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后殖民主義

  • 失敗的第三空間建構:
    第三空間;后殖民主義【中圖分類號】I106?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2096-8264(2023)48-0033-03【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3.48.010一、引言在全球化進程無法阻擋的現當代,人口流動加速,跨國移民數量大幅上升??鐕顚σ泼駚碇v是機遇,但悲劇也經常發生。維·蘇·奈保爾(Vidiadhar Surajprasad Naipaul)被譽為“英國

    今古文創 2023年48期2023-12-26

  • 論小說《茫茫藻?!穼Α逗啞邸返母膶?/a>
    女性主義;后殖民主義西印度群島女作家瓊·里斯的小說《茫茫藻?!?,是女性主義文學和后殖民主義文學的經典之作。以夏洛蒂·勃朗特的長篇小說《簡·愛》為藍本,瓊·里斯在《茫茫藻?!分忻枋隽_切斯特的前妻——“瘋女人”伯莎放火焚毀莊園之前的故事,由此重新勾畫伯莎與羅切斯特的面貌,顛覆讀者的舊有認知。國內學界大多圍繞《茫茫藻?!繁旧碛懻撈渲黝}意蘊,一定程度上忽視了這部小說與《簡·愛》的緊密關聯,有鑒于此,本文將通過對讀兩個文本的方式來探討《茫茫藻?!返闹黝}思想??梢哉f,

    南腔北調 2023年9期2023-10-12

  • 文化記憶理論下古爾納《天堂》的象征隱喻解讀
    突,引發對后殖民主義的思考以及對處于“失根狀態”的非洲人民的關注?!娟P鍵詞】文化記憶;《天堂》;象征隱喻;后殖民主義【中圖分類號】I561?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2096-8264(2023)29-0019-03【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3.29.0062021年,阿卜杜勒拉扎克·古爾納因“對殖民主義的影響,以及對處在不同文化和大陸之間的巨大鴻溝中的難民的命運所體

    今古文創 2023年29期2023-08-19

  • 否定、協商、共生
    息全宇宙;后殖民主義;代際矛盾;族裔文化身份由楊紫瓊主演的影片《瞬息全宇宙》于2022年上映。其豆瓣評分雖經歷了一段時間的下跌,但依然維持在7.7分這個不錯的成績上。電影運用當下最火熱的多重宇宙概念,包裹中式傳統功夫片,不斷使用拼貼與復制的手法,使影片呈現出互文性戲仿性等特點,展現出A24電影公司充沛的想象力和豐富的創作熱情。影片圍繞亞裔美國人Evelyn的生活展開,由中心向外擴散出個體與自我、與他人、與社會的三重對抗關系,呈現出豐富的意義內涵。并借由此探

    美與時代·下 2023年6期2023-08-03

  • 以《來生》為例淺論非洲難民身份認同困境
    ;古爾納;后殖民主義;難民問題【中圖分類號】I106?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2096-8264(2023)16-0008-03【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3.16.002《來生》是2021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英籍坦桑尼亞作家阿卜杜勒-拉扎克·古爾納的最新著作。在《來生》中,古爾納塑造了兩位主人公伊利亞斯和哈姆扎來展現不同心理的對比:在后殖民主義擴張的年代,相似

    今古文創 2023年16期2023-05-30

  • 天空中塞滿了電視信號
    物之神》,后殖民主義,印度在以往的研究中,《微物之神》被認為是一部空間敘事的典范之作,其敘事話語拒絕了對時間的凸顯,而存在著“對空間的補償性強調”a??杀M管小說不是按照時間的線性秩序來敘述的,但羅伊并沒有完全放棄時間的維度。在故事的主要發生地阿耶門連二十三年的歷史性變遷中,最值得玩味的是寶寶克加瑪的生活狀態:“她已在阿耶門連的房子裝置碟形天線”b,“天空中充滿電視”,各種外國電視節目成為她的“座上賓”?!翱鐕l星電視”被引入這個南印度的小鎮,成為衰落的伊培

    名作欣賞·學術版 2021年12期2021-12-21

  • 《東方學》:后殖民主義的建構與被建構
    張,奠定了后殖民主義的觀點和方法論原則。薩義德的《東方學》系統地批判了西方學術界對東方歷史的理解以及西方對東方的理解。東方主義系統地介紹了自希臘以來的西方文學、歷史和政治文獻,描述了東方的話語模式。本文從后殖民理論、薩義德后殖民主義的理論淵源、東方主義與葛蘭西、馬克思主義與??碌脑捳Z理論等方面對東方主義進行了較為深入的闡釋,回答什么是后殖民主義、薩義德的后殖民特征和重要思想,以及對東方主義進行了解釋。本文通過對《東方學》中東方形象的分析,探討了西方文化威權

    名作欣賞·評論版 2021年12期2021-12-20

  • 澳門土生文學中的文化身份認同和審美選擇
    胡婧摘要:后殖民主義理論承續自后現代主義文化批判理論,其核心命題之一是對文化身份的探討。澳門土生族群是中葡文化的混血者,土生葡人作家創作時面臨多重文化背景,如何看待中國文化與葡國文化成為土生作家文化身份認同的首要問題。作者的文化認同又直接影響他的審美取向,特別是在澳門回歸前后的過渡期,土生文學中的審美選擇呈現出新特點,這與澳門的社會狀況和文化環境有密切的聯系。土生族群雖然努力在混雜狀態下重構自己的身份和精神家園,但完全融合是不可能的。關鍵詞:后殖民主義;土

    華文文學 2021年4期2021-10-16

  • 種族壓迫下的“底層”
    中。本文從后殖民主義理論視角出發,從小說中白人社會對生活在“底層”人民的居住地壓迫、“身份”構建壓迫、權力壓迫以及思想壓迫四個方面,具體分析小說《秀拉》中所體現的種族壓迫,強調種族壓迫給美國非裔人民所帶來的傷害?!娟P鍵詞】 種族壓迫;后殖民主義;《秀拉》【中圖分類號】I106?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2096-8264(2021)13-0016-02一、引言作為第一位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美國黑人女性作家,托尼·莫里森

    今古文創 2021年13期2021-09-10

  • 后殖民女性主義視域下的《隱藏人物》
    斯皮瓦克;后殖民主義;女性主義【中圖分類號】J905?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2096-8264(2021)14-0093-02一、后殖民女性主義后殖民主義是帝國主義或殖民主義,或廣義上的“西方”對殖民地和第三世界的控制。后殖民主義理論是一種多元文化理論。主要研究有關種族主義、文化帝國、文化權利身份、第三世界婦女獨特身份與境遇的探討等問題。其領域有重要三劍客——薩義德、霍米巴巴、斯皮瓦克。后殖民女性主義主要是殖民主

    今古文創 2021年14期2021-09-10

  • 后殖民主義視角下《簡·愛》中圣·約翰人物形象分析
    所展現出的后殖民主義思想卻很少有人關注。本文運用后殖民主義理論探討圣·約翰在身份找尋過程中所表現出的帝國主義思想和霸權意識。這一過程也正是他由被邊緣化的“他者”身份到被歐洲基督教文化所接納,最后回歸“統治者”身份的過程,反映出勃朗特在塑造圣·約翰這一人物時深受十九世紀英國帝國主義文化的影響?!娟P鍵詞】《簡·愛》;后殖民主義;帝國主義;身份;意識形態【中圖分類號】I107?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2096-826

    今古文創 2021年18期2021-09-10

  • 后殖民主義理論解讀庫切的《青春》
    本文將使用后殖民主義理論解讀庫切的《青春》?!娟P鍵詞】 后殖民主義;庫切;文化身份;雙重意識;《青春》【中圖分類號】I478?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2096-8264(2021)31-0007-02《青春》講述了主人公約翰因無法忍受國內的種族隔離政策與新民族主義從而流落到英國,以及在那里的生活境況。在《青春》這部具有自傳性的小說中,庫切有意以一個旁觀者的角度更加冷峻省思地展現他那一代的南非白人青年的生活境遇及心路

    今古文創 2021年31期2021-09-10

  • 阿契貝小說的后殖民主義分析
    :阿契貝 后殖民主義 權力理論 話語本文試圖通過對阿契貝的一種常見解讀“帝國反寫”的反駁入手,考察阿契貝在小說之外的個人表述與小說書寫與后殖民理論的密切關聯,論述阿契貝在反抗殖民主義話語或東方學書寫中的兩個層面:反抗遺忘與揭示知識霸權,最終得出阿契貝的書寫其實并非簡單的道德判斷或策略意義上的“反寫”或對東方學敘述等級的“顛倒”,而是在警惕與自覺中抽去東方學敘述中“主體”與“他者”二元對立的基礎,取消對立,完成后殖民理論語境下某種真正的反殖民主義反抗。一.東

    文學教育下半月 2021年8期2021-09-06

  • 《七次謀殺簡史》暴力主題的跨文化解讀
    。關鍵詞:后殖民主義 《七次謀殺簡史》 暴力后殖民主義,即后殖民批判主義,作為一種文化現象,反映了后殖民社會日益嚴重的殖民文化狀態;也反映了第三世界國家遭受西方文化霸權主義統治的狀態?!镀叽沃\殺簡史》是一部試圖展現當代牙買加暴力與混亂的社會現狀的史詩性著作。小說借用暴力小說的敘述,反映牙買加的社會問題:后殖民主義歷史、爭取獨立的失敗、經濟問題、槍枝暴力、毒品、強奪、政治與暴力。小說作者馬龍·詹姆斯(Marlon James,1970─)生于牙買加首都金斯頓

    文學教育 2021年7期2021-08-09

  • 《世界的詞語是森林》中的主奴關系倒置
    ,本文擬從后殖民主義視野中的主奴關系倒置入手研究《世界的詞語是森林》中主人和奴隸的轉換關系,分析兩個互為“他者”的文明形成主奴關系的表征以及其權力話語倒置的轉化過程。關鍵詞:《世界的詞語是森林》 厄休拉·勒古恩 主奴關系 后殖民主義《世界的詞語是森林》(以下簡稱《世森》)是美國科幻小說作家厄休拉·勒古恩代表作“黑暗三部曲”中的最后一部作品。厄休拉·勒古恩以未來書寫當下,將對現實的隱喻投入到她的科學幻想中來。這部創作于1968-1969的小說中充斥著對越南戰

    文學教育·中旬版 2021年6期2021-08-06

  • 《黑皮膚,白面具》中法農的后殖民主義思想探析
    革命家,其后殖民主義理論在世界具有很大影響。本文通過對法農《黑皮膚,白面具》中黑人的“主體”分析,揭示他們根深蒂固的自卑心理以及其所導致的身份迷失問題,并將法農對黑人解除自身生存困境的途徑進行分析。關鍵詞:弗朗茲·法農 《黑皮膚,白面具》 后殖民主義法農出生于法屬阿爾及利亞加勒比海中的馬提尼克島的中產階級家庭,從小便可以進入了法國公立學校讀書。法農在學生時代一直以法國人自居,但根據從小的經歷和在戰爭中的歷練,讓法農清楚地看到種族主義一直存在。由此他開始關注

    名作欣賞·評論版 2021年6期2021-08-03

  • 后殖民主義視域下《恩惠》中黑人女性的身份建構
    遇。本文從后殖民主義視角解讀《恩惠》中黑人女性佛羅倫斯從迷茫到自我覺醒,最終實現身份建構的過程。以此揭示出受到歧視和壓迫的女性,只有通過思想上的覺醒,才能打破來自他者的歧視和壓迫,成為不依附于他人的個體,并最終通過行動實現自我身份的建構?!娟P鍵詞】 后殖民主義;《恩惠》;黑人女性;身份建構【中圖分類號】I712?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2096-8264(2021)07-012-02托妮·莫里森是20世紀著名的美國

    今古文創 2021年7期2021-05-05

  • 殖民陰霾下的身份追尋
    。因此,以后殖民主義為視角,剖析《浮現》中無名女主人公的創傷記憶,去理解阿特伍德借《浮現》的創傷書寫,理解她追尋加拿大民族身份認同的那份執著,并在這一過程中可以感受她對于女性、乃至整個加拿大民族社會、歷史和現實的關懷。關鍵詞:《浮現》 后殖民主義 創傷書寫瑪格麗特·阿特伍德有著“加拿大文學女王”的美譽,無論是她的詩歌、小說還是文學評論在國際上總能引起研究的熱潮,她所具有的影響力更是毋庸置疑的。她的作品多次斬獲國內外諸多獎項,因其女性作家的獨特身份使她格外關

    名作欣賞·評論版 2021年4期2021-05-04

  • 薩義德“東方主義”的理論來源及其不足
    本書被視為后殖民主義理論的開山之作,成為風靡文學批評界的后殖民批評理論的發軔之作。本文從薩義德生平簡介、“東方主義”吸收的理論、“東方主義”的研究內容與意義和不足之處四個層面,對《東方主義》進行解讀,正確認識西方眼中的“東方”,同時進行東方反省,以尋求東西方之間的平衡和求同存異之道。關鍵詞: 后殖民主義? ?薩義德? ?“東方主義”一、薩義德及其“東方主義”愛德華·沃第爾·薩義德(Edward W·Said)是二十世紀著名的文學、文化理論家和批評家,他出生

    文教資料 2021年1期2021-04-18

  • 《瑰寶》中文化身份建構問題探析
    。本文將從后殖民主義理論文化身份動態建構觀出發對《瑰寶》中的文化身份建構過程進行研究。關鍵詞:文化身份建構 自我認同 “世界人” 后殖民主義《瑰寶》是韓素音獨立創作的一部自傳體小說,小說以她和英國《泰晤士報》駐港記者伊恩·莫里森的愛情為素材,真實地記錄了一位歐亞混血女子與英國男人在20世紀40年代末的香港發生的一段纏綿悱惻、動人心弦的愛情故事。小說雖以愛情為主線,但由于特殊的時代背景以及男女主獨特的身份,中英文化、歐亞文化、不同人種和階層的生活狀況與生存意

    文學教育 2021年2期2021-04-12

  • 《動物莊園》的后殖民主義解讀
    要:本文以后殖民主義的視角對奧威爾在《動物莊園》的政治建構進行分析,并引用后殖民主義理論中葛蘭西的文化霸權理論和愛德華·賽義德“他者”概念進行敘述。分別從思想上、行動上、語言上三個不同的視角,運用“他者”概念指出動物們的他者化,致使政治的獨裁、文化的失語,從而揭示動物莊園是閉環式的結構。關鍵詞:后殖民主義;文化霸權;他者《動物莊園》[1]是奧威爾最出色的作品之一,這部寓言式的作品中籠罩著一股逼仄壓抑的恐懼感和絕望感,揭示了極權對人類思想和個性的摧毀。描寫迷

    雨露風 2021年11期2021-03-02

  • 從人物的對話關系來看《?!分械脑捳Z權力問題
    摘 要:后殖民主義代表作家J.M.庫切在1987年出版了根據18世紀笛福所著《魯濱遜漂流記》改寫的中篇小說《?!?,《?!冯m然是根據《魯濱遜漂流記》戲仿而作,但從人物塑造到情節發展以及最終的主題思想都與前作大相徑庭。從本質上來看,《?!返膫戎攸c在于通過以戲仿笛福前作的形式來揭示女性和被殖民者話語權力缺失的現實問題。本文將主要以作品中的女性主人公與次要人物之間的對話為分析重點,通過對巴赫金對話理論的應用來闡釋庫切是如何在作品中反映了關于邊緣人物的話語權問題。關

    名作欣賞·學術版 2021年1期2021-02-08

  • 從后殖民生態視角解讀邁克爾·布萊克的《與狼共舞》
    。關鍵詞:后殖民主義;生態批評;《與狼共舞》;和諧《與狼共舞》出版于1988年,是由美國作家邁克爾·布萊克撰寫的,后來這部小說被搬上銀幕,他因此獲得了奧斯卡最佳改編劇本獎。這部小說是根據美國內戰改編的,在白人文化價值觀里,白人的文明遠比其他文明復雜和先進。因此,白人以開化野蠻的印第安人為借口,對當地印第安人實行霸權。也就是說,印第安人的歷史是一部被殖民的歷史,也是一部美國生態遭到破壞的歷史。但在邁克爾·布萊克時代,美國民權運動蓬勃發展,白人主流種族意識受到

    文學天地 2021年12期2021-01-21

  • 刻板印象下的“白人性”書寫
    社會,挑戰后殖民主義文學中根深蒂固的“黑人性”解說,打破黑人對白人社會所持有的刻板印象,以緩和“黑人性”與“白人性”之間的對抗性,進一步消除兩個民族之間的隔閡。關鍵詞:《土生子》; 后殖民主義; 刻板印象; 凝視; 白人性中圖分類號:I 106?? 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9-895X(2020)03-0244-05DOI:10.13256/j.cnki.jusst.sse.2020.03.008Abstract:Richard Wrights Na

    上海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20年3期2020-12-14

  • 《青春》的后殖民主義文化認同分析
    ,細化闡述后殖民主義文化認同,以期為庫切的作品分析及近現代非洲裔群體文化認同研究提供參照。關鍵詞:后殖民主義;文化認同;庫切三部曲;社會嬗變前 言《青春》系后殖民文學家庫切創作的自傳三部曲之一。這一自傳體小說衍生于庫切在19-24歲于宗主國英國謀生的生活經歷。在這一作品中,庫切以主人公約翰的經歷為核心,探討了跨文化者在不同區域面臨的身份認同困境、文化認同困境。本文針對庫切自傳體作品中的內容,細化闡述其后殖民主義文化認同特征。一、南非不平等政策廢除前后社會巨

    西部論叢 2020年11期2020-11-28

  • 后殖民主義視角下的《檀香刑》人物形象書寫
    具有深刻的后殖民主義意味。關鍵詞:《檀香刑》;后殖民主義;孫丙;趙甲;孫眉娘《檀香刑》中的主要人物形象性情、心態、立場各異,與殖民者有不同程度的接觸和利害關系,象征被殖民者文化形象的不同側面。與殖民者發生直接沖突的孫丙、與殖民者存在間接雇傭關系的趙甲和具備典型東方主義女性形象的孫眉娘在后殖民主義的語境中最具闡釋空間。一、孫丙形象與“民族寓言”美國當代文藝批評家弗雷德里克·杰姆遜的第三世界文化理論在后殖民主義批評中頗具代表性,他所提出的“民族寓言”假設對解讀

    北方文學 2020年17期2020-11-06

  • 從《詩經·碩人》譯本對比看后殖民主義對翻譯的影響
    ,這點恰是后殖民主義在作祟。本文從后殖民主義視角出發,以理雅各所處時期及其身份著手,分析譯本背后承載的后殖民信息帶給翻譯的影響?!娟P鍵詞】 后殖民主義 詩經 翻譯 影響一、理論概述后殖民主義翻譯理論于1997年由道格拉斯·羅賓遜提出,他認為后殖民主義翻譯研究也可以稱為把翻譯與帝國聯系起來的翻譯研究。在后殖民語境下,翻譯是帝國主義征服和占領弱勢國家必不可少的環節和有效工具。文化殖民者利用翻譯進行意識形態的滲入來控制和奴役目的語國家和人民,以達到其殖民目的。[

    大經貿 2020年6期2020-09-02

  • 越南戰爭紀錄片的“文化霸權”展演
    片;聲音;后殖民主義;文化霸權越南戰爭是冷戰時代的“熱戰”戰場之一。伴隨著后冷戰時代的激烈文化沖突,對越南戰爭的“追憶”式表達成為了實現文化霸權的新手段。越南作為西方國家的前殖民地,在后殖民格局中,它的話語表達處在相對弱勢的位置,這場不光彩的戰爭長期以來被全球文化表達體系所邊緣化,甚至可以說“它不能被記起”,因為隨著后冷戰時代的到來,它是美國冷戰時期象征“失敗”的恥辱柱,另一方面,戰爭反思文化的出現和持續,它也成為了象征“人性失控”的污點。如今這場戰爭被系

    視界觀·上半月 2020年7期2020-07-23

  • 《等待野蠻人》的后殖民分析
    野蠻人》 后殖民主義一.庫切及其《等待野蠻人》南非作家庫切是2003年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他于1940年2月9日出生于南非開普敦市,其先祖是17世紀到南非的荷蘭裔殖民者,母親是具有猶太人血統的德國人,但庫切以英語為母語。1961年他從開普敦大學畢業后離開來到倫敦,做過一段時間的計算機程序員。隨后他前往得克薩斯大學攻讀博士,并于1969年獲得博士學位。因為綠卡申請失敗,庫切只好返回南非,并于1972年成為開普敦大學的一名英國文學教授,2002年移居澳大利亞。

    文學教育·中旬版 2020年4期2020-05-20

  • 從霍米·巴巴的后殖民角度解讀維·蘇·奈保爾的《米格爾大街》
    霍米巴巴;后殖民主義;米格爾大街;模仿作者簡介:賴思琦(1994-),女,漢族,四川成都人,四川大學外國語學院碩士,研究方向:現當代英美文學。[中圖分類號]:I106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2-2139(2020)-09--03維·蘇·奈保爾是生長于英國屬地特立尼達的著名作家,并且于2001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奈保爾主要刻畫了英屬殖民地特立尼達的首都:西班牙港上處于邊緣狀態人們的生活。正如2001年諾貝爾文學獎授獎詞中所說:“其著作將極具

    青年文學家 2020年9期2020-05-06

  • 從影片《歲月神偷》中看后殖民主義下的中西方文化交流
    摘? 要:后殖民主義作為一種多元化的文化理論,主要針對殖民地在殖民期過后與宗主國間的各類關系進行探究的理論。本文研究對象為羅啟銳導演的《歲月神偷》這部電影,深入研究了蘊含在電影中處在“九七年代”的香港人對英國殖民者與大陸的不同態度,批判這種盲目崇尚西方文化,貶低本國文化的錯誤思想,旨在幫助中國更好的處理在全球化時代中遇到的文化冗雜現象。關鍵詞:后殖民主義;《歲月神偷》;中西方文化交流[中圖分類號]:J9?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2-2139

    青年文學家 2020年6期2020-04-09

  • 嗅到紫荊芬芳
    。本文試從后殖民主義的角度,對文本進行剖析,透視小說中暗含的男性、西方、殖民者與女性、東方、被殖民者的對立,被殖民者的沉默和他者性,解讀家庭史背后的大歷史。關鍵詞:《香港三部曲》;后殖民主義;女性作者簡介:郭靈西(1988-),女,漢族,河北秦皇島人,中國現當代文學專業碩士。[中圖分類號]:I206?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2-2139(2020)-05-0-02《香港三部曲》的作者施叔青生于40年代的中國臺灣地區彰化,后曾赴美國修讀文學碩

    青年文學家 2020年5期2020-03-23

  • 后殖民理論視角下的《一粒麥種》
    。關鍵詞:后殖民主義 文化霸權 文化滲透肯尼亞作家恩古吉·瓦·提安哥(Ngugi Wa ThiongO) 的小說《一粒麥種》發表于1967年,它在非洲文學中的經典地位毋庸置疑。小說的獨特之處在于采用現代主義創作的技巧結合傳統的現實主義寫作技巧巧妙地通過描述肯尼亞獨立慶典前四天的故事,將肯尼亞20世紀50年代“茅茅運動”的歷史展現在讀者面前,從而有力地批判了歐洲白人殖民統治。小說自發表之后廣受學者的關注。 在眾多的研究中,學者多從宗教的角度、神話原型角度、后

    名作欣賞·評論版 2020年5期2020-03-01

  • 后殖民主義批評視野中的《蠅王》解讀
    。本文將從后殖民主義在荒島上的體現、后殖民主義在荒島上現實的縮影和人性惡的救贖之路三方面來探討《蠅王》中的后殖民主義批評。關鍵詞:后殖民主義 蠅王 荒島 人性威廉·戈爾丁是當代英國著名小說家,于1983年獲諾貝爾文學獎。他一生著作頗豐,但其中成就最高的當屬《蠅王》。少年時期,他受到了科學、理性和人道主義的熏陶,但隨著“二戰”爆發,戰爭中的罪惡和殘暴讓戈爾丁對科學和理性能建立理想王國的說法產生了質疑,他認為“如果沒有恰當的訓導和教育,人類將受制于野蠻、黑暗、

    名作欣賞·學術版 2020年1期2020-02-24

  • 帝國擴張理想的建構、幻滅與救贖
    暗的心》;后殖民主義;審美現代性英國作家約瑟夫·康拉德(Joseph Conard 1857-1924)被稱為英國現代主義文學之父。中篇小說《黑暗的心》歷來被評論家認為是康拉德在藝術性和思想性上最成熟的作品。小說開始于維多利亞時代帝國擴張殖民的歷史背景下,描述了水手馬洛在剛果開展殖民貿易過程中目擊到人性的罪惡與墮落,直面了因族群、文化不同而帶來的沖突,超越時代的批判了西方人以文明的名義從肉體到精神上對少數族裔進行征服的不義之舉。西方批評界對《黑暗的心》的評

    北方文學 2019年30期2019-11-15

  • 淺析后殖民主義視角下成語的翻譯策略
    方主義》;后殖民主義;文化差異1.引言每一種語言中的成語都是該民族文化在發展提煉出來的文化結晶,濃縮了該民族的文化典故或文化故事,呈現出該民族的文化特色。英語習語具有言簡意賅但內涵豐富的特點,加之中西文化差異巨大,這就給翻譯工作帶來了很大的挑戰。如果在翻譯成語或習語時,只是一味地追求中英文詞句上的絕對對等,那結果無疑會讓人觸目驚心,不知其所以然。后殖民主義強調的是被殖民主義國家在爭奪西方殖民主義國家的話語權問題,讓那些失去話語權的弱勢文化國家在與強勢文化國

    錦繡·上旬刊 2019年1期2019-10-21

  • 后殖民主義視域下解讀《兩岸》中的墨西哥身份
    。本文借助后殖民主義理論中的“混雜”概念,試圖通過比較小說與歷史文本中的人物形象,追溯人物身份混雜性的印記,解讀富恩特斯在重寫歷史中構建墨西哥民族身份的方式?!娟P鍵詞】 富恩特斯 短篇小說 后殖民主義 墨西哥身份引 言短篇集《柑橘樹》出版于1993年,其中的五部小說均寫于1992年,即哥倫布初次抵達美洲的五百年之后。富恩特斯曾談到自己之所以選擇在這一時間點在寫作中對文化給予了極大的關注,是因為他感到美洲發現五百周年之際是重申拉美身份的最后機會。在這部短篇集

    大經貿 2019年7期2019-09-12

  • 后殖民女性主義視角下的《我愛比爾》
    女性主義;后殖民主義;他者;權力話語作者簡介:白婉寧(1995.8-),女,遼寧省葫蘆島人,遼寧大學文學院中國現當代文學碩士研究生,主要從事中國現當代文學研究。[中圖分類號]:I206?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2-2139(2019)-30-0-03一、后殖民女性主義概述瑪莎·李爾于1968年在紐約時代雜志上撰文提出了第一次女性主義浪潮與第二次女性主義浪潮的概念,并從此得到公認與沿用。第一次女性主義浪潮指的是19世紀主要由中產階級女性發起的

    青年文學家 2019年30期2019-09-10

  • 東北淪陷期間日系報紙的文化殖民敘事
    嘉[摘要]后殖民主義認為,“主體間性”可以遏制主體性的泛濫,避免過于膨脹的主體主義引發文化殖民,提出通過間性思維建構文化的“雜交”策略,解決東方主義的文化霸權、文化殖民問題。日本殖民者在中國東北的殖民統治期間興辦報刊,借由間性思維提出文化的雜交、融合理念,意圖掩蓋殖民本質。然而,雜交主體與客體難以平等互通、共在,真正的主體間性在文化政治場城中也并不存在。日系報紙在新聞敘事中常以“優等生”身份自居,對我國東北進行彰顯“自我主體性”的“救贖”“啟蒙”?!爸黧w性

    北方論叢 2019年3期2019-09-10

  • 自我身份的探尋—《別讓我走》的后殖民視角解讀
    入手,運用后殖民主義批評方法,依次對小說《別讓我走》中的克隆人混雜的文化身份和“他者”身份進行了分析,探討了作為殖民者的黑爾舍姆與作為被殖民者的克隆人之間的關系。關鍵詞:石黑一雄;《別讓我走》;后殖民主義;他者石黑一雄,1954年出生于日本長崎,是英國當代著名的小說家。在五歲時他因為父親工作的原因隨父母離開祖國日本遷居英國,隨后在英國接受教育。同其他移民作家一樣,石黑一雄移居國外之后所接受的文化教育,接觸的社會及其平日的生活方式,都與英國息息相關,可以說他

    北方文學 2019年21期2019-08-18

  • 后殖民主義在《家園》中的體現
    米·巴巴的后殖民主義理論不謀而合,他的“無家”理論在《家園》這部作品中被展現得淋淋盡致。本文就以霍米·巴巴的“無家”理論來探討非裔美國人的生活情況。關鍵詞:《家園》;非裔美國人;后殖民主義;“無家”理論[中圖分類號]:I106[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2-2139(2019)-17-136-02一.托尼·莫里森簡介美國現代女性作家托尼·莫里森是現代主義,后現代主義,新女性主義和魔幻現實主義的集大成者。她的作品結合了美國黑人的民間傳說,圣經故事和

    青年文學家 2019年17期2019-08-06

  • 另類的殖民反抗者
    詞:香港;后殖民主義;身份認同作者簡介:宗藝(1994-),女,漢族,江蘇徐州人,江蘇師范大學碩士研究生在讀。[中圖分類號]:I206?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2-2139(2019)-18-0-02引言:施叔青作為一個客居香港十多年的旁觀者,她以為香港立書作傳的雄圖而開始了《香港三部曲》的寫作。香港從開埠到回歸這百年的歷史實際上也是一個完整的殖民史,而施叔青則是企圖通過主人公黃得云,一個從東莞被綁架到香港為妓的女人和她的后代的故事,來記錄

    青年文學家 2019年18期2019-07-30

  • 后殖民主義視角下的百納被意義解讀
    文慧摘要:后殖民主義時期,非裔美國人處于一種“居中”的空間,兩種文化的沖突使得被殖民者產生了一種雙重意識,這常常會使他們產生一種不安全感。針對這種情況,在托尼·莫里森的作品中經常出現的“百納被”起到的就不僅僅是一個日常用品的作用,而是更多地展現出了歷史、政治和文化意義。關鍵詞:后殖民主義;“居中”;百納被;意義一、后殖民主義中的“居中”空間霍米·巴巴認為,殖民統治使得被殖民者可以觀察到兩個世界,一個是殖民者的世界,另一個是被殖民者的世界。這兩個世界有著完全

    北方文學 2019年18期2019-07-25

  • 從后殖民視角分析迪內森小說《走出非洲》中人物的身份認同危機
    詞:非洲;后殖民主義;東方主義;雙重身份;聯結自從《走出非洲》這本書出版以來,讀者所給予的反饋一直較為溫和。外界對它的評價達到高峰是在一部根據這部作品改編的電影上映之后。自那之后,這部作品越來越受到大眾的關注,不僅評論呼聲日益高漲,在文壇也掀起了一波批評熱潮。一、作為殖民者的“自我”“正如《東方主義》的作者賽義德所說,這個來自波蘭的擅長描寫大海的小說的作家康拉德,實質上來說,既是一個帝國主義者又是一個反帝國主義者?!保╓u 2006:9)同時作者本人也強調

    北方文學 2019年20期2019-07-15

  • 租界:跨文化傳播“接觸地帶”理論的現實樣本
    觸地帶”是后殖民主義批判理論用以探究異質文化關系的關鍵概念,其雙重疏離性為跨文化傳播提供了雙向展開的空間,但自提出至今仍缺乏清晰的內涵界定與相應的理論發展。近代中國被殖民經歷的產物“租界”恰是與“接觸地帶”高度吻合的現實樣本。鑒于資本主義殖民擴張的全球性,中國租界研究具有超越地方知識的普遍價值。同時,“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性質又使中國史實具有特殊性,可為理論檢驗提供新的佐證。在文化生態框架下對租界跨文化傳播進行剖析,重現跨文化傳播的復雜性和中國本土的主體性

    華僑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9年2期2019-05-24

  • 后殖民主義解讀電影《花鼓歌》改編策略
    方文化。從后殖民主義的視角解讀改編后的電影《花鼓歌》,一方面該電影是以東方元素為載體,是承載西方文化價值觀的大眾文化;另一方面則體現了美國文化同其他文化之間的交流與融合,在實現美國文化多樣性的同時宣傳了中國文化。關鍵詞:《花鼓歌》;后殖民主義;改編策略作者簡介:鄭雨婷(1993-),女,甘肅人,廣西民族大學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英語語言文學;通訊作者何云燕(1980-),廣西民族大學副教授,文學博士,碩士生導師,研究方向:美國文學、族裔文學。[中圖分類號]

    青年文學家 2019年11期2019-05-09

  • 后殖民時代的東方物語
    瓜之味》;后殖民主義;東方學作者簡介:敬姣姣(1992-),女,河南許昌人,海南大學人文傳播學院研究生,研究方向為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中圖分類號]:J9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2-2139(2019)-08--02賽義德在《東方學》中指出東方是西方最富裕的、最古老的殖民地,是歐洲的文明與語言之源,是歐洲文化的競爭者,是歐洲最深奧的、最常出現的他者。[1]《青木瓜之味》是導演陳英雄執導的首部長故事片, 這部充滿東方韻味的影片自1993年在法

    青年文學家 2019年8期2019-04-16

  • 薩義德《東方學》解讀
    。本文意從后殖民主義理論概說、薩義德后殖民主義理論的理論來源、薩義德對“東方學”的理解及他本人對東方主義的看法和價值判斷這三個層面,并結合葛蘭西的馬克思主義和??碌脑捳Z理論對《東方學》做更深一步的解讀,在思考西方人眼中“東方”的同時也進行東方自身的反省。關鍵詞:薩義德 后殖民主義 《東方學》 東方主義20世紀是一個理論創新的世紀。特點各異的理論大潮,帶著不同的聲音奔涌而至,在時代的舞臺上演出了一部氣勢恢宏的大合唱,而后殖民理論以其巨大的理論創新,成為這部大

    名作欣賞·學術版 2019年2期2019-04-15

  • 后殖民主義與翻譯研究“聯姻”的是與非
    本文在探究后殖民主義理論的基礎上,認為后殖民主義與翻譯研究的“聯姻”在為翻譯研究帶來積極意義的同時,也存在著自身局限性。關鍵詞:后殖民主義;翻譯研究;權利重構;文化范式1.概述當下,翻譯理論家們把目光從語言層面轉向文本以外的范圍,開始在跨文化的語境下研究翻譯理論。后殖民主義理論在強烈的政治性和文化批判色彩的思潮下興起,契合了翻譯研究的文化范式,20世紀80年代中后期,后殖民主義翻譯理論興起。后殖民主義翻譯理論的學者們通過揭露翻譯在政治角度的本質體現,探究為

    科學與財富 2019年4期2019-04-04

  • 后殖民視野下民族動畫形象的解構與重組
    【關鍵詞】后殖民主義;民族動畫;解構;重組中圖分類號:J954? ? 文獻標志碼:A? ? ? ? ? ? 文章編號:1007-0125(2019)06-0112-01一、后殖民主義理論及其中國視野后殖民主義理論始于20世紀70年代,后經由西方傳播至全球各地。后殖民主義不同于殖民主義通過赤裸裸的戰爭方式進行殖民掠奪,而是利用自身強大的政治、經濟與文化實力間接、隱蔽地對東方及非西方文化主體進行文化滲透與圍剿,實質上是一種不平等的跨文化交流現象。后殖民主義理論

    戲劇之家 2019年6期2019-03-28

  • 后殖民主義視角下中國經典文學走出去的 戰略路徑
    [關鍵詞]后殖民主義;中國經典文學走向世界;戰略路徑; 文化身份構建; 翻譯機制[中圖分類號]G120?[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8372(2019)04-0092-06The strategic path of Chinese classic literature going ou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ost colonialismWANG Hai-yan(College of Foreign Languag

    青島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9年4期2019-01-30

  • 《典型美國人》中的文化沖突解讀
    系,本文從后殖民主義文化批評理論角度解讀《典型美國人》,分析美國主流文化背景下殖民者與被殖民者關系的演變。關鍵詞:后殖民主義;任碧蓮;文化差異;文化沖突[中圖分類號]:I106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2-2139(2018)-30--02美國華裔小說家任碧蓮(Gish Jen)1991年出版了她的第一部小說《典型美國人》,在文壇引發了研究美國華裔移民文學及美國華裔作家的一股新浪潮。任碧蓮的每部作品都取材于美國華裔移民生活,描寫他們在美國主流

    青年文學家 2018年30期2018-12-27

  • 后殖民主義視角下《喜福會》中伴侶價值的文化解讀
    伴侶價值;后殖民主義;二元文化[中圖分類號] I106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5-3437(2018)12-0122-03人是文化的載體,生活環境對人潛移默化的影響在一個人的生活中日漸顯露。生活在雙重文化環境中的人更亦如此,兩種不同的文化在他們的身體里此消彼長,不同程度地相互作用著影響著他們為人處世的方式。原生家庭文化對子女潛移默化的影響似流水微風般無處不在?!断哺分械谝淮A裔千里迢迢奔赴美國,在那里生根發芽,他們的子女雖然是土生土長

    大學教育 2018年12期2018-12-22

  • 自我與他者:朝鮮流亡詩人的中國形象塑造
    逐步呈現為后殖民主義理論下的自我與他者的二元對立與統一。故而,在此之后,來華的朝鮮流亡詩人在詩歌作品中對中國形象的描述也呈現出了對他者世界的建構和自我世界的認識的對立與統一。朝鮮流亡詩人來華體驗并塑造中國形象,既是主體——朝鮮人認識客體——中國而塑造他者世界的過程,也是認識客體過程中反觀自我世界的過程。[關鍵詞]朝鮮流亡詩人;中國形象;自我與他者;后殖民主義[中圖分類號]I312.07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007(2018)03-0

    東疆學刊 2018年3期2018-12-19

  • 后殖民主義文學批評理論的主題探究
    摘 要:后殖民主義理論是后現代理論家們在對文學文本進行剖析的過程中逐步形成的一套涉及文化批評和政治批評的理論體系。在文學批評領域,關于后殖民主義身份構建理論主要圍繞以下幾個方面的概念的認識開展:“自我-他者(中心-邊緣)”、“身份認同”、“混雜性(雜糅性)”、“殖民話語模擬”。本文將從上述幾個角度分析探究后殖民主義身份構建理論的深刻內涵。關鍵詞:后殖民主義;后現代理論家;文學批評;身份構建作者簡介:陳天慧(1994.10-),女,漢族,河北張家口人,天津外

    青年文學家 2018年27期2018-12-17

  • 文化身份問題探析
    冉摘要:在后殖民主義理論的研究中,“身份”是一個重要的議題。薩義德揭示了西方強勢的文化、學術建構“東方”身份的策略;斯皮瓦克發掘出“庶民”身份;霍米巴巴提出有關殖民話語的“雜糅”理論。文章將從家庭身份、女性身份及民族文化身份三個方面來淺析作品中人物尷尬的身份處境問題,以便更深入地了解作者所展現的那個有著背叛和救贖、逃離和回歸的阿富汗。關鍵詞:《追風箏的人》;后殖民主義;文化身份卡勒德·胡賽尼,這個身體里流淌著阿富汗血液且又接受美式思想洗禮的作家在小說《追風

    黑龍江教育·理論與實踐 2018年9期2018-12-13

  • 《浮城志異》中的歷史意識與身份認同
    看與被看等后殖民主義議題。關鍵詞:《浮城志異》;后殖民主義;國族認同;監視體系中圖分類號:1210.6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1-7836(2018)08-0112-03香港作家西西1986年創作的小說《浮城志異》中插入十三幅比利時畫家雷內·馬格里特的超現實主義畫作,以圖文對話的方式講述了一座浮城的奇異景象,這種特別的形式引起了大陸研究者的普遍關注。但在形式背后,對“浮城”寓指的集體恐慌和失根感卻鮮有關注。以大陸公眾的眼光看來,諸如施叔青的《香港

    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 2018年8期2018-12-03

  • 后殖民主義視角下《無聲告白》中的“他者”形象
    本文即將從后殖民主義視角出發,一一探究書中的“他者”形象,指出書中不僅有被排斥在主流白人社會之外的種族“他者”,還有飽受性別歧視的女性“他者”和渴望在家庭和社會中擁有話語權可以發聲的無聲“他者”。關鍵詞:《無聲告白》;后殖民主義;他者《無聲告白》(Everything I Never Told You)是當代華裔作家伍綺詩耗時六年寫成的處女作,一經出版便成為暢銷書且奪得2014年亞馬遜年度圖書桂冠,伍綺詩本人也因此成為了征服歐美文壇的又一位華裔女作家。小說

    北方文學 2018年26期2018-11-24

  • 論庫切《恥》中的身體書寫
    。本文借助后殖民主義理論及其語境,通過《恥》中對女性身體、膚色差異的身體,及動物身體的書寫來闡釋小說文本中內蘊的后殖民問題與現狀。關鍵詞:庫切;《恥》;身體書寫;后殖民主義《恥》是庫切1999年出版的作品。小說的主人公盧里是一名52歲的白人教授。小說第一部分敘述盧里的個人生活:小說開頭部分通過盧里與妓女索拉婭的雇傭關系來表現盧里對婚姻、愛情、性的態度。后來,他因和自己的女學生梅拉妮發生情愛被指控性騷擾,他因拒絕對此事懺悔被迫離開大學,來到女兒露西在鄉下的農

    世界家苑 2018年11期2018-11-20

  • 后殖民主義視角下的《盧旺達飯店》
    。本文將從后殖民主義視角來分析《盧旺達飯店》。關鍵詞:《盧旺達飯店》;盧旺達大屠殺;后殖民主義;胡圖與圖西1 概論《盧旺達飯店》反映的是1994年發生在盧旺達的大屠殺事件。起因是4月6日,盧旺達總統、胡圖族人哈比亞利馬納乘飛機在首都上空遇襲身亡。胡圖人認為這是圖西人的陰謀,隨后便對圖西人采取了大規模的瘋狂屠殺。男主人公保羅是米勒·克林斯大飯店的客房經理,同時也是一個胡圖人,而他的妻子是圖西人。身邊到處充斥著胡圖部族民兵、政府軍隊等暴力威脅和殘忍迫害,保羅從

    卷宗 2018年24期2018-11-07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