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做好“互聯網+檔案”

2015-10-17 04:41王方剛
關鍵詞:檔案工作檔案互聯網

王方剛

摘 要:隨著科技進步,社會飛速發展,互聯網技術更是突飛猛進,如今互聯網已經深深扎根于我們的生活,不再是滿足查閱、瀏覽和教育等簡單需求,而在潛移默化地影響著我們的生活方式,深刻地改變著我們傳統的生活模式?,F實生活中的“互聯網+”模式層出不窮,如:網上購物、網上支付、網上銀行、網上辦公、遠程教育及其衍生產品等,十多年前認為是天方夜譚的事情,如今足不出戶就可以實現,這一切都要歸功于互聯網,互聯網的“魔力”簡直太不可思議?!盎ヂ摼W+”自然而然地成為了當前熱議的話題,各行各業都在思考如何做好“互聯網+”這篇大文章,依托互聯網優勢為本行業注入新動力,尋求新突破,促其更好更快健康發展。

關鍵詞:互聯網+;檔案;檔案工作

如果“互聯網+”后面是檔案,定能給檔案事業帶來翻天覆地的變化:利用互聯網平臺可以指導各地各部門檔案工作,開展檔案業務培訓;微信視頻提供查閱證明,方便利用者調閱利用;建設檔案系統專網實時傳輸數據,實現檔案資源共享;建設電子虛擬檔案室,便于管理利用自身檔案;部署網上展廳對外展覽宣傳等?;ヂ摼W使死檔案變成了真正的活信息,那如何做好“互聯網+檔案”呢?

1 增加財力投入,加強基礎設施、設備建設

檔案的數字化、網絡化是隨著網絡和計算機技術的運用而誕生的新生事物,必然需要與之相匹配的先進設施設備和技術作支撐,財力的投入最為關鍵,檔案事業有財力保障,緊跟上互聯網時代步伐才有可能,才能與社會各項事業與時俱進,共享社會科技發展進步新成果的同時,為社會作出新貢獻。無論是檔案館智能化建設,還是數字化建設;無論是存量檔案的數字化加工,還是增量檔案的信息化;抑或是學習掌握相應的先進管理技術和手段,助推檔案工作現代化,實現檔案工作與互聯網對接,推進“互聯網+檔案”向更深更廣層面發展。而實現這一目標的前提就是配置必備的相應技術設施設備作硬件支撐,選派工作人員學習培訓掌握相應技術,這一切都需財政的大力輔助、支持才能順利得以實現。這些設施設備的配置及操作管理是實現“互聯網+檔案”的硬件基礎,財力投入則是做好“互聯網+檔案”的保障。

2 加強業務建設,實現檔案規范化、數字化管理

檔案工作雖然瑣碎繁雜,但卻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無任何捷徑可走,從文件材料到形成檔案有一個周期,這就要求具體從事檔案的工作人員努力提升業務素質,按部就班從源頭就開始做好文件材料的收集、整理、鑒別、編目和利用等各環節工作。檔案部門必須加大對館藏存量檔案數字化的加工力度,確保檔案信息化的質量基礎上,盡可能實現全部館藏檔案信息化,全國各地檔案數字化及信息化的格式盡可能一致,系統管理平臺必須相互兼容,才能充分發揮檔案數字化的實用性和有效性,這是實現檔案信息化的基礎。提供豐富充裕的規范化、數字化檔案是做好“互聯網+檔案”的前提。

3 重視人才戰略,培養高素質人才

要實現檔案的信息化,建設數字化檔案館(室),做好“互聯網+檔案”,人是最核心的因素,檔案人員隊伍能力強弱、水平高低直接關系到這一新思維的實施效果。黨的十八大報告明確提出:扎實推進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發揮文化引領風尚、服務社會、推動發展的作用。檔案事業作為社會主義文化事業重要組成部分,人才在很大程度上成為它可持續發展的決定性因素。檔案干部的基本素質、業務能力、工作態度決定了檔案事業的發展程度和檔案管理水平。

在“互聯網+檔案”的時代,檔案工作成為一個知識、信息高度密集的領域,檔案工作的信息化程度越來越高,這對檔案工作者的知識結構、業務能力及相關技能的要求也越來越高,檔案工作者只有具備復合型知識結構才能與之相適應。當下,檔案人員的培養顯得尤為緊迫,尤其是網絡思維下的檔案工作人員,不僅應該具備檔案業務方面專業知識、相關學科知識,還應該熟練掌握計算機技術及互聯網信息技術;不僅要有檔案責任意識,還要具備安全防范和應急處理能力。這是目前制約檔案事業信息化、數字化建設的一大瓶頸,唯有攻堅克難,引進和培養專業型、復合型人才,造就一支政治敏感、業務精干、作風過硬、紀律嚴明的高素質檔案干部隊伍,檔案數字化建設才能穩步前進,檔案管理與利用的網絡化才能實現新突破。人才建設是做好“互聯網+檔案”的關鍵。

4 全面整合檔案資源,實現資源共享

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于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檔案工作的意見》對檔案信息資源共享和搭建全國開放檔案平臺作出了明確要求,逐步把各級國家綜合檔案館已開放的檔案以及各級政府的公開信息上傳到該平臺上進行整合,實現檔案資源共享,使檔案公共服務惠及廣大人民群眾。

由于互聯網不受時間和地點的限制,其傳播速度、傳播范圍是歷史上其他任何傳播信息媒介無法替代的,檔案資源的整合也變得更加靈活多變。從中辦、國辦的促進檔案資源共享意見可以看出:全面推進數字檔案館室建設,搭建全國開放檔案平臺,實現全國檔案資源共享已指日可待,集中全國檔案資源于一個管理平臺或檔案專網,則信息資源定能得以極大豐富,涵蓋范圍也會最大化,必然會引起廣大人民群眾的高度關注??梢哉f,除涉密或隱私的檔案外,人們基本可以在該平臺或網絡搜索到自己所需的公開檔案或政務信息,這將會成為檔案部門忠誠踐行“三嚴三實”的最典型體現。唯有如此,“互聯網+檔案”才有生命力,才能真正長期發揮其價值,而不會出現曇花一現的局面。檔案為民便民才得以充分體現,互聯網檔案空間將會大有作為。檔案資源建設為“互聯網+檔案”提供不竭源泉。

5 樹立安全意識,做好檔案安全防范工作

“互聯網+檔案”實現檔案資源共享,為利用者帶來諸多方便,同時也存在不少安全隱患,必須做好檔案安全防范工作。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于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檔案工作的意見》明確提出:要建立健全檔案信息公開發布保密審查制度,嚴格檔案信息公開保密審查,確保公開的檔案信息不涉及國家秘密和個人隱私。

互聯網發展與運用,引發了社會各層面、各領域的深遠變革,“互聯網+檔案”也不例外,誠然加速了檔案事業的發展節奏,提高了檔案的利用效率,為檔案事業提供無窮的發展機遇,但也面臨極大挑戰。用網絡思維打開突破口,用互聯網為檔案事業注入新的“興奮劑”,使檔案事業煥發出勃勃生機與無窮活力。這是檔案工作者義不容辭的責任,也是其神圣而光榮的使命。

猜你喜歡
檔案工作檔案互聯網
淺談實現檔案工作規范化管理的路徑
探析全程管理視角下如何貫徹落實“344”制度
從“數據新聞”看當前互聯網新聞信息傳播生態
試析機關檔案管理工作的創新
檔案的開發利用在供電公司全面管理中的作用
互聯網背景下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項目的實施
淺談北京衛視《檔案》的敘述方式
新常態下高校檔案工作發展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