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學科交叉

  • 我國檔案科研的現狀與趨勢
    和方法創新、學科交叉和跨學科合作、研究前沿性和國際化、研究主體職業化和研究人員終身制或成趨勢,當下,檔案科研需要在實施有效管理、注重檔案科研成果轉化、加強學科交叉和跨學科合作、拓展研究內容和方法、提高研究的前沿性和創新性等方面下功夫、花氣力、出成效。關鍵詞:檔案科研;科技項目;研究主題;創新成果;成果轉化;學科交叉;人才隊伍Abstract: This article analyzes and summarizes the current situatio

    檔案管理 2023年5期2023-12-10

  • “雙碳”背景下《環境科學概論》課程教學提升探討
    境科學概論;學科交叉;碳達峰;碳中和;教學改革Copyright ? 2023 by author (s) and SciScan Publishing LimitedThis article is licens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NonCommercial 4.0 International License. https://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nc/

    教育研討 2023年3期2023-12-06

  • 面向碳達峰、碳中和的建筑能源專業跨學科課程體系設計
    ,通過剖析多學科交叉的內在邏輯,預測雙碳目標下的人才需求,提出跨學科鏈條課程、合作課程,實踐環節多學科交叉組織實施辦法,基于平臺建設培養面向雙碳目標的新工科人才。關鍵詞:工程教育;學科交叉;課程體系;人才培養;建筑環境與能源應用專業中圖分類號:G642? ? ? ? 文獻標志碼:A? ? ? ? ? 文章編號:2096-000X(2023)25-0013-04Abstract: Facing the goals of carbon peak and car

    高教學刊 2023年25期2023-09-06

  • 數字化背景下馬角壩實習教學改革探討
    新模式,認為學科交叉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力以及其在新型工作條件下的適應力。同時,以學科交叉為改革方向,融入“空天地”一體化、數據集成及可視化兩大改革重點,逐步形成新的教學體系,有助于培養更多創新型與復合型的地學人才。關鍵詞 馬角壩實習;教學新模式;學科交叉中圖分類號:G642文獻標識碼:ADOI:10.16400/j.cnki.kjdk.2023.8.016馬角壩地處龍門山造山帶北段,區內地質構造復雜、地質現象典型,教學路線中的地質構造、巖石地層、礦山地質

    科教導刊 2023年8期2023-08-11

  • 淺談學科交叉下的“土壤肥料學”教學新模式
    產實踐當中。學科交叉是指不同學科進行結合而形成新的學科,將學科交叉的概念融合到“土壤肥料學”當中,再結合科技前沿,有助于學生更深刻、更直接、更廣泛地理解“土壤肥料學”課程對于農業生產的重要性,從而提高學生的歷史使命感和責任感。[關鍵詞] 土壤肥料學;學科交叉;教學模式[基金項目] 2021年度塔里木大學一流課程建設項目“土壤肥料學”(TDYLKC20212);2022年度塔里木大學一流本科專業建設“農業資源與環境”(YLZYXJ202201);2021年度

    教育教學論壇 2023年24期2023-08-08

  • 學科交叉背景下工科研究生課程思政建設
    角色。該文在學科交叉背景下進行工科研究生專業課程思政教育改革嘗試。以生物仿生設計與生物摩擦學課程為例,在回顧文獻和剖析問題的基礎上,從“時代使命”“知識領域”“能力領域”和“情感領域”等維度全面深入挖掘課程思政元素,綜合利用“大師資隊伍建設”“教學模式改革”“雙向多元教學評價”等舉措,實現專業課程與課程思政協同育人,助力培養德才兼備的高素質工科創新型研究生人才。關鍵詞:研究生;課程思政;教學改革;學科交叉;協同育人中圖分類號:G643? ? ? ? 文獻標

    高教學刊 2023年21期2023-08-03

  • 新工科背景下無線通信中的人工智能課程思政教學改革與實踐
    ;方法探索;學科交叉中圖分類號:G641? ? ? ? 文獻標志碼:A? ? ? ? ? 文章編號:2096-000X(2023)21-0037-04Abstract: Moral cultivation is the top priority of personnel training, and how to integrat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lements into the teaching of profess

    高教學刊 2023年21期2023-08-03

  • 土木建造類研究生學科交叉融合培養體系研究與實踐
    文章旨在探索學科交叉融合的土木建造類研究生培養途徑。以重慶大學土木建造類研究生培養為例,通過目標需求分析,打造良好的多學科融合研究生培養條件,構建智慧賦能、學科交叉土木建造類研究生的培養體系。通過十余年的改革與實踐,創新了培養理念、培養模式和培養體系,并在人才培養質量、培養能力、教學改革成果等方面取得了突出成效。通過智慧賦能土木、創新助力建造,有效提升了土木建造類研究生的創新能力和國際化視野,實現研究生培養從傳統土木到智慧建造的復合式發展,開辟了土木建造類

    高等建筑教育 2023年3期2023-07-21

  • 知識管理與應急管理的交叉融合創新
    ;應急管理;學科交叉DOl:10.3969/j .issn.1008-0821.2023.07.004[中圖分類號] G25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8-0821(2023)07-0035-031價值與意義由南開大學柯平教授領銜撰寫的專著《公共安全應急知識管理》于2021年出版。該書一方面為應急管理引入了新的視角、理論、方法和技術;另一方面為知識管理提供了新的使命、任務、場景和方向,是一部知識管理與應急管理的交叉融合創新之作。該書的價值與

    現代情報 2023年7期2023-07-20

  • 學科交叉、產教融合的車輛工程一流專業建設研究
    工程專業通過學科交叉、產教融合構建了以車輛智能設計、智能制造、智能運維課程群為主線,以人工智能、大數據等前沿技術為支撐的人才培養體系,將現場問題、前沿理論、先進技術融入人才培養過程,打造了校企互補、產教融合的一流“雙師型”教學團隊,校內外結合、虛實結合,構建了由校內教學實驗中心、科研平臺、校外實踐基地和面向全國的虛擬仿真中心組成的“四位一體”的一流實踐平臺。[關鍵詞] 車輛工程;一流專業;學科交叉;產教融合[基金項目] 2020年度北京交通大學一流本科專業

    教育教學論壇 2023年21期2023-07-10

  • 基于多學科交叉的智能采礦研究生培養體系構建
    智能采礦對多學科交叉復合型人才的需求,東北大學采礦工程學科通過建立采礦工程本-博貫通式培養模式,提升采礦工程專業研究生的生源質量、優化生源結構;通過廣泛接收調劑生源,招收軟件工程、計算機科學與工程、控制科學與工程、電氣工程等專業的研究生,從源頭上保障多學科的交叉與融合;采礦工程學科著重發展礦產資源的智能開采方向,修訂研究生培養方案,建立多學科交叉融合的研究生培養模式,全面提升研究生創新能力的培養。關鍵詞:智能采礦;學科交叉;研究生培養;體系構建;創新能力中

    高教學刊 2023年15期2023-06-14

  • 學科交叉融合趨勢下同行評議在職稱評聘中的運用
    的作用,而在學科交叉融合的趨勢下,對評價具有學科交叉融合特點的代表性成果在送評模式、專家遴選、評價指標和結果運用等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文章站在高校職稱評聘工作管理者的角度,通過分析研究同行評議工作實務、專家訪談和問卷調查,對如何優化學科交叉融合背景下同行評議在職稱評聘中的運用進行探討。關鍵詞:同行評議;學科交叉;職稱評聘;專家遴選中圖分類號:G64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4107(2023)05-0047

    黑龍江教育·高校研究與評估 2023年5期2023-05-31

  • 構建“以學為主、雙向并重”的研究生課程體系探討
    ;分類培養;學科交叉;碩博貫通[基金項目] 2021年度四川省高等教育人才培養質量和教學改革項目“基于產教融合的工程專業學位‘五位一體一流人才培養的創新與實踐”(JG2021-540);2020年度中國學位與研究生教育學會項目“行業類(石油)高校工程專業學位‘產學研用培養模式研究”(2020MSA265)[作者簡介] 趙 娜(1982—),女,四川成都人,碩士,西南石油大學研究生院培養辦公室主任,助理研究員,主要從事研究生教育教學管理工作和數字化油氣田管理

    教育教學論壇 2023年10期2023-05-30

  • 智慧交通基礎設施交叉方向研究生培養模式探索與實踐
    級學科與其他學科交叉,推進交通運輸工程專業向智能化、信息化方向發展,推進研究生培養模式系統性改革。以現行培養體系存在的問題為切入點,從行業和高校兩個角度出發,圍繞理論知識、實踐能力、創新思維和國際視野四個方面,歸納總結了交通基礎設施方向研究生應具備的四項核心能力:知識迭代能力、工程實踐能力、技術創新能力和國際適應能力。針對智慧交通基礎設施交叉方向研究生特點,緊扣研究生培養質量這一核心目標,以課程體系、培養模式、學科交叉為主要措施;以支撐培養體系的可行性和科

    高等建筑教育 2023年2期2023-05-30

  • 學科交叉視域下國際輿論場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網絡輿情傳播研究綜述張亞明
    等關鍵詞: 學科交叉; 國際輿論場; 突發公共衛生事件; 網絡輿情傳播; 信息疫情DOI:10.3969 / j.issn.1008-0821.2023.04.015〔中圖分類號〕G2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8-0821 (2023) 04-0165-12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 要鞏固壯大奮進新時代的主流思想輿論, 加強全媒體傳播體系建設, 推動形成良好網絡生態。要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 展現可信、可愛、可敬的中國形

    現代情報 2023年4期2023-03-29

  • 新文科視域下的法學人才教育培養探析黃彬 吳小勇
    ;知識結構;學科交叉;資源整合[基金項目] 2021年度貴州中醫藥大學教改課題“高校專業教師課程思政能力評價體系及提升策略研究”(GZYJ202130)[作者簡介] 黃 彬(1976—),女,貴州貴陽人,碩士,貴州中醫藥大學人文與管理學院副教授,主要從事法學研究;吳小勇(1982—),男,貴州貴陽人,博士,貴州中醫藥大學人文與管理學院院長,副教授(通信作者),主要從事心理學研究。[中圖分類號] G642.0 [文獻標識碼] A [

    教育教學論壇 2022年24期2022-07-19

  • 學科交叉的“石油工程熱工學”課程建設
    程;熱工學;學科交叉;課程建設;教學改革[基金項目] 2020年度中國石油大學(北京)教改立項“多學科交叉的‘石油工程熱工學’課程建設”[作者簡介] 劉慧卿(1966—),男,河南臺前人,博士,中國石油大學(北京)石油工程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從事油氣田開發研究;王 慶(1984—),男,山東曹縣人,博士,中國石油大學(北京)石油工程學院講師,碩士生導師,主要從事油氣田開發研究。[中圖分類號] G64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

    教育教學論壇 2022年25期2022-07-19

  • 電子信息類新工科人才培養體系構建
    ;跨界整合;學科交叉;人才培養體系中圖分類號:G642?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1002-4107(2022)07-0010-03互聯網、人工智能、機器人技術等高新技術催生了第四次工業革命,也觸發了高校的新工科建設。為了確保我國在核心科技領域掌握話語權,贏得未來科技競爭,必須大力開展新工科建設,竭力培養創新能力強的科技人才,實現我國從制造大國走向“智慧”強國。新工科是一種新型的工程教育理念,面向新經濟,依靠新技術,服務

    黑龍江教育·高校研究與評估 2022年7期2022-07-05

  • 工程訓練體系下現代綜合創新訓練內容的改革與實踐
    :工程訓練;學科交叉;創新設計機械工程訓練是重要的基礎實踐教學課程,是工程教育專業認證對工科院校重點考察項目,《工程訓練》不僅是為專業打基礎的實踐課,同時也應該是將知識、素質、能力和創新融為一體的綜合訓練[1],建設好該課程將為實施素質教育和創新教育提供良好的平臺、為進行基礎實踐教學和跨學科綜合訓練提供高效和重要的場所,因此研究現代綜合創新工程訓練內容改革的問題,對提高學生的工程意識和綜合能力,培養地方經濟建設所需要的高素質的人才,滿足社會對人才的需求具有

    科學與財富 2022年8期2022-07-04

  • 應用型汽車服務工程專業工程教育模式的探索與實踐
    模式;構建了學科交叉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實踐教學新模式;以學生為中心,踐行了注重學習全過程的多元考核評價體系。關鍵詞:高等工程教育 課程譜系 學科交叉 校企合作 考核評價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of Engineering Education Mode for Applied Automotive Service Engineering SpecialtyZhang Ying Jiang BoAbstract:The talent

    時代汽車 2022年12期2022-06-24

  • 學科交叉在研究生創新教育中實施途徑的探討
    交叉重合,將學科交叉融合到研究生的創新教育中,對提高研究生的培養質量十分重要。探討了學科交叉的特點及國內外學科交叉發展的現狀,針對研究生學科交叉建設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了制定學科交叉的相應政策,建立有效的運行管理機制,擴大研究生的招生范疇,整合學科交叉的課程體系,加強導師團隊的建設,增加研究生的實踐比例及完善研究生質量評價體系的建議,以期提高研究生的創新水平。[關鍵詞] 學科交叉;研究生;創新教育[基金項目] 2020年度廣西學位與研究生教育改革課題“多學科

    教育教學論壇 2022年19期2022-06-24

  • 基于學科交叉的新商科教育人才創新培養模式研究
    于此背景下,學科交叉視角下新商科教育人才的培養成為了數字經濟時代發展的重要內容。通過分析學科交叉視域下新商科教育的轉型,針對跨學科人才培養的障礙,對國內外跨學科人才培養模式進行探析并提出適合于我國跨學科人才培養的路徑,加快我國跨學科人才的培養,提升競爭力?!娟P鍵詞】學科交叉? 新商科? 人才培養? 模式【基金項目】本文系2022年度寧波大學教研項目“跨界與融合:基于學科交叉的新商科人才創新培養模式研究”(編號:JYXMXZD2022051)的研究成果?!局?/div>

    課程教育研究 2022年6期2022-06-16

  • 智能建造技術)專業人才需求調研分析及人才培養路徑探索
    ;調研分析;學科交叉;人才培養中圖分類號:C961 ? ? ? 文獻標志碼:A ? ? ? ? ?文章編號:2096-000X(2022)15-0168-05Abstract: Intelligent construction is a typical new engineering major, and also an important starting point for the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of the

    高教學刊 2022年15期2022-06-15

  • 基于BPR的高校學科交叉的集成管理研究
    總體藍圖,而學科交叉又對雙一流戰略有推動作用,本文引入BPR理論,構建互聯網+學科交叉體系,通過BPR剖解了長期困擾高校學科交叉的問題,推動了制度創新,創造了以“問題解決”(problemsoving)為中心的研究模式,推動了學科前沿的重大突破和重大成果創新,不僅有利于大學人才聚集效應的發揮,也有利于將傳統的串行工作方式改造為并行的工作方式。關鍵詞:BPR;學科交叉;集成管理;雙一流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科學內部出現了一些問題,迫切要求科學系統本身進行自我整

    科技風 2022年13期2022-05-30

  • 國際教學合作對于新工科建設的實質推動
    提高培養具有學科交叉背景的人才的能力。[關鍵詞]伊拉斯謨+項目;雙一流,新工科;學科交叉;人才培養[中圖分類號] G640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5-3437(2022)09-0117-05一、Erasmus+LPEB項目背景博洛尼亞進程(Bologna Process)于1999年啟動,建立了歐洲各國相同的高等教育三級(學士、碩士、博士)學位體制,采用歐洲互認證學分制(ECTS制度),建立健全歐洲高等教育質量保證體系。為落實博洛尼亞進程

    大學教育 2022年9期2022-05-30

  • 學科交叉視域下的小學體育教學實踐探索
    生摘? 要:學科交叉教學有利于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文章以小學體育教學為例,探索了學科交叉視域下的教學策略,力圖為小學體育教師提供參考,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關鍵詞:學科交叉;小學體育;綜合素質學科交叉視域下,小學體育教學應當融入語文、數學、音樂等學科的教學內容,讓學生在小學體育課堂上學習到更多的知識和技能,從而有效推動學生綜合素質的發展。許多體育教師缺乏學科交叉教學的經驗,對其他學科的課程內容了解不足,因而探索學科交叉視域下的小學體育教學問題具有重要的實

    基礎教育論壇·上旬 2022年10期2022-05-30

  • 數字經濟時代金融人才數據素養培養困境與對策研究
    “四維三元”學科交叉的金融人才培養模式:構建金融理論知識、數據挖掘技能和計算機編程能力三元融合學科交叉的課程體系,創新多方聯動的動態反饋培養機制,豐富以融合創新為導向的三元融合跨學科培養手段,建設學科交叉師資隊伍。關鍵詞:數字經濟;金融人才培養;數據素養;學科交叉;多方聯動一、數字時代金融人才數據素養培養的現實意義在全球經濟增長乏力和疫情沖擊的背景下,數字經濟被視為推動經濟變革、效率變革和動力變革的“加速器”,成為撬動經濟發展的“新杠桿”和國家競爭的新戰場

    中國大學教學 2022年9期2022-05-30

  • 機器人工程專業卓越工程師培養實踐教學體系構建和模式探索
    業產業屬性和學科交叉融合性明顯,要求從業人員具有復合能力。機器人工程專業人才培養,尤其是實踐性教學體系構建與教學組織實施,對所有高校來說都是一項全新課題。文章詳細分析了安徽工程大學機器人工程專業畢業生的就業領域,以及機器人產業對從業人員的要求,圍繞學科交叉和能力復合兩個關鍵點,基于“先模塊后合成”的思路,闡述了機器人工程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的規劃過程,介紹了在實踐教學模式創新方面推出的舉措。[關鍵詞]機器人;學科交叉;學科融合;實踐教學;教學體系[中圖分類號]

    大學教育 2022年10期2022-05-30

  • “新工科”背景下高?!叭恕比瞬排囵B模式的改革與實踐
    ;三全育人;學科交叉中圖分類號:TB-4;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2596(2022)07-0086-04在全國教育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建設教育強國、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盵1]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見》文件中明確提出,堅持全員育人、全過程育人、全方位育人(以下簡稱“三全育人”)[2]。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八大以來多次

    赤峰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22年7期2022-05-30

  • 以學科建設為導向的高校創新人才引進方式分析與實踐
    大師+團隊;學科交叉中圖分類號:G40-058? ?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673-7164(2022)25-0165-04縱觀眾多世界一流大學,有兩個較為公認的共同點:一是擁有世界一流水平的教師隊伍,二是有一套支持教師隊伍進行人才培養和尖端科學研究的體制及政策。2015年國務院印發《統籌推進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總體方案》將建設“一流師資隊伍”放在五大建設內涵首位。方案指出要“深入實施人才強校戰略,強化高層次人才的支撐引領作用,加快培養和

    大學·研究與管理 2022年9期2022-05-30

  • 學科交叉基礎上建設一流學科的現實審視與未來進路
    的自然根基。學科交叉是科學發展的必然趨勢,也是建設一流學科的必然選擇。審視當前,高校推進學科交叉的過程存在著諸多問題,集中表現在4個方面:單一學科發展理念固化;學科組織發展相對滯后;學科考核評價面臨困境;學科交叉研究人才匱乏。為此,高校務必要樹立正向的學科交叉理念,組建高效有序的學科組織,完善交叉學科評價體系,加強交叉學科人才培養,進而實現高等教育學科的內涵式發展。[關鍵詞]學科交叉;一流學科;學科組織;學科評價[中圖分類號]G641[文獻標識碼]A[文章

    現代教育科學 2022年2期2022-05-22

  • 雙碳目標下加強氣象學科交叉的路徑探索
    策選擇。氣象學科交叉融合發展推進雙碳目標的實現,應加強頂層設計,加強跨學科合作;優化資源配置,重點營造有利于跨學科研究的平臺環境;做好政策銜接,重點攻關創新型關鍵技術。關鍵詞 碳中和 學科交叉 新能源 氣候治理 能源安全 生態環境保護 應對氣候變化作者簡介:楊萍,理學博士,中國氣象局氣象干部培訓學院研究員;王志強,哲學博士,中國氣象局氣象干部培訓學院正高級工程師?;痦椖浚褐袊鴼庀缶?021年軟科學重點項目“氣象學科交叉與科技創新路徑選擇”(2021ZDI

    閱江學刊 2022年2期2022-04-12

  • 基于領域主題的學科交叉特征識別方法研究
    加精準地探究學科交叉規律,本研究構建一個基于領域主題的學科交叉特征識別框架以識別學科交叉主題、交叉態勢以及交叉結構。[方法/過程]對WOS數據庫中醫學信息學領域2000—2020年發表的45 546篇文獻進行實證研究,首先基于LDA主題模型劃分領域主題,然后引入Div指標分析比較學科交叉態勢,最后構建學科共現網絡并結合中介中心性分析學科邊緣—核心子群結構。[結果/結論]本研究共劃分9個子主題,分別為心臟信號傳感系統、電子健康技術、電子病歷系統、健康app和

    現代情報 2022年4期2022-03-30

  • 新時代下人工智能技術融合設計學科的思考與展望
    設計 融合 學科交叉 藝術與科技引言在新技術飛速發展的新時代下,設計學科也在迎來一場悄無聲息的轉換與變革,“設計”一詞正在被重新定義。隨著近幾年國內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利用人工智能完成設計業務,人工智能不再單獨作為一種高新科技而存在,而是廣泛地參與設計行業中,形成多學科交叉、科技與設計互融的新局面。這對于設計學科來說是具有創造性意義的。每個不同時代新技術的出現,都能為設計帶來新的變革和發展,都能在不同程度上重新定義設計學學科。飛速發展的新時代促使設計方法、設

    設計 2022年4期2022-03-19

  • 新文科建設與設計學科關聯的思考
    是守正出新、學科交叉及為了培養適應新時代特別是智能時代發展需要的人文社會科學家和藝術的創造者。設計學科是特別具有學科交叉特性的學科,它和新文科建設有必然的呼應,理應首當其沖開拓,以便更好地促進設計學科在時代進程中的作用。 關鍵詞: ?新文科建設;藝術設計;學科交叉;守正出新;面向未來中圖分類號: J0-05文獻標志碼: A文章編號: 1001 7003(2022)03 0085 07引用頁碼: 031201DOI: 10.3969/j.issn.1001-

    絲綢 2022年3期2022-03-19

  • 基于“新文科”建設的基層教學組織建設研究
    詞:新文科;學科交叉;跨界融合;基層教學組織;教育治理現代化;中圖分類號:G640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1002-4107(2022)03-0037-03 一、問題的提出 2018年8月,中共中央提出“高等教育要努力發展新工科、新醫科、新農科、新文科”,由此,“新文科”的概念應聲落地。2019年4月,教育部、科技部等部門聯合召開的“六卓越一拔尖”計劃2.0啟動大會,標志著國家“四新”建設工程正式開啟。由此,“新

    黑龍江教育·高校研究與評估 2022年3期2022-03-18

  • 科學知識傳遞視角下學科交叉最短路徑研究
    路徑分析; 學科交叉; Scopus 數據庫在過去幾十年中, 科學面臨的問題變得日益緊迫、復雜, 許多與人類活動密切相關的問題無法在單一學科范圍內得到回答, 決策者和研究人員解決這些問題越來越需要跨越傳統獨立研究領域??茖W知識傳遞有助于打破現代學術界的溝通鴻溝, 充分調動智力資源, 是產生創新知識的動力之一。例如, 物理學領域中關于原子自旋的研究, 形成了醫學中的磁共振成像, 進而促進了醫學和生物學中的許多新的應用和發現[1] 。在當今學科高度綜合化趨勢下

    現代情報 2022年3期2022-03-11

  • 中國藝術理論研究的創新與民族特色
    語體系構建、學科交叉融合與新文科建設、當代藝術批評價值標準和評價體系構建等方面,作了很多有益探索,陳池瑜即是其中一位。其所著《中國藝術學論綱》一書,立足中國傳統美學與中國書畫理論,借鑒西方現當代藝術理論,對中國藝術史學理論、品評理論及藝術史和藝術學學科等專題進行深入研究,是中國藝術學理論研究的新成果,對當代形態和民族特色的中國藝術學探索具有推動意義?!娟P鍵詞】 藝術理論;藝術學;學科交叉;藝術批評中國古代有著豐富多樣的文化藝術類型和綿延不斷的藝術理論,為當

    藝術學研究 2022年1期2022-03-07

  • 藝術造境
    傳統繪畫 學科交叉凌叔華是“五四”時期重要的女性作家,她的作品中“傳統與現代”“東方與西方”文化的交織、文字中特有的“古韻”氣息、細膩淡雅的女性筆觸、思想解放下的女性意識,以及文字背后的批判內涵,都成為其特有的文學色彩。朱光潛在《論自然畫與人物畫》一文中對凌叔華的文和畫有著精到的評價:“她的繪畫的眼光和手腕影響她的文學作風?!盿“作者寫小說像她寫畫一樣,輕描淡寫,著墨不多,而傳出來的意味很雋永?!眀讀凌叔華的文字,就像是在欣賞她的畫。將中國畫技法稔熟于心

    名作欣賞·學術版 2022年2期2022-02-28

  • 基于數字化技術的智能服裝教學模式研究
    ;智能服裝;學科交叉;教學改革1 引言數字化是信息技術發展的高級階段,隨著數字化技術的高速發展,各高校也逐漸將數字化運用于教學改革中?,F在人們對服裝的追求不僅是遮身蔽體,也追求服裝的舒適性和功能性,因此我國服裝企業也面臨著向信息化、智能化轉變。而智能服裝則是服裝與智能科技相結合的產物。服裝產業發展趨勢是服裝智能制造逐漸進入數字化、網絡化時代,實現互聯網、云技術、物聯網、智能機器人等技術在生產等各個環節的應用。將數字化技術應用于智能服裝教學改革方向,更好地實

    科技信息·學術版 2022年8期2022-02-25

  • 知識產權學科的性質與地位
    ;專業教育;學科交叉;“交叉學科”;科學;邏輯無論是在無生命的世界里還是在有生命的世界里,一切都是按照規則發生的,盡管我們并不總是了解這些規則?!?康德現代大學主要有兩個目標。一個目標是科學研究,即學科建設。另一個目標是專業教育,即教書育人。學科建設與專業教育是有聯系,但卻是目標和功能不同的兩個概念。所謂學科,是指科學體系中的不同知識類別。如物理學、生物學、歷史學、經濟學、法學。一般認為,學科建設的任務是研究自然現象及人類社會的本質和規律,是生產知識,是

    中國軍轉民 2022年1期2022-02-23

  • 基于提升高校人才培養質量的幾點思考
    挫力;慕課;學科交叉中圖分類號:C961 文獻標志碼:A? ? ? ? ? 文章編號:2096-000X(2021)35-0154-04Abstract: With the intention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alent cultivation in universities, this paper elaborates the importance and implementation strategies of t

    高教學刊 2021年35期2021-12-28

  • 基于校企合作構建商務策劃“多元復合型”人才培養模式的探討
    ;崗位體驗;學科交叉本文索引:劉兆民,李新,任遠.<變量 2>人才培養模式的探討[J].中國商論,2021(23):-169.中圖分類號:F24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0298(2021)12(a)--04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促進了教育行業的高效變革,高等教育正處于從傳統封閉辦學體制向開放辦學體質轉型的關鍵階段,教育體制不斷進行改革、深化與發展,現代社會的發展對“復合式”人才的需要越來越強烈。在《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2010—2020

    中國商論 2021年23期2021-12-24

  • 信息化時代背景下商科實驗教學模式探究
    商科實驗室;學科交叉一、我國實驗教學現狀長期以來我國大學生教育重心仍然以增加學生知識儲備為主,而對于學生的自主研究能力沒有進一步的培養和挖掘?!笆晃濉逼陂g教育部為推動創新型人才培養工作提出了大學生創新性實驗計劃。該計劃最早于2007年開始正式實施,其目的主要為提高大學生創新精神、研究水平、實踐能力。在該計劃實施之后,我國實驗教學水平不斷提升,為我國大學生提供了良好的研究氛圍,讓學生能夠在研究中主動探討并挖掘自己的興趣,將知識儲備有效的轉化為實踐能力。隨著

    科技信息·學術版 2021年3期2021-12-24

  • 學科交叉背景下人才評價問題及對策探索
    目的/意義]學科交叉有利于解決社會問題,產生科學研究前沿和重大科學突破,促進科技創新,也是學科發展的需要。然而目前我國高校學科期刊分級目錄式人才評價模式,讓高校學科交叉研究成果得不到全面評價,進而影響對擁有相關成果學者的評價。[方法/過程]以西南交通大學機械學院X教授為例,從論文在學校期刊分級目錄和論文學科方向歸屬兩個角度,分析該學者論文的學科以及學院分布,揭示傳統期刊分級目錄與學科交叉研究成果評價的矛盾。[結果/結論]從采用更完善的學科交叉期刊評價方法、

    知識管理論壇 2021年5期2021-12-21

  • 藥學專業研究生教學培養淺思
    個體化培養;學科交叉;分散教學中圖分類號:G640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1002-4107(2021)12-0066-02 藥學研究生綜合科研能力的培養對我國制藥行業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特別是高層次藥學研究人才的培養是推動我國新藥研發能力的核心驅動力[1]。藥學專業研究生作為我國制藥領域科研力量的源泉,其教學和培養一直是國家高等教育發展的重點。隨著國內高校相繼成立新藥學院和藥學系,我國藥學研究生教育培養規模不

    黑龍江教育·高校研究與評估 2021年12期2021-12-18

  • 打破學科壁壘讓科創教育熱起來
    大壁壘,通過學科交叉的教學模式來打破學科與學科之間的壁壘是我們新時代教育的需求,在學科交叉中使學生對各個學科的認知更加深刻,學科與學科的相互融合促進了科學創新教育的發展,科學創新教育是我們時代發展的需求,也是這個新時代的新生產物,因此如何做到科學合理的創新型教育是我們每個教育工作者都應該深刻思考的問題,本文簡單的闡述了通過學科交叉的方式來打破學科壁壘從而實現了教育的科學創新。關鍵詞:科創教育,學科交叉,教育改革一、引言隨著教學改革的深入落實,傳統的教學方式

    啟迪·中 2021年7期2021-11-27

  • 淺析高校交叉科研機構建設發展
    校逐漸認識到學科交叉對學校原創性科研成果的產出、創新性人才的培養具有重要的推動作用,國內高校依托自身多學科的優勢,結合國際科研前沿和國家戰略需求自主設置交叉學科以及交叉科研機構支持交叉學科研究。高校需針對以學院、學科為傳統運行模式的機制體制的弊端,在機構運行模式、考核評價機制、資源分配、成果認定等方面進行改革創新,營造良好的學科交叉研究氛圍,促進創新型人才的培養。關鍵詞:高校 學科交叉 建設發展 困境 人才培養中圖分類號:G64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科技創新導報 2021年19期2021-11-23

  • 網絡傳播研究興起背景下西方傳播學學科交叉的“變”與“不變”(1996-2018)
    來西方傳播學學科交叉狀況及其變化,并兼與我國的情況相比較。結果表明,傳播學學科交叉性有所增強,開放性下降,表現出一定的自主性;知識輸入和輸出格局基本沒有改變,心理學、政治學和社會學是其知識交流的主要學科,與計算機和信息科學的交叉度呈上升趨勢;不同焦點的傳播研究學科交叉性都較高,但所交叉的具體學科存在顯著差異。比較而言,我國傳播學知識豐富性、對其他學科的影響力、整體交叉度均較低,但交叉性增強趨勢明顯?!娟P鍵詞】傳播學;學科交叉;知識吸收;知識擴散;研究焦點;

    教育傳媒研究 2021年6期2021-11-19

  • 基于協同創新理論的本科學科交叉 人才培養探索與實踐
    融合的趨勢,學科交叉在創新人才培養中的作用愈發凸顯,以北京化工大學“學科交叉人才培養計劃”為研究依托,在充分調動師生雙方主動性的基礎上,構建打破學科專業壁壘、師生深度融合的學習環境和學科交叉人才培養模式,從管理模式、交叉研討課、科教協同和評價體系等方面系統推進,取得了較好的效果,并對同類院校開展相關探索具有較強的借鑒作用。關鍵詞:協同創新;學科交叉;人才培養學科交叉是創新型人才培養的必然選擇“協同”一詞是德國學者哈肯于1971年首次提出,意指一個系統不是各

    北京教育·高教版 2021年11期2021-11-18

  • 一流學科建設背景下的研究生課程體系建設探索與實踐
    踐培養,通過學科交叉外延,和海洋科學與技術、船舶與海洋工程、新能源科學與工程等學科共建跨學科專業課程群,建立以科教融合、產教融合、政教融合為特色的多元融合課程設計思路,設置基礎方法論、專業方法論、創新方法論課程以貫穿教學全過程。實踐表明,這種課程體系下師生的精力投入明顯增加,授課質量明顯提升。[關鍵詞]研究生教育;課程體系;一流學科;學科交叉[中圖分類號] G64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5-3437(2021)11-0170-04國務院

    大學教育 2021年11期2021-11-03

  • 面向新文科建設的高校圖書館智庫式服務研究
    ;服務創新;學科交叉1研究背景與現狀近年來,隨著我國“雙一流”建設工作的推進,高等教育界持續發力推進世界一流學科的建設。教育部繼2017年提出“新工科”概念及建設指導意見[1]后,于2018年提出了“新文科”概念[2],并于2019年將新文科建設與新工科、新醫科、新農科建設一起列入“六卓越一拔尖”計劃2.0[3]。由此,新文科建設引起了我國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國內高校更是紛紛開展相關舉措來加強新文科建設。高校圖書館作為高校必不可少的職能機構,為支持高校的學

    現代情報 2021年11期2021-11-03

  • 機器人在大學生創新方面的應用研究
    大學生教育 學科交叉中圖分類號:TP242;G717.3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21)06(c)-0155-04Abstract: In view of the fact that contemporary college students lack innovative thinking and multiple abilities required for innovation, and robots have been

    科技創新導報 2021年18期2021-10-31

  • 新工科背景下學科交叉課程的教學改革初探
    化工程專業的學科交叉課程《印刷工藝學》為例,探討了在新工科背景下學科交叉課程的教學改革方案。在教學內容上,增加紙張材料方面的比重,并增加國內外造紙印刷技術前沿內容;在教學方法上,課堂上采用多種教學手段相結合,增加討論課、學生自主講授環節,邀請企業人員進課堂,課外則將虛擬仿真與實踐教學相結合,激發學生興趣,提高課程效果。關鍵詞:新工科;學科交叉;輕化工程;印刷;教學改革Teaching?reform?of?interdisciplinary?courses?

    科技風 2021年26期2021-10-11

  • 科藝融合背景下的大學生“藝+X”美育新課程探索
    X”;課程;學科交叉中圖分類號:G633.9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9436(2021)15-00-020 引言美育即美感教育和審美教育,是一種作用于人的心靈和情感的素質教育,以幫助人們樹立正確的審美價值觀為目的,使其具備感受美、認識美、欣賞美、創造美的能力[1]。蔡元培曾說:“美育是最重要、最基礎的人生觀教育?!彪S著新時代對全面發展復合型人才需求的增多,美育的價值和在教育中的地位不斷提高,國內各大高校也逐漸將人才培育模式從專業性教學、統一

    藝術科技 2021年15期2021-09-24

  • 學科交叉,知識融合
    人為根本,以學科交叉、知識融合為理念,結合動態需求,完善人才培養內涵,順應科技發展潮流、創新人才培養方法,培養能在國家戰略發展中肩負起責任的高素質、多元化的外語專業復合型人才。關鍵詞: 新文科? ?外語專業復合型人才? ?學科交叉? ?知識融通? ?培養路徑一、新文科建設賦予外語專業復合型人才培養新使命新文科是指相對于傳統文科進行的學科重組、交叉,把新技術融入哲學、文學、語言等諸如此類的課程中,為學生提供綜合性的跨學科學習,核心是培養具備跨學科知識的復合型

    文教資料 2021年18期2021-09-23

  • 學科交叉融合的建筑電氣與智能化專業人才培養體系構建
    氣類學科等多學科交叉的專業,相關專業人才的匱乏成為阻礙中國智能建筑行業發展的重要原因,因此,國家和社會發展對培育建筑電氣與智能化領域專業人才的需求迫在眉睫。針對建筑電氣與智能化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單一、培養目標模糊、培養特色不明、培養環節脫節等4個重點問題,安徽建筑大學建筑電氣與智能化專業根據社會發展對復合型專業人才的需要,提出集成學科優勢的特色化人才培養方法,構建基于“新工科”工程應用型人才需求的特色實踐教學體系,形成適應社會和行業需求的“1535”人才培養

    高等建筑教育 2021年4期2021-09-12

  • 初中生物與其他學科交叉教學的應用研究
    中生物與其他學科交叉教學進行相應的探究,通過采取必要的教學手段,充分實現生物與其他學科的交叉融合教學,不斷優化初中生物教學效果。關鍵詞:初中生物;學科交叉;教學策略我國目前正在實施的《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明確指出:基礎階段的教學改革目標就是要完善和改變當前基礎課程結構中過于強調學科獨立性以及科目之間缺乏整合的現狀。要求要以學生為本,在課程設置的時候加強學科之間的交叉聯系,面向全體學生,著眼于學生的全面發展和終身發展需求,提高學生的學科素養,讓學生的橫向知

    啟迪·中 2021年1期2021-09-10

  • 初中地理與其他學科交叉教學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的應用研究
    中地理與其他學科交叉教學,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的策略進行相應探究。通過融入其他學科開展交叉教學,不斷優化初中地理教學效果。關鍵詞:初中地理;學科交叉;學習興趣;教學策略作為一名初中地理教學工作者,要對初中地理教材有一個更加全面和深入的分析了解,把握初中地理知識的關鍵內容,理清知識點之間的聯系,在教學過程當中采取科學的手段將其他學科融入到初中地理教學當中,利用學生的好奇心及知識之間的有機聯系,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將各個知識點融會貫通,從而不斷提高初中地理教學效果

    啟迪·中 2021年1期2021-09-10

  • 新文科建設對泰語翻碩學生的啟示
    詞】新文科;學科交叉;泰語翻碩時代在發展科技在革新,伴隨著世界不斷地變化,新時代人才需求也處于動態變化之中,新文科的提出讓中國的教育模式發生了改變,由單一性的專業學科培養模式向多元學科教育模式轉變,以應對新時代使命下對當代大學生們提出的新挑戰,并在挑戰中尋求新的發展機遇。一、新文科建設大背景自建國以來我國的文科高等教育發展歷程主要分為兩個時期:一是新中國成立到改革開放前,新中國成立后,中國共產黨對舊的高等教育政策進行調整改革,確立了社會主義文科高等教育制度

    紅豆教育 2021年6期2021-09-10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