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小麥

  • 半干旱雨養農業區春小麥水分利用效率變化及其年型劃分
    干旱雨養農業區春小麥為突破口,研究了其在不同氣候年型下對不同來源的水分利用效率,以選擇適宜種植春小麥的氣候年型,旨在為半干旱雨養農業區農民種植決策提供依據。以半干旱雨養農業區的典型代表區域定西市安定區為例,采用定西地面氣象觀測站與定西農業氣象試驗站1987 — 2011年的觀測資料,分析了當地春小麥對不同來源水分的利用效率及其影響因素。結果表明,定西市安定區1987 — 2011年25 a間春小麥主要生育期氣候存在暖干化趨勢,但春小麥降水利用效率和播前土壤

    甘肅農業科技 2023年9期2023-10-10

  • 半干旱區旱地春小麥新品系性狀比較試驗
    育出的9個旱地春小麥新品系進行了豐產性、抗旱性、抗病性等性狀鑒定。結果顯示,06004-3-1、1105-7-1-8和1102-1-5-3共3個品系抗逆性強、籽粒飽滿、產量高,較對照西旱2號增產2.94%以上,差異達極顯著水平。其中,06004-3-1保苗、成穗率高,抗病性強,豐產性好,較對照西旱2號增產6.40%,居參試材料1位;1105-7-1-8和1102-1-5-3分別較對照西旱2號增產5.66%、2.94%,分別居參試材料2、3位。綜合分析了新選

    安徽農業科學 2023年12期2023-07-17

  • 張掖市氣候變化對灌溉春小麥生長發育的影響
    數據,對張掖市春小麥在氣候變化背景下的生長發育特征進行分析。結果表明:1994—2021年,張掖市氣溫升高、降水量增多、日照時間縮短,氣候整體趨于變暖;隨著氣溫升高,春小麥全生育期日數、播種—孕穗期間隔日數每10年增多0.4 d,乳熟—成熟期間隔日數每10年縮短2~3 d;隨著降水量增多,延長了全生育期日數、播種—孕穗期間隔日數,縮短了乳熟—成熟期間隔日數;日照時間增長后,全生育期日數隨之增多,但播種—孕穗期間隔日數和乳熟—成熟期間隔日數均縮短。針對灌溉農

    南方農業·下旬 2023年4期2023-07-17

  • 氮肥增效劑對春小麥產量和效益的影響
    證氮肥增效劑在春小麥上的施用效果,以春小麥品種永良15號為指示品種,設添加不同用量的氮肥增效劑NBPT、DMPP,常規施肥和不施肥處理(對照)共5個處理,在河西灌區研究了減量施肥條件下添加肥料增效劑對春小麥生長性狀、產量及經濟效益的影響。結果表明,較傳統施肥(N 232.5 kg/hm2、P2O5 241.5 kg/hm2、K2O 56.3 kg/hm2)減N 14.0%、P2O5 37.9%,添加脲酶抑制劑(NBPT) 0.40 kg/hm2、硝化抑制劑

    甘肅農業科技 2023年6期2023-07-10

  • 高產穩產春小麥新品種酒春13號選育報告
    工程,為酒泉市春小麥品種更新換代提供品種支撐。酒泉市農業科學研究院2010年以酒0916F1為母本、永3002為父本進行了有性雜交,對雜交后代通過連續多年的系譜選擇,2016年穩定出圃,2017 — 2018年參加水地品鑒、品比試驗,選育出了緊湊型春小麥新品種酒春13號。2019 — 2020年參加甘肅省西片(水地組)區域試驗,2 a平均折合產量8 031.30 kg/hm2,較對照品種寧春4號增產3.34%。2021年參加甘肅省西片(水地組)多點生產試驗

    甘肅農業科技 2023年6期2023-07-10

  • 無為市2021—2022年小麥品種對比試驗
    主糧之一,提高春小麥產量和品質是保障地區糧食安全的關鍵環節。為篩選出適宜安徽省長江中下游區域種植的春性小麥品種,為小麥種植者選擇品種提供支撐,2021年在無為市泥汊鎮布置小麥品種區域試驗、生產性試驗和引種適應性試驗各1組,其中區域試驗參試品種為D01~D05,小麥品種生產性試驗品種為901~904,小麥引種適應性試驗參試品種為揚麥34、寧麥資518、寧麥33、紅旗麥18、明麥13和揚輻麥15,3組試驗對照品種均為揚麥20(CK)。通過對各試驗中春小麥生育期

    安徽農學通報 2023年8期2023-07-10

  • 補灌量和覆蓋量耦合變化下旱地春小麥葉面積指數對產量的影響
    目的。對于常規春小麥葉面積指數對春小麥產量的影響研究國內外都做了很多工作,對水分處理和秸稈覆蓋效應的研究多在自然條件或單一條件下進行,而研究水分和秸稈覆蓋量耦合下春小麥葉面積指數變化對春小麥產量的影響機制還不多見[6]。因此,研究半干旱地區補灌量和秸稈覆蓋量耦合下春小麥葉面積指數對春小麥產量的影響,對于節水農業和增加作物產量具有重要意義。1 材料與方法1.1 試驗概況試驗點地處甘肅省中部偏南,海拔約2 000 m,屬于干旱半干旱地區,年均太陽輻射5 918

    農業工程 2023年1期2023-05-10

  • 唐山地區春小麥種植技術
    )唐山地區種植春小麥不是由于不能種植冬小麥,而是因為春小麥管理比較簡單,或者是各種原因冬小麥沒能及時種植上,改種春小麥。隨著種植管理技術的提高,春小麥產量越來越高,近些年,唐山地區種植春小麥的面積逐步擴大,并且春小麥比冬小麥價格高,農民的種植熱情也越來越高?,F將春小麥栽培技術要點總結如下,供種植者參考。1 播種唐山地區春小麥的播種時間一般在陰歷正月底二月初,大地開始開化的時候。因為小麥比一般作物耐寒,所以正月底時就可以播種,春小麥每畝播種量為22.5 ~2

    現代農村科技 2023年1期2023-03-22

  • 張掖市春小麥產量對氣候變化的響應分析*
    年一熟的中晚熟春小麥為主。張掖市為典型的溫帶大陸性干旱氣候,光熱資源充足且干燥少雨,屬于我國氣候變化敏感區和生態環境脆弱區,氣候變化勢必對春小麥等農作物的物候期、產量、品質等造成影響。課題組對張掖市1993—2020年的春小麥物候、產量及同期氣溫、降水量、日照時數等氣象觀測資料進行統計分析,探討春小麥生長發育及產量對氣候變化的響應,為合理利用春小麥生育期氣候資源、促進其穩產高產提供參考。1 研究數據和方法文中涉及的春小麥播種面積、產量資料來源于張掖市氣象局

    南方農機 2023年2期2023-01-09

  • 施氮對冬/春小麥-夏玉米周年產量和氮素利用影響的研究進展
    率。本文從冬/春小麥-夏玉米產量形成過程、產量及構成因素和氮素利用3個方面綜述了施氮量對華北平原麥-玉輪作系統產量和氮素利用影響的研究進展,展望了夏玉米籽粒機械直收技術要求背景下冬/春小麥-夏玉米周年耕作制度變革優化施氮的研究重點,以期為華北平原冬/春小麥-夏玉米周年雙機械直收的栽培技術優化與種植制度變革提供理論支撐。關鍵詞:冬/春小麥;夏玉米;施氮量;周年產量;氮素利用中圖分類號:S512.1;S513;Q945.1? ? ? ? ? ? ?文獻標志碼:

    天津農業科學 2022年6期2022-07-19

  • 春小麥新品種酒春12號選育報告
    種植。關鍵詞:春小麥;新品種;酒春12號中圖分類號:S512.1? ? ? ? ? ? ? 文獻標志碼:A? ? ? ? ? ? ? 文章編號:1001-1463(2022)06-0030-03doi:10.3969/j.issn.1001-1463.2022.06.007Breeding Report of New Spring Wheat Variety Jiuchun12YANG Huiling, LIANG Yuqing, MA Dong, LI

    甘肅農業科技 2022年6期2022-07-09

  • 高產節水春小麥新品種隴春41號選育報告
    參加甘肅省水地春小麥西片區域試驗,2 a平均折合產量分別為8 496.5、7 686.5 kg/hm2,分別較對照品種寧春4號增產7.90%、5.18%;2019年參加甘肅省水地春小麥區域生產試驗,平均折合產量 8 012.7 kg/hm2,較對照寧春4號增產6.02%。隴春41號容重806 g/L,粗蛋白含量140.4 g/kg(干基),濕面筋含量275 g/kg ,面團吸水量 590 mL/kg,形成時間4.2 min,穩定時間4.0 min,拉伸面積

    甘肅農業科技 2022年2期2022-03-23

  • 旱地春小麥新品系比較試驗初報
    強、豐產性好的春小麥新品種,加快當地春小麥新品種利用和更新換代,在會寧半干旱春麥種植區對近年來選育出的9個旱地春小麥新品系進行了品比試驗。結果表明,輪選07068-3-16生育期為100 d,較對照品種西旱2號早熟4 d;出苗率高,抗倒性強;豐產性優,較對照品種西旱2號增產9.06%,且產量差異達極顯著水平。06083-7-6、06024-10-9抗逆性較強,成熟落黃好,籽粒飽滿,色澤好,產量較高,均較對照品種西旱2號增產7.25%。綜合考慮,輪選0706

    甘肅農業科技 2022年12期2022-02-11

  • 滴灌條件下春小麥最佳施肥配比篩選試驗
    化運行模式,對春小麥氮磷鉀鋅肥的最優水平組合進行試驗研究。結果表明:對穗粒數影響因素排序為氮肥>鉀肥>磷肥>鋅肥,對千粒質量影響因素排序為氮肥>鋅肥>鉀肥>磷肥,而對產量影響排序則是氮肥>鉀肥>鋅肥>磷肥;較優水平組合為A3B3C4D3,即氮(N)、磷(P2O5)、鉀(K2O)、鋅(ZnSO4·7H2O)肥的使用量分別為285、180、225、22.5 kg/hm2,其變化范圍分別為265.35~289.80、170.85~183.90、203.10~24

    江蘇農業科學 2021年20期2021-11-19

  • 北部高寒地區春小麥品種比較試驗淺析
    江省審定推廣的春小麥新品種開展春小麥品種比較試驗,同時對增產原因進行了初步討論。在保苗株數基本一致的條件下,決定產量因素的性狀為粒數和千粒重,且該性狀與產量呈正比;而株高及播種期對產量造成影響,有待于進一步試驗研究與完善。試驗結果分析得出,適宜當地種植的春小麥高產品種5個,分別為龍麥63、龍麥72、龍春164、克春130290、克春121242,比對照品種克旱19增產6.6%~16.2%。通過本試驗的開展,為該區域高產品種選擇提供技術依據,對黑龍江省小麥品

    種子科技 2021年15期2021-09-28

  • 春小麥優質高產栽培技術分析
    響到小麥產量。春小麥一般在北方地區較為常見,但是因為各地環境有著不同的差異,不同地區的春小麥種植栽培都有著各自的區別。本文則主要通過論述小麥的成長特性以及分時期、分類型明確春小麥種植栽培過程中需要做的具體工作,提出可控參考的促進春小麥高產的有效辦法。關鍵詞:春小麥;高產;栽培技術0? 引言筆者所在的新疆伊犁哈薩克自治州察布查爾錫伯自治縣闊洪奇鄉地處環境較為干燥寒冷,因此在春季進行小麥的種植能在最大程度上利用好當地的季節特性,以獲得最大收成??梢酝ㄟ^利用合適

    新農民 2021年17期2021-09-16

  • 春小麥新品種克春120444的選育及配套栽培技術
    為中強筋型高產春小麥品種,由黑龍江省農業科學院克山分院以九三DI-42為母本、克02-850為父本,經有性雜交育種手段,系譜法選育而成。該品種于2020年通過黑龍江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屬春性中熟品種,從出苗至成熟生育日數為91 d左右,熟期適宜黑龍江省春小麥區種植。該品種區域試驗平均產量為4 115.3 kg/hm2,較對照品種增產3.2 %;生產試驗平均產量3 664.2? kg/hm2,較對照品種平均增產7.9%;產量突出,品質優良,較適宜大面

    種子科技 2021年14期2021-09-14

  • 寧夏引黃灌區頭水灌溉對春小麥生長和產量的影響
    對寧夏引黃灌區春小麥進行不同時期頭水灌溉處理,研究不同時期頭水灌溉對春小麥生育形態、生育結構和產量的影響。結果表明,黃河來水前提早5 d和10 d灌頭水(T2、T3處理)下春小麥生育期期間密度、單株分蘗數、株高均最高,其株高隨著生育期進程迅速增大,其密度和單株分蘗數保持在較高水平;灌水提早10 d處理春小麥地上部鮮質量和干質量為最高,分別達到10.3 g/株和4.8 g/株,春小麥在分蘗至抽穗期階段含水率保持在較高水平,加速了葉片和莖稈等器官的生長,植株體

    江蘇農業科學 2021年13期2021-09-12

  • 旱地春小麥新品種定西49號選育報告
    朱潤花摘要:春小麥新品種定西49號是以外引材料敘利亞S75為母本、定西36號為父本雜交選育而成的。2018 — 2019年參加甘肅省旱地春小麥新品種區域試驗,2 a平均折合產量3 034.5 kg/hm2,較對照品種西旱2號增產8.58%。2020年在甘肅省旱地春小麥新品種生產試驗中,平均折合產量3 546.9 kg/hm2,較對照品種西旱2號增產8.73%。籽粒含粗蛋白質(干基)140.0 g/kg、濕面筋321.0 g/kg、賴氨酸3.8 g/kg,

    甘肅農業科技 2021年7期2021-08-23

  • 滴灌條件下不同水量分配對春小麥生長的影響
    不同水量分配對春小麥生長的影響,根據已有滴灌灌水量結果,設置4個總水量分配處理,測定不同處理下春小麥株高、莖粗和干物質等指標。結果表明,小麥干物質在拔節后71 d收獲時,抽穗到乳熟期增大灌水量處理(WB1)達到最大。小麥株高在拔節后45~50 d達到最大,增加拔節前灌水處理(WF1)最大,較對照高2.44%,莖粗也是該處理最大。不同分配處理各節間長較對照大5.23%~27.05%。由此說明,對小麥各生育期滴灌灌水量進行優化后,可進一步改變小麥各生長指標,為

    南方農業·下旬 2021年4期2021-07-28

  • 春小麥高產栽培及病蟲害防治方法淺析
    分析。關鍵詞 春小麥;高產栽培技術;病蟲害防治;方法中圖分類號:S512.1;S435.12 文獻標志碼: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1.03.035春小麥籽粒營養豐富,具有較高的蛋白質含量,在一般情況下可以達到11%~14%,個別品種可以達到18%~20%。此外,春小麥籽粒中還含有多種氨基酸、微量元素、維生素和脂肪等,可以有效滿足人體的多項生理需求,使人們的身體健康水平得到有效提升。因此,相關種植人員需要加大對小

    南方農業·下旬 2021年1期2021-06-15

  • 試論甘肅旱地春小麥育種的組合配制及后代選擇
    :結合長期旱地春小麥育種的經驗,從旱地春小麥育種的親本選擇和雜交組合配制、旱地春小麥雜交后代的田間選擇兩方面對甘肅旱地春小麥育種雜交組合配制及雜交后代選擇進行歸納總結,并對今后甘肅旱地春小麥育種未來進行了展望。關鍵詞:旱地;春小麥;育種;親本選擇;雜交組合配制;雜交后代選擇Abstract:Combining with the experience of dryland spring wheat breeding for a long-time, the

    甘肅農業科技 2021年3期2021-06-08

  • 春小麥新品種酒春11號選育報告
    雜交選育而成的春小麥新品種。2017 — 2018年參加甘肅省西片水地組區域試驗,2 a平均產量8 068.5 kg/hm2,較對照寧春4號增產6.38%。2019年參加甘肅?。ㄎ髌┧亟M生產試驗,平均折合產量7 957.8 kg/hm2,較對照寧春4號增產5.30%。株高86.7 cm,千粒重47.92 g。籽粒粗蛋白(干基)含量148.2 g/kg,濕面筋333 g/kg(以14%水分計),Zeleny沉淀值25.0 mL。適宜在甘肅省河西走廊水地品

    甘肅農業科技 2021年3期2021-06-08

  • 春小麥新品種酒春10號選育報告
    摘要:優質高產春小麥新品種酒春10號是以0777F1為母本,巴豐5號為父本雜交選育而成。2016 — 2017年參加甘肅?。ㄎ髌┧?span class="hl">春小麥區域試驗,2 a平均折合產量7 898.4 kg/hm2,較對照品種寧春4號增產6.6%。2018年參加甘肅?。ㄎ髌┧亟M春小麥生產試驗,平均折合產量8 186.6 kg/hm2,較對照品種寧春4號增產4.3%。株高82.0 cm,千粒重44.3 g。籽粒粗蛋白(干基)含量147 g/kg,濕面筋含量305 g/kg

    甘肅農業科技 2021年4期2021-05-12

  • 高產優質春小麥新品種武春10號選育報告
    而成的高產優質春小麥新品種。2016 — 2017年參加甘肅省西片水地春小麥區域試驗,2 a平均折合產量8 018.55 kg/hm2,較對照品種寧春4號增產8.12%。2018年參加甘肅省西片水地春小麥生產試驗,平均折合產量8 175.45 kg/hm2,較對照品種寧春4號增產4.15%。武春10號屬春性中熟品種,生育期101 d,株高84 cm,千粒重48.1 g,穗粒數41粒,容重800 g/L。籽粒粗蛋白質含量(干基)122.3 g/kg,濕面筋2

    甘肅農業科技 2021年2期2021-05-11

  • 水氮耦合對河套灌區春小麥干物質積累與運轉的影響
    同灌水施氮量下春小麥干物質積累與運轉特點,探討適合河套灌區春小麥種植的水肥管理模式。結果表明,小麥的干物質積累以成熟期的W2N2最高,達到27540.8kg/hm2。W1水平下所有處理的干物質積累率較慢,W2水平下N2干物質積累率明顯高于其他處理?;ㄇ巴a物轉運量、轉運效率、貢獻率及花后同化物貢獻率均以W2N2最高,分別達到0.69g·stem-1、26.97%、35.93%、77.89%,而花后同化物積累量在不同處理間差異并不明顯;說明W2N2是適合當

    安徽農學通報 2021年1期2021-02-07

  • 大通縣氣象條件對春小麥發育期的影響評價
    張翠花摘要 春小麥是青海省大通縣的主要糧食作物之ー。氣象條件與春小麥生長發育之間的關系可以促使大通縣春小麥實現優質高產,本文選取大通縣1994-2018年的氣象資料,春小麥作物生長期主要在(39月),利用平均氣溫、降水量以及日照時數等氣象資料以及春小麥發育期、產量等相關資料,通過數理統計方法對大通縣氣象條件對小麥生長發育的影響進行分析。關鍵詞 春小麥;生長發育期;產量;氣象因素;相關性分析中圖分類號:S16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5-3305(2

    農業災害研究 2021年2期2021-01-18

  • 滴灌定額水肥一體化處理對春小麥產量及品質的影響
    探討不同處理對春小麥的影響。試驗結果顯示,不同處理對小麥的產量及品質有顯著影響。在灌水300 m3/hm2、施尿素225 kg/hm2+微量元素催苗期分兩次施用,拔節期硫酸鉀75 kg/hm2+微量元素兩次施用處理下,小麥的千粒重、產量、蛋白質含量最高,分別為48 g、7 597.5 kg/hm2、130.13 g/kg;灌水225 m3/hm2、施尿素225 kg/hm2+微量元素催苗期分兩次施用,拔節期硫酸鉀75 kg/hm2+微量元素兩次施用處理下,

    種子科技 2021年23期2021-01-16

  • 旱地秸稈還田對春小麥光合特性及產量的影響
    秸稈還田模式對春小麥光合特性及產量的影響。結果表明,由于秸稈還田對土壤及水分和養分環境的改變,總體上秸稈還田對小麥光合特性及產量的作用大于不還田。2016—2018年春小麥葉片水分利用效率、光合速率、蒸騰速率、胞間CO2濃度和氣孔導度均表現為SS>MG>SG>XG>CK,其中以深松還田效果最好,免耕還田和深耕還田次之。春小麥葉片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葉綠素a和葉綠素b含量總體表現為SS>MG>SG>XG>CK;而脯氨酸和丙二醛含量總體表現為SSMG>SG>

    江蘇農業科學 2021年23期2021-01-02

  • 春小麥生長特點、種植及田間管理技術
    春小麥種植技術已經得到了有效突破,為春小麥生長提供了更好的條件。本文根據春小麥種植特點進行分析,探索春小麥高產技術的優化路徑。春小麥是中國傳統糧食作物,主要產區分布在東北地區、華北地區及西北地區,隨著中國農業的快速發展,春小麥種植結構及種植技術也在不斷優化調整,隨之而來的是相關工作人員應加強對春小麥種植技術的不斷探索和創新。1春小麥的生長特點春小麥種植時間以3月下旬~4月上旬為宜,春小麥具有生長周期短,小麥平均高度略低,穗果大,喜日照、抗干旱等優勢。春小麥

    世界熱帶農業信息 2020年8期2020-12-30

  • 不同溫度條件下模擬干旱脅迫對小麥種子萌發的影響
    度下干旱脅迫對春小麥種子萌發及生理特性的影響,設置2種溫度(恒溫25 ℃和變溫15 ℃/25 ℃)和3種模擬干旱脅迫情況[聚乙二醇(PEG-6000)濃度0%、10%、20%]處理小麥種子(新春6號),測定發芽數、萌發率、胚根長、胚芽長、根冠比和第4天時過氧化物酶、過氧化氫酶、丙二醛含量變化。結果表明,種子萌發在 30 h 基本完成,在恒溫和PEG-6000濃度為0%時萌發時間最短,只需18 h;隨時間進程推進,胚根長和胚芽長不斷增加,變溫會延緩生長速度;

    江蘇農業科學 2020年20期2020-12-14

  • 秸稈覆蓋量對旱地微壟溝播春小麥播生長發育特性及產量的影響
    對旱地微壟溝播春小麥產量形成的調控效應,以常規小麥秸稈覆蓋量10 500 kg/hm2為對照,在會寧縣旱川地研究了不同秸稈覆蓋量對旱地微壟溝播春小麥的生長發育特性及其產量變化。結果表明,微壟上覆蓋粉碎小麥秸稈量為3 000 kg/hm2時有利于提高小麥苗期0~20 cm土層土壤溫度。小麥生育進程隨秸稈覆蓋量的增加而逐漸縮短,微壟上覆蓋粉碎小麥秸稈量為3 000 kg/hm2時,處理小麥生育期較對照延遲5 d;保苗數和成穗數分別較其他處理顯著增加30.90%

    甘肅農業科技 2020年11期2020-12-06

  • 氣象條件對共和春小麥生長發育和產量的影響分析
    8—2008年春小麥生育期觀測資料及地面平行觀測氣象資料,采用線性趨勢、相關系數、滑動平均、多元線性回歸分析等方法,分析了春小麥生育期內各氣象要素變化趨勢以及與氣象產量關系。關鍵詞 春小麥;產量;多元線性回歸分析;共和中圖分類號:S512.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305(2020)04-0-04DOI:10.19383/j.cnki.nyzhyj.2020.04.040小麥是中國三大糧食作物之一,同時是最重要的口糧之一,常年種植面積在2

    農業災害研究 2020年4期2020-11-02

  • 不同春小麥品種抗白粉病鑒定
    體葉段法對新疆春小麥品種進行抗白粉病鑒定,結果表明,新麥23號的抗病性最好,對小麥白粉病表現為高抗,其余品種均表現為高感。關鍵詞:新疆;春小麥;小麥白粉病;抗病性鑒定中圖分類號 S512.1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1007-7731(2020)18-0113-02Identification of Resistance to Powdery Mildew in Different Spring Wheat VarietiesRaxida.Abdurahma

    安徽農學通報 2020年18期2020-10-26

  • 8個旱地春小麥品種(系)的干物質積累和產量性狀比較
    研究了8個旱地春小麥新品種(系)干物質積累、產量及其構成因素。結果表明,各品種(系)在拔節前干物質積累量差異不顯著,從拔節到成熟干物質積累量發生明顯差異,到成熟時差異顯著或極顯著。成熟期不同品種(系)的單株干物質積累量存在顯著差異性,銀春11號最大,較對照品種銀春9號高6.62%。單株籽粒干物質積累量以銀春11號最大,較對照銀春9號高7.74%。折合產量以銀春11號最高,較對照增產6.81%,差異顯著。千粒重以0711-2最高,達53.27 g;其次是銀春

    甘肅農業科技 2020年9期2020-10-09

  • 吉林省春小麥種植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當前吉林省春小麥主要是種植面積較小,缺乏優質、抗病性強的春小麥新品種;不合理的種植密度和輪作方式,導致出現倒伏及病蟲草害高發等現象;缺乏大型加工企業,種子市場不成熟,從而直接或間接影響吉林省春小麥的種植面積。本文分析了吉林省春小麥種植存在的問題及發展趨勢,提出了相應的對策,以期為該地春小麥種植提供參考。關鍵詞 ? ?春小麥;種植現狀;對策;吉林省中圖分類號 ? ?S512.1 ? ? ? ?文獻標識碼 ? ?A文章編號 ? 1007-5739(2020

    現代農業科技 2020年16期2020-09-15

  • 冷涼地區滴灌春小麥肥料利用率試驗研究
    涼地區;滴灌;春小麥;肥料利用率;試驗1? ?材料與方法1.1? ?供試材料供試作物:小麥,品種為新春14號。供試肥料:尿素(選用昆侖牌總氮含量≥46%)、重過磷酸鈣(選用三環牌粒狀重過磷酸鈣,含總磷P2O5≥46%)、硫酸鉀(選用農用硫酸鉀,含K2O≥51%)。1.2? ?試驗地概況試驗地選擇在呼哈種畜場臺布勒哈隊試驗基地,該地塊地勢平坦、整齊、肥力均勻,采用節水灌溉。該地塊為中等肥力,前茬甜菜的產量為5 200 kg/667 m2,播種前土樣養分基礎為

    種子科技 2020年13期2020-08-11

  • 控釋尿素減量對春小麥產量和效益及氮肥利用率的影響
    尿素減量施用對春小麥的生長、產量效益及氮肥利用率的影響。結果表明,控釋尿素減量10%~30%較普通尿素傳統施肥(施N225.0 kg/hm2)小麥增產6.1%~11.9%,控釋尿素全量處理與普通尿素傳統施肥產量相當。用控釋尿素處理的氮肥利用率施較普通尿素傳統施肥高2.39~18.99百分點,其中以控釋尿素減量30%最高??蒯屇蛩厝考皽p量處理的純收益較普通尿素處理增收102.6~3105.1元/hm2,以控釋尿素減量20%處理純收益最高。春小麥在控釋尿素減

    甘肅農業科技 2020年6期2020-07-16

  • 不同施氮量對春小麥-青貯玉米土壤氨揮發的影響
    氮量;氨揮發;春小麥;青貯玉米;復播體系新疆地區光熱資源豐富,非常適宜作物生長,然而在新疆北部地區,小麥收獲后,有大約90~105 d 的生育期沒有利用,浪費了相應的光熱資源[1],屬于典型的一熟有余,兩熟不足。在小麥收獲后,免耕復播青貯玉米,利用剩余時間,既可以充分利用土地和光熱資源,也可以增加產量和收益,具有較好的發展前景。在植物生長發育過程中,氮素是非常重要的必需營養元素[2],對于植物生命活動和促進現代農業生產的發展和技術進步,氮肥應用具有重要的作

    江蘇農業科學 2020年9期2020-06-21

  • 2019年焉耆縣春小麥生育期氣象條件分析
    年焉耆縣氣象局春小麥觀測資料及氣象觀測資料,總結了生育期概況,分析了春小麥生長生育各階段氣象條件對其產生的影響??偟膩碚f,2019年小麥生育期氣象條件對小麥生長有利有弊,無重大氣象災害,屬于一般年景,小麥單產較2018年有所增加,較常年基本持平。關鍵詞:春小麥;產量;氣象條件一、生育期概況根據焉耆縣氣象局對春小麥的生育期觀測數據(表1),2019年當地春小麥播種期較常年偏早4d,較2018年偏早2d,生育期共計133d,較常年多5d,比2018年多2d。出

    農家科技中旬版 2020年5期2020-06-15

  • 大管行比滴灌模式對新疆十二個春小麥品種產量的影響
    1管8行)下的春小麥滴灌試驗。通過比較分析十二個小麥品種(系)的葉面積指數和灌溉水利用率,以及產量的行間差異,初步結果表明,新春31和新春44葉面積指數較大且行間變異較小,產量行間差異較小,且產量較高。TR8模式下新春31號的灌溉水利用率較高,TR6滴灌模式下,新春31號和新春44號均有較高的灌溉水利用效率。綜合認為,新春31號和新春44號比較符合新疆滴灌小麥節水、穩產、高效的篩選條件。關鍵詞 ? 滴灌模式;節水灌溉;春小麥;產量;葉面積指數;新疆中圖分類

    南方農業·上旬 2020年5期2020-06-05

  • 寧夏引黃灌區早灌頭水對春小麥生長發育的影響
    溉較遲,影響了春小麥的幼穗分化和產量。為進一步挖掘寧夏春小麥增產潛力,開展了春小麥早灌頭水試驗。以寧春50為試驗材料,采用單因素完全隨機區組設計,分析不同早灌頭水處理對春小麥生長發育的影響。結果顯示,早灌頭水延長了小麥生育期,促進了分蘗,增加了穗數,但對小麥株高無影響。此外,早灌頭水對小麥單株葉面積有影響,其中4月2日灌水處理的小麥葉面積較大。關鍵詞 春小麥;早灌頭水;產量構成因素;寧夏引黃灌區Abstract Water irrigation in Ni

    安徽農業科學 2020年9期2020-05-20

  • 滴灌春小麥根系形態特征對氮素脅迫的響應
    要:為探明滴灌春小麥根系形態特征對氮肥的響應及其與產量、氮肥利用間的關系,從而為滴灌春小麥高產高效栽培提供理論依據。采用大田試驗,研究了5個施氮水平(純氮0、225、250、275、300 kg/hm2)下小麥根系形態特性的差異及其與產量的關系。結果表明,滴灌春小麥根系形態指標中,根長密度、根系體積和根質量隨著施氮量的增加呈現先增加后降低的趨勢。新春31號以N3(275 kg/hm2)開花期根系形態特性表現最優,開花期根干質量密度為48.3 g/m3,根長

    江蘇農業科學 2020年4期2020-04-16

  • 基于WOFOST模型的蘇南地區春小麥種植適應性分析
    —4月不同播期春小麥的生長發育動態和產量表現。以1980—2010年氣象數據驅動WOFOST模型,對春小麥產量進行動態模擬,分析最佳播期,并計算最佳播期的適宜播種量?!窘Y果】在1—4月隨著播期的推遲,春小麥的生育期長度縮短,其中出苗—開花期階段最大縮短23 d,開花—成熟期最大縮短8 d,出苗—開花階段縮短的時間大于開花—成熟階段,導致春小麥葉片和莖稈的干物質積累量明顯減少,產量降低。在冬小麥無法播種的條件下,南京地區春小麥的適宜播種時間為1月1—20日,

    南方農業學報 2020年2期2020-04-14

  • 呼和浩特市土默特左旗春小麥播種發育期、理論產量與氣象要素關系
    要種植農作物為春小麥,近年來隨著氣象條件的變化,發育期也隨之相應的變化。1、春小麥2009-2018年發育期統計通過表1可知,土默特左旗春小麥近10年播種期以2012年3月30日最早,2018年4月10日最晚;出苗期以2012年和2014年4月14日最早,2018年4月26日最晚;三葉期以2014年4月26日最早,2010年5月8日最晚;分蘗期以2012年和2014年5月10日最早,2010年、2013年和2018年5月18日最晚;拔節期以2012年、20

    農民致富之友 2019年32期2019-11-23

  • 綠色農產品春小麥主要蟲害防治技術
    種植綠色農產品春小麥時,應采取適宜青海地區的方式進行管理,減少蟲害對春小麥的影響。青海地區種植春小麥時不僅要積極防治病蟲害,還要保證春小麥的綠色無公害,提高春小麥的食用安全性,進而確保食用人員的健康安全。為保證青海地區春小麥的產量,種植人員應總結主要蟲害的種類,針對這些蟲害采取相應的措施,盡可能減少蟲害對春小麥產量的影響。本文就春小麥主要蟲害及防治技術介紹如下:1、金針蟲①危害特點春小麥播種地區如果不經過特殊處理,金針蟲就會出現,對春小麥的種子產生危害,使

    農民致富之友 2019年26期2019-10-11

  • 克什克騰旗旱地優質春小麥高產栽培技術探討
    因素的影響下,春小麥是其主要糧食作物。但是,由于受到自然氣候因素的影響,對優質春小麥的產量產生了一定的影響,這就要求必須加強對優質春小麥的高產栽培技術進行研究,不斷提高旱地優質春小麥的栽培技術。本論文就從克什克騰旗為出發點,通過合理的實驗和生產實踐調查,對旱地春小麥的高產栽培技術進行了詳細的探討,具有非常重要的實踐意義。1 克什克騰旗春小麥播種克什克騰旗是赤峰主要的春小麥產區,年播種面積約為2萬hm2以上,其播種面積約為赤峰市播種面積的30%。由于受到地理

    農民致富之友 2017年22期2017-12-08

  • 溫度升高對不同時期春小麥生物量及產量的影響
    升高對不同時期春小麥生物量及產量的影響方海旭(西北民族大學化工學院,甘肅蘭州730030)研究溫度升高的氣候變化條件對我國主要糧食作物小麥的影響,對評估國家糧食產量有重要參考意義。結果顯示:增溫對乳熟期的春小麥的莖、葉、根及成熟期春小麥的莖、葉、根和穗的生物量影響均不顯著,而且對春小麥麥穗粒數和粒鮮重的影響不顯著,但對春小麥莖稈鮮重有顯著的影響,同時實驗證明,溫度增加越高,春小麥粒數越少,產量下降。溫度升高;春小麥;生物量全球溫度不斷發生變化,對春小麥的產

    化工管理 2017年20期2017-08-16

  • 不同土壤含水量下施氮量及施氮時期對西藏春小麥農藝性狀和產量的影響
    施氮時期對西藏春小麥農藝性狀和產量的影響戴相林1,2,馬瑞萍3,廖文華1,2,高小麗1,2,王姍姍1,2,文華英1,2(1.西藏自治區農牧科學院農業研究所,西藏 拉薩 850000; 2.農業部作物基因資源與種質創制西藏科學觀測實驗站,西藏 拉薩 850000;3.西藏自治區農牧科學院資源與環境研究所,西藏 拉薩 850000)【目的】研究不同水分含量下施氮量及施氮時期,對西藏地區春小麥農藝性狀和產量的影響?!痉椒ā客ㄟ^盆栽試驗,測定不同水分含量、施氮量及

    西南農業學報 2017年6期2017-08-08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