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計算機專業人才培養如何沖破困惑走向成熟

2006-05-23 08:07李成偉
計算機教育 2006年5期
關鍵詞:計算機專業軟件人才

李成偉

在信息產業大發展的背景下,高等教育中的計算機專業教育快速發展。繁華的背后也隱藏著問題和危機,如何正確認識和分析計算機專業人才培養存在的問題并加以改進,是我們的義務和責任。

以信息技術為代表的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大大推動了軟件產業的發展,軟件產業已經成為關系到國家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戰略性核心產業,成為各國競爭的焦點和戰略制高點。

人才培養是軟件產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保障。軟件產業的大發展給作為軟件人才培養重要基地的高校計算機專業帶來了巨大的發展機遇,也使其面臨一系列困惑和挑戰。

在發展與困惑面前保持清醒的頭腦,兼顧市場人才需求導向和高校人才培養規律,在開展知識創新、培養創新性人才,充分實現服務社會的職能上多下功夫。以學科特色立足、以創新打造實力、以質量贏得聲譽,應該成為計算機專業院(系)發展的共識,并以此為推動我國軟件產業的可持續發展和國民經濟健康發展作出自己的貢獻。

控制不斷膨脹的專業規模

隨著我國信息產業的迅猛發展,軟件人才需求大大增加。在產業需求迅速擴大的帶動下,近幾年,作為國家軟件人才重要培養基地的高校計算機專業得以迅速發展。據統計,全國設置計算機專業的高校達500多所,招生總數逐年上升。不可否認,高校在計算機人才培養方面對產業發展的貢獻是巨大的,但是,不應該回避規模擴大后人才培養的質量問題。

高校終究不是批發商,不是生產流水線。如果每所高校都設計算機專業,如果計算機學院(系)都不顧教育規律而盲目擴大招生人數,那么,不僅教學資源、師資力量等方面無法滿足這種數量的快速增長,也會因各學校間的教學水平、辦學條件和能力方面的差異,使人才培養缺乏特色,與市場需求脫節,其結果只能是教育資源的嚴重浪費、教學質量的下降和人才培養的粗制濫造。

目前,我國軟件產業人才結構不均衡,企業對高校人才培養中存在的缺陷的反饋以及計算機專業學生就業率和就業層次的下降都可以說明盲目擴大招生規模帶來的嚴重問題和危機。雖然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和辦學效益是高等學校永恒的主題,但以質量求生存、以效益求發展才是可持續發展的教育觀。一所高等學校能否持續發展,關鍵就在于其教育教學質量和辦學效益能否穩步提高,在于數量、質量與效益能否協調發展。所以每個高校和每個計算機專業院(系)有責任有義務清醒認識到潛在的危機,以科學發展觀來正確看待規模和效益的關系,以高素質人才服務社會。

克服人才培養定位的盲目性

目前,我國軟件人才結構呈兩頭小中間大的橄欖型結構,既缺乏一大批能從事基礎性工作的“軟件藍領”,也缺乏既懂技術又懂管理的軟件高級人才。另外,由于區域發展的特殊性,不同地區對于軟件人才結構的需求呈現多樣性。所以計算機專業的人才培養都應該是多層次、多類別的。而現實中,我國高校計算機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單一化、學生素質的同質化是比較嚴重的,遠遠不能適應市場和產業發展的要求,所以根據市場需求,提高高校計算機專業人才培養的針對性、多樣性是非常必要的。

《高等教育法》明確規定: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務就是要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高級專門人才”。這是國家從宏觀角度對高校人才培養的基本定位。但針對高校個體時,人才培養的定位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應該實事求是、因校制宜、突出特色、科學合理地構建計算機人才培養定位。一方面由于每個高校的歷史背景、文化傳統、服務對象以及社會聲譽的不同,其人才培養的定位也不同,進而也影響到其計算機專業對人才培養的定位;另一方面,辦學優勢、學科特色、資源條件等方面也是影響計算機專業人才培養定位的關鍵因素。這里面有一個比較優勢的問題,這是指一個組織或機構在與其相類似的組織或機構進行競爭時所體現出來的優勢。不同的計算機學院(系)發展軌跡、學科特色、資源條件等方面的優勢不同, 應根據自身的特色優勢來確立不同的人才培養定位。每個學院都定位為培養出圖靈獎獲得者、科學院(工程院)院士和學術精英是不現實也是不科學的,所以要在特色上、優勢上下功夫,在激烈的競爭中把自身的“強勢做精,優勢做穩”。

兼顧個性化和綜合素質培養

目前,教育界越來越重視人才的個性化培養,這是一個好現象。每個人都有其自身發展規律,在培養人的時候不能不考慮這個客觀存在,個性化培養就是要發揮個體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尊重個體價值觀。作為學院和教師要研究學生的個性特征,正確引導學生的學習興趣,客觀評價學生的價值取向,有針對性地發展學生的個性,擴大學生的視野,培養學生特色突出的研究能力和實踐能力,促使創新型人才脫穎而出。

在個性化培養中不可回避的就是學生的層次性問題。近幾年計算機專業不斷擴招,學生數量的增多,其學習能力、綜合素質、個性特征都存在明顯差異。不同知識基礎、能力水平和個性特征的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掌握程度和進度會有差異,研究能力和素養差異也很大。這就要求我們要因材施教,進一步轉變質量觀、成才觀和就業觀,切實發揮他們的特長,針對學術型、工程型、技能型、服務型、創業型等分類進行引導培養,通過高等教育,使不同層次的學生符合社會某一方面的要求。

優秀的人才都具有比較突出的個性與綜合性素質。在注重個性化培養的同時,不能忽視對個人價值取向的引導和綜合素質的教育培養。團隊精神、奉獻精神、鉆研精神,以及樹立良好的職業道德,克服浮躁心態都是教育中不可缺少的內容,要讓所有學生了解軟件開發不僅是個人的編程能力,更是團隊協作的過程。我們要通過各種教育手段來培養具有良好道德修養、強烈社會責任感、富有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的優秀人才。

革新知識結構,強化基礎理論知識和專業素質

在一些調研中,用人單位指出大學畢業生的理論基礎知識不扎實,學習的內容陳舊、專業技能差。反觀高校的具體教學,我們發現計算機專業的學生存在著輕視基礎理論課程學習的傾向。不少學生認為只要多學好幾門編程語言就可以了,結果導致學生“基礎不牢,專業不精”。這種急功近利的短視現象要堅決進行糾正。

當代計算機領域的新技術、新產品和新工具不斷產生、不斷更新,信息技術和知識的升級換代速度不斷加快。從計算機領域本身來看,其發展的方向越來越多,分工越來越細,而高校在知識的積累與傳授方面,遠遠趕不上信息技術和知識的更新速度;在課程設置、教學內容、教學手段、技能培養等方面也明顯滯后于IT技術變革的浪潮。所以說,高校要提高課程設置的時代性、科學性、針對性和國際性。不斷更新知識結構,在設計課程體系時,要跟蹤國內國際先進的課程體系和建設方案,將前沿的技術和知識及時講授給學生,構建科學系統的實驗體系,強化學生在校的實踐能力。在加強計算機專業的基礎課程教學的同時,還要加強數學基礎知識的教學,扎實的數學基礎有益于科學思維和技術創新,也是高級計算機人才必備的素質。在未來的發展中,數學基礎、建模能力等將決定一個計算機人才的發展前景。作為教師,要積極引導學生,使學生認識到打好理論基礎的重要性,同時要教授學生將理論與實際結合的方法和手段。培養出基礎理論知識寬厚、實際操作能力高超、創新意識強烈的優秀學生。

合作共建軟件人才新的教育體系和模式

在市場要求提高人才培養的針對性的時候,應該避免把高校計算機院(系)“培訓機構化”。高校與IT培訓教育機構在培養人才的規律和職能上終究是有很大區別的。高校培養學生是一個系統工程,是綜合性的教育培養。注重基礎理論教育,注重長期的基礎能力培養,注重知識結構和能力結構的綜合化。至于學生工作后崗位需要的實際技能則要靠企業來培養或職業培訓機構來承擔。如果片面引導計算機專業學生針對市場需求學習相關技能,只重視操作層面上的技能學習,忽視系統的理論知識學習、思維基礎的培養、創新能力的訓練,就會削弱學生發展的后勁和適應能力,不利于高級計算機人才的培養。在硅谷,許多人因知識和技術儲備不足,在以創新為生命的IT領域難以生存下去??陀^地講,高校不應該也不可能承擔軟件人才成長的全過程。所以在有針對性、快速性的技能培訓和培養應用型軟件人才等方面,社會化、商業化運作的IT教育與培訓機構有著高校無法替代的優勢。所以加強高校與各類培養機構及企業的主動聯系,在高校、企業、培訓機構之間組建多渠道、符合社會需求的軟件業人才教育體系,加強高校與專業培訓機構的良好合作與互動,形成良好軟件人才培養鏈,發揮各自的優勢,加強實踐環節,加大繼續教育和培訓的力度、使人才培養工作充分地與市場需求相結合,推動我國軟件產業人才培養向多渠道、多樣化、高層次發展。

猜你喜歡
計算機專業軟件人才
新工科背景下計算機專業創新創業人才培養探究
高職計算機專業教學中融入課程思政的實踐路徑
南岸:聚人才之智 建創新之城
中職計算機專業產教融合混合式教學研究與實踐
計算機專業中外合作辦學中引進課程教學改革研究
多元需求 多元教育 多元人才
有趣的識花軟件
毛遂自薦
即時通訊軟件WhatsApp
為國家選人才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