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外大學畢業生就業述評

1997-02-05 01:14張國忠
現代教育科學(高教研究) 1997年2期
關鍵詞:就業率用人單位畢業生

張國忠

國外大學畢業生之就業,不論在西歐,或者在北美,一般實行自由擇業的就業制度,完全通過市場進行調節:學生就業時不受任何行業范圍、工作性質和就業地區的限制,可以根據自己的愿望自由地選擇職業;用人單位根據自身的需要,自由錄用畢業生。政府對雙方的行為不做任何行政干預。學校對學生的就業只起到指導咨詢、推薦和介紹情況的作用,而不必承擔安置畢業生的責任。在大學畢業生的就業中,政府的職責在于對職業進行分類統計分析和對有關職業的前景進行預測,制定有關法律、法規,從而在客觀上為畢業生提供確切的就業信息,并使就業市場行為趨于規范化。對學校來說,畢業生的就業狀況會直接影響學校的招生人數、報考的冷熱度、學費和捐贈等收入,故而學校對學生的就業均給予了足夠的重視,絕大多數高校都設有為學生提供就業服務和實施必要管理的常設職能機構。

學校通過開設職業指導課、舉辦職業交流洽談會,組織校園招聘會,幫助學生進行專業、職業定向,提供有關就業信息等活動,對學生的就業給予全方位的咨詢和指導。至于用人單位,其主管深知人才的質量關乎其未來的生存與發展,故此,不僅設有專門機構負責學生的招募工作,而且還投入大量的人力、財力為企業廣做宣傳,主動到大學里向學校和畢業生提供其有關情況,甚至提前介入,直接選拔所中意的各類人才。

國外高校畢業生的就業活動,往往在三年級的下學期就開始了,其就業渠道主要有學校推薦、自由應聘、關系招聘等等。一般地說,經大學推薦就業的學生占絕大多數(日本為70%,美國占50%以上),并且學校推薦的都是比較優秀的學生。畢業生廣泛搜集就業信息,普遍撒網,重點選擇,主動到用人單位推銷自己,從而獲得就業的方式稱之為自由應聘。關系應聘則是畢業生充分利用各種社會關系,靠親戚,托朋友,很有點類似國人“開后門”的舉動。在國外,通過自由應聘、關系應聘而就業的學生,一般不會超過三成,成功的機會有限,因為畢竟用人單位以私人企業居多,絕不會出錢聘個閑人或者庸才,自己砸了自己的招牌。

針對大學畢業生的就業,盡管政府、學校、用人單位等諸方極為重視,并想方設法促其獲得皆大歡喜之效果,但近年來莘莘學子的求職之難仍頗有“難于上青天”的滋味。

在日本,大學畢業生的就業率已由1990年的81%驟降至1995年的67.1%。英國的大學畢業生,在走出校門半年內約有1/5依然找不到理想的歸宿。德國聯邦勞動局公布的資料顯示,1993年該國西部有14.6萬名大學畢業生失業。在加拿大,大學畢業生畢業兩年之后才僅有60%的人才勉強找到工作。

在國外急于就業的眾多大學畢業生中,有兩個群族——高學位獲得者和女大學生,其處境更糟,簡直令人“慘不忍睹”。據統計,1995年美國的博士畢業生最多只有30%可覓得一份固定工作,其余70%的博士將不得不屈就低薪的臨時職位。而就大學女生而言,其謀職向來是一個老大難的問題。例如。日本1994年計劃錄用畢業生約180.6萬人, 比1993年減少了30%左右,其中,男性減少了19%,而女性卻減少了40%以上。

在世界諸國,??粕某雎方陙硪恢泵黠@看好,就業率呈逐年上升的趨勢。比如在韓國,1981年大專生的就業率為27%,到1989年已高達79.4%。因此,國家已制訂改革計劃,將本、??粕恼猩壤稍瓉淼?0:40調整為58 :42,并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漸擴大后者的招生規模。

國外的大學畢業生之所以普遍感到求職“難于上青天”,是因為世界各國的就業市場不景氣的緣故。伴隨著世界經濟的困擾和國際競爭的加劇,世界許多國家的大公司、大企業都開始裁員:政府和公共機構由于經費難以為繼,亦不得不減少編制,此其一。其二,新技術革命,尤其是以電腦為首的信息革命,使得大量的白領工作面臨沖擊,電腦及辦公室自動化使機關對白領勞動力的需求大大減少。其三,面對競爭愈發激烈的就業大軍,用人單位的聘人標準在日益拔高,不但要求所聘之人專業技術過硬,基本功底扎實過人,而且還需要加盟者具有工作熱情和創新精神,具備良好的綜合素養。門檻越來越高,要求愈加苛刻,這無疑加大了大學畢業生受雇的難度。

作者單位:湖北醫科大學(武漢430071)

責任編輯:邵英

猜你喜歡
就業率用人單位畢業生
你根本不知道,這屆畢業生有多難
關于與特殊崗位勞動者書面勞動合同簽訂的責任分析
2017屆畢業生就業率高職高專超本科
這32種情形用人單位需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金
“新一線城市”吸引畢業生
全省普通高校畢業生將達51萬
到分公司任職工齡可連續計算
本科新聞專業在京就業率較低
數據
簽訂了三方協議,不等于與用人單位建立了勞動關系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