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國新聞媒體資本運營情況初探(下)

2001-02-13 17:35孫正一農秋蓓柳婷婷
新聞記者 2001年5期
關鍵詞:新聞媒體資本

孫正一 農秋蓓 柳婷婷

三、新聞媒體資本運營分析

1.資本運營是一種成效明顯的經營手段

資本運營這一經營手段,對新聞媒體的超常規發展起到了積極作用:

⑴能夠盤活新聞媒體的可經營性資產,激活新聞媒體的無形資產,發揮新聞媒體的品牌優勢,使媒體整體資產增值。據有關專家測算,新聞媒體的品牌如果能進行評估,一般增值率高達33%以上。這樣,就可以為媒體堅持正確輿論導向提供堅實的經濟基礎和可靠的物質保障。

⑵能夠在短期內迅速籌集產業發展所急需的大量資金,使媒體能夠以少量的國有資產控制大量的社會資金,用于媒體迅速發展,壯大媒體經濟實力。

⑶能夠提高媒體的抗風險能力和競爭力,有助于克服媒體產業結構單一、經營空間狹小、經濟來源過于集中的經營缺陷。

⑷能夠促進媒體改革內部運行機制,加強內部企業化管理,實行集約化經營。從而建立起完善的監督機制、財務制度,促進新聞媒體真正實行采編部門與經營部門、采編人員與經營人員的兩分開,杜絕新聞宣傳和經營管理中的腐敗行為,防止國有資產流失。

⑸能夠促進和實現行政調控。如解決全國有線電視網絡聯網和未來的“三網合一”(參見附件六)的問題,促進信息產業的發展。支持實力強的主流媒體兼并小報小刊小臺,促進媒體以市場手段完成治散治濫,運用行政和市場手段整合傳媒資源,組建真正的優勢互補、以資本為紐帶的跨地域、跨媒介、跨行業的傳媒集團。

附件六:關于“三網合一”的說明

我國目前已建成10萬公里有線電視干線傳輸網絡,其中廣電總局僅擁有約2萬公里,占總數的1/5,其余4/5分散于各個省市地方廣電系統多達1200個運營者手中(包括上市公司)。這種分散的狀況不僅不利于有線電視網絡的規模發展,也不利于國家的宏觀管理。如果不能實現全國聯網,就難以發揮決定網絡價值的“規模優勢”。但在現存條塊分割的體制下對全國有線電視網絡實現聯網,必然涉及到各地方、各部門間的利益分配,于是去年9月信息產業部和廣電總局下發的《關于加強廣播電視有線網絡建設管理意見》中就提出,將利用資產重組的手段實現全國有線電視聯網。如果在中央和省級廣電有線網絡公司控股的前提下,以資本運營的方式,遵照“誰投資,誰受益”原則,建立省級廣電網絡傳輸公司,地、縣以資產入股形成子公司或分公司,就可實現我國“世界第一網”的陣地優勢。

在今年發表的“十五”規劃中,已明確提出五年內,全國將實現電信網、廣電有線網和計算機網的“三網合一”。目前國內首批聯通的北京、天津、河北、山東、河南5省區有線網就有能力向覆蓋區域內的用戶提供交互式電視服務。山東淄博有線電視網已開辟了網絡增值業務。牡丹江有線臺已開始提供計算機的Internet接入服務和遠程教育業務。而據有關資料,目前廣電系統擁有全球用戶最多的有線網絡,價值在2000億元人民幣,如果再投資100億元鋪設各省際間的光纜干線,建成全國聯通的雙向寬帶網,進而與電信網合作,不僅可盤活現有有線電視網絡,使其升值為5000億元,還可以解決電信網的帶寬問題。實現全國有線電視網、電信網和互聯網的共同建設、共擔風險、共享利潤,既解決了雙方爭奪市場利潤問題,又有利于減少重復建設,充分發揮各自優勢。

2.媒體資本運營引起的幾點爭議

對新聞媒體資本運營、吸納社會資金發展壯大媒體實力的做法,目前還存在一些爭議。歸納起來有以下四點:

⑴新聞媒體的資本運營是否會影響黨和政府對媒體的控制,影響媒體的喉舌作用?

目前,我國的政治體制決定了新聞媒體是事業單位,是國有資產,不允許社會資本和境外資本注入,不實行股份制,也不能直接改制上市。黨和國家對如何管好市場經濟條件下的新聞媒體已積累了一定的經驗,從制定相關法律法規到黨管干部,從傳媒主辦資格到行業準入,從宣傳通氣到新聞閱評,有一套措施,確保黨和政府對新聞媒體的有效控制和管理。同時,新聞媒體無論是進行多種經營,還是資本運營,都必須堅持黨的領導、黨性原則,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這是新聞媒體生存的基礎。而在宣傳報道方面堅持提供合格的新聞產品,是媒體贏得良好社會信譽度、獲得品牌效應的必要條件。這既是新聞宣傳政策與媒體社會公益性的要求,也是新聞媒體吸納社會資金,從資本市場上融資并發展的前提。

目前一些涉及國家主權、經濟命脈的產業,如電信、銀行、電力、石油、民航、鐵路等關鍵性行業,也已紛紛進入資本市場。雖然廣告、發行有時會制約宣傳報道,但是從我們調研所了解的情況來看,我國新聞媒體資本運營基本上采取剝離媒體可經營性資產組成控股子公司,由子公司上市融資,從而增強傳媒的整體實力,而不是擔負喉舌功能和宣傳任務的新聞媒體本身和主體業務去上市融資。即使子公司資本運營不良,新聞媒體和主體業務的宣傳報道也不可能受資本市場所左右,以至失控。何況新聞媒體不管是否進行資本運營,都必須把宣傳報道這個主體業務與廣告、印刷、發行、制作、傳輸、銷售等擴展業務和信息服務等增值業務這些可經營性資產完全分開,在新聞媒體內部建立起采編和經營兩個系統、兩個機構、兩支隊伍和兩套運行機制,分別獨立運行。

當然新聞媒體和傳媒集團資本運營必須堅持國有傳媒資本的控股地位,這既是經濟問題,又是政治問題。這不僅能夠確保國有傳媒的經濟命脈掌握在黨和國家手中,而且能夠增強國有傳媒的經濟實力和黨對輿論陣地的有效控制,更好地發揮“喉舌”作用。

⑵媒體資本運營是否會帶來國有資產流失或產權失控等新的經營風險,新聞媒體是否會因經營不善而面臨破產?

資本運營的主要作用是以擴展業務和增值業務從資本市場上融資并盈利,從而實現國有資產的保值增值。就整個媒體產業而言,則有利于調整產業結構,整合產業資源,提高產業整體效益。但是,任何一種經營手段都存在一定風險。無論是資本運營,還是“三產”經營,在運營不善或監管不當的情況下,都存在國有資產流失的風險,如《南方日報》在九十年代前半期就曾因大量投資于毫不熟悉的產業和地區而虧損1.4億多元,至今血本無歸。

雖然媒體的經濟狀況能夠間接影響媒體新聞采編業務甚至整個媒體的生存,但從目前國內新聞媒體經營和資本運營的實際來看,即使媒體所擁有的部分可經營性資產(組成子公司)在資本運營中,因經營不善而虧損,媒體也僅僅是承擔對子公司的有限責任,主要是影響媒體的收益狀況。至于傳媒是否會因經營不善而破產,首先這是觀念問題。在這個問題上要有所突破。國企能夠破產,那么同樣有產業屬性實行“企業化管理”的新聞媒體,管理不善,經營虧損,為什么就不能破產呢?其實并沒有事業單位只能生不能死的規定。新聞媒體是事業單位,而不是黨政機關,黨政機關尚可增減調整,那么,遵循市場規律和經濟規律,新聞媒體為何就不能優勝劣汰呢?更何況目前有相當一批地縣報臺根本就沒有多少經營收入,入不敷出,自己養活不了自己,更談不上資本運營。甚至有些媒體不擇手段,靠集體搞“有償新聞”勉強生存。這樣的媒體既浪費國家的刊號、頻率、頻道資源,又敗壞了黨的新聞事業和傳媒的聲譽,本來就沒有多少存在價值。

⑶新聞媒體資本運營,是否影響媒體在報道資本市場資訊時的公正性?

對股市、期貨等資本市場,國家有《證券法》、《刑法》等一整套相關法律法規來管理規范,其中包括對新聞媒體的規定,這是必須遵守的,否則媒體將失去報道資本市場信息的資格。

資本市場信息可分為三大類:A.交易行情。大屏顯示,千百萬股民眾目睽睽,只能原樣刊播,無法作弊。B.股評。股評人的資格是由資本市場主管部門審批的,雖說股評亦屬見仁見智,不會相同,但在各媒體都有此類欄目情況下,如果媒體與股評人甚至與公司機構勾結起來誤導股民,給股民帶來經濟損失,媒體將迅速失去公信力,從而被受眾所拋棄。與此同時,主管部門也會加大監管處罰力度。C.傳播虛假的誤導信息,是一把雙刃劍,不單有悖新聞媒體的新聞宣傳紀律和職業道德,而且將危及媒體自身的生存,不僅新聞主管部門要處理,而且證監部門處罰會更加嚴厲。

⑷能否以行政力量替代資本運營進行新聞媒體的資產重組?

在市場機制尚未完全建立的條件下,運用行政力量對傳媒業加以整合重組,特別是在行政控制力較強的地區,能夠有效地推動傳媒業采用更為先進的生產經營方式。但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必須以資本為紐帶,結合市場運作,共同發揮作用。特別是在全國新聞媒體經濟實力與生存環境、經營手段各異的情況下,行政力量作為一種粗放型的管理方式,只能是推動力、引導力,而不能是參與者。只有實行“政府推動,媒體自愿,資產重組,資源整合”,才能實現真正帶動產業發展的資產重組。否則的話,裁判員與運動員不分家,只會造成拔苗助長式的“拉郎配”,留下后遺癥,成為傳媒產業發展的障礙。

3.新聞媒體資本運營的難點

難點之一,傳媒業多頭管理、條塊分割的管理體制與規?;l展、組建傳媒航母或聯合艦隊的矛盾。

幾十年來,我國傳媒業實行的是多頭管理、行業所屬、部門所有、條塊分割的四級辦報臺體制。從國家級講,黨的中央宣傳部門負責宣傳內容和輿論導向,新聞出版署負責報刊和音像圖書的出版管理,廣電總局負責廣播電影電視事業的管理,教育部負責教育電視管理,外宣辦(國務院新聞辦)負責對外宣傳和互聯網宣傳管理,文化部負責文化藝術娛樂業管理,信息產業部、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等負責相關產業的行政管理。省、地、縣也大致參照上述模式按行政區劃多頭管理,分別在各自的區域和系統內辦報辦臺,實行大而全、小而全的“準封閉式”發展和管理。并明文或非明文規定不準異地辦報辦臺,廣播臺不準辦電視臺,電視臺不準辦廣播臺,報紙、通訊社不準辦廣播臺電視臺。從而形成中國傳媒業的多頭領導、行業分割、部門分割、媒介分割、地區分割、資源分割、市場分割,造成傳媒業多層格局、結構上的重復建設與資源浪費,使眾多定位近似的新聞媒體在同一個受眾市場上惡性競爭,造成相當部分媒體生存困難。在這種體制下,即使是有雄厚資本實力的優勢媒體,也難于把規模做大,更無法組建跨媒介、跨地區、跨行業、跨級別的傳媒航母或聯合艦隊。

難點之二,一些地縣認為中央和省級媒體的跨地域規模發展,剝奪了自己的宣傳工具和地縣財產。

我國目前是按行政區劃級、四級辦媒體,形成媒體建設結構重復,地域分割,資源浪費的局面,降低和削弱了中央和省級媒體在地縣的有效覆蓋和影響力。

對此,廣電系統率先把四級辦廣電改為兩級辦廣電和建立省級網絡傳輸公司,以利于中央和省級主流媒體的跨地域規模發展。但不少地縣從局部利益出發,認為這是剝奪了自己的宣傳工具和地盤財產,致使地縣廣電體制改革進展遲緩。這種地方保護主義的認識誤區已成為省級以上媒體集團化發展的障礙。

難點之三,新聞媒體產權不清是媒體資本運營的障礙。

按照國家法律規定,我國報紙、廣播電視等媒體產權都由國家代表全體人民所有。但各媒體的實際創辦者、投資者卻是黨政部門、群眾團體、國有企業等,媒體的主管主辦也是這些創辦機構,而擁有媒體資產的全體人民,并沒有一個明確的政府部門來監管全國近1000億元的媒體資產,也沒有對媒體資產的處置權,而少數地方國資局卻要收媒體國資占用費。同時政府各部門、群眾團體、國有企業雖然以投資者主體的身份介入傳媒,也只是在政治方向上加強領導和監督,在創辦初期給予一定的資金、人員編制等支持,但對媒體資產并沒有合法的所有權、支配權和使用權。

新聞媒體自八十年代國家有關文件明確為“事業單位,企業化管理”后,對自身所掌握的國有資產有一定的管理權、經營權、使用權。這一政策在一段時期內,促進了各新聞媒體和新聞事業的大發展。但隨著市場經濟的迅速發展,特別是媒體規?;l展,為尋求產業擴張和資產重組而進入資本市場籌資融資時,媒體產權不清成為媒體發展的現實問題。例如同屬廣電(廳局)系統的電視臺能否兼并廣播電臺?像南方幾家報業集團能否相互兼并、跨省兼并?能否跨媒介兼并廣播電視臺?中央新聞媒體能否兼并部、省、地縣媒體?在這些兼并中,究竟誰有權清產核資、審批兼并?

產權不清,就難以形成一個統一的傳媒市場體系,傳媒產權也就無法正常流動,更無法通過資本運營實現傳媒業資產的優化配置,產權重組和集團發展。

難點之四,新聞媒體級別問題。

多年來,我國新聞媒體同黨政部門一樣有行政級別,使媒體難以在公平原則上進行競爭。1990年12月由新聞出版署頒布實施的《報紙管理暫行規定》第十條“創辦報紙應具備下列條件”第二款規定:“有確定的、能切實擔負領導責任的主辦單位和主管部門。主管部門在中央應為部級以上(含副部級單位)、在省為廳(局)級以上(含副廳級)、在地市、縣市為縣級以上(含縣級)單位?!边@一規定無形中確定了各級媒體的級別,也劃定了媒體的經營與傳播范圍,同時也給媒體間的資本運營帶來了難題。例如,中央級、省級黨報可以兼并行業報及地方小報,但能否兼并地縣黨委機關報?有實力的地方報能否兼并行政級別較高、但經營管理不善的報紙?省報、省廣電集團與省會報、省會廣電(含計劃單列市)集團由于級別(及傳播范圍)的不平等是否會造成不公平競爭,甚至出現省級集團的壟斷?

如果按照2000年8月中組部、人事部《關于加快推進事業單位人事制度改革的意見》提出的事業單位改革的基本思路,加快取消事業單位的行政級別,將有助于媒體的公平競爭,規模發展。

四、關于規范新聞媒體資本運營管理的建議

歷經半年多的調研,我們深切地感到,無論愿意與否,媒體已經被各種內外因素推進市場。新聞傳媒不僅是黨的“喉舌”和輿論陣地,同時也是生產精神產品的信息傳播產業;不僅是實現社會效益的事業單位,同時也具有產業屬性,要實現經濟效益,是自負盈虧、自主經營的產業實體。新聞媒體進行資本運營,是抓住機遇,壯大實力,盡快實現規?;l展,迎接各方面挑戰的積極探索。據此,我們提出如下建議:

1.解放思想,勇于創新

新聞傳播工作者、新聞媒體特別是新聞媒體的主管部門,首先要以江澤民同志提出的“三個代表”為指針,以“三個創新”為動力,以鄧小平同志的“三個有利于”為標準,進一步解放思想,實事求是,順應形勢,轉變觀念。在堅持黨對新聞工作的絕對領導,堅持國家對新聞媒體的絕對控制,堅持新聞媒體“喉舌”性質不變的前提下,積極探索新聞傳播理論、體制、機制、內容、方式的改革和創新,樹立大傳媒觀,打破行業壁壘、條塊分割和地方保護主義,推動媒體的規?;l展。

⑴應允許探索新聞傳播業公有制的新形式,允許新聞傳播業既有國有獨資的公有制形態,又有國有媒體資本絕對控股的公有制形態;允許一些中央和省級傳媒集團和強勢媒體優先進入資本市場,鼓勵他們通過資本運營籌資融資,壯大經濟實力。我們應該看到,國有獨資是公有制的一種形式,但并不是唯一的形式。股份制也是一種持股人共同所有的公有制。如果我們把國有獨資媒體轉變為國有控股媒體,這是一種用部分國有媒體資本去控制業外資本的公有制形態,雖然不如國有媒體獨資“純凈”,但能以較少的錢辦較多的事,何樂而不為呢?

⑵能否吸取國企改革經驗,加快事業單位改革,特別是對實行“企業化管理”的絕大多數新聞媒體淡化并逐步取消行政級別?除原有的由于政治和行政因素停辦或劃轉外,增加因管理不善、經濟虧損而實行有生有死的退出機制,以利于強勢媒體通過資本運營兼并、整合虧損或弱勢媒體,實現中央和省級傳媒集團的企業化管理,集約化經營,規?;l展。

⑶對傳媒集團國有資產管理體制進行創新,探索國有出資人及所有權與管理權分離的管理制度。明確傳媒集團的法人性質,完善法人治理結構,逐步落實法人所有權。明確媒體集團是以集團為經營主體的經營性集團,理順媒體集團與集團內主要媒體的歸屬和相互關系,強化集團的經營理念和經營機制,擴大傳媒集團自主權。建立完善有效的媒體集團組織機構和運行機制,改革和理順傳媒集團內部采編和經營兩大管理體系的運行機制。

⑷借鑒四級辦廣電改為兩級辦廣電的體制改革經驗,探索如何解決黨報重復建設的問題,考慮是否還需要按行政區劃層層辦機關報,可否把地縣兩級機關報改為省報的地方新聞版或自費訂閱的地方性報紙?

⑸允許中央和省級主流強勢媒體在各自組建報業集團、廣電集團、出版集團、電影集團的基礎上,以資本為紐帶,打破地方和部門所有制,實現跨媒介、跨行業、跨地區、跨集團、跨級別的媒體兼并,創建綜合型傳媒航母。在中央級新聞媒體間進行大規模的資源整合,以中央級主要新聞媒體為龍頭,組建幾個在國際上有強大競爭力的國家級傳媒集團。

2.在國務院內設立新的涵蓋整個傳媒產業的政府部門

2000年5月,上海將原文化局、廣播影視局撤二建一,成立文化廣播影視管理局,以大傳播產業、大文化產業的思路開拓了新的傳媒管理思路。因此,建議在國務院設立涵蓋整個傳媒領域的政府產業部門,包括新聞(通訊社、報紙、廣播、電視、網絡與外宣工作)、出版(期刊、圖書、音像、軟件)、文化娛樂(電影、電視劇、戲劇、音樂、藝術)等,制定相互協調、統一的發展規劃和產業政策,有利于從管理體制和政策規劃上打破行業壁壘和條塊分割,打破部門所有制和地方保護主義,有利于中央和省級傳媒集團通過資本運營方式實現規?;l展,組建跨媒介、跨地區、跨行業、跨級別的傳媒航母和聯合艦隊。同時還有利于規范協調媒體的市場行為,建立起監管媒體國有資產運作情況的有效機制,并逐步完成傳媒產業政事分開、政企分開、采編與經營分開、主體業務與擴展業務分開。

3.盡快研究制定相應法律法規,確保加入WTO后黨和政府對新聞媒體的絕對控制

市場經濟是法制經濟。加入WTO后,我國各行各業都面臨著與國際接軌的問題。因此,當務之急是改變主要依靠行政手段進行管理的做法,結合我國國情盡快修改制定一批符合WTO規則的法律法規,從法制上鞏固和保障黨和國家對新聞媒體的控制,逐步走向傳媒管理的法制化和規范化。

⑴明確媒體產權主體為國有資產,通過國有資產管理局授權,以資本為紐帶,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的傳媒集團,媒體管理者代表黨委宣傳部和國有資產管理局經營媒體。

⑵明確規定國有資產在傳媒集團中51%的控股地位,限制非國有出資方在傳媒集團中的權限。

⑶明確新聞媒體國有資產經營管理者的責權利,制定科學規范的投資審批制度和財務監管制度,建立相應的懲處機制,防止國有資產流失等失職行為。修改完善新聞法規,制定有利于媒體企業化管理、集約化經營、規?;l展的相關政策,推動媒體跨地域、跨行業、跨媒介、跨級別兼并整合。堅持黨管干部原則,明確規定黨委對傳媒集團集團一級人事的推薦權、審批權。

4.規范新聞媒體的資本運營,探索新聞傳播業國有控股的運作方式

要確保黨和國家對新聞傳播工具的控制。我國新聞媒體都是國有獨資,但近20年來,由于新聞媒體開展各種形式的資本運營,體制外資本事實上已經不同程度地進入傳媒業。因此要按照建議三的原則和精神,規范新聞媒體和傳媒集團的資本運營。

首先,要對資本運營有正確的認識。資本運營只是一種經營手段。對于任何一個經營者而言,資本運營絕不是唯一的經營手段,更不是一“運”就靈,入市就能“圈錢”。對認識有誤區的媒體管理者來講,資本運營不僅不能解困,還隱藏著極大的經營風險。為此要明確規定:媒體和傳媒集團資本運營必須經過黨委宣傳部和政府有關主管部門審批。

其次,國家要制定新聞傳媒業社會融資管理辦法。嚴格規定國有媒體資本在傳媒集團中51%的控股地位。允許國有業外和非國有資本進入我國新聞傳播業,但要明確規定只能進入媒體和傳媒集團的擴展業務、增值業務,而不是媒體采編報道業務。并要明確規定國有業外資本、非國有資本及國際資本所占比例。如國有業外資本和國際資本在某一新聞媒體如廣電傳輸網絡公司的投資總額不得超過該媒體資本的49%,其中國際資本不得超過該媒體總資本的15%(美國聯邦通訊委員會制定法律規定,如果外國人參股美國廣播電臺、電視臺,其股份不能超過25%),國有業外資本和非國有資本可占19%股份,個人股本可按公司法規定占15%。對已經進入廣電傳輸網絡的業外資本,則按照“誰投資,誰受益”的原則,允許業外資本繼續參股分紅。對個別持股高于51%的業外公司,則可以國家產業政策為依據,通過談判贖買或資產置換,恢復國有媒體資本的控股地位。還可參照新加坡的規定,在董事會里擴大國有媒體股的表決權。例如可以規定國有媒體股擁有1票等于200票的表決權。同時限制非國有資產出資方在媒體或傳媒集團中的權限,如可派人參與擴展和增值業務的發展和管理,但不能進入董事會,或者只作為出資人參與利潤分紅,但不能參與采編業務。確保黨和國家對新聞傳播產業的控制權、管理權、經營權和主體業務即新聞宣傳的絕對領導權、發布權,促進新聞媒體按照現代企業制度加強管理。

其三,國家要建立包括傳媒資產界定、評估、核算、考核等傳媒業宏觀管理體系,制定行業標準和兼并重組辦法。傳媒集團要改革完善媒體財務等各項內部管理制度,研究健全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媒體組織機構和運行機制,切實加強媒體的內部管理和監控。

其四,可以按照《開放式證券投資基金試點辦法》,申請建立開放式經營的傳媒發展投資基金,以支持國家新聞傳播產業的重點發展項目,扶持西部欠發達地區的傳媒業發展。國家政府主管部門或委托行業社團同證監部門共同監管該基金的經營和使用。這是一種積極穩妥的資本運營方式。

5.對國家主流新聞媒體實行扶持政策

新聞媒體作為具有社會公益性的生產精神產品的特殊產業實體,國家不能像對其他事業單位那樣一刀切地取消現有財政、稅收、進口等扶植和優惠政策,而應在多方面為媒體的擴張創造有利條件。特別是入世前,要扶助新聞媒體盡快實現規?;?、集團化發展。建議對已組建的報業集團、廣電集團及出版集團、電影集團視同大型國企,至少在WTO準許過渡期內在稅收等方面給予扶持和優惠政策(歐洲一些國家對報業不僅稅種少,而且補貼多。如德國,一般企業增值稅率為16%,而報刊業稅率僅為7%)。允許傳媒集團依據市場等因素自行決定擴減版、報紙價格、發行方式,優先增批出版社、刊號、書號、音像出版物、頻率、頻道等。

在國家重點新聞網的發展方面,除了給予必要的政策資金支持,推動媒體加快內部體制、機制、內容、方式的改革外,還要允許新聞媒體網站從傳統媒體中剝離出來,組建成隸屬于傳媒集團或媒體的獨立運作的二級法人公司,如新華網絡有限公司;允許新聞媒體網站開展網絡廣告、信息服務、電子商務等經營性活動。允許新聞媒體網站在確保傳統媒體或傳媒集團控股51%的前提下,以市場化、企業化的經營方式,發揮主流新聞網的權威背景和豐富的新聞信息資源等有形和無形資產優勢,到即將開辦的國內“創業板”資本市場上市籌資,吸納國內外的風險投資,并歡迎業內傳統媒體和各種社會資本參股,利用社會資金發展重點主流網站,按照現代企業制度建設網站,延攬技術、營銷人才,闖出一條與傳統媒體發展不同的但適合網絡媒體特點的新聞報道形式、贏利模式、管理方式的超常規發展之路,培育一二個具有國際影響的超大型傳媒網站。

新聞媒體資本運營,是涉及到整個新聞傳播產業的管理、體制、機制、內容、方式等方方面面的改革,是系統工程的一個方面,絕不是簡單的媒體籌資融資問題,這是我們在撰寫、修改此文過程中感受最深的一點。(全文完)

猜你喜歡
新聞媒體資本
雪中放牧新風景
新聞媒體與我國當前公共領域的構建
民營書業的資本盛夏
河北“全覆蓋式”對各級新聞媒體進行財政支持
新聞媒體的表達自由與司法公正
網絡新聞媒體倫理失范問題分析
新聞媒體堅定文化自信的思考
興業銀行:定增260億元補充資本
2014年度中國資本“金橋獎”
2009中國資本市場最佳創富IR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