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林紓

  • 近20年關于哈葛德“《迦茵小傳》兩譯本”公案的研究綜述
    :《迦茵小傳》 林紓 包笑天 《佳因小傳》一、《迦茵小傳》原文介紹《迦茵小傳》描述了一名平民女子迦茵與貴族青年亨利的戀愛悲劇。美麗的迦茵自幼在姨媽家長大,但在家中備受輕視,后來與貴族子弟亨利相愛,但亨利因重振家業而不得不與富豪聯姻。迦茵決定犧牲自己,違心地嫁給了石茂。最后卻被妒火中燒的石茂誤殺?!叭崆榘V愛如迦茵,真潔自好如迦茵,世界全球殆無匹也?!边@些出現在當時報刊上夸張的贊譽,是世人追捧其文最好的見證。這是一本用今天的眼光來看極其樸素的文學作品,然而卻在

    文教資料 2023年6期2023-07-17

  • 林紓與嚴復翻譯思想比較研究
    洪璟玥內容摘要:林紓和嚴復都是清末杰出的翻譯家。在處于相同的歷史背景之下,兩人的翻譯觀念和翻譯實踐既有相似點也有差別。林紓和嚴復的翻譯作品對中國翻譯做出來巨大貢獻,林紓和嚴復都邁出了中國向西方學習的步伐。本文將通過對比林紓和嚴復的翻譯思想、目的、方法等來填補相關研究的空缺,為更好地做好翻譯工作提供新的啟發。關鍵詞:林紓 嚴復 翻譯思想 比較研究林紓與嚴復作為生活在同一時代的卓越翻譯家,在翻譯工作上有共同點也有差異。目前,對于林紓和嚴復的翻譯思想已經有很多出

    文學教育·中旬版 2023年6期2023-06-29

  • 從生態翻譯學角度看林紓的中文譯本《迦茵小傳》
    一般。但是翻譯家林紓“加工”過的《迦茵小傳》雖說與原作有較大的出入,但是卻取得了很高的藝術成就,成為一部轟動中國文壇的佳作。林紓對《迦茵小傳》的翻譯,符合當時的翻譯生態環境,經過林紓的翻譯,《迦茵小傳》成為了一部廣受好評并影響深遠的翻譯作品?!娟P鍵詞】林紓;《迦茵小傳》;生態翻譯學【中圖分類號】H315?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2096-8264(2023)16-0115-03【DOI】10.20024/j.

    今古文創 2023年16期2023-05-30

  • 異域·鄉愁·故都 ——民國時期林紓的居處抉擇與體認
    周增光林紓既是中國近代史上的趨新人物,又有守舊的一面,他身上充分體現了維新知識分子在轉型時期的復雜性。學界對林紓的研究可謂成果蔚然。①僅在中國知網上檢索關鍵詞包含“林紓”的論文,即數以千計。在讀秀上檢索與林紓相關的圖書(包含林紓自己的著作、譯作),更是多達兩千余種。圍繞林紓在民國時期思想變化展開的研究,多數旨在發掘其保守的一面,也有研究指出他存在做國民還是做遺民的矛盾心態。對進入民國后林紓的出處抉擇,學界較多關注的是他頻繁拜謁崇陵的行為與反對新文化運動。其

    地域文化研究 2023年1期2023-04-15

  • 林紓論王安石
    ,430079)林紓(1852—1924)為清末民初著名的文學家、翻譯家與畫家,其古文、詩詞、小說、戲劇、書畫皆有較高的成就,在當時產生了很大的影響。他為光緒八年舉人,早年即以文才名世,又頗有狂狷之名,后來功名困頓,一生不曾入仕,盡管如此,其憂時愛國之忱,實不讓仕流名公。其晚年政治思想與文藝主張,與老派人物如康有為、梁啟超、嚴復、陳衍等頗有不同,而與章太炎、黃侃弟子及新文化運動旗手等更是格格不入,雙方曾有激烈交鋒,因而飽受批判嘲弄。林紓也是一位近代教育家。

    華中學術 2022年1期2023-01-04

  • 林譯小說的“定論”與真相
    劉松《林紓冤案事件簿》(以下簡稱《事件簿》,商務印書館2018年版)是日本學者樽本照雄繼《清末小說研究集稿》(齊魯書社2006年版)和《林紓研究論集》(清末小說研究會2009年版)之后,又一部晚清翻譯史力作?!妒录尽芬韵鑼嵉氖妨蠟橹?,以中日兩國對林紓及其翻譯小說的評價為線索,從“林紓批判的緣起”“林紓評價的新發展”以及“最近的林譯小說——某種不安的新趨勢”三個方面勾勒出一個多世紀以來林紓及其翻譯小說在中日兩國的評介史。林紓是晚清文學翻譯巨匠,最早將外國

    書屋 2022年12期2022-12-28

  • 基于文獻計量的林紓研究分類及其翻譯探討?
    譯現代化進程中,林紓作為獨特的個體,一直是學界關注的對象之一。無論在文學史、翻譯史、思想史以及文化史方面的著作,繞過林紓不論,勢必殘缺不完。本文從文獻計量的角度,通過檢索中國知網期刊文獻,利用CiteSpace 對國內學界關于林紓的研究進行分類探討,重點關注對林紓翻譯研究的探討,為全面評價林紓提供參考借鑒。1 引言嚴家炎在《二十世紀中國小說理論資料·總序》中指出,20 世紀為“中國文學在東西方文化交匯、撞擊下發生大變革、走向現代化的時期”,同時是“中國小說

    外語與翻譯 2022年2期2022-07-02

  • 《閩中新樂府》詞匯特點研究
    名古文家、翻譯家林紓所作仿古的樂府詩集,詩集共有32篇。詩集由于澳門《知新報》的轉載和新加坡愛國華僑邱煒萲的翻印傳播,影響很大。詩集的成功,除其內容外,還與其獨具特色的語言表達密不可分。就其詞匯而言就有許多特點,文章分析了:文白共存的詞匯體系、使用較多的俚詞鄙諺、使用大量成語或類成語詞匯和使用較多福州方言詞匯等四個方面的特點,以供評判,其他特點有待后續研究。[關鍵詞]林紓;《閩中新樂府》;詞匯特點;文白共存[中圖分類號]H13[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2

    哈爾濱師范大學·社會科學學報 2022年2期2022-06-01

  • 翻譯與愛國:評林紓譯《伊索寓言》
    民成為當務之急。林紓,作為愛國志士,視翻譯為救國實業,在翻譯中宣揚政治主張,激發民族斗志?!兑了髟⒀浴冯m然是一部寓言故事集,反映的是動物之間的生存關系,但其中充滿了智慧和啟迪。針對清末國破家亡的狀況,林紓借譯此書以點明民族的生存危機及其產生根源,并提出救國強國主張。林紓借《伊索寓言》把愛國熱情和救國心愿傳遞給國人,并寄厚望于青少年一代。關鍵詞:林紓 翻譯 晚晴時期 救國強國 《伊索寓言》作為愛國志士,林紓一生致力于翻譯事業,希望通過翻譯西洋文學來啟發國民,

    文學教育 2022年11期2022-05-30

  • “何必非真”
    寺賞丁香……其中林紓作為志圖者幾乎皆有參與。林紓1911年作的《花之寺圖卷》以偶然的機會得以重現,通過這張林紓所繪的雅集圖,再讀同游文人的詩句,得以了解在特殊局勢下京師文人們復雜的心態。關鍵詞:辛亥詩社;林紓;清末;文人雅集1911年辛亥革命的爆發讓帝都的帷幕自此落下,曾經的文人才子、忠英名士,于滄海桑田之間皆成掌故。在清末的這段時間里,陳衍與陳寶琛、鄭孝胥、林紓、胡思敬等人結辛亥詩社聚集于古剎廟宇[1],他們中有身居廟堂的文官,有入仕不得的文人,但都以詩

    百花 2022年2期2022-05-29

  • 《茶花女》中英譯本翻譯對比
    同的內涵。本文以林紓譯本為例,同英譯本對比研究其差異性,對我們翻譯理解小說有一定的幫助。關鍵詞:茶花女,林紓,中文譯本,比較研究,小仲馬引言:《茶花女》是法國著名作家小仲馬根據他的親身經歷所編寫的一部小說,自小說問世后引起了巨大的轟動,迅速被譯成各種版本在世界流傳。在中國,《茶花女》也是一部讀者最熟悉、最喜愛的外國文學名著之一,影響深遠。并且自林紓等人翻譯傳入中國后,對后來的女性解放運動和女性文學的發展起到了不可言喻的推動作用。本文通過人物外貌描寫為范例,

    快樂學習報·教師周刊 2021年23期2021-12-08

  • 林紓:科舉圈子外的風華絕唱
    海1孤燈下,關于林紓的史料層層鋪開,連綿的是無法一眼洞穿的歷史,然而,那沉甸甸的譯著又在證實:在時間的卷宗里,他活成了一冊珍貴的孤本……1852年11月,林紓在初冬的南方出生了,嘹亮的啼哭掃過柔軟起伏的烏山支脈。天色湛藍,山見蒼翠,東南形勝之地,終年不見蕭枯。父親為他取名“群玉”——好一個溫潤的名字。父親林國銓是鹽商。在林紓5歲那年,發生了船舶觸礁事件。頃刻間傾家蕩產,只好從當時的玉尺山舉家遷至橫山,此去不過兩三公里,卻掉入了另一種生活。暗誓東山再起的林國

    福建文學 2021年10期2021-10-12

  • 無處不寓精神 ——走近林紓的書畫藝術
    劉芳多年以來,林紓是作為享有盛譽的文學家、翻譯家進入學界研究視野的。林紓書畫藝術在歷史語境中的失語狀態,令學界對他的藝術創作長期缺乏系統考察和梳理。龔任界教授通過對大量林紓書畫資料的潛心研究和林紓后人龔端徽、林大文、李建等口述資料的運用,梳理了林紓藝術生涯的完整時間脈絡,解析了林紓書畫藝術的師承與風格演變,全面分析了其書畫藝術的特色,并對其繪畫中常見題材和代表作品進行了深入考察?;趯ψ髌穲D像、文獻史料的搜集、研討、考釋等扎實工作,《畫意千金》在林紓書畫

    中國書畫 2021年3期2021-04-13

  • 林紓的翻譯探究
    摘 要: 林紓的翻譯思想總體是進步的,其譯書是為了表達其愛國思想,激發民眾斗志,傳播西方先進的改革思想及文學觀點。其譯作經久不衰的主要原因是其扎實的文學功底,加上其詼諧風趣的語言,使譯作源于原著而優于原著,其歸化譯法便于譯文讀者理解,因而擁有大量的讀者。關鍵詞: 林紓 翻譯思想 原因探討隨便翻開一本中國翻譯史,都會看到林紓的名字。 林紓自己不懂外文,卻在近三十年的時間內,翻譯了一百八十余種小說,所譯字數達一千兩百萬,這在我國翻譯史上甚至世界翻譯史上都是少見

    科學與生活 2021年30期2021-02-18

  • 譯介中國當代文學作品的策略研究
    略,所以有必要以林紓和葛浩文為例分析譯介中國當代文學作品的策略。關鍵詞:中國當代文學作品;譯介;林紓;葛浩文中國作家莫言2012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成為諾貝爾文學獎獲獎歷史上第一位中國籍作家。自此,更多的國外讀者開始關注中國近當代小說。以作家賈平凹為例,小說《廢都》的英譯本2016年在國外出版發行,2017小說《高興》和《帶燈》的英文版也相繼面世。在揭曉2019年諾貝爾文學獎之前,中國作家殘雪、余華、楊煉甚至登上了英國著名博彩公司列出的預測名單,一度成為了

    科技風 2020年6期2020-10-21

  • 林紓的堅守
    唐寶民林紓是著名翻譯大家,1921年,他70歲時,曾在一首詩中這樣寫道:“金臺講席就神京,老友承恩晉六卿。我不彈冠為貢禹,公先具疏薦禰衡。傖荒那辦公官中事,蕭瑟將為海上行。多謝尚書為毀草,食貧轉得遂余生?!边@首詩寫的是什么意思呢?它敘述的是一件往事,那是1901年,林紓初到北京,以教書為業。當時,他的同鄉郭曾炘已經是禮部尚書了,見林紓謀生很困難,就想幫林紓謀個官職,但林紓卻寫信拒絕了。第二年,郵電部尚書陳璧又推薦林紓為郎中士,也被林紓拒絕了,說:“疏果朝上

    小品文選刊 2020年9期2020-09-24

  • 福建博物院藏林紓山水畫點景分析
    文以福建博物院藏林紓山水畫作和《春覺齋論畫》等文獻資料作為基礎,對院藏林紓山水畫點景進行分析,進而對其山水畫點景特征及這一形式語言背后的情感信息進行解讀?!娟P鍵詞】 林紓;山水畫點景;點景特征;情感信息[中圖分類號]J22? ? [文獻標識碼]A黃浚為林紓弟子之一,他在《花隨人圣庵摭憶》評價林紓繪畫:“舊京畫史予所記者,庚子后以姜穎生、林畏廬兩先生為巨擘。大熊山民純學耕煙,蒼勁密蔚,補柳翁則師田叔,間學大小米,論功,姜自在林上,林則譯書作古文,能事多勞,畫

    藝苑 2020年4期2020-09-24

  • 林紓古文教育思想及其影響探析
    康燕昕摘要:林紓以翻譯家的身份享譽文壇,他的很多翻譯作品都曾在文壇上引起廣泛關注。后人研究林紓亦多從其翻譯作品出發。而林紓古文教育大家的身份卻常被翻譯家的身份所掩蓋,殊不知他所創作的《閩中新樂府》和《中學國文讀本》在我國悠久的教育史上有著非同凡響的作用和意義。本文試圖對林紓選編的《中學國文讀本》進行分析,從而來揭示他的古文教育思想及其影響。關鍵詞:林紓;《中學國文讀本》;教育思想19世紀末20世紀初的中國,林紓的小說翻譯、詩文創作、古文評點與教育活動都產生

    北方文學 2020年8期2020-07-06

  • 翻譯的本土構建
    摘 要:林紓作為晚清最負盛名的翻譯大家,他的首部譯作《巴黎茶花女遺事》在社會上引起巨大反響。根據韋努蒂的觀點,翻譯是一個雙刃的過程,不僅構建了外國文化的本土表現,還作用于本土身份的塑造。從翻譯的文化身份的塑造觀點出發,林紓的《巴黎茶花女遺事》不僅構建了譯者自身的文化身份,形成了全新的小說敘事結構和三重第一人稱小說敘事模式,也參與了民族文學主體的構建過程。關鍵詞:林紓 《茶花女》 本土構建翻譯,可以簡單地理解為把一種語言或文字轉換成另一種語言或文字,韋努蒂認

    名作欣賞·學術版 2020年5期2020-03-01

  • 林紓及“林譯小說”若干疑問探究
    專有名詞。然而,林紓和“林譯小說”,存在諸多值得商榷的疑問。本文擬從這些疑問入手,結合特定的社會歷史文化,分析這些疑問被長期忽略或是故意忽略的原因,揭示翻譯行為與社會文化以及意識形態的緊密聯系,并反觀“中國文化走出去”戰略。關鍵詞:林紓 林譯小說 譯者主體性 中華文化外譯林紓不識外文,卻被奉為“譯界大師”;“林譯小說”由口述者和他共同完成,口述者作為真正的譯者卻常被隱身;“林譯小說”已成為“意譯”風格的范本,然而這“意譯”筆法究竟由誰造成亦眾說紛紜。本文擬

    名作欣賞·學術版 2020年9期2020-01-08

  • 林紓的翻譯
    程思思摘要:林紓翻譯了大量的西方著作,積極引導國民學習西方科學、文化和思想,成為中國翻譯史上非常有影響力的翻譯家。他的翻譯實踐,對輸入新思想、新學說,喚起民眾的覺醒,開闊國人的視野具有非常積極的意義。本文擬梳理國內相關文獻,對林紓的翻譯思想與翻譯策略進行概括總結,并進而探討其翻譯對當代譯者的啟示意義,以期為翻譯研究發展提供一些思路。關鍵詞:林紓;翻譯思想;翻譯策略;啟示意義一、引言林紓可以說是我家近代翻譯界的一位傳奇人物,他雖然不會外語,卻與魏翰、陳家麟等

    北方文學 2019年33期2019-12-10

  • 高校館藏特色文獻資源建設研究
    陳虹關鍵詞:林紓;文獻資源;資源建設;文獻保護摘 要:林紓特色館藏是福建工程學院圖書館的重點建設項目。文章在調研福建地區與上海地區諸多圖書館的基礎上,依據文獻調查法、文獻統計法,將調研中獲得的林紓文獻資料進行了整理、比較、分類,結合歷史學、漢語言文學、統計學等多學科交叉研究方法,對林紓文獻資源建設進行了數據分析,提出了特色文獻資源建設的建議,以期對特色文獻資源建設工作有所裨益。中圖分類號:G258.6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3-1588(2019)1

    河南圖書館學刊 2019年10期2019-11-22

  • 淺析林紓與葛浩文的翻譯策略
    譯史上的兩位大家林紓和葛浩文的翻譯策略,即刪減和改寫,以期證明葛浩文的翻譯思路深受林紓的影響,從而啟發更多的中文文學作品譯者沿用二人的翻譯思路,助力中國文學“走出去”。關鍵詞:林紓 葛浩文 刪減 改寫中圖分類號:H05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19)17—0117—02林紓作為20世紀中國文學翻譯史上的一位曠世翻譯奇才,他本人雖然不懂得英、法等任何一門外語,卻從不惑之年開始翻譯了《黑奴吁天錄》(今譯為《湯姆叔叔的小屋》)等外

    現代交際 2019年17期2019-11-13

  • 中國近代翻譯文學的地位和影響
    的發展。關鍵詞:林紓;中國文學;近代翻譯文學;中國近代是我國一個抗爭的時期,面對外國的侵略,我國對其進行抗爭,有戰場上的抗爭,有思想上的抗爭。中國國門的打開,外來的文化也逐漸的進入我國,中國的文化與外來的文化相互交融。中國近代中外文藝思潮的交匯融合是在甲午戰爭前后開始的,是近代歷史與文學藝術的轉折點。外國文化大量的涌入我們的國門,中國的傳統文化和外來文化進行交流,產生了文化交匯和沖突。西方先進的思想,如西方進化自然觀、盧梭的天賦人權論、康德、黑格爾的美學、

    鴨綠江·下半月 2019年7期2019-11-05

  • 文章學翻譯學與語言科技時代翻譯的人文任務
    此基礎上,本文將林紓的翻譯實踐及其文章學理論中的“識度”概念兩相對照分析“推事之識”“論事之識”和“敘事之識”如何體現翻譯的人文內涵。關鍵詞:翻譯的定義;文章學翻譯學;識度;林紓大約15年前,“翻譯”是不是一個學科,在中國外語學界引起了熱議。而今,翻譯學科已然長大,甚至不時出現在社會科學大舞臺的焦點位置,儼然是外語學科群中的一門“顯學”。這是翻譯為社會生產、國家戰略所需要的結果。為什么要在如此旺盛的社會需求背景下談翻譯學科的“人文任務”?文章學翻譯學理論對

    科學與財富 2019年8期2019-10-21

  • 從林譯中的弊病談林紓在中國翻譯史的地位
    李佳悅內容摘要:林紓不懂任何外語,憑借“耳受手追”的翻譯方法踏入譯界,將外國文學與中文進行神奇的結合,盡管按照傳統翻譯標準,林譯小說頗多弊病,然而,林紓譯壇泰斗的地位無以撼動,其譯作也成為中國文學翻譯的奠基石,對我國近現代文學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關鍵詞:林紓 翻譯弊病 評價 地位林紓是中國近代翻譯史上一位舉足輕重的翻譯家,翻譯引進大量西方文學作品,帶領中國讀者走進了一個嶄新的文學世界。然而,一個舉世皆知的事實是林紓既不懂外語,更不懂翻譯。林紓走進了中國翻

    文學教育·中旬版 2019年9期2019-10-06

  • 畫固肖古人 尤能變古人
    尚麗娟摘 要:林紓是活躍在清末民初北京畫壇的重要傳統畫家。在當時一部分藝術家倡導以西方寫實主義改良中國畫的歷史語境下,林紓的山水畫堅守傳統,進行了大量的“仿古”藝術實踐,并提出了“法律需尊古人”的“仿古”創作思想,主張“畫固肖古,尤能變古”,注重山水畫在深耕傳統之下的內在創新。文章就林紓的仿古山水創作活動,結合其畫跋、畫論,對林紓山水畫中的“仿古”思想展開具體論述。關鍵詞:林紓;肖古;變古;山水畫在20世紀初中西方文化交融下,美術界興起了一股改良中國畫的浪

    文物鑒定與鑒賞 2019年13期2019-10-06

  • 林紓古文藝術論探微
    《春覺齋論文》為林紓古文理論代表作,《應知八則》一章專論古文藝術美。林紓的古文藝術論在桐城派劉大櫆、姚鼐的基礎上作了進一步深化,以意境與識度為最高追求,將氣勢、情韻、神味作為意境與識度的內在表現因素,以筋脈、風趣、聲調為外部表現因素。而林紓本身是一流的畫家,繪畫講究“氣韻生動”,落實在古文藝術中,實則是講究意境與識度。探究林紓的古文藝術理論,不僅可以廓清林紓對桐城派的承續與因革,亦可折射出在清末民初古文不見于用的情況下,他為捍衛古文所做的努力。關鍵詞:林紓

    美與時代·下 2019年8期2019-09-10

  • 挑戰 突破 心態 成功不會外文也當翻譯家
    姚秦川林紓雖為翻譯家,其實并不懂外文,是依靠與他人合作的方式,成為百年前著名的小說翻譯家的。就算林紓對外文一竅不通,他卻是將外國文學作品介紹到中國的先行者。林紓與小說翻譯結緣帶有一點偶然性。光緒二十四年,林紓的妻子不幸因病去世,這是一個不小的打擊,導致他整天萎靡不振。為了幫他排解悲痛,好友王壽昌找上門來,提議林紓和自己一起合作翻譯法國小仲馬的小說《巴黎茶花女遺事》。這個悲劇故事與林紓的心情剛好合拍,便一口答應下來。王壽昌在法國留學多年,精通法語,便由他口述

    作文周刊·高一版 2019年23期2019-08-17

  • 林紓當眾燒借據
    佚名林紓是近代文學家、翻譯家,而且能詩善畫,為人仗義。手頭拮據時,他會將自己的畫拿去賣,以補貼家用。一次,一個朋友因妻子生病需要籌醫療費,向林紓求助。林紓便把不久前賣畫所得的400元傾囊相予。朋友不肯拿錢就走,堅持要立下字據。林紓看到朋友有困難,不想袖手旁觀,只得應允。沒過多久,朋友意外病故,林紓前往吊唁,并在靈前當著大家的面把借據燒了。有人問:“你只要告訴友人的妻子不必還錢就可以了,何必當眾燒掉借據呢?”林紓說:“如果我和朋友都健在,有沒有借據是一樣的。

    高中生·青春勵志 2019年5期2019-07-15

  • 林紓當眾燒借據
    佚名林紓是近代文學家、翻譯家,而且能詩善畫。他為人俠義,當手頭拮據時,會用自己的畫去換一些錢來補貼家用。一次,一個朋友因妻子有病需要醫療費向林紓求助。他便把剛剛賣畫所得的400元傾囊相授,朋友不肯拿錢就走,而是堅持要立下字據,林紓拗不過對方,只得應允。不久朋友病故,林紓前往吊唁,就在靈前當著大家的面把借據燒了。有人問:“你只要告訴友人妻子不必還錢就可以了,又為何當眾燒掉借據呢?”林紓說:“當然是大不一樣的。如果我和朋友都健在,有沒有借據都是一樣;現在朋友已

    公務員文萃 2019年1期2019-03-01

  • 林紓對中西文學及文化態度之探究
    精神,西學重實踐林紓自幼嗜書如命,熟讀《史記》、《左傳》、《漢書》及唐宋名家作品,十五時便“積破書三櫥,讀之都盡”及至二十歲已“校閱不下二千余卷”,尤其是仕途不順,林紓便決心研習古文,其造詣之深厚破獲桐城名家吳汝綸、姚永概的賞識。林紓深厚的古文功底,以及長期浸淫在古代先賢的文學經典中,林紓對于中國的文學是有著自己獨特的認識。林紓古文造詣極深,但是他在翻譯過程中采用的并非是方苞嚴格定義的古文,而是“他心目中認為較通俗、較隨便、富于彈性的文言。他保留了若干古文

    文學教育 2018年13期2018-11-30

  • 林紓當眾燒借據
    林紓是近代著名文學家、翻譯家,能詩善畫,且為人十分俠義。一次,一個朋友因妻子有病需要醫療費向林紓求助,他便把剛剛賣畫所得的400元錢都給了朋友。朋友不肯拿錢就走,堅持要立下字據,他拗不過對方,只得應允。不久,朋友病故,林紓前往吊唁,并在靈前當著大家的面,把借據燒了。當時,有人以為他這么做,多少有些作秀的味道,因為“你只要告訴友人妻子,這錢不必還了也就可以了,何必非要當眾燒掉借據?這不明擺著是想讓人覺得你有多大方似的”。而林紓卻說:“燒與不燒當然大不一樣。如

    北廣人物 2018年27期2018-08-09

  • 林紓
    我國的翻譯史上,林紓是一個奇妙的存在。他精通古文,卻也使用白話;不通外語,卻譯作等身;他是先進的維新黨,也是頑固的守舊派;他的翻譯盛極一時,晚年卻也被無情批判。林紓就是這樣的一個復雜而又矛盾的綜合體,但卻又是個純粹的翻譯人。林紓原名林秉輝,字琴南,乳名群玉。出生于一個微寒卻又和睦的家庭,父親經商,母親溫婉。外祖父為太學生,外祖母與祖母雖識字不多,但從小給予他的教誨,小小的群玉卻始終銘記在心。外祖母常說“孺子不患無美食,而患無大志?!倍婺赋Vv“不務正而居高

    祖國 2018年12期2018-08-07

  • 林紓當眾燒借據
    林紓是近代文學家、翻譯家,而且能詩善畫。他為人俠義,當手頭拮據時,會用自己的畫去換一些錢來補貼家用。一次,一個朋友因妻子有病需要醫療費向林紓求助。他便把剛剛賣畫所得的400元傾囊相授,朋友不肯拿錢就走,而是堅持要立下字據,林紓拗不過對方,只得應允。不久朋友病故,林紓前往吊唁,就在靈前當著大家的面把借據燒了。有人問:“你只要告訴友人妻子不必還錢就可以了,又為何當眾燒掉借據呢?”林紓說:“當然是大不一樣的。如果我和朋友都健在,有沒有借據都是一樣;現在朋友已死,

    做人與處世 2018年10期2018-06-26

  • 林紓對中西文學及文化態度之探究
    內容摘要:林紓是迄今為止最受爭議的翻譯大家之一,與此同時也是近代歷史上最受歡迎的翻譯家之一,造就這一局面的有當時的時代原因,也有林紓個人翻譯風格的因素,而對于他的中西文學態度雖解說者眾多,如張俊才就曾分析林紓對于西方文學了解比較膚淺,無法真正弄清楚中西文學的根本區別,他也沒有真正的西學視野,但是在張俊才先生看來,這主要還是源于林紓已步入老年,是其難以擺脫的宿命;趙炎秋先生在《林紓敘事思想試探》中從林紓先生通過翻譯小說提高了小說在中國的地位,闡述了林紓先生對

    文學教育 2018年5期2018-05-26

  • 再論林紓謁陵
    922年,老邁的林紓滿懷熾烈的情感先后11次拜謁崇陵,痛苦祭奠壯志未酬卻英年早逝的前清光緒皇帝。他的這一舉動在當時即飽受爭議,其歷史形象也由從善如流的維新志士蛻變成狂悖頑愚的舊朝遺老。一、林紓謁陵的事件回溯林紓(1852-1924),字琴南,號畏廬,別署冷紅生,室名春覺齋、煙云樓,福建閩縣(今福州市)人,是近代中國著名的翻譯家、古文家、詩人和畫家。1913年4月12日,林紓前往河北易縣梁格莊拜謁光緒皇帝陵寢——崇陵。此后,年邁的林紓立誓,“歲必一來”[1]

    福建工程學院學報 2018年2期2018-04-02

  • 林紓的鼎新與戀舊 ——從胡適《林琴南先生的白話詩》說起
    550001)林紓一生以古文立世,祖述韓柳,師法桐城,不但創作因襲古文傳統,使得當時“士大夫言文章者,必以紓為師法”[1],而且還操用文言翻譯了近200部西洋小說,開外國長篇小說譯介之先河,影響十分深遠?!拔逅摹毙挛幕\動諸賢,如周氏兄弟、郭沫若、茅盾等人,皆從林譯小說的閱讀中認知外界,更新學識。其實,林紓早年思想并不保守,擁護政治改良,曾倡導興辦《杭州白話報》[2],乃維新人士。但民元后,特別是“五四”之后猛烈攻擊白話文運動,屢謁光緒崇陵,不遺余力,拼

    集美大學學報(哲社版) 2018年1期2018-02-10

  • 林紓
    的維新派支持者,林紓晚年在推行白話文的運動中卻堅持保守立場,成為被新派學人攻擊的主要目標。1917年1月,林紓在北京自己的宣南新家“煙云樓”讀報時看到兩則消息:《新青年》從上海遷到了北京;總統黎元洪任命蔡元培為新校長。此時他還不知道,在接下來的一年多時間里,自己卷入了與《新青年》和“新文化運動”的論戰中,成為眾矢之的。他晚年的命運就此改變,生活變得痛苦、孤獨、沒落而又倔強。用文言翻譯西方小說林紓在為劉世珩《雙忽雷本事》一書作序時寫道:“自辛亥至今,此七年中

    三聯生活周刊 2017年20期2017-05-17

  • 擁抱
    王舉芳“嗨,林紓,我想請教你個問題,可以嗎?”田雷在校門口,喊住了準備回家的林紓。林紓望著田雷:“可以啊,不過我現在肚子餓了,要不然你請我吃飯吧,我們可以邊吃邊聊?!?span class="hl">林紓一改往日冷冷的面孔,讓田雷的心更加怦然。林紓是全校公認的?;?,學習好,人長得漂亮,而且她還是校長的女兒,是名副其實的?;?。十七歲的田雷,才轉學來此校不足兩個月。他此前一直在武校學習武術,不說會飛檐走壁,上墻爬屋不在話下。他有一個英雄夢:找一個中意的女子行走天涯,笑傲江湖。而這個女子,他第一

    小小說月刊 2017年6期2017-05-16

  • 林紓山水畫中的隱者情懷
    陳書羽論林紓山水畫中的隱者情懷陳書羽(福建師范大學,福建福州,350108)林紓的繪畫以晚年的山水畫數量最多,影響最大。通過思鄉圖、幽居讀書圖、松竹圖、消閑郊游圖等作品,寄托了林紓渴望遠離喧囂塵世,回歸自然的隱者情懷,這與他儒釋道兼具的文化學識、師承關系及清狷的個性有關。林紓;山水畫;隱者提及閩紳林紓,人們自然就想到翻譯家,作為中國翻譯外國小說的先驅,學界對林紓的翻譯研究、林紓的文學研究始終不斷,也因而掩蓋了林紓一生其他方面的成就,尤其是繪畫方面的研究更少

    福建開放大學學報 2017年5期2017-04-04

  • 譯名罵名滿天下,一生俠義又誰知?
    平瑤林紓在中國文學史上大概不算無名之輩。他翻譯的《巴黎茶花女遺事》(1899),一時“銷盡支那蕩子魂”(嚴復語)。嚴復、康有為盛贊其譯文之精美、感情之真摯、影響之廣泛,鄭振鐸、周作人等紛紛認其為中國現代文學之先驅,當時在中國演出的莎士比亞戲劇基本均以林紓譯本為藍本,蘇曼殊、周作人等的寫作也多受他影響。一本譯著令林紓暴得大名,而將他推上時代風口浪尖的事件則是他與《新青年》同人關于古文存廢問題的爭論(1919),這使他成為眾矢之的。時代變得太快,二十年前林紓

    書屋 2017年3期2017-03-28

  • 擁抱
    抱□王舉芳“嗨,林紓,我想請教你個問題,可以嗎?”田雷在校門口,喊住了準備回家的林紓。林紓望著田雷:“可以啊,不過我現在肚子餓了,要不然你請我吃飯吧,我們可以邊吃邊聊?!?span class="hl">林紓一改往日冷冷的面孔,讓田雷的心更加怦然。林紓是全校公認的?;?,學習好,人長得漂亮,而且她還是校長的女兒,是名副其實的?;?。十七歲的田雷,才轉學來此校不足兩個月。他此前一直在武校學習武術,不說會飛檐走壁,上墻爬屋不在話下。他有一個英雄夢:找一個中意的女子行走天涯,笑傲江湖。而這個女子,他

    微型小說選刊 2016年16期2016-12-07

  • 林紓《春覺齋論文》研究綜述
    011517)林紓《春覺齋論文》研究綜述鐘 琳(內蒙古師范大學 內蒙古 呼和浩特 011517)林紓是名重一時的文章泰斗,他的文論著作極為豐富,其中最為重要的就是《春覺齋論文》,但研究者更多關注的是他的“林譯小說”,往往忽略了他在古文理論上的貢獻??v觀對林紓文論的研究,專著大多是概要性的評述,論文主要分析了林紓古文理論的成因,價值,或與桐城派的關系;也有從寫作藝術的角度分析了其某一具體文論觀。林紓;古文論;研究;綜述林紓(1852—1924年)是近現代翻

    小品文選刊 2016年14期2016-11-26

  • 商務印書館喜迎120年大慶
    館等單位主辦的“林紓書畫展暨林紓與近現代中國文化轉型學術研討會”在北京舉行,由此也拉開了商務印書館120年系列文化活動的序幕。林紓書畫展匯集來自閩滬京等地的收藏家、林家后裔、地方文化教育機構、商務印書館等處的珍貴林紓書畫作品50余幅,以及林紓、家書、著譯作等珍貴文物10余件,其中大部分為首次面向公眾展出。林紓是我國著名的翻譯家、文學家、書畫家。1903年,林紓在商務印書館出版了他在商務印書館的第一部作品——用文言文翻譯的《伊索寓言》,從此開始了與商務印書館

    出版廣角 2016年15期2016-10-18

  • 那片星海
    窄的過道,卻看到林紓的腿就這么大喇喇地伸在過道上。夏末望向林紓,看到了他挑釁的眼神。林紓討厭她,雖然不知道原因。夏末不動聲色地跨過林紓的腿,在林紓身后的座位上坐好,拿出參考書看了起來。坐在教室里的夏末沉著從容,她沒有更多的時間浪費在無關痛癢的同學關系上。整個上午的課就像是手術室里一場又一場的手術,嚴謹而沉悶——語文,數學,英語。書桌上高高堆放的書幾乎要淹沒每個人的臉。中午的時候,夏末從教室角落里用杯子接了熱水,然后打開書包拿出飯盒。食堂里的熱飯熱菜味道不錯

    少年文藝(1953) 2016年6期2016-07-20

  • 別樣的課堂
    孟祥海著名翻譯家林紓平生行俠仗義,性情剛毅,除了擅長文學著述外,還精于武術,尤擅長舞劍,著有筆記小說《技擊余聞》。他曾任北大講席教授在課堂上留下諸多趣事。因會武術,林紓經常在講課中,穿插著向學生講述武林故事。言談之間,眉飛色舞,偶爾也會一展身手,讓學生向往不已。他有課被排在下午兩三點鐘,此時正是學生昏昏欲睡之際??吹竭@種情況,林紓把書一合,說:“給大家講個故事吧?!睂W生一聽,精神為之一振。林紓以其特有的語氣講道:“有一個和尚,一次經過一座橋,看見一位美女姍

    人生十六七 2015年25期2015-11-20

  • 劇場當時明月在
    ,“我想起來了,林紓的孩子病了,在一醫院住著,我本說去看她,這不是報了團又沒法改嗎,你得空幫我去關心關心?!?span class="hl">林紓。蘇時馮的腦子里出現了一個秀麗的輪廓,是崔明玉學生時代最好的朋友。他說:“啥病,嚴重嗎?”“我怎么知道,不過據說她孩子一直身體不好,唉。 ”崔明玉嘆氣,手中的動作慢下來?!拔覀儾皇且埠芫脹]見了嗎,還是上次同學會跟人要了她的電話號碼才聯系上。這不,我見她發在微信朋友圈的?!闭f著她點開手機給丈夫看。一張黑壓壓的盡是人的照片,配的字是:“女兒拍的正在排

    花樣盛年 2015年8期2015-05-30

  • 百年來林紓研究概況
    0118)百年來林紓研究概況肖志兵(福建工程學院 人文學院, 福建 福州 350118)林紓研究迄今已有100多年的歷史,相關研究文獻眾多。收集、整理、分析這些文獻,可以對林紓研究的整個歷史進行描述。采用定量和定性兩種分析方法,涉及林紓研究的態勢、分期、層級、內容,發現林紓研究的成績和缺憾,并對未來的林紓研究進行預測。林紓; 林紓研究; 文獻綜述1897年,林紓的詩集《閩中新樂府》在福州以魏瀚刻本印行,是書為林紓第一部公開出版的文學作品集,意味著他就此邁入

    福建工程學院學報 2015年2期2015-04-06

  • 一場未曾發生的文白論爭* ——林紓一則晚年佚文的發現與釋讀
    文白論爭* ——林紓一則晚年佚文的發現與釋讀夏曉虹1924年3月10日,《益世報》發表了一則由該報編者王蕓渠撰寫的《偶談》。這篇旨在堅持白話文立場,批評引導文學風氣的胡適言論失當、產生了不良后果的短文,因涉及林譯小說由五年前的冷落到現在的熱銷,語帶嘲諷,令林紓“頗為難受”,故與弟子張湯銘合作撰寫了一篇題為《讀〈益世報〉蕓渠〈偶談〉書后》的白話游戲文進行反擊。本擬交由《晨報副刊》發表,由于主編孫伏園的反對,此文當年并未刊出,一場很可能發生的新一輪文白論爭因此

    中山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5年1期2015-01-23

  • 林紓的臺灣記憶略述*
    者系福建工程學院林紓文化研究所所長、文化傳播系教授、文學博士)臺灣,離八閩海西最近的祖國寶島,僅僅隔著一道淺淺的海峽與大陸相望,天時地利地接納了為數眾多的福建移民,而林紓 (1852~1924)及其親友也在這塊土地上留下了斑斑足跡,令畏廬老人終身緬懷不已。歷來學者對林紓赴臺的說法不一。臺灣邵祖恭、陳敬之先生指出:“紓三至臺灣。同治六年,十六歲,因省父,一至臺灣。光緒四年,二十七歲,因弟喪,再至臺灣。另一次,失考?!谖闯擅?,世殆不知林紓到過臺灣,此確

    閩臺文化研究 2012年3期2012-12-18

  • 2011年林紓研究芻議
    (福建工程學院 林紓文化研究所,福建 福州 350111)一、舊“看點”:翻譯文學熱點研究的接力林譯小說一直是學界林紓研究的重中之重。在2011年占了絕對數量優勢的這種論文中,主要有三種取向:首先是具體作家、作品的分析。涉及的作品主要有《巴黎茶花女遺事》(3篇)、《黑奴吁天錄》(13篇)、《迦茵小傳》(4篇)、《塊肉余生述》(4篇),以及《魯濱孫飄流記》、《伊索寓言》、《李迫大夢》、《撒克遜劫后英雄略》、《三千年艷尸記》等。黃睿、朱萍通過與歐文原作的逐一對

    浙江海洋大學學報(人文科學版) 2012年6期2012-08-15

  • 總想當保守派的革新派——翻譯家林紓新論
    革新派——翻譯家林紓新論何輝斌(浙江大學外國語言文化與國際交流學院,杭州 310058)通過諸多名家之口,證實林紓是近代歷史上譯介西方文學成就最高的人;指出林紓相比翻譯家的頭街,他更愿意以古文家自居。史料證明,林紓創作古文非常認真,而翻譯極其追求速度,其古文的功底給翻譯帶來了奇特的效果。認為,他最早發現西方文學的價值并引進西學,之后又與以西學否定傳統文學的激進派展開論戰,是一個總想當保守派的革新派。林紓;保守;革新林紓“獨嗜西籍”,是近代歷史上最早認真地向

    上海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2年4期2012-04-12

  • 林紓真的是“翻譯家”? ——“譯者”身份與林紓研究
    :梁啟超、嚴復和林紓。近些年來,隨著西方翻譯理論源源不斷地被引入國內,很多人都開始把這些理論和中國的翻譯現象結合起來進行研究。顯然,像嚴復、林紓這樣公認的翻譯大家更是研究的熱點。但從現有的研究成果來看,我們往往忽略了一個重要而特殊的情況,那就是林紓的翻譯活動。在翻譯界幾乎無人不曉林紓的大名。提及林紓則都會說起林紓的特別之處,那就是他一個目不識“蟹行文字”的人,卻“翻譯”了數量驚人的外國作品。長期以來人們都默認了林紓是一位著名的“翻譯家”,所以對他的翻譯行為

    當代外語研究 2012年5期2012-04-01

  • 林紓的西方小說研究
    輝斌現代中國文學林紓的西方小說研究何輝斌清末小說家曾孟樸對林紓有這么一個印象:“有一回,我到北京特地去拜訪他,和他一談之下,方知畏廬先生雖是中國的文豪,外國文是絲毫不懂的,外國文學源流,更是茫然,譯品全靠別人口述,連選擇之權,也在他人手里?!雹僭蠘悖骸对壬饡?,《胡適全集》第3卷,第811頁,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林紓的確不是外國語言文學專家,對外國文學的理解不可能總是到位。但畢竟他是一代文豪,有著出色的文學直覺,他說:“予嘗靜處一室,可經

    東吳學術 2012年1期2012-04-01

  • “不祧之祖”與“開山之祖”
    鄭朝宗為《林紓評傳》而寫四年前,張俊才同志和他的導師薛綏之先生合編一冊《林紓研究資料》,由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當時我曾在《福建論壇》上發表一文,題作《評<林紓研究資料>兼論林紓對世界文學的貢獻》,文末說:林紓是福建人,他對我國現代文學和世界文學既然有了這樣一些貢獻,我們福建人決不應該忘記他。像《林紓研究資料》之類的書本應由我省學人負責主編,而今已被外省熱心的同志“越俎代庖”了。我懇切希望今后我省文學研究者迎頭趕上,把繼續深入研究林紓的職責擔負起來。這就是我

    讀書 1991年5期1991-07-15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