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醫生與病人面臨的新挑戰

1988-12-30 06:51郎景和
祝您健康 1988年4期
關鍵詞:機器儀器經驗

郎景和

隨著科學技術的飛躍發展,層出不窮的設備、一代一代的儀器象浪潮一樣,不斷地涌向醫療保健領域,大大地提高了對疾病的診斷治療水平。

這無疑是件好事。但是,人們的觀念——病人去看病或者醫生診治疾病,由此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并面臨著新的挑戰,這就是:病人相信醫生還是更相信機器;醫生是相信自己的親自檢查和經驗抑或更依賴于檢驗報告。

這涉及到病人(或疾病)、醫生、儀器(或檢驗)三者的關系。

過去的醫學經歷了幾千年漫長的沉積,醫生基本上是靠經驗行醫的,實驗醫學只是近幾百年,特別是近幾十年的事。單純靠一般的視、觸、叩、聽,有時是不夠的,于是要借助于檢驗和儀器,這些感官的伸展和延長,使醫生變得神通廣大。各種內窺鏡使我們能看到人體的大小腔隙,超聲、CT、核磁共振顯示內部影象,血液、體液、組織的生化、免疫、細胞學檢查更可檢出機體生態變化……

當這些新方法公諸于眾時,期望與鼓舞有時會使人們產生某種錯覺:似乎醫生在精密的儀器面前變得渺小而微不足道了;似乎醫生連自己也漠視不顧了。于是,醫生和病人都在無休止地、過分地追求“神奇”的數字顯示,又不適當地夸大它的作用,這不能不說是一種危險!

這種錯覺至少忽略了兩個基本點:第一,任何高級設備,包括電子計算機技術,其最初的、最基本的資料和信息儲存都必須依靠醫生的采集和投入,而結果的認定和判斷也要靠醫生的知識和經驗。否則,投入不正確的信息或者錯誤的判斷,將比一個醫生的謬差走得更遠。第二,醫生的對象是病人(請注意,不是疾病),不是檢修機器。人有思想、感情,有個人、家庭和社會背景;生活的質量、工作的能力、活動的樂趣,這一切將由理智與感情集于一身的醫生去理解、同情和解決,而不能用機器完全代替。

很多醫學家都開始擔心一種不甚正常的傾向,一些醫生忽視臨床基本功的訓練,不掌握起碼的心臟聽診,只會開心電圖而等待報告;連典型的克雷氏骨折都不認識,便去做X線攝片;甚至離開了化驗便做不出(本應該通過物理學檢查便可以得出的)診斷來。而某些病人一味要求做本無必要的檢查,不但花費昂貴而且并無實際臨床價值。

這種傾向可能使某些醫生的能力“退化”,使某些病人變成純“物化”的病例。

盡管還會有更先進的醫療診斷治療儀器問世,但是“見病不見人”、

“信機器不信醫生”終歸不是醫學發展的方向。著名醫學家林巧稚大夫說,醫生要永遠走到床邊去,給病人做面對面的工作。這酊確是真灼之見!她提醒,醫生不能做純科學家,醫生總要和病人有感情的交流。

我們都知道,人體的某些變化、某些癥狀是儀器和化驗所不能測知的。比如,疼痛幾乎難以找到一個客觀指標,不同的人對相同的刺激會產生不同的反應,不同人的痛闞和耐受性差異很大。一種疾病發生在不同人身上,也可以有很不一致的臨床表現。所以,僅憑儀器出示的結果有時也會“上當”的。

在我們做上述議論之后,作者愿意作如下忠告:

·臨床醫學是門應用科學,它的基礎是臨床實踐,醫生的經驗仍熊起重要作用,這在設備有限的廣大基層醫療機構則起決定作用。

·儀器、檢驗等只有在有相當經驗,或有一定訓練(或醫生的繼續教育)的基礎上,才會發揮其作用。

·儀器、檢驗應有適應癥,不可盲目濫用。

·對檢驗結果要結合臨床資料進行綜合判定,以期得出正確結論。

這些話當然不僅僅是對醫生而言,也包括我們的病人。

題字洪凡

題圖張寶蔚

猜你喜歡
機器儀器經驗
機器狗
機器狗
2021年第20期“最值得推廣的經驗”評選
經驗
2018年第20期“最值得推廣的經驗”評選
未來機器城
我國古代的天文儀器
星敏感器用儀器星等的確定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