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刑罰

  • 刑罰適應性的確立與確證研究*
    度適應性。延伸至刑罰適用領域,刑罰確定性和刑罰靈活性是其基本特性,刑罰適應性則為其核心特性?!?〕一般而言,刑罰確定性嚴格遵循罪刑法定原則的形式審查要求并盡可能實現公正,刑罰靈活性在充分體現個案差異的前提下努力做到合理。在特定情形下,確定性與靈活性之間存在一些緊張關系,刑罰適應性可以適度調節并消解這種緊張關系。因而,刑罰適應性也是現代刑事法治社會的核心特性?!?〕參見于陽:《刑罰基本特性詮釋:刑罰確定性與刑罰靈活性》,載《河南財經政法大學學報》2019 年

    政治與法律 2022年7期2022-11-21

  • 當代刑法改革的“非刑罰化處理”
    個重要組成部分,刑罰制度改革下的“非刑罰化處理”體現了“慎刑”的理念以及刑法的人道主義精神,有利于發揮刑法的積極作用,也是我國法制建設邁向更加健全的重要一步。一、非刑罰化的含義(一)學者關于非刑罰化含義的理解“非刑罰化”顯示了當今世界刑罰制度發展的趨向。然而,關于“非刑罰化”的含義理解,不同學者給出了不同的看法。1.“非監禁”說刑法學家耶克賽先生通過對各類的案件研究及分析,得出了法律制度與相關政策應該如何處理犯罪,以及應當采取何種手段來戰勝犯罪的三大共識:

    法制博覽 2022年9期2022-11-21

  • 人類為何需要刑罰
    和“人類為何需要刑罰”的思考,引起了觀眾的反思和共鳴。人類為何需要刑罰?視頻中,羅翔教授提到了兩種針鋒相對的思路:一種思路是因為有了犯罪,所以需要刑罰;另一種思路是為了沒有犯罪,所以需要刑罰。前者回溯過去,強調刑罰在道義上的報應作用;后者注重將來,強調刑罰的預防作用?!白眈{入刑”既體現了報應主義的要求,又體現了預防主義的期待。刑法是對人最低的道德要求,因此法律永遠是他律,而道德是自律。使用刑罰的目的是希望刑罰能盡量少用,囹圄空虛是刑法學者的最大追求。因此,

    檢察風云 2022年2期2022-03-30

  • 越南《刑法典》刑罰免除制度研究
    初的刑法中,免除刑罰與免除刑事責任是合為一體的,并無嚴格區分。直到1985 年第一部《刑法典》才正式確立免除刑罰是一項獨立于免除刑事責任的免除制度,但該法典仍然將兩者規定在同一個法條中(1985 年《刑法典》第48 條)。1999年《刑法典》對刑罰免除的規定進行了修改、補充和完善,該法典分別在總則和分則各設一條文專門規定刑罰免除的內容(第54 條、第314 條)。2015 年《刑法典》(2017 年修改)是現行《刑法典》,在單獨條文專門規定刑罰免除制度的基

    法制與經濟 2021年1期2021-12-06

  • 我國緩刑犯社區矯正性質探討
    刑犯社區矯正不是刑罰執行,因為“緩刑考驗期滿,原判的刑罰就不再執行”,意味著刑罰的宣告歸于無效,不再執行就等于沒有執行,更不存在執行完畢的問題[1]。而2003年、2005年、2009年和2014年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和司法部(以下簡稱“兩院兩部”)發布的《關于開展社區矯正試點工作的通知》《關于擴大社區矯正試點范圍的通知》《關于在全國試行社區矯正工作的意見》《關于全面推進社區矯正工作的意見》均將社區矯正定性為“非監禁刑罰執行”。[注]200

    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21年4期2021-04-17

  • 再識、透視與審思:罪錯未成年人刑罰替代措施的理論辨析
    與相應的未成年人刑罰替代措施引起社會關注與反思。從各國司法實踐看,協同家庭、學校、社工、警察等多方力量,采用多元化未成年人刑罰替代措施,保障涉罪未成年人合法權利,已成為未成年人犯罪預防與治理的潮流。在學術界,國外學者對未成年人刑罰替代措施內涵重要理論問題尚未達成共識,存在程序或實體的措施屬性、法院或司法機關的主體、無責或有責的適用對象、罪錯或微罪的適用范圍等爭議,其內容差異大,界定標準不一。(1)參見Decker, Scott H. and N. Mart

    青少年犯罪問題 2021年2期2021-04-03

  • 我國刑罰輕緩化的困境與出路
    230601)刑罰輕緩化的思想和觀念自古至今一直蓬勃發展。我國近幾次刑法修正案從刑種、刑期、刑罰的執行等方面,對刑罰結構做出了重大修改,這些都是我國刑罰趨于輕緩的重要體現。刑罰輕緩化并不是一味不加限制地追求寬宥的刑罰,在當下的社會發展條件之下,需要將其限制在一定程度之內。我國一直在向刑罰輕緩化發展,但仍存在實踐中的困境,需要明確其優化路徑。一、刑罰輕緩化的內涵刑罰輕緩化是指在歷史的發展中,刑罰從相對野蠻、嚴厲以及殘酷向相對文明、輕緩以及人道發展的趨勢[1

    黑河學院學報 2020年11期2020-12-08

  • 刑罰效率價值的理論建構及執行優化
    圖對如何提升我國刑罰執行中的效率價值進行分析。刑罰效率價值的理論沿革及定位學者們對刑罰效率的重要性,以及其與其他刑罰基本價值的關系存在不同認識,研究的結論也存在較大出入。故此,有必要對刑罰效率的基本問題進行研究。(一)刑罰效率價值的內涵及其意義應當如何界定刑罰效率價值的基本內涵呢?刑法效率范圍較廣,既包含有益的結果(投入小于產出),也包括無益的結果(投入大于產生),而刑法效率價值因受“價值”的性質所限,并不包括無益結果。筆者認為,刑罰效率價值是指刑罰實施所

    社會觀察 2020年6期2020-11-17

  • 邊沁刑罰觀下環境犯罪刑罰重設之思辨
    要: 從功利主義刑罰觀出發, 深刻闡述邊沁刑罰觀的核心要旨和 “超越式” 刑罰觀的邊界。 在肯定邊沁功利主義刑罰觀的同時, 提出環境犯罪刑事立法應在吸收邊沁功利主義刑罰觀的基礎上, 兼采與之相對立的報應主義刑罰觀思想, 實現兩者的充分融合。 進而可以延伸出環境犯罪刑罰設置的原則, 并依照原則指引, 優化我國環境犯罪刑罰配置, 為后續刑罰裁量和執行奠定基礎, 從而遏制環境犯罪。杰里米·邊沁 (以下簡稱邊沁) 是十七、 十八世紀英國著名法學家、 哲學家, 是英

    法治社會 2020年5期2020-02-24

  • 淺析刑罰寬和性之必要
    ,因此如何建立起刑罰的持久優勢,則是立法機關在制定刑罰時應仔細考量之處。一、刑罰的必定性和確定性對于犯罪最強有力的約束力量不是刑罰的嚴酷性,而是刑罰的必定性。孟德斯鳩說:“任何超越絕對必要性的刑罰(包括人對人行使的權力)都是暴虐的?!盵2]對公共利益的集存、防范個人踐踏為必要限度是衡量刑罰權正當性的唯一尺度,人們交給公共保存的那份自由形成了懲罰權,一切額外的東西都是擅權。只有法律才能為犯罪者規定刑罰。君主的意志、少數者的蠻橫都不能剝奪法律對一個人的保護。人

    山西青年 2019年18期2019-12-18

  • 和諧社會視野下非刑罰處理方法的適用
    之義。有效利用非刑罰處理方式,對促進和諧社會具有深遠意義。作為刑法的基本原則,懲罰犯罪與保護人權,也體現了對和諧社會的價值關懷。相比于刑罰方式,非刑罰方式具有非暴力性、包容性與感化性,[1]對嚴重性的犯罪行為來說,更加有助于和諧社會的建設。一、和諧社會與非刑罰處理方式非刑罰處理方式主要是針對刑罰而言,在我國的《刑法》中加以明確規定,并且有相應法律程序與制度加以保障的一種處理刑事犯罪案件的方式。刑法作為一國的小憲法,對維護社會的秩序與和諧具有重要作用。之所以

    法制博覽 2019年15期2019-12-15

  • 司法體制改革背景下我國刑罰執行的完善
    革中如何完善我國刑罰的執行,是當前理論界的重要任務之一。面對我國刑罰執行中積弊已久的現狀,有必要在行刑社會化理念的引導下統一刑罰執行體制,完善刑罰執行立法,轉變刑罰執行理念,改革刑罰執行方式,擴建和規范刑罰執行隊伍,并在全面保障刑罰執行的基礎上,逐步實現刑罰執行的完善。一、行刑社會化理念下完善刑罰執行的必要性與合理性行刑社會化理念建立在人道主義思想基礎上,強調對犯罪人的人格尊重,注重提升犯罪人的社會主體意識,鼓勵社會力量積極參與對犯罪人的矯治和改造,使有限

    法制博覽 2019年24期2019-12-13

  • 刑罰的實用之辯
    么要懲罰犯罪,即刑罰的本質是什么?懲罰犯罪的力度到底如何?重讀意大利刑事古典學派創始人切薩雷·貝卡里亞的代表作《論犯罪與刑罰》,或許可以加深對這一問題的理解。本書篇幅不多,正文僅110頁,卻多達42章,充滿法理與思辨色彩。它除去對某些個罪以及對司法活動中涉及的問題進行的闡述,主要圍繞著“罪刑法定主義思想”“犯罪與刑罰相適應”“提倡刑罰的寬和”“雙重預防的刑罰目的觀”“追求最佳效果的刑罰適用原則”“犯罪的預防”等問題展開。閱讀此書,兩方面感受尤為深刻。首先是

    浙江人大 2019年6期2019-08-01

  • 跨法域累犯成立的認定條件
    個法域犯罪并接受刑罰處罰,刑罰執行完畢以后,在一定時間內又在不同法域犯罪的犯罪分子??绶ㄓ蚶鄯赋闪⒌恼J定就是根據犯罪分子的國籍國法,依照累犯的成立條件對犯罪分子是否成立累犯進行判斷。關于中國大陸刑法對跨法域累犯的認定這一問題,目前我國的刑事研究已積累了一定成果。國內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一國兩制”下中國大陸與香港、澳門三地跨法域累犯的認定,即圍繞三個法域進行探討,具體研究方向有大陸與港澳跨境犯罪的基本特征、累犯制度的比較、刑事管轄的沖突與解決,以及大陸與港澳開

    運城學院學報 2019年4期2019-03-05

  • 刑罰現代化本體初論:目的與路徑
    自近代以來,我國刑罰現代化在刑罰思想和刑罰實踐兩方面都取得了較大的進步。然而,對“刑罰現代化是什么”的本體構建研究卻歷來缺少,刑罰現代化理論在快速發展與本體認知之間明顯脫節,并隨著社會經濟形態的變化而走入困境。此時,應客觀看待刑罰現代化世界觀和方法論的二重屬性,一方面明確現代化和現代性確立的意義,另一方面認清其持續性與時代性的特性,從而構建刑罰現代化的本體認知。具體來說,要明確刑罰現代化的動態本質,將其視為刑罰基本屬性、制度設計與社會現實相適應的基本方法和

    行政與法 2018年6期2018-08-13

  • 貪污罪的刑罰配置研究
    度的緩解,貪污罪刑罰配置更趨合理,但是在貪污罪刑罰配置上依然存在很多問題沒有解決,這些刑罰配置的不合理性不僅會導致司法實踐中對該罪定罪量刑的困難,并且會導致刑罰上的不均衡,進而影響整個貪污罪刑罰功能的實現。對貪污罪配置合理科學的刑罰,不僅是對社會正義的彰顯,也是優化刑罰配置結構、實現罪刑均衡以及刑罰功能的重要途徑。一、貪污罪刑罰配置的現狀隨著市場經濟不斷發展,反腐風暴愈演愈烈,16年前所確定的貪污罪刑罰體系已經很難適應貪污罪定罪量刑的現實需求,因此《刑法修

    佛山科學技術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8年1期2018-04-03

  • 溯及往事 歷史如煙 ——論《往事與刑罰
    ——論《往事與刑罰》劉偉平本文通過對余華小說《往事與刑罰》的細讀分析,意求探知余華隱含的歷史觀,以及作為規訓社會行為的刑罰對于余華文本創作的誘惑。先鋒意識 歷史觀 刑罰誘惑作家余華作為先鋒派小說的領軍人物,創作了大量的有著先鋒意識的作品。例如《現實一種》、《世事如煙》、《鮮血梅花》等有明確反傳統傾向的小說?!冬F實一種》是對傳統“兄友弟悌”倫理觀的顛覆,而《世事如煙》中符號化的人物指向,明確宣示作者對于敘事者的介入,文中人物只不過是作者呈現故事的工具,那么

    長江叢刊 2017年27期2017-12-01

  • 刑罰認知有限性及其對刑罰威懾實現的啟示
    250100)刑罰認知有限性及其對刑罰威懾實現的啟示張福德(山東大學 法學院,山東 濟南 250100)刑罰認知是刑罰威懾實現的基本前提,當潛在犯罪人主觀所認知的制裁概率、刑罰強度與客觀制裁概率、刑罰強度保持一致時,刑罰才產生預期的威懾犯罪效果。犯罪決策面臨環境的復雜性和不確定性,決定了潛在犯罪人可能利用簡便的經驗法則或認知策略去認知刑罰,這也決定了潛在犯罪人刑罰認知的有限性。在刑罰認知有限的情況下,刑罰威懾的實現要注意降低潛在犯罪人的刑罰信息成本,同時

    東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7年2期2017-03-14

  • 《刑法》第37條中定罪免刑制度的價值蘊含
    顯刑法謙抑、實現刑罰目的、暢通刑罰機制以及創新社會管理都具有非同尋常的價值和意義。定罪免刑;刑法謙抑;刑罰目的;刑罰機制在我國刑法體系中,《刑法》第37條看似是一個邊緣性的條款,但該條款中的定罪免刑制度確是一個政策性極強的制度設計。遺憾的是,該制度存在的價值和意義并沒有引起學界和司法實務的足夠重視,在適用過程中,仍然存在著保守的反對論甚至是極端的廢除論等觀點。因此,為了能夠更好地實現《刑法》第37條的規范意旨,加強該制度在司法實踐中的自覺應用,發揮該條款中

    華北水利水電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7年1期2017-02-24

  • 刑罰及時性
    416000論刑罰及時性楊勝平 龍 智湖南省鳳凰縣人民檢察院,湖南 鳳凰 416000法學研究者一直熱衷于犯罪與刑罰的話題討論,力求探究如何能夠高效地利用刑罰使之在社會實踐中發揮著積極的作用。意大利法學家貝卡利亞在其《論犯罪與刑罰》中提到刑罰的高效適用離不開及時性,“對于實施的犯罪,刑罰越迅速和越緊湊,就越公正和越有效?!北疚膶?span class="hl">刑罰的目的、刑罰及時性的概念兩個方面來探討刑罰及時性。刑罰目的;及時性一、刑罰的目的貝卡利亞認為,刑罰是來自懲罰權。刑罰的目的

    法制博覽 2017年30期2017-01-27

  • 行刑社會化理念下統一刑罰執行體制改革研究*
    社會化理念下統一刑罰執行體制改革研究*王靜然河南科技學院文法學院,河南 新鄉 453003統一刑罰執行體制改革是當前司法改革的重點,行刑社會化是刑罰執行的趨勢,如何在行刑社會化理念下實現刑罰執行體制的統一,當前的理論焦點。為此,在分析我國當前刑罰執行體制存在問題的基礎上,在行刑社會化理念的指導下,比較借鑒國外刑罰執行體制的措施,在充分考慮我國國情的基礎上通過逐步統一刑罰執行立法,遵循刑罰執行規律,統一刑罰執行體制,改革刑罰執行方式,完善刑罰執行監督體制等方

    法制博覽 2017年29期2017-01-27

  • 刑罰目的理論變遷初探
    071000?刑罰目的理論變遷初探劉南南 楊 蕾 張進科 劉一梅中央司法警官學院研究生教育部,河北 保定 071000刑罰目的理論是整個刑法理論中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刑法理論包括犯罪論,刑事責任論,刑罰論,因此刑罰論又關乎著刑法價值的實現。而在刑罰論中,刑法目的的理論是其支柱和核心,離開這個靈魂,任何制度的構建和實施都不利于刑法目的的實現。刑罰目的;報應;預防一、刑罰目的概念對于這個概念,我國學者對此有不同的看法和觀點,可以分為以下兩種:(一)狹義說刑罰

    法制博覽 2017年19期2017-01-26

  • 中國古代刑罰制度的沿革
    社會,我國古代的刑罰制度也經歷了較多的轉變,本文主要對中國古代刑罰制度的演變進行論述,已給現代啟示與深思。關鍵詞:古代刑罰制度;演變歷程一、概述中國古代以夏朝為起點,終至清末,經歷了奴隸制社會到封建社會,封建社會到資本主義萌芽社會的階段。刑罰是隨著階級的產生而出現的,中國古代刑罰經歷了以墨、劓、宮、大辟為主的奴隸制刑罰和以笞、杖、徒、流、死為主的封建制刑罰兩個發展階段,每個階段的刑罰都有著自身的特點。由于中國古代“重刑輕民”的思想,使得我國的刑罰發展有著特

    北極光 2016年4期2016-06-06

  • 罪刑相適應原則研究
    特定關系:報應是刑罰的懲罰性與犯罪的惡害本質,刑罰的嚴厲性對應犯罪的嚴重社會危害性;目的刑理論下刑罰目的是防衛社會,犯罪是由人們趨利避害的本質所致,遏制犯罪的需要由犯罪所帶來的享樂程度所決定。世界上現行刑罰規定多是二者的結合。報應刑;目的刑;正當性;預防罪刑相適應原則,明確要求刑罰的輕重,與行為人罪行和刑事責任的一致性,對犯罪分子定罪和量刑應根據其所犯的罪行對社會的危害程度來決定。這一原則在我國刑法分則條文中明確體現為:罪重,規定的刑罰就重;罪輕,規定的刑

    法制博覽 2016年4期2016-02-06

  • 刑罰目的理論的反思與重構
    542800)刑罰目的理論的反思與重構劉世增(廣西師范大學法學院 賀州市公安局 廣西 賀州 542800)刑罰目的問題是刑法學理論中一個十分重要的問題,可謂是整個刑罰理論大廈的基石。舍正義而逐功利是我國刑罰目的通說的一大弊端,一般預防不應當作為刑罰目的,一般預防可以定位為刑法目的。將一般預防排除出刑罰目的之后,刑罰目的應圍繞報應正義與特殊預防展開,即在報應正義的范圍之內,兼顧刑罰特殊預防的需要。刑罰目的;報應;一般預防;特殊預防一、問題的提出刑罰目的問題

    魅力中國 2016年17期2016-02-05

  • 論緩刑的法律性質 ——兼評緩刑考驗期滿后再犯罪成立累犯的合理性
    義上來說,緩刑有刑罰裁量的性質;從對犯罪分子具體適用緩刑的各項規定的意義上來說,緩刑又具有刑罰執行的性質。緩刑,兼具刑罰裁量和刑罰執行兩重性質。在明確緩刑具有刑罰執行的法律性質的前提下,認定緩刑考驗期滿后再犯相應之罪的犯罪分子為累犯,就有了理論以及法律上的合理性。此種處置,從一般預防和特殊預防的角度來看,既符合中國社會重視行為人主觀意志的現實,又能更好發揮刑罰預防犯罪的功能,也是符合我國現行刑事政策和法律規定的。緩刑;法律性質;刑罰裁量;刑罰執行;累犯“緩

    安徽警官職業學院學報 2015年5期2015-12-17

  • 為什么給犯人剃光頭
    光頭本身就是一種刑罰,叫髡刑。這一刑罰最早見于《周禮·秋官·掌戮》:“髡者使守積?!摈招膛c墨、劓、剕、宮等肉刑同屬損害人體完整的刑罰,因為古人將頭發視為“體”的一部分,我們常在古裝影視劇里聽到的“身體發膚,皆受之父母,不敢損傷”,即是這一觀念的體現。三國時的曹魏設有完刑,實際也是髡刑,就是完全剃去受刑者的頭發,使其頭成丸狀。古時男子蓄發,并以之為美,長發更美,剃發無異于去首。當然,髡首也有標記的作用,常人不剃頭發,罪犯則剃去頭發,便于讓人一看就知道誰是罪犯

    學苑創造·C版 2014年12期2015-04-28

  • 我國傳統刑罰結構發展考證
    在中國法制史中,刑罰的變遷體現了刑罰從野蠻到文明的發展,不同少數民族的政權刑罰亦體現了其民族特色。有刑罰并不等于形成了刑罰結構,刑罰結構是組成刑罰系統的刑罰要素相互聯系的穩定形式和相互作用的基本方式。[1]刑罰結構可分為宏觀刑罰結構、中觀刑罰結構和微觀刑罰結構。宏觀刑罰結構是調整犯罪與非犯罪化的,同具體刑罰聯系不大。中觀刑罰結構即刑罰體系,分析主刑和附加刑的分布是否合理,微觀刑罰結構是具體到個罪時法定刑的量刑幅度。從整體發展上考察,中國刑罰結構的發展史有其

    大慶師范學院學報 2015年1期2015-03-30

  • 論刑事實體法視閾中的刑罰執行
    事實體法視閾中的刑罰執行李濤摘要刑罰執行一般規定在刑事程序法中,其實刑事實體法與刑事程序法一樣,同樣關注刑罰執行,只不過對刑罰執行分析的視角和側重點有所不同。刑事實體法視閾中的刑罰執行需要圍繞刑罰的概念與刑罰權的內涵這些基本范疇展開,而在刑事程序法中刑罰執行就是刑罰權中行刑權的具體應用和表現。我國刑法中,刑罰執行的基礎為生效判決,而且以生效判決所確定的具體刑罰為內容。但在具體執行過程中,原判決中的刑罰會因為出現新情況而被調整或者發生變動,此時需要進一步區分

    新疆社科論壇 2015年3期2015-02-26

  • 我國刑罰目的的價值定位——兼對刑罰目的層次論之質疑
    800)一、引言刑罰的目的是國家根據刑罰屬性、功能等客觀現實而對動用刑罰所抱有的一種主觀愿望,是刑罰發動者希望取得的一種社會效果。刑罰的目的是一種主觀范疇,是國家根據社會客觀現實與刑罰本質屬性所作出的一種積極能動的主觀反映。刑罰目的層次論認為,刑罰目的應該分層次來論述。有學者認為刑罰目的可以分為根本目的和直接目的兩個層次,根本目的是刑罰追求的最終目標,直接目的是具體指導刑罰的制定、適用和執行。根本目的決定直接目的,直接目的則是實現根本目的的必要條件……我國

    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學院學報 2014年3期2014-08-15

  • 刑罰目的及其規范限制——基于對現代理論的反思
    211189)刑罰的目的是刑罰論體系的基礎,決定著刑罰種類的設置和刑罰的具體適用。一方面,刑罰目的的研究具有重大的理論價值。首先,刑罰目的是從正面確認國家刑罰權的合理性與正當性,例如,死刑在很大程度上是以報應論為支撐的,而緩刑、減刑、假釋等刑罰適用與執行制度是以特殊預防論為依托的;其次,刑罰目的又是從反面對國家刑罰權予以限制,例如,按照罪刑關系的原理,刑罰權的發動只能以某人犯了罪為依據,刑罰的量只能以犯罪侵害的法益為限度。另一方面,通過明確刑罰目的,能夠

    河北科技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4年4期2014-04-08

  • 刑罰的犯罪預防功能
    100875)論刑罰的犯罪預防功能尹燕紅(北京師范大學 法學院,北京100875)刑罰和犯罪都是歷史的產物,二者相伴而生。刑罰的本質屬性內在地決定其具有預防犯罪的作用,刑罰在將刑罰本質外化的過程中實現預防犯罪的作用。但刑罰功能具有局限性,需要其自身的完善以及綜合運用其他手段來突破這種局限性。而預防犯罪被主觀化為刑罰的目的的同時,也促進了刑罰立法和司法的日益發展和完善。刑罰;預防犯罪;刑罰屬性;刑罰功能刑罰是一種社會現象,同時也是一種歷史現象,作為階級社會的

    華北水利水電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4年4期2014-03-31

  • 刑罰目的與量刑
    00875)一、刑罰目的之界定對于刑罰目的的界定,不同學者分別從立法、司法和執法等不同的階段對刑罰目的進行了定義。有學者從國家司法的角度界定刑罰的目的。持該觀點的學者認為,刑罰目的就是人民法院對犯罪人實施刑罰所要實現的效果。各學者的具體表述之間存在著一定的差異。有的學者認為,刑罰目的是指國家對犯罪分子適用刑罰的目的,也就是國家對這種活動所預期的結果[1](P1);有學者認為,刑罰目的是指人們在主觀上預先設定的、通過適用刑罰所希望達到的目標或結果[2](P2

    華北水利水電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4年1期2014-03-31

  • 刑罰結構對一般累犯的影響
    ·刑事法研究·論刑罰結構對一般累犯的影響張淼 施梁一般累犯與刑罰結構之間存在著天然的聯系,不僅其成立條件中包括著刑罰要求,而且其后果也主要表現為對刑罰量定與刑罰執行權益的限制。從歷史維度考察,一般累犯的演進與刑罰結構的發展間存在著互動關系;從現實角度考察,一般累犯的作用也與刑罰結構之間存在著聯系,不僅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著刑罰結構,同時也能彌補刑罰結構的功能性缺陷。一般累犯 刑罰結構 刑法一、一般累犯的刑罰結構前提及衍生我國刑法中的一般累犯是指“已滿18周歲的

    江蘇警官學院學報 2013年6期2013-04-18

  • 新罪判決時原判刑罰已執行完畢的應否數罪并罰
    定在判決宣告后,刑罰執行完畢以前,被判刑的犯罪分子又犯罪的,應當采用先減后并的方式數罪并罰。本案中罪犯宋某某在前罪執行期間又犯新罪,因此,應當數罪并罰,按照先減后并的方式決定執行的刑期。第二種意見認為不應數罪并罰,因為刑法第71條規定對于罪犯在執行期間又犯新罪的,應當把前罪沒有執行的刑罰與后罪所判處的刑罰,依照刑法第69條的規定,決定執行的刑罰。本案中罪犯宋某某在提起公訴時前罪刑罰已執行完畢,因此,已不存在前罪沒有執行的刑罰,故無需再數罪并罰。三、評析意見

    中國檢察官 2013年10期2013-01-30

  • 中國刑罰改革的系統性思路與進路
    麗萍根據系統論,刑罰結構是刑罰系統中最為重要的要素。所謂刑罰結構是指各種刑罰方法之間相互聯系、相互作用的形式,具體來說,就是指刑罰之間的比例關系和排列順序。一個國家確立什么樣的刑罰結構,是與該國立法者的刑法理念和價值取向密切相關的。根據“整體大于部分之和”的系統論原理,輕重有序、比例適當、關系協調的優化的刑罰結構具有孤立的刑罰方法所不具有的特性,不僅能夠發揮存在于孤立刑罰之中的基本功能,而且能夠發揮大于孤立的刑罰方法功能總和的功能。而劣化的刑罰結構不僅不會

    中國檢察官 2012年1期2012-01-29

  • “一體二性”:刑罰根據新解
    ?“一體二性”:刑罰根據新解胡志軍刑罰的根據就是刑罰的正當性。報應論、功利論,以及基于報應論和功利論的各種一體論,都不是刑罰的完整的、科學的根據。報應論和功利論失之片面。一體論以報應論和功利論的二分為前提,實質上是二元論。一體二性論把刑罰的根據看作一個整體,把刑罰的報應性和功利性看作這一整體的二重屬性,其中,報應性是其本質屬性,功利性是其自然屬性和價值屬性。刑罰,根據,一體二性論“刑罰的根據,是指國家運用刑罰懲罰犯罪分子的正當理由是什么,或者說國家為什么可

    山東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1年6期2011-04-14

  • 刑罰根據一體二性論
    250100)刑罰根據一體二性論胡志軍(山東大學法學院,山東濟南 250100)刑罰的根據是刑罰理論中最基本的問題之一。形形色色的基于報應論和功利論的刑罰根據一體論,均以報應論和功利論的二分為前提,都是實質上的二元論,都沒有刑罰的科學根據。一體二性論把刑罰的根據看作一個整體,把刑罰的報應性和功利性看作這一整體的二重屬性,其中,報應性是其本質屬性,功利性是其自然屬性和價值性屬性。刑罰;根據;一體二性論近年來,有些學者認為,懲罰罪犯所造成的傷害在道義上終究不

    東岳論叢 2011年5期2011-03-31

  • 刑罰的威懾力與寬和力 ——從刑罰的目的看刑罰的確定性、及時性和嚴厲性的關系
    088)□法 學刑罰的威懾力與寬和力 ——從刑罰的目的看刑罰的確定性、及時性和嚴厲性的關系田 旭1,胡筱琳2(1.西南政法大學,重慶 400031;2.中國政法大學,北京 100088)本文試圖從刑罰的目的入手,厘清刑罰確定性、及時性、嚴厲性三者的內在關系和相互地位,探討刑罰的威懾力的來源和刑罰寬和力的必要性。本文中提出了刑罰的兩個直接目的:事后的雙面預防和事中的減少控制侵害。并由此引出刑罰的兩種力:刑罰的威懾力和刑罰的寬和力。從內部體現刑罰寬嚴相濟的理念

    長江師范學院學報 2010年6期2010-08-15

  • 刑罰的異化
    100088)論刑罰的異化馬照平(中國政法大學刑事司法學院,北京 100088)異化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基本概念。刑罰是人類創設用以懲治犯罪的客體工具,但刑罰史的發展表明,人面臨刑罰異化的困境。菲利的“刑罰替代物”理論是人類走出刑罰異化的一次自覺反思。但直至今天,刑罰異化現象仍然存在,刑罰的復歸仍未到來。異化;刑罰異化;刑罰復歸一、從異化到刑罰異化“異化”一詞有豐富的哲學蘊涵。在德國古典哲學以前,“異化”一詞還不是一個專門的哲學術語。盧梭用異化描述權力轉讓,

    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 2010年8期2010-08-15

  • 和諧社會視野下非刑罰化的價值取向與理論基礎探析
    0038)一、非刑罰化概述(一)非刑罰化的定義及來源刑罰的輕緩化及非刑罰化隨著人類社會的文明進步、經濟的不斷發展和人權意識的日益提高,逐漸成為世界上許多國家刑事立法的基本指導思想和刑事司法的理性選擇。所謂“非刑罰化”是指在決定對犯罪行為進行處罰時,嚴格控制對犯罪行為適用刑罰的條件,在不適用刑罰而采用其他非刑罰處理手段也能達到預防犯罪之功能時,可以排除刑罰的適用。非刑罰化倡導以盡可能輕的刑罰或不適用刑罰來預防和控制犯罪,是人權保障思想在刑法領域的具體體現。非

    鐵道警察學院學報 2010年3期2010-08-15

  • 刑罰輕緩化的理性思考
    00102)一、刑罰輕緩化的內涵界定在刑罰發展的歷史進程中,其發展的總體趨勢趨于輕緩。隨著社會生產的發展、人類文明的不斷進步,刑罰結構逐漸趨于輕緩,刑罰體系也從誕生之初的以生命刑、肉刑為中心,演變到現代的以自由刑、財產刑為主,身體刑已經逐漸退出歷史舞臺,而死刑已經被大多數國家廢除,保留死刑的國家也對死刑的適用進行嚴格的限制,刑罰逐步從殘酷、野蠻走向輕緩、文明。刑罰的輕緩涉及刑罰干預社會的廣度和深度,是刑罰合理化和現代化的重要內容。刑罰的輕緩要求國家在運用刑

    河南財經政法大學學報 2010年5期2010-04-07

  • 論我國刑罰目的的建構
    劉 璨摘要刑罰目的是指國家制定、適用、執行刑罰的目的,也即國家的刑事立法采取刑罰作為對付犯罪現象的強制措施及其具體適用和執行所預期實現的效果。我國刑法學者對刑罰目的的研究始于上世紀50 年代,但當時尚未形成規模,進入80 年代以來,如何界定刑罰目的的內容成為我國刑法學界爭論的熱點問題之一,眾多學者對此進行了積極有益的探索,提出了多種學說和主張。關鍵詞刑罰目的報應特殊預防中圖分類號:D914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9-0592(2009)01-372

    法制與社會 2009年2期2009-07-05

  • 淺談中國古今的刑罰目的
    臧淑旭摘要刑罰目的是刑罰理論中一個古老而又常新的論題,它貫穿于刑罰創制、適用與執行的整個過程,不論是在理論中還是在實踐中,都有著重要的指導意義,因此歷來是學者研究的重點。筆者僅依據自己的理解提出一些淺薄的認識。關鍵詞刑罰目的道義報應重刑威懾中圖分類號:D929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9-0592(2009)01-379-01刑罰目的在《刑罰論》中的概念是指國家制定刑罰、適用刑罰和執行刑罰所希望達到的結果。這是一個古老而又常新的論題。從古今中外的司法理

    法制與社會 2009年3期2009-07-05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