子對預測乳癌肺轉移的臨床意義
    )及其下游基因在乳癌組織中的表達,分析其與乳癌病理特點的相關性及在預測乳癌肺轉移中的臨床意義。方法 應用免疫組織化學方法,檢測乳癌肺轉移乳癌組織(35例)、乳癌無肺轉移乳癌組織(35例)、乳腺良性腫瘤組織(20例)及乳癌肺轉移原發灶癌旁正常組織(20例)KLF5、腫瘤壞死因子-α誘導蛋白2(TNFAIP2)和β-連環蛋白(β-catenin)表達,分析各因子表達與乳癌肺轉移病人臨床病理特征間的關系,Kaplan-Meier生存分析模型分析各因子表達與乳癌

    青島大學學報(醫學版) 2021年3期2021-08-18

  • 雌激素受體陽性乳癌lncRNA的差異性表達研究
    受體(ER)陽性乳癌相關的長鏈非編碼RNA(lncRNA),并初步探討其與病人預后的關系。方法 通過基因芯片技術,對4對手術切除的ER陽性乳癌組織及其癌旁正常組織進行lncRNA和mRNA的表達譜分析,并對差異表達的mRNA進行GO功能注釋、KEGG通路富集分析及疾病富集分析;應用qRT-PCR方法對差異表達的lncRNA在40對ER陽性乳癌組織及癌旁組織中進行驗證,同時在ER陽性乳癌細胞株MCF-7及正常乳腺上皮細胞MCF-10A做進一步驗證;最后通過T

    青島大學學報(醫學版) 2021年3期2021-08-18

  • KLF5轉錄因子對預測乳癌肺轉移的臨床意義
    慈醫院心胸外科)乳癌目前仍是全球女性中最常見的惡性腫瘤,發病率、死亡率持續上升,為僅次于肺癌的女性癌癥死亡的第二大原因[1-2]。乳癌綜合治療模式的出現使部分早期、局部晚期、局部復發病人被治愈,而一些病人在診斷時已出現遠處轉移,5年生存率僅約20%[3]。90%乳癌病人的死亡源于癌轉移。乳癌細胞優先侵及肺、骨、肝、腦等器官,其中肺轉移治療效果最差,中位生存期僅22個月,在死亡的轉移性乳癌病人中肺轉移占60%~70%[4-5]。研究乳癌肺轉移的機制,尋找更敏

    青島大學學報(醫學版) 2021年3期2021-07-22

  • 雌激素受體陽性乳癌lncRNA 的差異性表達研究
    市婦女兒童醫院)乳癌是目前導致女性癌癥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1-2]。根據雌激素受體(ER)、孕激素受體(PR)和人表皮生長因子受體(HER2)的表達,乳癌被分為不同的亞型[3],其中ER 陽性乳癌約占75%。長鏈非編碼RNA(lncRNA)是一種轉錄本長度>200個核苷酸的非編碼RNA[4-5]。已有多項研究結果表明,lnc RNA 在多種癌癥的發展和進程中起著重要的作用[6-8]。但目前關于ER 陽性乳癌中lnc RNA的生物學作用和功能卻鮮見報道。本研

    青島大學學報(醫學版) 2021年3期2021-07-22

  • 乳癌病人血清sB7-H3表達及其臨床意義
    6100)目前,乳癌已成為全球女性癌癥死亡的第二大原因[1],并占全球女性癌癥病例總數的1/4[2]。在中國,乳癌的致死人數逐年增加,已成為導致45歲以下女性死亡的主要原因和發病率較高的女性疾病[3-5]。乳癌早期診斷不理想[6]。近幾年研究發現,血清中可溶性人B7同源體3(sB7-H3)在多種癌癥病人中異常高表達[7-9],并與腫瘤惡性進展和預后密切相關[10-11]。sB7-H3對于癌癥診斷和預后評價可能有重要價值。本研究探討乳癌病人血清中sB7-H3

    青島大學學報(醫學版) 2021年3期2021-07-22

  • 綜合護理在乳癌護理中對睡眠質量的影響
    要:目的 分析在乳癌患者進行護理的過程中將綜合護理干預展開運對于患者睡眠質量改善的作用。方法 結合對比護理的方式展開探究,所選擇患者50例,屬于本院在2020年5月至12月所接診病例,結合組內隨機性抽選的方式,取25例,在治療過程中給與常規護理,即對照組,余下25例則將綜合護理進行運用,即觀察組。分析效果。結果 結合對兩組在治療期間生活質量、睡眠質量以及心理狀態對比,觀察組均存在優勢,P關鍵詞:綜合護理;乳癌;睡眠質量在臨床常見癌癥類病癥中,乳癌屬于發生率

    中國應急管理科學 2021年8期2021-05-08

  • 每月定期檢查戰勝乳癌
    □山水乳癌已成了女性的頭號殺手,在女性腫瘤患者中的發病率為24.2%。乳癌是指乳房內的細胞不受控制地異常生長并形成腫瘤,是比較容易被早期發現的癌癥,第一期乳癌的治愈率可以高達90%。許多女性抱著僥幸的心態,而忽略了定期乳房檢查因而錯過了及早發現的機會。也有些女性發現乳房有硬塊后卻因為害怕或羞于告人而拖延就醫的時間,耽誤了治愈的良機。因此,定期身體檢查,提早發現和及時接受適當治療,將有助于挽救自己的生命,提高乳癌治愈幾率。每月定時自我檢查女性應該每個月定時做

    開卷有益·求醫問藥 2020年7期2020-08-11

  • 乳癌患者的臨床護理與實施臨床療效分析
    】目的:觀察分析乳癌患者的臨床護理和臨床療效。方法:從2017年-2019年于我院治療的乳癌患者病例中,選取60例,作為研究對象,采取隨機方式,分成對照組和研究組,分別采用常規護理模式,觀察組在此基礎上采取綜合護理方式。結果:在護理滿意度方面,研究組明顯高于對照組,對比差異顯著,具有統計學意義(P【關鍵詞】乳癌;臨床護理;綜合護理【中圖分類號】R737【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0019(2020)06--02對于乳癌來說,主要發生在乳腺腺上皮組

    健康大視野 2020年6期2020-04-10

  • 晚期乳癌五大迷思與預防
    解:如果曾經罹患乳癌但現在已經轉移,有上述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但是,請記住,診斷出轉移性乳癌并不是因為你或你的醫生選擇了錯誤的治療方法。原因在于,哪怕只要有一個細微的癌細胞避開了放射、化學療法或手術切除,它也有可能會擴散增生成腫瘤。癌癥治療可以降低這種可能性,但即便是手術也無法徹底消除所有風險。二、轉移性乳癌,完全沒有治療方法?正解:轉移性乳腺癌無法治愈,但可以治療。轉移性癌癥的治療方案取決于許多因素,包括年齡、健康狀況和其他因素。即使是轉移性乳癌患者,獲得

    現代養生·上半月 2020年3期2020-03-13

  • 乳癌進行全數字化乳腺鉬靶X線攝影檢查的診斷價值探討
    116300)小乳癌屬于乳腺癌類型之一,多數以結節狀腫物為主要臨床表現,比較特殊,密度高于其他腺體。小乳癌患者腺體以脂肪為主,結節邊界清晰,但腺體增生明顯時,邊界清晰度可隨之下降,并產生分葉、毛刺等,且腫物存在針尖狀鈣化的臨床表現[1]。據報道[2-3],小乳癌患者經全數字化乳腺鉬靶X線攝影檢查時,其內部病灶組織情況易于觀察,但該觀點尚未獲得一致認同。本研究為明確小乳癌進行全數字化乳腺鉬靶X線攝影檢查的診斷價值,對本組小乳癌患者分別進行全數字化乳腺鉬靶X線

    中國醫藥指南 2019年30期2019-11-28

  • 馬克·雷文希爾戲劇《鬼故事》反敘事策略
    七八十年代以來,乳癌敘事在英美文學中出現喧囂之勢,當代英國劇作家馬克·雷文希爾的《鬼故事》可謂是應景之作。與一般乳癌敘事不同,《鬼故事》綜合運用了戲劇敘事和繪畫敘事的手法,表現出獨特的敘事特征。運用經典敘事學理論,從視角、結構、時空、主題等方面進行分析,論證了該劇是雷文希爾對伍爾芙、桑塔格、埃倫里奇等人疾病反敘事傳統的繼承與突破,劇作家以敘事為行動,呼吁人們以樂觀積極的態度應對乳癌和疾病。關鍵詞:《鬼故事》;馬克·雷文希爾;乳癌;反敘事《鬼故事》(Ghos

    湖北經濟學院學報·人文社科版 2019年11期2019-09-10

  • 乳癌患者的親密關系困境
    乳腺癌這個群體。乳癌患者的艱難歷程中,最觸動我的部分,莫過于她們在親密關系中所受的委屈和難言隱痛。乳癌帶給女性最重大的打擊,除了身體上的病痛,更是心理上的殘疾。失去乳房,相當于失去女性的第二性征。很多患者會質疑自己從此不再是一個完整的女人了,失去面對異性的勇氣,不知道親密關系該如何進行下去。而更加殘酷的是,這種痛苦伴隨著性的羞恥感,它無法言說,很難向醫生或者身邊的親人表達,因此也難以得到理解和支持,特別孤獨。曾有一位來訪者,25歲,因乳癌失去了單側乳房。她

    中國新聞周刊 2018年20期2018-06-15

  • 姐妹一起防乳癌
    檢查及認識與預防乳癌是非常重要的。一、3分鐘自查乳房乳癌是由于惡性腫瘤侵襲并破壞乳房正常組織而形成的癌病腫瘤,其實只要定期為自己做乳房檢查,早期發現早期就醫治療,乳癌并不可怕。女性月經周期會伴有荷爾蒙的變化,影響乳房的大小、容易受按壓疼痛,檢查乳房最好時間是月經過后一星期之內。視:在鏡子前觀察自己的胸部,雙側乳房是否對稱形狀不一樣?乳房皮膚有沒有紅腫或潰爛?乳頭有沒有異常的分泌物或凹陷?觸:淋浴時將乳房周圍抹上香皂來做檢查。左手舉高在頭上,右手的三只或四只

    天津藥學 2018年1期2018-01-23

  • 整形式乳癌切除術可保留乳房
    王淼乳癌治療并不僅僅意味著擺脫癌癥。由于療效的提升,患者存活期更長。除了確?;颊吣苷I?,心理感受亦非常重要。通過乳房腫瘤切除術與整形式乳癌切除術來提高乳房重整效果,可幫助女性保持身體形象和自信;并透過前哨淋巴結的檢驗程序,避免不必要的淋巴結手術,以保留腋窩淋巴結,減低健康風險?,F今乳癌治療的方式已和一二十年前全然不同,然而許多人仍不知?,F代女性對乳癌診斷仍感到巨大恐懼,多數依然認為乳癌就意味著女性將失去其乳房,須經過漫長的化療和放射治療并導致身體衰弱,

    現代養生·上半月 2018年1期2018-01-09

  • 晚十點后進食乳癌風險增倍
    告顯示,女性罹患乳癌的風險與其進食習慣息息相關,夜間進食的風險更高。該研究由香港中文大學與荷蘭烏特勒支大學共同進行。研究將“夜間進食”定義為:每周至少一次在晚上10點后吃東西,且持續1年。研究團隊于2012年~2015年,在香港多家醫院共調查1835名20~84歲的香港女性,其中922名為乳癌患者,913名為非乳癌患者。調查內容包括,日間及夜間的飲食行為及習慣、夜間進食的時點、持續時間、食物種類及頻率。分析結果發現,在晚上10點至晚上12點進食的女性,患乳

    養生保健指南 2017年7期2017-12-07

  • 乳癌早發現,“自摸”遠不夠
    文/陳映平乳癌早發現,“自摸”遠不夠文/陳映平作為威脅女性健康的“頭號殺手”,乳腺癌在我國的發病率和死亡率都迅速上升,并呈明顯年輕化趨勢。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乳腺腫瘤中心教授蘇逢錫提醒:防治乳癌,需要正確認識,遠離乳癌早診早規范治療的誤區。千萬不要上網一搜輕信誤信,那種以為經?!白悦本湍?span class="hl">乳癌早發現,萬事大吉的觀點更不對,他列舉了臨床最常見的四大乳癌認識誤區。誤區1 乳癌一般中老年人才得蘇逢錫教授介紹,與先進國家相比,我國發病年齡提前了十年。國外一般是六

    益壽寶典 2017年20期2017-09-15

  • 不健康的飲食習慣易致乳癌嗎?
    乳癌——習慣不健康的飲食習慣造成乳癌的概率明顯上升,乳癌的發病率和死亡率與人均消化脂肪量有較強的關系。高收入造成高生活水準,一些人的飲食習慣發生了改變,飲食都主要以肉類和海鮮類產品為主,逐漸形成了現在比較“流行”的酸性體質。人們大多都形成不科學的、不健康的“高熱量、高脂肪”飲食習慣,結果導致乳癌的發病率大大提高。

    飲食科學 2016年7期2016-07-27

  • PICC與CVC在乳癌患者中的應用效果評價
    導管(CVC)在乳癌患者中的應用效果。方法:將乳癌化療患者按置管方式分為PICC組30例,CVC組30例。比較兩組患者的置管成功率、導管留置時間和不良反應發生率。結果:PICC組一次穿刺成功率(93.3%)明顯高于CVC組(83.3%),差異性顯著(P關鍵詞:PICC;CVC;乳癌;化療中圖分類號:R473.73 文獻標識碼:BAbstract:Objective:To compare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PICC and

    科技風 2016年13期2016-07-09

  • 敘事心理治療對乳癌患者心理康復的影響
    察敘事心理治療對乳癌術后患者心理康復的影響。方法 將64例患者隨機分為治療組32人,對照組32人。對照組給予規范化治療和基本的健康教育,治療組在給予規范化治療和基本的健康教育基礎上,加用敘事心理治療,兩組患者分別在入院日和出院日應用抑郁自評量表(SDS)及焦慮自評量表(SAS)進行心理評估,并做統計學分析。結果 干預后,治療組的SDS評分及SAS評分,均明顯降低;治療組的SDS評分和SAS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具有統計學意義(P關鍵詞:敘事心理治療;乳癌;

    科技風 2016年4期2016-05-30

  • 護理干預對婦女乳癌認知及乳腺自檢行為的影響價值研究
    )護理干預對婦女乳癌認知及乳腺自檢行為的影響價值研究江昌艷(武漢市第三醫院體檢中心,湖北 武漢 430060)目的 研究護理干預對婦女乳癌認知及乳腺自檢行為的影響價值。方法 選取2013年7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女性患者50例作為研究對象,將其隨機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各25例。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防癌宣教,觀察組患者采用護理干預。比較兩組患者的護理效果。結果 觀察組乳癌知識掌握評分(80.33±2.11)分,顯著高于對照組的(60.45±2.78)分;

    實用臨床護理學雜志(電子版) 2016年2期2016-04-03

  • 家族性乳癌病人乳癌組織及血清miRNA-26a、143與195表達及意義
    腫瘤專題·家族性乳癌病人乳癌組織及血清miRNA-26a、143與195表達及意義王虹1,吳琍1,侯琳2,崔文1,陳慶峰1,胡海燕1(青島大學醫學院,山東 青島 266003 1 附屬醫院乳腺外科; 2 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教研室)目的 探討miRNA-26a、miRNA-143、miRNA-195在家族性乳癌組織和血清中表達變化,以評價其對家族性乳癌早期診斷的潛在價值。方法 收集家族性乳癌、散發性乳癌病人的癌組織、癌旁正常組織及血清標本,并收集健康查體女

    精準醫學雜志 2015年4期2015-05-09

  • miRNA-411對乳癌細胞侵襲和遷移的影響
    RNA-411對乳癌細胞侵襲和遷移的影響房建凱1,陳枉枉2,郭玲玲1(蘇州大學醫學部,江蘇 蘇州 215213 1 病理學與病理生理學教研室; 2 解剖學教研室暨細胞神經生物學研究室)目的 探討微小RNA-411(miRNA-411)對人乳癌細胞株MDA-MB-231增殖、侵襲和遷移的影響。方法 采用實時定量PCR方法檢測高轉移性乳癌細胞MDA-MB-231與低轉移性乳癌細胞MCF-7中miRNA-411的表達。采用LipofectamineTM2000將

    精準醫學雜志 2015年6期2015-05-09

  • TNRC9基因多態性與乳癌發病的相關性
    266011)乳癌是世界范圍內嚴重危害婦女健康的惡性腫瘤,其發生和發展受多種風險因素的影響,與許多基因和蛋白質的表達密切相關。近幾年來,全基因組關聯分析迅猛開展。EASTON等[1]的研究結果顯示,TNRC9基因與乳癌有較強的關聯性。本文主要研究了乳癌TNRC9基因及有關因素對乳癌發病風險的影響,以期為乳癌的病因研究及高危人群的基因篩查提供理論依據。1 對象與方法1.1 研究對象2005年6月—2014年1月,收集于我院就診乳癌病人375例及健康對照38

    精準醫學雜志 2015年5期2015-05-01

  • 絕經前乳癌的輔助內分泌治療—SERMs
    乳腺外科?絕經前乳癌的輔助內分泌治療—SERMs顧 然1楊雅平1賈海霞2胡 越1劉鳳桃1蘇逢錫1作者單位:1 510220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乳腺腫瘤醫學部2 510260廣州醫學院第二附屬醫院乳腺外科【摘要】他莫昔芬在絕經前乳癌輔助內分泌治療中仍占主導地位。本文回顧他莫昔芬在乳癌患者中的應用和存在的問題,關注托瑞米芬在絕經前乳癌患者輔助內分泌治療中的新進展,并對比兩者的療效和安全性?!娟P鍵詞】絕經前;乳癌;受體陽性;他莫昔芬;托瑞米芬;雌激素受體調節劑

    中國衛生標準管理 2015年26期2015-01-26

  • 1 1 4例同時性雙乳癌臨床及預后的回顧性分析
    BBC)(簡稱雙乳癌)是指兩側乳房同時或先后獨立發生的原發性乳腺癌,總體發病率不高,但近年來有逐漸增高的趨勢。根據乳腺兩側的原發病灶間隔期是否超過6個月,可將PBBC分為同時性雙乳癌(bilateral synchronous breast cancer,BSBC)和異時性雙乳癌(bilateral asynchronous breast cancer,BABC)。目前,國外學者對同時性雙乳癌的治療方案的爭議較大,國內相關領域的研究進展也較少。本文對114

    癌癥進展 2014年6期2014-12-22

  • 血漿催乳素水平與絕經后女性乳癌危險性的關系
    醫師,研究方向:乳癌的臨床研究,E-mail:maruilan2000@163.com催乳素(prolactin,PRL)是一種重要的生長激素,在正常乳腺上皮的增殖與分化過程中發揮重要作用,并刺激乳腺泌乳[1]。體外及動物實驗[2]均支持PRL 參與乳癌的發生。作者應用化學發光法測定了絕經后乳癌患者及正常對照者血漿PRL 的水平,探討其與乳癌危險性的關系。1 對象與方法1.1 研究對象 選取大連醫科大學附屬二院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絕經后女

    鄭州大學學報(醫學版) 2014年4期2014-12-17

  • 乳癌病人HER2表達與乳房X線及超聲顯像表現關系
    266003)乳癌病人HER2表達與乳房X線及超聲顯像表現關系蔣珍妮,劉小慶,齊春華,崔春曉,費杰,林青(青島大學醫學院附屬醫院放射科,山東 青島 266003)目的對比分析乳癌病人人類表皮生長因子受體2(HER2)表達與乳房X線及超聲影像學表現的關系。方法對139例雌激素受體(ER)、孕激素受體(PR)表達均陰性的乳癌病人術前行X線及超聲檢查,術后標本測定癌細胞的HER2表達情況,比較并分析HER2陽性和HER2陰性乳癌影像學特征性表現。結果X線表現為

    精準醫學雜志 2014年3期2014-09-27

  • 乳癌患者原發灶、復發灶中VEGF與Cath-D蛋白的表達
    莊 050051乳癌患者原發灶、復發灶中VEGF與Cath-D蛋白的表達寧殿賓△,陳英敏,暴 雷河北省人民醫院普外一科 石家莊 050051△男,1973年10月生,碩士,副主任醫師,研究方向:乳腺腫瘤,E-mail:ningdianbin@163.com乳癌;血管內皮生長因子;組織蛋白酶D;淋巴結轉移目的:檢測乳癌患者原發灶、復發灶中VEGF、組織蛋白酶D(Cath-D)蛋白的表達。方法采用免疫組化SP法檢測38例乳癌患者(有淋巴結轉移者25例)和22例

    鄭州大學學報(醫學版) 2014年4期2014-09-01

  • 乳癌組織中Pax1的表達及其對乳癌MDA-MB-231細胞生物學行為的影響
    津 300060乳癌組織中Pax1的表達及其對乳癌MDA-MB-231細胞生物學行為的影響趙志華,陳可欣#天津醫科大學腫瘤醫院 天津 300060#通訊作者,女,1963年11月生,博士,主任醫師,研究方向:腫瘤臨床,E-mail:sunjingyan126@126.com乳癌;配對盒家族基因1;MDA-MB-231 細胞目的:研究Pax1在乳癌組織中的表達及其對乳癌MDA-MB-231細胞生物學行為的影響。方法采用Western blot檢測200乳腺原

    鄭州大學學報(醫學版) 2014年4期2014-08-31

  • 乳房X線檢查:查還是不查?
    戰,至少在女性的乳癌診治方面是如此。于是,提前檢查乳房還是不檢查乳房不僅導致專業人員左右為難,更讓女性糾結萬分。查與不查結果差不多2014年2月11日《英國醫學雜志》(BMJ)發表了加拿大國家乳房普查研究項目研究員米勒等人的一篇文章,稱為預防目的每年進行一次乳腺鉬靶X線檢查(簡稱乳房X線檢查)并不能降低乳癌死亡率。在做過乳房X線檢查和沒有做過檢查的女性中,乳癌導致的死亡率和所有原因導致的死亡率并無二致。而且這種篩查本身就有危害性,通過乳房X線檢查發現并進行

    百科知識 2014年9期2014-05-05

  • TLR2和TLR4在乳癌組織表達及臨床意義
    制臨床醫學專業)乳癌是全球性的女性常見惡性腫瘤之一,嚴重威脅著婦女的健康,在中國許多大中城市,乳癌已躍居女性惡性腫瘤的第一位[1]。該腫瘤隱匿期長,早期發現及早治療非常重要。近年來在乳癌的發病機制研究方面取得了一定進展,但對其早期診斷和臨床治療并沒有實質性突破。Toll 樣受體(TLRs)是新近發現的參與非特異性免疫(天然免疫)的一類重要蛋白質分子,也是連接非特異性免疫和特異性免疫的橋梁。TLRs可以營造炎癥微環境導致腫瘤形成,并在腫瘤形成基礎上促進腫瘤進

    精準醫學雜志 2014年5期2014-03-22

  • 乳癌組織肝癌缺失基因-3的表達及其臨床意義
    264200)乳癌是女性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其發病率占全身惡性腫瘤的7%~10%[1]。肝癌缺失基因-3(DLC-3)是新近發現的與腫瘤密切相關的基因,它通過提高內源性GTP酶的活性,參與細胞的增殖、生長和遷移過程[2-3]。DLC-3基因在乳癌組織中的表達情況目前尚未見文獻報道。本研究通過檢測DLC-3在乳癌組織中的表達水平,分析其與腫瘤臨床病理特征的關系,以初步了解DLC-3在乳癌發生發展中的作用。1 材料與方法1.1 標本來源2012年12月—2

    精準醫學雜志 2014年4期2014-03-22

  • 乳房浸潤性導管癌組織miR-10b和miR-195表達及意義
    子生物學教研室)乳癌是女性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我國乳癌的發病率在近20年呈逐漸上升趨勢,尤其在京、津、滬等大城市,乳癌已位居女性惡性腫瘤發病率之首,嚴重危害女性健康[1]。micro RNAs(miRNAs)是一類由22個氨基酸組成、高度保守的單鏈非編碼RNA, 廣泛存在于真核細胞生物中,具有轉錄后基因調控功能。成熟的miRNAs通過堿基互補配對的方式與靶mRNA的編碼序列(CDS)或3′-非翻譯區(3′-UTR)結合,引起靶mRNA 的翻譯抑制或切割降

    精準醫學雜志 2014年5期2014-03-22

  • 微小鈣化灶定位活檢對觸診陰性乳房疾病診斷價值
    見的疾病之一,而乳癌為嚴重威脅女性健康的常見病和多發病,其發病率逐年上升,發病年齡趨于年輕化。早期發現、早期診斷、早期治療是提高乳癌病人生存率的關鍵,而乳房X線攝影是早期發現和診斷乳癌的有效方法之一。資料顯示,乳房X線攝影乳癌檢出率為74.5%,假陰性率25.5%[1],這表明乳房X線攝影對乳癌的早期發現有重要價值。2002年1月—2011年12月,我院手術治療臨床觸診陰性、鉬靶X線發現微小鈣化灶病人99例,經術后病理證實為乳癌23例,其中早期乳癌20例,

    精準醫學雜志 2013年3期2013-12-25

  • 乳癌組織Notch1與C-erBb-2的表達及其意義
    附屬醫院病理科)乳癌是女性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其發病率和病死率逐年增高,嚴重威脅女性健康,但其發病機制至今尚未完全闡明。Notch信號途徑是一條高度保守的信號通路,廣泛表達于哺乳動物的多種成熟組織中,對細胞的增殖和分化起重要的調控作用[1]。Notch與腫瘤組織的關系是復雜的,在不同的腫瘤組織,Notch信號傳導系統具有不同的作用[2]。其中,Notch1在多數腫瘤組織中起促癌作用,在少數癌組織中起抑癌作用,多數研究支持Notch1在乳癌中的促癌作用。已

    精準醫學雜志 2013年2期2013-12-23

  • 乳癌病人資料數據庫構建與應用
    2 公共衛生系)乳癌病人資料數據庫構建與應用李月云1,聶剛1,王海波1,曲慧利1,張東峰2,王新剛1(青島大學醫學院,山東青島 266003 1 附屬醫院乳腺科; 2 公共衛生系)目的構建能組織、存儲、管理乳癌病人資料的乳癌單病數據庫,以實現信息的快速統計分析。方法整合腫瘤標本數據和病人病歷資料,應用EpiData軟件構建乳癌資料數據庫,選取2011年8月1日—2012年8月1日住院617例乳癌病人信息錄入數據庫。結果EpiData乳癌數據庫數據結構合理,

    精準醫學雜志 2013年4期2013-02-20

  • 多種腫瘤相關抗原抗體在乳癌早期診斷中的應用
    州 450052乳癌是全世界范圍內中年女性最常見的惡性腫瘤,發病率為10% ~15%[1]。近年來我國乳癌的發病率明顯上升,從20世紀90年代初期已居女性惡性腫瘤之首。乳癌的發病以40~60歲的女性最為多見,近年來40歲以下的發病率逐漸升高。早期診斷是乳癌二級預防的核心內容。乳腺位于體表,癌腫易通過患者自查以及各種檢查手段如紅外線掃描、數字X線檢查、B超檢查和磁共振成像掃描以及細針穿刺活檢等發現,使乳癌比其他腫瘤更易早期診斷。除此之外,腫瘤標志物[2]檢測

    鄭州大學學報(醫學版) 2012年2期2012-10-08

  • 乳腺鉬靶對炎性乳癌診斷的應用價值
    54003)炎性乳癌(Inflammatory breast cancer,IBC)是一種特殊類型的乳腺癌,與一般乳腺癌相比,其惡性程度高,病程進展快[1]。炎性乳癌一般沒有明確的腫塊,臨床表現為乳房迅速增大,紅腫,皮溫升高,與一般乳腺炎極難鑒別。作者收集 8例炎性乳癌患者的資料,現將其報道如下。1 材料和方法本組資料來源于我院經手術病理證實的8例炎性乳癌病例?;颊呷繛榕?,單側發病 ,年齡44~ 65歲 ,平均55歲 ,乳房紅腫,增大為其主要臨床表現

    黑龍江醫藥科學 2010年5期2010-07-12

  • 乳癌改良根治術中保留肋間臂神經的臨床研究
    【摘要】目的探討乳癌改良根治術中保留肋間臂神經的臨床應用價值。方法回顧性分析1995年5月~2008年8月收治的乳腺癌116例資料。其中35例改良根治術中保留肋間臂神經,并對本組患者患側腋窩及上臂內側皮膚感覺功能進行隨訪觀察。結果本組中切除肋間臂神經81例,發生腋窩及上臂內側皮膚感覺障礙62例(76.5%);保留肋間臂神經35例中發生腋窩及上臂內側皮膚感覺障礙4例(11.4%),兩組有顯著性差異(P<0.01),對保留者隨訪12~36個月,均未發現局部轉移

    右江醫學 2009年1期2009-10-06

  • 乳腺癌與環境因素
    的演員陳曉旭因患乳癌香消玉殞,終年僅42歲。陳曉旭的去世不由得引起人們對女性乳癌方方面面的關注,其中乳癌發生的原因,是否能治療更是關注的焦點。乳癌病因的總結乳癌與其他癌癥和疾病一樣,發病原因是多種多樣的,過去證實的原因包括遺傳和后天的生活方式?,F在已經證明,遺傳因素是誘發女性患乳癌的重要原因之一。比如,有BRCAl或BRCA2基因突變的女性患乳癌的可能性比正常女性要高很多。美國的統計是,有這兩種基因突變之一的女性患乳痛的危險可上升7倍。另一方面,生活方式同

    百科知識 2008年5期2008-03-22

  • 乳腺癌襲擊男性
    癥晚期才發現罹患乳癌的主要原因?,F在,科學家鄭重其事地將這種看似不可能發生的疾病納入醫學研究的前沿領域。實際上,男性不但可能罹患乳腺癌,而且,其發病率或許比我們想象的還要高得多——根據美國癌癥協會網站公布的數據,目前發現的男性乳腺癌發病數量在所有男性癌癥當中所占的比例是0.22%。美國癌癥協會估計,2004年,全美國大概將有1450名男性被診斷患有入侵性乳癌(乳癌中較常見的一種),患者中大約有1/3將不治身亡。這已經不是一個小數字 而由于目前對男性乳腺癌的

    中國新聞周刊 2004年23期2004-07-05

  • 他,死于乳癌
    姚廣宣談起乳癌,人們總是想到女性,因為女性有豐滿的乳房,而男人只有乳頭和乳暈。年僅50歲、體質健壯的老陳,3~4個月前,左側乳頭內有白果大無痛性腫塊,妻子發現后叫他去醫院檢查,他說這不是病,15歲時乳頭也長過腫塊,沒有問題,不必治療??刹坏?年的時間,腫塊便逐漸變大,稍有疼痛,乳頭上溢出黃色液體,開始有小破潰。這時他還沒有重視,認為是發炎。服了幾天消炎藥片,未見好轉,反有加重。他只好到當地醫院去檢查,醫生發現他乳頭內腫塊有核桃大,堅硬,境界不清,乳頭呈小菜

    祝您健康 1998年3期1998-12-25

  • 為了你不得乳癌
    徐智策如今,婦女乳癌的發病率有增高趨勢,追根尋源,癥結在于人們今天食入的脂肪食品比昔日增加了。講得通俗一點,肉吃多了,或者相應的脂類食品吃多了,久而久之,就會增加乳癌的發病危險。其實,脂肪本身并不是導致乳房細胞癌變的元兇,它只在癌變過程中起推波助瀾的作用。體內過多的脂肪可以使得雌激素對乳房組織細胞上的受體效應加強放大,而這種效應往往是不良的,與細胞的癌變息息相關。這種發病率是否會繼續增長的問題,關鍵在于我們是否采取相應的預防對策,這同時也是每一位20歲以上

    祝您健康 1991年2期1991-12-30

  • 酒與婦女
    學家發現了飲酒與乳癌的關聯之后,不少以往喜歡小飲兩杯的婦女就此謝絕酒杯,甚至有些人“望酒生畏”了。滴酒不沾,倒不是一個壞主意。尤其對于那些家。族中有乳癌先例的女性,則更有防癌保健價值。然而,酒并不是一個絕對的壞東西。對于有些人來說,微量適度的飲酒卻能防止心臟病。不過,這卻給許多婦女同志帶來了_個頗具矛盾的難題,究竟是毫不飲酒好?還是喝一點為宜呢?酒與乳癌婦女飲酒容易助長乳癌的發病,這種說法雖然并非新鮮之談,但是真正引起全世界婦女震驚的是哈佛大學科學家近期公

    祝您健康 1988年1期1988-12-31

  • 婦女的乳腺癌于飲食有關
    出,婦女的飲食與乳癌發生有著重要關系,因而改變飲食習慣可有助于預防此病。專家們發現,飲食中的脂肪成分與乳腺組織的癌變有密切關系。在發展中國家婦女,飲食中脂肪含量少,乳癌發生率低。但在發達國家,如英國,美國的婦女,因飲食中脂肪占的比例大,乳癌發生率就要高得多。目前已知在乳腺中催乳激素含量的升高是乳癌的危險因素之一,而前者則受著飲食中脂肪含量的影響。專家們認為可以通過控制飲食結構特別是減少食物中脂肪含量,以防止乳癌的發生。當然。減少脂肪的攝入,也同時會降低心血

    祝您健康 1988年3期1988-12-31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