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怎樣保護腎功能

1988-12-30 06:51黎磊石
祝您健康 1988年4期
關鍵詞:腎臟病尿毒癥腎功能

【按】黎磊石教授是我國著名的腎臟病專家、國際腎臟病學會會員,亞太地區腎臟病學會理事(1986~1990)、中華腎臟病學會第一副主任委員、中華內科學會副主任委員,現任南京金陵醫院(南京軍區總醫院)副院長、腎臟科主任。黎教授長期從事腎臟病的臨床和研究。其成果曾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1986年)、全軍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1987年)。

本文是黎教授為我刊撰寫的專稿。

根據調查,我國人群中發生慢性腎臟病的占0.28~0.49%。慢性腎臟病對人們的最大威脅是可能導致尿毒癥。各種原因所致的慢性腎臟病,例如某些慢性腎炎、腎盂腎炎等,如果得不到適當的治療,病情發展到一定階段時,大部分的腎組織將被破壞而喪失功能。機體排泄廢料特別是排泄蛋白質代謝產物的任務只能依靠少數殘存的健康腎單位來完成。這些腎單位起初還能依靠超負荷運行勉強為之,但隨著時間推移,特別是一些病人不注意保護已受損傷的腎臟,仍然按常態飲食,甚至攝取過量的蛋白質食物,濫服藥物,就會使殘存的健康的超載腎單位之功能迅速惡化,氨質代謝產物排不出去,在體內積營造成尿毒癥,從而引起一系列危及生命的癥候。在目前,終末期的尿毒癥患者除了進行透析或作腎移植外別無其它選擇;而這些治療都需要較優越的醫療和經濟條件,多數病人一時還辦不到。因此,保護慢性腎臟病患者的腎功能,使其能夠較長期的穩定,推遲尿毒癥的出現,對于我國為數眾多的慢性腎臟病患者來說,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除了積極治療某些原發病外(許多原發病至今仍沒有特異性治療方法),下列幾點措施適用于所有慢性腎功能不全患者。

飲食很重要

為了減輕殘存健康腎組織的工作負擔,病人的蛋白質攝入量必須和腎臟的排泄能力相適應。因此,蛋白質的進食量應當根據腎功能減退的程度,做相應的減少。例如當血肌酐為2~5mg%時,蛋白質的進食量以每日每公斤體重0.6克為宜。有大量蛋白尿者,每丟失1克尿蛋白,可以額外補充1.5克蛋白質。當血肌酐大于5mg%時,蛋白質的攝入量應該進一步減少,以不超過每日20克為宜(0.4克/公斤)。但是單純限制蛋白質攝入,病人體質會下降,效果并不好。因此,在減少總量的前提下還必須補充營養價值高的蛋白質,也就是減少植物蛋白質的數量,增加某世動物蛋白質的攝入,例如牛奶、雞蛋,瘦肉等。因為這些蛋白質中所含的必需氨基酸(機體無法合成的氨基酸)數量齊全,利用率高,可以滿足機體必需的營養。為了使蛋白質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不讓它轉化為能量消耗掉,在采用低蛋白飲食的同時,還必須給予足夠的熱量。每日每公斤體重至少需35卡(164.44焦耳)的熱量,主要由醣供給,可吃水果、蔗糖制品、巧克力、果醬、蜂蜜等。脂肪也能提供部分熱量,素油可不加限制。近年的研究還表明。慢性腎功能不全時存在磷的排泄障礙,而磷的貯留可促使腎功能進一步減退,造成病情惡化,因此,應避免攝入含磷豐富的食品,例如蛋黃、肉松、動物內臟、乳制品,骨髓等。為減少食物中的含磷量,食用魚、肉、土豆時可先用水煮,去湯后再進一步烹調。

由于糧食中含有不少植物蛋白質,因此建議食用純淀粉食品為麥淀粉、玉米淀粉、土豆粉、木薯粉(含蛋白質僅占0.4%)等,以代替普通的米、面等主食(含蛋白質7~10%)。例如,每日進食30克蛋白質的病例其一天的食物內容可安排為;玉米淀粉5~6兩,大米2兩,牛奶半磅,雞蛋1只,瘦肉0.5兩,蔬菜、油脂、糖不限量。這樣的飲食不但效果好也比較容易為病人接受。

在腎功能不全時,尿液內含的廢料少,只有使每日尿量保持在25 00毫升才能將機體當日產生的氮質代謝產物排出。如果不存在水腫,且有多尿,應該保證足夠的飲水量,做到定時飲水。食鹽量隨病情而定,如有高血壓、水腫者,宜用低鹽飲食(每日2克食鹽,或醬油10毫弄)。如果多尿,則要測量每日尿內丟失鈉的含量,根據丟失量補充攝入量。

保持血壓恒定、正常

慢性腎臟病特別是腎小球疾病患者往往合并有高血壓。高血壓是促使腎功能惡化的重要因素,因此不論原發病是什么,都應該使血壓維持在14 0/90mmHg以下。常用的降壓藥為巰甲丙脯酸,其優點是不會減少腎血流量,也可用硝苯吡啶,同時給利尿降壓藥。不論用什么降壓藥,都必須使血壓長期穩定,盡量減少波動。因此,患者要堅持長期服用。巰甲丙脯酸還可以減少腎內腎素的產生,減緩-腎小球硬化的進程。

避免濫用腎毒性藥物

許多藥物通過腎臟排泄,在排泄過程中可能譴成腎臟損害,例如慶大霉素、卡那霉素等。在腎功能受損時這種毒性更易產生。因此_凡是可能產生腎毒性的藥物均應盡量避免,必須使用時也應按照腎功能損害程度適當調整劑量。事實上,目前對慢性腎功能不金還沒有特效的藥物,治療的最佳效果只是使已受損害的腎臟保持穩定,不再繼續惡化。因此,不宜輕率地使用未經科學驗證的藥物或處方。不時可見一些病員因服用某些“驗方”,反而促使病情惡化。

防止繼發感染、高熱、腹瀉等合并癥

許多原來病情穩定的患者在繼發感冒,胃腸炎、尿路感染等情況下出現發熱,腹瀉,或食欲不振等癥狀,病情急轉直下,出現典型的尿毒癥表現。這是由于腎功能原來不正常,代償能力很差,發熱、食欲不振等病情均將增加機體本身的消耗,產生過量的氨質代謝產物及酸性廢料;再加上脫水,腎內血流量減少,更加重了排泄困難。毒性產物大量堆積,加上酸中毒,導致嚴重癥狀的出現。因此,慢性腎功能不全的病人要重視預防感冒,避免受涼、食物中毒,消化不良等情況的發生。如果出現,需要立即去醫院治療,及時樸液,糾正水電解質紊亂及酸中毒。治療得當,病情仍可能逆轉,如拖延不治,則會導致嚴重的后果。

總之,慢性腎臟病伴有腎功能不全患者的病情比較復雜,配合治療的關鍵是,做好生活起居飲食的調養,重視對殘余腎功能的保護,只要認真對待是能取得較好效果的。

猜你喜歡
腎臟病尿毒癥腎功能
益腎清利和絡泄濁法治療慢性腎臟病4期的臨床觀察
慢性腎臟病患者血清HIF-1α的表達及臨床意義
人物
中西醫結合治療尿毒癥早期腎性貧血20例療效觀察
急診輸尿管鏡解除梗阻治療急性腎功能衰竭
慢性腎功能不全心電圖分析
同型半胱氨酸與慢性心力衰竭合并腎功能不全的相關性分析
血液透析聯合血液灌流對尿毒癥自主神經病變的影響
iPS細胞治腎功能不全
尿毒癥患者血液透析前后血清蛋白電泳圖譜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