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小麥高產栽培及病蟲害防治方法淺析

2021-06-15 09:55李寶
南方農業·下旬 2021年1期
關鍵詞:春小麥高產栽培技術病蟲害防治

李寶

摘 要 在我國農業生產過程中,小麥是一種十分重要的農作物,種植效益較高,因此在我國許多地區都有著廣泛的種植。小麥穎果作為人們的主食,在經過加工磨制后可以制成面包、餅干以及饅頭等相關食物,而在經過發酵后還可以制作成白酒、啤酒等酒品?;诖?,對小麥高產栽培技術及病蟲害防治方法進行分析。

關鍵詞 春小麥;高產栽培技術;病蟲害防治;方法

中圖分類號:S512.1;S435.12 文獻標志碼: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1.03.035

春小麥籽粒營養豐富,具有較高的蛋白質含量,在一般情況下可以達到11%~14%,個別品種可以達到18%~20%。此外,春小麥籽粒中還含有多種氨基酸、微量元素、維生素和脂肪等,可以有效滿足人體的多項生理需求,使人們的身體健康水平得到有效提升。因此,相關種植人員需要加大對小麥栽培技術的關注,從而促進小麥高產優質;同時還要完善小麥的病蟲害防治工作,采取有效的防治方法,從而提升小麥品質[1]。

1 春小麥高產栽培技術

1.1 優選具備顯著抗病性的品種

在對春小麥開展栽培和養護等工作時,需要科學選擇優質品種,從而提升種植產量和效率。而在選擇春小麥品種時,需要從以下兩個方面出發。1)要確保小麥品種不倒伏、耐肥耐水和抗病等,同時還要確保小麥品種能夠具有穩定的產量。2)在選擇品種時,應該選擇早熟或中熟的小麥品種,確保分蘗整齊、花多粒大,并具有較高的生物產量和較大的經濟產量系數。

1.2 輪作倒茬

從具體實踐可以看出,多數根病往往都為土傳病害。長期采取小麥和玉米一年兩作制模式,導致土壤中積累大量病菌。對此,需要采取輪作倒茬的方式,減少病蟲害問題的發生[2]。

1.3 整地

在小麥播種前,相關種植人員需要完善精細整地工作,確保地平土碎,使土壤充分混合,從而加快秸稈殘體碎片腐解。耙地之后,需要按照長度100 m、寬度3 m開展作畦操作,進一步提升栽培管理水平。

1.4 種子處理

在具體播種前,需要使用相關種衣劑來對種子開展包衣處理。1 000 g種子用種衣劑1 g加入60 mL水完成拌種操作,需要一邊噴灑一邊攪拌,并堆悶3~4 h;在確保曬干后加2 g粉銹寧可濕性粉劑干拌。

1.5 施加有機肥

在小麥種植過程中,一旦化肥的使用量過大,將導致土壤發生板結現象,進而降低透氣性。對此,相關種植人員需要適當增加有機肥,為小麥生長提供均衡營養,有效改善小麥的理化特性,促進土壤微生物活動正常開展,增強生物間的競爭性,從而有效降低病蟲害發生率[3]。

1.6 田間管理

1.6.1 苗期營養管理

在小麥前期管理工作中,需要觀察田間整體的出苗率,從而初步掌握各區域的出苗情況,及時補苗,使田間出苗率得到有效保障,提升空間利用率。而在不同田間環境下開展移苗工作時,需要注意以下5點。1)田間水分較多時,需要在小麥幼苗較多的區域移栽補苗,并在補苗后及時澆水。2)為了防止出現營養過?,F象對小麥正常過冬產生影響,需要在苗期加大對小麥生長的控制。3)田間雜草對小麥的正常生長也會產生一定影響,需要做好雜草的清除工作。當田間干旱時,會出現嚴重的結塊現象,因此相關種植人員需要采取1~2次的犁地處理。4)結合小麥生長情況以及天氣情況,應在11月中下旬開始澆水處理。小麥返青期后,需要根據田間的實際情況控制澆水量和澆水次數,避免水分過多而導致小麥徒長。5)在拔節期應對小麥增施尿素[4]。

1.6.2 中后期的生長管理

在小麥生長過程中,灌漿期是十分關鍵的時期,小麥可以通過自身的光合作用產生淀粉和蛋白質,并利用同化作用將其貯存在種子內,從而提升小麥品質。同時該時期也是小麥的敏感期,容易受到相關因素的影響。在陰雨天氣時,為了防止田間濕度過高而出現病蟲害問題,需要將田間積水及時排出。此外,還應在播種前開展平地和深耕工作,從而保證小麥根系發達。為了防止小麥根系被淹,需要提高地勢,并使其根系能夠縱向深入生長,從而形成長勢茁壯的主根。為了提升小麥中后期的生長量,需要采取“一噴三防”措施對病蟲害問題加強防治,并采取綠色生物防治方式,結合化學防治和農業防治,形成綜合防治體系。

1.6.3 后期管理

在小麥種植后期開展管理工作,需要從以下兩個方面入手。1)需要對土地干旱和暴雨等情況加以注意,一旦出現不可抗力的自然災害,需要有效采取規避措施,使自然災害造成的損失減小。2)需要有效開展病蟲害防治工作,尤其是紋枯病。該病害是小麥經常發生的一類病害,因此需要加大關注。紋枯病為害會導致小麥出現爛莖,而在拔節期還會導致小麥的莖稈出現腐爛、濕水枯死等現象。因此相關種植人員需要在不同時期合理采用井岡霉素、三唑酮等藥劑開展病害防治工作[5]。

2 春小麥病蟲害防治技術

在春小麥種植過程中,相關的病蟲害問題十分嚴重,進而影響了春小麥的種植質量和產量,也降低了農業的生產效益。而在春小麥的實際生長過程中,比較常見的病蟲害問題包括小麥蚜蟲、小麥黑穗病等,對此相關種植人員需要結合具體病蟲害合理采取針對性的防治手段和處理方法,降低病蟲害問題造成的為害。

2.1 小麥蚜蟲

小麥蚜蟲也被稱為膩蟲,其在一定程度上會對小麥的嫩葉葉鞘產生為害,而成群的蚜蟲會在小麥葉子上群居,進而啃食小麥嫩苗,同時還會產生大量蜜露黏附在小麥葉子上,對小麥的光合作用產生影響。蚜蟲還能夠傳播病毒,進而對小麥生長產生為害。因此,在小麥種植過程中,相關種植人員需要有效做好該病蟲的防治工作,具體來說應在小麥生產期間及時清除田間雜草,從而使蚜蟲失去生活場所。之后種植人員還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采用針對性的藥劑開展防治工作,具體可選擇5%的利蟲凈或10%的蚜虱凈粉劑,從而達到理想的防治效果。

2.2 小麥吸漿蟲

小麥吸漿蟲是具有較強毀滅性的害蟲,幼蟲所具有的為害能力最為嚴重,其會吸食小麥穎殼內的灌漿小麥汁液,進而使小麥的生長受到嚴重為害,降低了小麥產量。當氣溫較高或出現干旱情況時,則適宜小麥吸漿蟲的發生。所以在春小麥病蟲害防治過程中,需要對該類害蟲開展有效防治。一般情況下,應在小麥抽穗期達到70%左右時,根據蟲情預報在晴天無風的情況下,于日落前噴灑敵敵畏乳劑加水。而當有風時可選用敵敵畏、樂果1 500液噴霧,從而有效開展防治工作。

2.3 小麥黑穗病

小麥黑穗病具體包括稈黑穗病、散黑穗病及腥黑穗病3種類型,是小麥生長過程中的一種常見病害。目前,桿黑穗病的發生態勢十分嚴重,嚴重為害了小麥的稈、葉子及葉鞘生長,導致小麥干枯而喪失供給能力,進而降低小麥的產量和質量。在防治小麥黑穗病時,可選用粉銹寧乳油,或者使用20%的萎銹靈乳油,具體可采用拌種或浸種等方式。除此之外,如果病株抽穗早于健株,則應在發現病株后立即將其拔除。而在重病區需要有效輪作,并使用相關藥劑處理土壤和種子[6]。

3 結語

在春小麥種植過程中,相關種植人員需要合理應用高產栽培技術,從而提升小麥種植效益。與此同時,相關種植人員還應采取有效措施做好病蟲害防治工作,并充分落實相關工作內容,從而全面提升小麥種植質量和產量,促進我國小麥種植業的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 趙軍濤,邱紅偉,趙勇,等.淺談小麥高產栽培技術[J].種子科技,2020,38(18):52-53.

[2] 趙玉萍.淺談小麥高產栽培技術[J].園藝與種苗,2020,40(08):32-33.

[3] 王竟紹,盛玉鳳,劉紅勝,等.小麥新品種煙農1212高產栽培技術[J].安徽農學通報,2020,26(15):84,153.

[4] 武鳳俠.淮北地區冬小麥高產栽培技術[J].安徽農學通報,2020,26(15):48-50.

[5] 葉福華.小麥品種西農979在沿淮稻茬田高產栽培技術[J].安徽農學通報,2020,26(19):47,79.

[6] 邊疆.河南省小麥高產栽培技術[J].鄉村科技,2020,11(22):100-101.

(責任編輯:趙中正)

猜你喜歡
春小麥高產栽培技術病蟲害防治
呼和浩特市土默特左旗春小麥播種發育期、理論產量與氣象要素關系
綠色農產品春小麥主要蟲害防治技術
克什克騰旗旱地優質春小麥高產栽培技術探討
淺析冬小麥超高產栽培技術
水稻高產栽培技術及施肥管理
雜交中稻一種兩收全程機械化高產栽培技術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