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肝管

  • 腹腔鏡膽囊切除圍手術期預防較大副右肝管損傷體會
    肝外膽管多為副右肝管,因其特殊的解剖學位置,易誤認為膽囊管或血管予以夾閉、切斷,導致黃疸、肝功能損傷、膽管炎等一系列后果。高峻等[3]報道副右肝管在肝外膽管損傷中發生率甚至高達66%,臨床操作中需引起高度重視?,F將本院LC圍手術期發現的7例較大副右肝管病例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探討圍手術期較大副右肝管損傷的預防和處理。1 臨床資料1.1 一般資料2015 年12 月至2021 年12 月上海市寶山區中西醫結合醫院實施LC 4 000余例,圍手術期發現并證實較

    肝膽胰外科雜志 2022年12期2023-01-13

  • 腹腔鏡膽囊切除術膽管損傷的預防分析及研究
    的人數為8例,右肝管橫斷的人數為4例,迷走肝管損傷以及副肝管損傷的人數為8例,右側肝管電灼傷的人數為2例,肝總管電灼傷的人數為4例。納入標準:①患者均進行腹腔鏡下膽囊切除術,且發生膽管損傷;②患者知情同意、資料完整且積極參與。排除標準:①存在嚴重腦部、心臟并發癥者;②非手術所致的膽管損傷者;③隨訪期間無故消失、失去蹤跡者,無法進行有效聯絡者。1.2 方法對膽總管橫斷損傷以及右肝管損傷的患者實施對端吻合以及T管支撐引流術干預,膽管對端吻合時,醫生需采用5-0

    智慧健康 2022年27期2022-12-01

  • 完全腹腔鏡下手術治療新生兒、小嬰兒先天性膽總管囊腫70例*
    膽總管囊腫切除、肝管空腸Roux-en-Y吻合術是標準術式。1995年,Farello等[3]報道腹腔鏡輔助手術治療先天性膽總管囊腫。常規腹腔鏡輔助膽總管囊腫手術在完成消化道重建時,由于腹腔鏡下行腸管斷離和吻合難度較大,同時也是因為習慣,需擴大臍部切口,將腸管拖至腹腔外完成空腸端側吻合、膽支腸襻封閉,再將腸管回納腹腔后縫合臍部切口重建氣腹,繼續在腔鏡下完成膽腸吻合,而腸管拖拽、反復建立氣腹不僅使手術步驟繁瑣,而且新生兒、小嬰兒組織嬌嫩,腸壁菲薄,拖拽腸管使

    中國微創外科雜志 2022年10期2022-10-22

  • LC引起的醫源性右肝管、副肝管損傷的診治
    )龐大的基數,右肝管/副肝管損傷遠比報道的多,又因為缺乏經驗和共識,其處理方法高度多樣化[4],有時相較單純膽總管損傷更為困難,文獻中含長期隨訪的研究極少。據報道19%~50%的病例合并膽道變異[1,5-6],且與副肝管變異有關[7]。約91%的副肝管出現在膽囊三角內[8],其中86.7%~100.0%的副肝管引流右后膽管[9]。LC中發生右肝管、副肝管損傷并非少見,部分保守治療成功的病例并未及時在文獻中分享[6,8],這部分患者也因癥狀、損傷程度、治療高

    肝膽胰外科雜志 2022年9期2022-10-03

  • 經膽囊板入路與傳統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治療膽囊結石臨床療效對比研究
    的形態分為匯入右肝管、右副肝管、或者低位和高位匯入膽管,以及極為罕見地匯入交通性副肝管等,高位匯入膽總管或者右肝管/右副肝管是需要警惕的情況。筆者應用“膽囊管”入路發現相當部分膽囊管“高位匯入”膽總管,膽囊管“增粗”的病例實際為膽囊管在肝門板區域迂曲,通過緊貼膽囊板往膽總管方向分離,類似于降低肝門板技術,將膽囊板與肝門板之間延續且折疊的間隙打開,使得膽囊管離斷平面遠離肝外膽管。同時膽囊三角區域精細的解剖可更清楚地識別管道結構,減少術中出血量與術后引流總量,

    中國臨床解剖學雜志 2022年4期2022-07-30

  • 肝管入路單通道橫跨左右肝管引流治療匯管區惡性梗阻性黃疸的臨床研究
    堵塞,或伴有左右肝管不相通。常規的經皮肝穿刺膽道引流術(PTCD)引流術,不能充分引流膽汁,因此大部分此類患者的引流方法需要兩根甚至多根引流管,單通道跨左右肝管引流屬于改良的引流方法,通過該方式應用能夠減少患者的帶管數量、減少穿刺置管風險、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減少患者的治療費用,同時能夠達到多管引流的治療效果,但是目前臨床開展病例數量較少,而且效果說法不一[2]。本研究觀察了右肝管入路單通道橫跨左右肝管引流治療匯管區惡性梗阻性黃疸效果,以期為臨床提供指導和

    中國普通外科雜志 2021年12期2022-01-17

  • 腹腔鏡下兩種膽道重建技術在小兒膽總管囊腫術中的應用比較
    有效療法。目前,肝管空腸Roux-en-Y吻合術與改良膽腸袢式吻合術在CCC治療中均有較廣泛應用,但二者臨床效果與適用性仍需進一步探究[2]。對此,本文通過對120例CCC患兒分別進行肝管空腸Roux-en-Y吻合術與改良膽腸袢式吻合術治療,探究兩種膽道重建技術療效與安全性差異。報告如下。1 資料與方法1.1 一般資料選取2017年7月~2019年7月入住鄭州大學附屬兒童醫院的120例CCC患兒為受試對象,按隨機數表分為試驗組和對照組各60例。試驗組男15

    山西衛生健康職業學院學報 2021年4期2021-12-15

  • 腹腔鏡手術治療肝總管細小型及合并副肝管變異的先天性膽道擴張癥
    管、肝總管、左右肝管及肝內膽道,文獻報道30%~96%的CBD合并胰膽管合流異常(pancreaticobiliary maljunction,PBM)[2,3]。腹腔鏡手術治療的要點包括切除擴張的膽道和膽囊、胰膽分流以及膽道重建[4]。由于膽道擴張位置的不同和膽道變異的存在,切除擴張膽道或膽道重建的過程會面臨一些困難。本研究回顧性分析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兒童醫院11例肝總管細小型及合并副肝管變異CBD的手術治療經驗,現報告如下。材料與方法一、臨床資料201

    臨床小兒外科雜志 2021年11期2021-12-07

  • 兒童膽總管囊腫合并Ⅳ型副肝管的診治體會
    種類多樣,其中副肝管是臨床較少見的膽道解剖變異。根據副肝管在肝外膽道的匯入位置可將其分為4類,Ⅰ型:副肝管直接匯入膽囊;Ⅱ型:副肝管匯入膽囊管或膽囊管匯入副肝管;Ⅲ型:副肝管由右側或左側直接匯入肝總管;Ⅳ型:副肝管匯入膽總管[1]。本文所述Ⅳ型副肝管采用此分型。文獻報道還有其他更為細致的分類[2-3],但大體與前文相似。副肝管的存在增加了膽總管囊腫術中誤損傷的風險。本文總結了徐州市兒童醫院診治的5例膽總管囊腫合并Ⅳ型副肝管患兒的臨床資料,現將其診斷與處理體

    腹腔鏡外科雜志 2021年10期2021-11-11

  • 外科醫源性膽道損傷56 例臨床分析
    損傷;1 例為右肝管損傷;3 例患者為左右肝管匯合部損傷。損傷性質主要為:膽總管橫斷29 例;5 例患者為膽總管縫扎;18 例為肝總管橫斷;右肝管縫扎2 例;左右肝管匯合處橫斷縫扎2 例。1.2 治療方法對全部患者均實施傳統手術方法或者是腹腔鏡治療的方法,在出現醫源性膽道損傷情況以后,要及時對發生損傷的位置實施修補,主要采取的方法為:實施膽腸吻合術的49 例,分別為肝總管空腸Roux-en-y 吻合29 例與16 例肝門膽管空腸Roux-en-y 吻合,左

    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 2020年48期2020-12-24

  • 肝膽特異性磁共振對比劑莫迪司的排泄特征及其臨床應用
    CG)圖像中左右肝管、肝總管及膽總管內對比劑信號強度與直徑的動態變化規律,以及MRCG對膽道系統的顯示效果,并分析其最佳的排泄期掃描時間窗,以優化排泄期掃描序列,并進一步探討排泄性MRCG在膽道病變中的潛在應用價值。1 材料與方法1.1 研究對象 研究對象為2015年2月至2016年12月莫迪司磁共振增強檢查時膽管系統于排泄期顯影的患者30例,男18例,女12例,年齡38~75歲,平均52.9歲?;颊邿o肝、腎、心功能不全,無肝膽系統外科手術史。該研究經醫院

    實用藥物與臨床 2020年5期2020-06-08

  • 小兒先天性膽管擴張癥的診治:附44例報告
    13],但是小兒肝管較細,腹腔鏡及機器人手術治療小兒CBD后肝管空腸吻合(hepaticojejunostomy anastomosis,HJA) 狹窄的發生率較高[14-16],因此在小兒CBD治療中開展腹腔鏡及機器人手術需要先進的技術技能支持。此外,膽腸吻合方式也是吻合口狹窄的關鍵因素,目前囊腫切除后膽管空腸Roux-en-Y吻合術被公認為臨床療效可靠的膽腸吻合方式,但術后長期并發癥發生率較高,因此國內報道了多種改進的膽腸吻合術式,如便捷法改良膽腸吻合

    中國普通外科雜志 2020年2期2020-03-13

  • 腹腔鏡膽囊切除術膽道并發癥的防治
    膽漏;B型:異常肝管阻塞,最常見于變異的右肝管;C型:異常膽管橫斷,不合并膽管阻塞;D型:肝總管或不伴橫斷的膽總管管壁部分損傷;E型:膽管連續性缺失;其中E1型:肝管匯合部以下缺失大于2 cm,E2型:肝管匯合部以下缺失小于2 cm,E3型:橫斷位置位于肝總管與左右肝管匯合處,E4型:橫斷位置位于左右肝管匯合處,左右肝管連接處破壞,E5型:異常右肝管損傷合并肝總管損傷。其分型模擬圖見圖1。 圖1 Straberg膽道損傷分型模擬圖(圖片引自Cho JY,B

    腹腔鏡外科雜志 2019年11期2019-12-30

  • 肝膽外科術后膽漏原因分析和防治策略研究
    者自身原因以及副肝管損傷等內容,A組患者治療康復時間要長于B組;結論:肝膽外科手術中要合理放置T管,保證患者禁食,加強營養支持以及抗感染治療?!娟P鍵詞】肝膽外科手術;膽漏;原因;防治【中圖分類號】R47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7484(2019)06-0108-01肝膽外科手術相對常見,手術依據人體解剖學的相關原理實施,完成手術切口、引流以及縫合,操作需要使用相應的保護措施,否則會產生膽道以及膽管損傷,嚴重的時候,

    中國保健營養 2019年6期2019-10-21

  • 膽結石掉到膽管怎么做手術?
    分患者伴有發熱。肝管梗阻時,可出的黃疸。膽管結石不及時治療會并發急性膽管炎,影響生活工作,嚴重者還可誘發膽管癌。對于兩種膽管結石的治療方法也不相同。肝外膽管結石:膽管結石是長期存在的,如果沒有發生黃疸也有可能造成膽汁性肝硬化。肝外膽管結石可以進行ERCP逆行胰膽管造影乳頭肌切開取石術十二指腸鏡下治療。肝外膽管結石的手術治療:1)對于肝外膽管結石,首選方法是膽總管切開取石、“T”形管引流術,可以開腹或者利用腹腔鏡進行手術,這種方法對單純的膽總管結石、膽管上下

    學習與科普 2019年2期2019-09-10

  • 一例LC術中誤切副肝管引發醫療糾紛的原因分析
    膽囊床旁可見右副肝管低位會合狹窄,膽管成形后行膽腸吻合。術后好轉出院?;挤秸J為,醫方(患者初次就診的雅安市當地某??漆t院)在診療過程中的醫療行為存在過錯,在手術中誤切了右側副肝管導致術后繼發膽漏、膽汁性腹膜炎,造成患者身心痛苦,遂訴至醫方所在地法院;經該法院委托,到筆者所供職的司法鑒定機構進行醫療損害鑒定。二、案情討論(一)本例手術失誤所在患者羅某于3月22日在醫方全麻下行腹腔鏡膽囊切除術(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

    醫學與法學 2019年2期2019-03-03

  • 肝腸吻合在Bismuth Ⅲ、Ⅳ型肝門部膽管癌術中的應用
    離出腫瘤上端的左肝管、右前、右后等肝管,必要時切除肝門部周圍部分肝組織,以利于肝管的暴露,距腫瘤約0.5cm處予以切斷肝管。1例因肝右動脈騎跨右后肝管上,無法分離右后肝管,予以切斷、結扎肝右動脈,游離出右后肝管,予以切斷,完整切除腫瘤,移去標本。肝管切緣均送快速病理檢查。距屈氏韌帶以下約20cm切斷空腸,提起遠端空腸,斷端予以閉合器關閉,切開腸系膜對側緣空腸壁約6cm,于結腸前行肝門部膽管周圍結締組織與空腸端側吻合。距肝腸吻合約口60cm處行腸腸端側吻合。

    醫學理論與實踐 2019年5期2019-02-26

  • 兒童膽總管囊腫合并副肝管畸形7例診治體會
    州450052副肝管是膽道變異之一,它的存在增加了膽總管囊腫切除術中膽管損傷的風險。作者總結了7例膽總管囊腫合并副肝管畸形患兒的診斷和處理體會,報道如下。1 臨床資料1.1一般資料回顧性分析我科2012年7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膽總管囊腫患兒204例,男56例,女148例,年齡4 d~15歲(3.4±3.0)歲;均行手術治療,其中137例行腹腔鏡下膽總管囊腫切除膽腸吻合術,67例開腹行膽總管囊腫切除膽腸吻合術。204例中共明確診斷副肝管畸形7例。1.2診

    鄭州大學學報(醫學版) 2019年1期2019-01-31

  • 腹腔鏡肝門部膽管癌Ⅲa根治性切除術(附1例報告)
    囊多發結石,左右肝管匯合處及膽總管上段梗阻(圖1),肝內膽管內徑6.3 mm,大小5 mm×5 mm×7 mm缺損,考慮占位性病變,肝脾被膜下積液。CT:右肝管擴張,右肝管起始部、左右肝管匯合處管壁增厚,呈向心性狹窄(圖2)。實驗室檢查:尿常規BIL 2+,URO 3+。ALT 140 U/L,AST 185 U/L,ALB 32.6 g/L,總膽紅素223.3 μmol/L,直接膽紅素119.6 μmol/L,TBA 119.5 μmol/L,ALP 8

    中國微創外科雜志 2018年11期2018-11-22

  • 肝門部膽管癌高位多支復雜膽道梗阻的介入引流方法探討
    位于肝總管、左右肝管及其匯合部的原發性膽道腫瘤,又稱Klastkin瘤,是膽道系統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颊叨嘁蚰懙拦W枰鸶文I功能損傷和感染而導致機體衰竭而死亡,傳統的外科手術切除率低且預后差[1]。介入引流技術以其微創、有效、可重復等優點已成為本病主要的姑息性治療方法。然而對于Bismuth-Corlett分型為Ⅲ~Ⅳ型的肝門部膽管癌,由于腫瘤侵犯造成左右肝管主干,甚至二級分支之間互不相通,給膽道介入引流帶來了困難。對于這種復雜的高位膽道梗阻,在具體引流

    中華介入放射學電子雜志 2018年4期2018-10-29

  • 全腹腔鏡Bismuth I型肝門部膽管癌根治術7例*
    瘤發生在肝總管、肝管分叉部、左右肝管的第一、二級分支的膽管癌,是肝外膽管癌中最常見的也是最難治的類型,文獻統計肝門部膽管癌占膽管癌的比例基本在40%~60%[1,2]。臨床上常采用Bismuth分型,其中Ⅰ型為腫瘤位于肝總管,未侵犯左右肝管匯合部。手術主要以傳統的開放手術為主。我院2011年1月~2016年1月行全腹腔鏡下Bismuth Ⅰ型肝門部膽管癌根治、肝管空腸Roux-en-Y吻合術7例,報道如下。1 臨床資料與方法1.1 一般資料本組7例,男5例

    中國微創外科雜志 2018年3期2018-03-20

  • 腹腔鏡膽囊切除術膽管損傷及膽漏的防治1
    :迷走膽管漏、副肝管損傷、肝總管及膽總管損傷、膽囊管漏。隨著臨床經驗的逐漸積累,膽管損傷、膽漏的發生率呈逐漸下降趨勢。如果處理不當或重視不足,會給患者造成不良甚至非常嚴重的后果。本文現分析膽管損傷、膽漏的發生原因,以及相應預防、處理措施,將體會報道如下。1 資料與方法1.1 臨床資料 回顧分析2003年7月至2016年11月重鋼總醫院普通外科及重慶市公共衛生醫療救治中心平頂山院區普通外科施行4 315例LC的臨床資料,40例發生膽管損傷及膽漏。其中,男16

    腹腔鏡外科雜志 2017年12期2018-01-19

  • 規則性肝切除聯合膽道鏡治療肝管結石的近期療效觀察
    除聯合膽道鏡治療肝管結石的近期療效觀察艾時剛,查承志,劉欽(景德鎮第三人民醫院普外二科,江西 景德鎮 333001)目的 探討分析規則性肝切除聯合膽道鏡治療肝管結石的近期療效。方法 在確診肝管結石并接受治療的患者中選取符合條件的80例作為研究對象,并隨機分為兩組。其中40例患者予以規則性肝切除術聯合膽道鏡治療,為觀察組;另40例患者予以單純規則性肝切除術治療,為對照組。觀察兩組患者術后并發癥的發生情況及術后6個月的復發率,比較分析規則性肝切除聯合膽道鏡治療

    當代醫學 2018年1期2018-01-07

  • 肝膽外科手術后膽漏的原因分析及防治對策
    發生的原因包括副肝管損傷、T管放置不當和患者的個人因素等等,根據這些原因本文采取回顧性分析方式探究防治對策。結果 2周內恢復的患者有38例,2~3周內恢復的有21例,3~4周恢復的14例,4周以上恢復的8例,總體來說患者的恢復時間還是比較短的。結論 針對肝膽外科患者正確放置T管并按照手術規定進行操作,術后讓患者接受抗感染、禁食和營養支持等治療,可以有效降低患者出現膽漏的幾率,即使出現也能通過治療手段及時控制,從而確保手術效果和患者的生活質量。肝膽外科手術;

    臨床醫藥文獻雜志(電子版) 2017年63期2017-12-18

  • 規則性肝切除聯合術中膽道鏡治療肝管結石的效果
    合術中膽道鏡治療肝管結石的效果吳春泉(新汶礦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中心醫院普外科,山東 新泰 271233)目的觀察對肝管結石患者采用規則性肝切除術、術中膽道鏡聯合手術的臨床療效。方法對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100例肝管結石患者進行觀察,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將患者分為研究組、參照組各50例。研究組采用規則性肝切除術、術中膽道鏡聯合手術治療,參照組采用規則性肝切除術治療,觀察兩組患者手術效果及并發癥情況。隨訪2年,記錄復發情況。結果研究組2年內復發

    中國醫藥指南 2017年20期2017-09-03

  • 完全腹腔鏡成人膽總管囊腫切除術的技術改進
    切除、膽囊切除、肝管空腸Roux-en-Y吻合。腹腔鏡下超聲刀銳性分離結合吸引器沖洗鈍性解剖法游離并完整切除膽總管囊腫和膽囊,用“一點法”全程全層連續縫合技術行肝管空腸端側吻合,用腔鏡下直線切割吻合器行空腸側側吻合。 結果 全組均成功完成腹腔鏡手術,無中轉開腹。手術時間150~310 min,平均184.3 min,其中“一點法”肝管空腸吻合時間18~45 min,平均22.7 min。術中出血量30~120 ml,平均50.5 ml。術后第1天疼痛評分1

    中國微創外科雜志 2017年7期2017-08-07

  • 二次膽道手術治療肝管結石的臨床效果分析
    二次膽道手術治療肝管結石的臨床效果分析何 偉(攀鋼總醫院密地院區普外科,四川 攀枝花 617063)目的:分析二次膽道手術治療肝管結石的臨床效果。方法:將我院2005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60例肝管結石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保守治療)及觀察組(二次膽道手術治療),每組各30例,3個月后對兩組治療總有效率、生活質量進行比較。結果: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為90%、生活質量總分為88.56±1.34分,對照組治療總有效率為70%、生活質量總分為77.48±1.

    四川生理科學雜志 2017年2期2017-07-03

  • 醫源性膽管損傷重在預防
    管過短或開口于右肝管,或過度牽拉膽囊而將肝管或膽總管誤認為膽囊管予以切斷結扎;②術中突發大出血,盲目鉗夾或縫扎止血;③膽囊局部炎癥重,組織粘連緊密,解剖時不慎誤傷;④常規切除膽囊過程中術者操作粗疏。對于膽管損傷的分型,目前國內外多采用Bismuth分型:Ⅰ型發生在左右肝管匯合部下方,膽管殘端長度>2 cm;Ⅱ型發生在左右肝管匯合部以下,近端膽管殘端長度2 如何把握膽管修復手術時機與策略?根據手術時機一般將膽管修復手術分為緊急膽管修復手術、早期手術、后期手術

    臨床誤診誤治 2017年4期2017-06-27

  • 膽管損傷與損傷性膽管狹窄修復的相關問題探討
    重建。肝葉或肝段肝管狹窄并伴有肝組織萎縮可行肝葉或肝段切除。強調顯露并解除肝門膽管高位狹窄是修復成功的關鍵,而肝Ⅳb段切除能夠充分顯露左右肝蒂,有助于切開左右肝管及二級肝管,是顯露高位狹窄膽管的良好方法。膽管疾??; 膽管炎; 修復外科手術損傷性膽管狹窄是肝膽外科臨床常見且復雜的嚴重問題,常常發生于腹腔鏡甚至傳統開腹膽囊切除術中直接損傷肝門或肝外膽管,發生率為0.2%~1.1%[1-2],胃腸及胰腺手術中如解剖結構不清或處理失當也時有發生。近年來一些微創療法

    臨床肝膽病雜志 2017年2期2017-03-09

  • 腹腔鏡膽囊切除高位膽管損傷的預防及處理
    有30例,有接受肝管空腸Roux en Y吻合治療的患者1例出現輕微膽道感染癥狀。結論 術中顯露肝總管能夠對高位膽管損傷起到有效預防,治療可以選擇肝總管空腸Rou X-en Y吻合術。腹腔鏡膽囊切除;高位膽管損傷;預防;處理腹腔鏡膽囊切除術(LC)作為一項微創手術,創傷輕微,術后能夠迅速恢復,當前是臨床膽囊良性疾病治療的主要方法[1]。但是該術式還是可能出現膽管損傷,為了保證手術安全性,必須有效預防膽管損傷。本研究具體就我院腹腔鏡膽囊切除高位膽管損傷32例

    臨床醫藥文獻雜志(電子版) 2017年22期2017-03-07

  • 腹腔鏡膽囊切除術膽管損傷的診治分析
    2型;另1例為右肝管損傷致膽汁漏,按中華醫學會膽道外科學組分類標準該例膽管損傷歸為IIA[4]。2例術后2 d發現膽汁漏(其中1例為院外轉入),ERCP考慮為IV型。其余10例術后1周以上發現,臨床表現為腹痛、腹脹、發熱(體溫37.5~39℃)及黃疸,血總膽紅素42~263(118±26.7)μmol/L(正常值1.7~17.1 μmol/L),直接膽紅素36.8~159(92.3±23.5)μmol/L(正常值0~7.0 μmol/L)。經MRCP或ER

    中國普通外科雜志 2017年8期2017-01-14

  • 腹腔鏡在膽道損傷修復手術中的應用:13例長期隨訪結果
    傷13例:1例左肝管不完全橫斷傷,1例右肝管不完全橫斷傷,4例肝總管完全橫斷傷,1例膽總管損傷修復后狹窄,采用端端結節外翻縫合左肝管、右肝管、肝總管或膽總管,T管引流;3例高位肝管損傷采用Roux-en-Y膽腸吻合,經左或右肝管或腸管放置T管支撐膽腸吻合口;1例左、右肝管匯合下方肝管前壁直徑10 mm缺損,采用轉移膽囊管壁瓣修復肝管缺損,T管引流;2例膽總管后側壁1/2橫斷,行端端吻合術,未留置T管。結果13例均獲治愈,1例肝管端端吻合病例出現膽漏,腹腔引

    中國微創外科雜志 2016年8期2017-01-04

  • 肝膽外科手術后膽漏原因分析及治療手段
    置T管技巧差、副肝管遺漏或損傷、患者自身缺陷、肝裂傷處理技術欠佳的患者比例均明顯高于對照組,觀察組分別為35.7%、28.6%、32.1%、64.3%、28.6%,對照組分別為7.1%、3.6%、3.6%、10.7%、0.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肝膽外科手術;膽漏;原因;治療手段膽漏分為膽內漏、膽外漏兩種,指的是膽汁(或含膽汁成分的液體)持續經異常途徑流出稱為“膽漏”[1]。任何膽道或與膽道鄰近的臟器手術均有導致膽漏發生的概率。膽漏屬于肝膽外科術后一種較

    當代醫學 2016年2期2016-06-15

  • 腔鏡膽囊切除術中右副肝管及右肝管損傷的預防及處理
    時,低位匯合的右肝管與右副肝管,易誤認為膽囊管,切斷后造成不必要的損傷[1]?,F總結30例在本院行腹腔鏡下膽囊切除術中存在的膽道變異病例,探究右副肝管、右肝管損傷的預防、處理,現具體分析如下。1 資料與方法1.1 一般資料:在所有的病例中,9例男性,21例女性,年齡從31~72歲,平均年齡為(43.2±3.4)歲。在術前,所有患者均未發現膽道的變異?;颊咴谝话阗Y料上,差異在統計學上沒有意義。1.2 手術方法:在術中,提拉膽囊,認真分析膽囊三角的解剖結構。若

    中國醫藥指南 2015年21期2015-06-08

  • 64層螺旋CT血管造影聯合陰性對比CT膽管造影評判肝門部膽管癌手術切除性
    浸潤肝總管和左右肝管。肝門的生理結構較為特殊, 周圍組織及器官毗鄰關系復雜[1]。選擇何種有效的診斷方法, 能夠對臨床手術治療提供依據[2]。本次研究對本院診治的肝門部膽管癌手術治療的患者臨床資料進行分析, 對比術前術后聯合CT檢查的評價效果, 現報告如下。1 資料與方法1.1 一般資料 選擇本院2011年6月~2013年6月診治的肝門部膽管癌患者共58例, 均進行手術治療, 收集臨床資料分析。其中男38例, 女20例, 年齡36~78歲, 平均年齡(61

    中國實用醫藥 2015年17期2015-05-08

  • 腹腔鏡膽囊切除術中膽管損傷的原因分析及術中處理
    ,2例為膽總管至肝管匯合部缺損。4例膽管損傷均于術中發現并及時行開腹手術。2例膽總管橫斷傷行膽管端端吻合T管引流術,2例膽總管至肝管匯合部缺損,于左右肝管斷端放置支架管外引流,二期由膽管外科??漆t生行肝管Roux-en-Y空腸吻合術。4例膽管損傷患者術后回訪3~12個月均未發現膽管狹窄及逆行感染,恢復滿意。3 討 論3.1 術者主觀因素是導致膽管損傷的主要因素301醫院回放22例膽管損傷的手術錄像,顯示大部分膽管損傷是由于術者的腹腔鏡下解剖的認知失誤,極少

    交通醫學 2015年5期2015-04-15

  • 原發性肝癌合并梗阻性黃疸的聯合介入治療
    高位性梗阻,左側肝管梗阻8例,右側肝管梗阻15例,雙側肝管梗阻13例。肝功能Child分級:A級16例,B級12例,C級8例。AFP>180 ng/mL 34例。1.2 儀器與方法 患者均使用Cook公司微穿刺交換套裝、8.5 F或10.2 F外引流管、南京微創公司MTN型記憶鈦鎳合金膽道支架(直徑8~10 mm,長度40~80 mm)。根據肝內膽管擴張情況與腫瘤所在部位,選擇不同的經皮膽道肝穿刺點,穿刺道盡可能避開腫瘤。所有患者先行膽道造影,了解膽道梗阻

    中國中西醫結合影像學雜志 2015年2期2015-03-07

  • 膽道閉鎖的超聲診斷
    兒超聲顯示有左右肝管匯合部纖維斑塊,門靜脈肝外膽管區紊亂,呈條索樣高回聲,出現三角形的形狀,兩端細小、中間膨大,即為“TC征”,其中12例患兒的左右肝管匯合部可見高回聲斑塊,長徑1.5~2.4 cm,厚徑0.4~0.7 cm,4例患兒的高回聲斑塊較小,長徑0.7~1.4 cm,厚徑0.20~0.25 cm,由于斑塊較小不易辨認。有2例患兒膽囊空癟,無囊腔顯示,超聲呈長條狀高回聲區,2例患兒的膽囊癟小,膽囊腔萎縮,16例患兒膽囊大小明顯小于正常,充盈不佳,膽

    中國現代藥物應用 2015年17期2015-01-23

  • 腹腔鏡膽管損傷的外科處理
    管和將變異的右副肝管誤認為膽囊管;后者包括未能牢靠結扎膽囊管、剝離膽囊壁時進入肝床、電凝切除或止血時造成膽管損傷、過度牽拉向肝總管隆突的膽囊管、夾閉止血時造成損傷和不適當的膽管探查。1.3 其他因素其他因素包括:⑴生理因素:病人肥胖,局部解剖關系不易辨認;⑵解剖因素:①膽道解剖變異:右肝管異常匯合,如右副肝管、膽囊管異常匯入肝外膽管②肝動脈、門靜脈異常分支/走行。⑶病理因素:①膽囊及鄰近組織炎癥水腫、黏連萎縮、內瘺等;②再次或多次手術,局部黏連嚴重;③穿透

    外科研究與新技術 2014年2期2014-10-23

  • 腹腔鏡膽囊切除術中膽管損傷的防治
    如膽囊管開口于右肝管匯合或左肝管;二是膽囊管本身結構異常,如雙膽囊管畸形,膽囊管冗長,膽囊管粗短等。膽囊管異常情況下,術中要明確“一壺腹”和“三管”的結構后再進行膽囊管的手術,使膽囊管在無張力的情況下進行切斷、結扎。對所分離的管道存在疑問時,切不可上鈦夾和切斷。(3)術者因素:術者技術粗疏也是造成膽管損傷的重要因素,如術中過度牽引膽囊致膽總管成角,誤將膽總管當作膽囊管夾閉部位過于靠近膽總管造成膽管狹窄;膽管出血,在未明確出血部位情況下盲目使用電凝、鈦夾,導

    生物技術世界 2014年8期2014-08-15

  • 多層螺旋CT最小密度投影聯合曲面重組膽道成像對肝門部膽管癌的應用價值
    源于膽管分叉和主肝管膽管上皮的腫瘤,是引起梗阻性黃疸的重要原因之一,因其解剖結構特殊,周圍毗鄰關系復雜,不同分型的手術切除方式及術后生存率存在一定差異,故要求影像學檢查清晰顯示腫瘤,準確定位、定性及分型。臨床上HCCA的篩查多采用B超,術前定性、分型多采用常規CT或MRI[1],診斷價值有待提高。本文對經多排螺旋CT(MSCT)檢查、手術病理證實的21例HCCA患者的資料進行分析,探討左前斜冠位的最小密度投影(M inIP)聯合曲面重組(CPR)膽道成像在

    中國醫學影像學雜志 2013年9期2013-02-27

  • 規則性肝臟部分切除治療復雜肝內膽管結石68例
    肝總管分叉以上的肝管結石,由于膽管感染反復發作,故膽管炎、術后膽道狹窄及殘留繼發結石一直為肝膽外科的治療難點之一[1]。本組行規則性肝部分切除復雜肝內膽管結石病例現報告如下。1 資料與方法1.1 一般資料 本組68例患者,其中男32例,女36例,年齡25~79歲,平均51歲;病史最短1年,最長者16年,主要臨床表現為間斷性右上腹痛、黃疸、發熱、惡心等癥狀。首次手術者26例,再次手術者42例,其中三次以上手術者12例。1.2 治療方法 遵循規則性肝段切除的原

    中國實用醫藥 2013年6期2013-02-02

  • 先天性膽總管囊腫切除后采用不同膽道重建手術方式的遠期治療效果
    術方法有4種:①肝管空腸Roux-Y吻合術:其中對15例患者實施肝管空腸Roux-Y吻合術,手術方法是先留置肝管空腸30cm膽支,肝管空腸近端和遠端側與肝管空腸端側進行吻合手術。②回盲部腸段間置術:其中對21例患者實施回盲部腸段間置術,手術方法是切除闌尾后,取整塊的升結腸5cm和回腸15cm,將其與肝管和空腸間之間的Y式相吻合。③肝管十二指腸吻合黏膜乳頭成形術:其中對17例患者實施肝管十二指腸吻合黏膜乳頭成形術,將十二指腸降部進行游離,提升至肝門位置,沿縱

    中國醫藥指南 2013年27期2013-01-25

  • 小兒先天性膽總管囊腫腹腔鏡治療體會
    鏡膽總管囊腫切除肝管空腸Roux-en-Y吻合手術是治療先天性膽總管囊腫的可靠手段,鏡下放大的手術視野有利于精確的手術操作,近期和遠期療效良好[1]。2011年10月至2012年10月,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小兒外科對3例先天性膽總管囊腫患兒進行了腹腔鏡膽總管囊腫切除肝管空腸Roux-en-Y吻合術,現將療效及體會報道如下。1 臨床資料1.1一般資料3例女性患兒,年齡分別為5歲、7歲、10歲。均有間斷上腹部疼痛伴皮膚黏膜黃染等癥狀。3例均依據典型的臨床癥狀和

    鄭州大學學報(醫學版) 2013年3期2013-01-22

  • 磁共振膽胰管成像術診斷副肝管在膽道術中的臨床價值
    655000)副肝管是肝內外膽道中最復雜而且最常見的解剖變異之一,在膽囊切除術中易誤傷,如處理不當,可發生嚴重并發癥。副肝管的識別為各種膽道手術特別是LC的順利開展提供了詳細的膽道解剖和變異資料,在預防膽管損傷及其他膽道并發癥的發生中起了重要作用,如損傷或處理不當,可導致嚴重后果[1]。筆者對2009年6月~2011年6月,在診治膽道疾病時發現的110例副肝管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以探討MRCP在腹腔鏡膽囊切除術(LC)前對副肝管的診斷價值。臨床資

    云南醫藥 2012年3期2012-08-15

  • 腹腔鏡膽囊切除術術中副肝管損傷的預防及治療體會
    管包括膽囊管、副肝管的損傷。自從1987年首例腹腔鏡膽囊切除術以來,膽管損傷就伴隨著腔鏡外科醫生,隨著腹腔鏡膽囊切除術(LC)的迅速開展及技術的成熟,95%的膽囊切除術已由腹腔鏡完成[1]。隨著手術技術的熟練,大膽管損傷的發生率逐年下降,副肝管的損傷也逐漸被腔鏡外科醫生認識,如果未被術中及時發現和正確的處理,可能導致嚴重的后果。我們將所遇到的情況總結如下,并就預防及術中治療進行探討。1 資料與方法1.1 臨床資料 我院11年間行LC共計6215例,其中行四

    中國實用醫藥 2012年28期2012-08-15

  • 肝外膽道的臨床應用解剖學觀測
    左外葉與肝左內葉肝管匯合處中心點為起點,肝左、右管匯合處中心點為止點。肝右管長度測量以肝右前葉與肝右后葉肝管匯合處中心點為起點,肝左、右管匯合處中心點為止點。外徑為肝左、右管匯合前外徑,見表1。肝左管比肝右管細、肝左管與肝總管延長線夾角較肝右管小(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肝左、右管呈“Y”形匯合共18例(60%),其中在肝門“H”型橫溝水平面下方匯合10例(33.3%),在肝門“H”型橫溝內8例(26.7%);肝左右管呈“T”型匯合共10例(33

    局解手術學雜志 2012年6期2012-07-07

  • 腹腔鏡膽囊切除術膽管損傷原因分析
    總管損傷1例,右肝管損傷1例,均開腹手術后治愈。結論通過分析和討論引起并發癥的原因,可望進一步減少損傷,降低并發癥發生率,提高LC的安全性。腹腔鏡膽囊切除術;并發癥;膽管損傷腹腔鏡膽囊切除術(LC)具有創傷小、痛苦少、術后恢復快等優越性,為進一步提高安全性,更好地開展和普及這一技術,就必須重視預防LC手術的并發癥,使之減少到最低限度。1 臨床資料1.1 一般資料 我院從2002年4月至2010年4月共行LC1647例。其中男708例,女939例,年齡22~

    中國現代藥物應用 2012年13期2012-01-24

  • 先天性膽管擴張癥三種膽道重建術式并發癥比較
    膽總管囊腫切除+肝管空腸Roux-y吻合術的手術方式,42例再附加抗返流瓣術,其中曾憲久改良Roux-y吻合術17例、矩型瓣術25例。膽總管剝離方式分為全層剝離切除術50例、Lilly式囊腫切除術15例。所有患者術中均予生理鹽水反復肝內膽道及胰膽管共同通道沖洗。術前影像學檢查合并有胰膽管共同通道內泥沙樣胰石的3例患者,經術中沖洗均發現有較多量的白色奶酪樣蛋白栓自膽管末端沖出。術中檢查證實合并肝門部Ⅰ級肝管開口處狹窄8例,其中膈膜狀狹窄5例、細管狀狹窄3例,

    海南醫學 2011年20期2011-09-05

  • 聯合應用高分辨力MRI和MRCP診斷肝門部膽管癌
    布特征:位于左右肝管匯合部者22例,位于左肝管者5例,右肝管者2例。③腫塊邊緣特征:所有29例腫塊邊緣均顯示不清,但與高信號門靜脈及擴張高信號膽管間對比明顯。本組33例病例,所有病例均表現為不同程度的肝內膽管擴張,其特征如下:①肝內膽管擴張部位:左右肝管同時擴張者26例,左肝管擴張者5例,右肝管擴張者2例。②肝內膽管擴張程度:輕度擴張11例,中度擴張19例,重度擴張3例。③臨近腫塊區特征:表現為至軟組織腫塊區突然的肝內膽管截斷。2.2 MRCP影像特征本組

    當代醫學 2011年26期2011-05-31

  • 腹腔鏡膽囊切除術中右副肝管的處理(附4例報告)
    現并確認的右側副肝管僅4例,現報告如下。1 臨床資料例1 女,42歲。因膽囊結石伴慢性膽囊炎入院行LC。手術過程中順利解剖出膽囊管、膽囊動脈用hem-lok夾夾閉后切斷,沿膽囊壺腹向上分離膽囊頸時切斷纖維組織見一直徑約3 mm管道有少量膽汁流出,于是將膽囊從膽囊床游離完畢后,將該漏膽汁管道插入輸尿管導管用稀釋到30%~40%的復方泛影葡胺造影檢查,證實該管道為右側副肝管,經肝內與右側肝管相通,給予hemo-lock夾夾閉其殘端?;颊咝g后恢復良好,術后4 d

    實用醫藥雜志 2011年12期2011-04-13

  • 膽管損傷8例治療體會
    術中膽道變異左右肝管同時斷裂2例,萎縮性膽囊炎肝總管橫斷3例,大部分橫斷1例,膽總管橫斷2例,術中分別進行了左右肝管、肝總管、膽總管原位吻合,T管支撐,然后肝總管空腸吻合,即ROYX-Y吻合硅膠管吻合口內支撐,T管支撐者半年后拔管,所有患者經過10個月以上的隨訪無黃膽,B超檢查無膽管狹窄,療效滿意。2 討 論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飲食結構的改變,膽囊結石的發病率明顯增加,膽囊切除術已成為普外科常規手術,經過幾代人的努力,已經積累的豐富的臨床經驗。但膽囊切

    中國醫藥指南 2011年20期2011-02-11

  • 腹腔鏡輔助膽管囊狀擴張癥根治術
    囊腫的徹底切除,肝管空腸Roux-en-Y吻合膽道重建術。隨著腹腔鏡操作技術的進步,膽道外科已進入微創時代。自Farello等[1]首次描述腹腔鏡下完成此種手術以來,臨床病例報道仍較少。2008年6月以來,湖南省人民醫院肝膽外科為5 例先天性膽總管囊腫患者經腹腔鏡行囊腫切除及肝管空腸Rouxen-Y吻合術,現報道如下。1 資料與方法1.1 資 料從2008年6月至2010年9月,湖南省人民醫院收治了5例先天性膽總管囊腫患兒, 其中4例為女孩,其余1例為男孩

    中國醫藥指南 2011年25期2011-02-11

  • 先天性膽總管囊腫的外科治療
    式 行囊腫切除、肝管空腸Roux-en-Y吻合術32例,行囊腫切除、肝左葉切除、肝管空腸Roux-en-Y吻合術2例,2例Caroli病行囊腫前壁切除及部分肝組織切除、囊腫空腸Y型吻合術。1.3 治療效果 本組術后1例發生膽瘺經保守治療痊愈。2例成年病人術后病理報告囊腫惡變。隨訪10月~10年,平均5.3年,全部病人生活質量優良。2 討論先天性膽總管囊腫是一種少見的先天性疾病,但在亞洲尤其是中國及日本并不少見。此病女性較多,主要發生于10歲以下兒童。按Fl

    中國中西醫結合外科雜志 2011年4期2011-02-09

  • 腹腔鏡膽囊切除術細小副肝管損傷的術中診斷與處理(附5例報告)
    除術(LC)時副肝管損傷的并發癥雖然不及左、右肝管、膽總管損傷嚴重,但是診斷與處理不當就會給患者帶來一定的痛苦和發生醫療糾紛的可能性,腹腔鏡手術具有放大作用,且能多角度觀察手術視野,理論上更易在術中發現副膽管損傷引起的膽漏,2003年~2008年本院共施行腹腔鏡膽囊切除術820例,術中發現5例副肝管損傷,現就診斷和處理報告如下。1 臨床資料1.1 一般資料 本組5例,其中女3例,男2例,年齡19~72歲,平均45歲。占同期 LC手術的0.60%(5/820

    浙江實用醫學 2010年1期2010-08-15

  • 經腹腔鏡膽囊切除術膽道損傷的原因及分類
    管解剖學變異如副肝管的出現,其出現率為10%~20%[3],匯入形式有副肝管匯入肝總管、右肝管、膽囊管、膽囊頸部、膽總管及膽囊管匯入副肝管等形式,副肝管開口越接近膽囊管越易損傷,甚至有開口于膽囊者。②膽囊動脈走行異常。③膽囊管,可有長度、匯入肝外膽管部位及匯入形式等多種變異,有與肝總管低位或高位匯合,有與肝總管粘連在一起的,有膽囊管缺如或很短的,有膽囊管從前面螺旋狀連接肝總管左側,還有膽囊管從后面螺旋狀連接肝總管左側等不同形式的變異[3]。④Calot三角

    中國醫藥指南 2010年14期2010-07-30

  • 快速康復外科理念在膽道外科圍術期護理中的應用
    探查切開取石術和肝管 空腸Rouxen-Y 吻合術的病人應用FTS圍術期護理措施,并與傳統的圍術期護理方案進行比較,以觀察其在膽道外科圍術期護理中應用的可行性及臨床應用價值。1 資料與方法1.1 臨床資料 選擇2005年1月—2009年4月收治的膽囊結石病人100例,膽囊息肉病人50例,膽總管結石病人36例,肝門膽管癌(HCC)病人 30例。男 129例,女87例,年齡18歲~70歲,平均年齡45.7歲。入選病人嚴格遵照下列標準:100例膽囊結石病人中,單

    護理研究 2010年23期2010-05-14

  • 腹腔鏡膽囊切除術后膽漏的防治
    )證實,6例中副肝管損傷2例、迷走膽管損傷2例、2例為膽囊管鈦夾夾閉不全致膽漏,術后膽漏的時間1~4d。1.2 治療方法2例迷走膽管損傷和2例副肝管損傷患者腹腔引流管引流量24h均在100m L以下,行保守治療,保持腹腔引流管通暢引流。2例膽囊管鈦夾脫落者行開腹探查、殘端結扎及腹腔引流術。2 結果4例行保守治療者于術后5d膽漏突然停止,術后8d后拔管痊愈。全部患者均治愈出院,隨訪無并發癥。3 討論膽漏是L C最常見的并發癥之一,其發生率為1.3%~2.7%

    當代醫學 2010年9期2010-04-04

  • 膽道手術中副肝管的識別和處理體會
    總結膽道手術中副肝管的識別和處理經驗。方法 回顧分析15例存在副肝管患者的臨床資料。結果 15例中I型6例,II型4例,III型2例, IV型3例,V型0例,15例中除I型1例術中未發現,術后出現膽汁漏,經引流治愈外,其余14例術中均未損傷。結論 為防止副肝管損傷,應加強術前、術中副肝管的識別,其中術中膽道造影尤為重要。對于I型膽囊肝管可切斷結扎,II型匯入膽囊管的副肝管應盡量保護,如直徑<3 mm可切斷結扎。III、IV型副肝管均應保護,防止損傷,如損傷

    中國實用醫藥 2009年10期2009-05-12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