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盛唐和晚清人物畫服飾中反映出的社會問題

2008-03-30 06:51萬偉民
大舞臺 2008年6期

萬偉民

【摘要】唐代和清代是我國歷史上兩個不同的朝代,一個是大唐盛世,八方朝拜,國力強盛,政治、經濟、文化高度繁榮。一個是晚清衰世,八方入侵,國力衰敗,民不聊生。而盛世和衰世這種現象,從歷史上流傳下來的人物畫服飾的變化上可見一斑。

【關鍵詞】人物畫服飾 唐代人物繪畫 清代人物繪畫

“人類自蒙昧時代就開始裝飾自己,服飾這個社會現象和每個人的生活息息相關。無論你喜不喜歡,你穿著打扮總是形象地揭示出你的身份和個性。在這個愈來愈投入的視覺隱喻世界里,服飾可以毫厘不差地揭示地域文化和時代特征”。①中國是個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經過歷朝歷代,服飾的發展出現了很多變化,在這里,僅以盛唐和晚清為例,看看服飾的設計和制作的變化中反映出的當時社會的政治、經濟、文化方面的問題。

對于這些服飾的了解,除極少數出土的文物外,我們主要是借助于歷史上流傳下來的繪畫作品了。繪畫是歷史的照相機,繪畫是對歷史的真實寫照。在古代沒有照相機的時代,人們只能借助繪畫來表現現實生活。我們對歷史的了解,尤其是對形象的了解,主要來自于歷史上流傳下來的繪畫作品。

中國的服飾在歷史上大概有三次突出的變化,即:“騎射胡服”、“開放唐裝”、“滿清服裝”。而這每一次變化都和社會的發展密不可分。戰國時期,趙武靈王看到北方游牧民族(即所謂的胡人)穿的服裝更便于征戰,就仿效胡服,服裝采用短袖長衣,這次的改變,使漢服更適合騎射征戰,也使趙國更加強大起來,從而使中國在戰國之后進入的統一的大國時代,可見服裝不僅僅具有觀賞價值,更有戰略意義。

在歷經了秦漢、魏晉南北朝等一次次重大的社會變革后,到了唐代,由于李氏統治者吸收了隋以前各朝的滅亡教訓,建立了比較寬松的社會環境,加之信仰多樣化,到盛唐時期,唐代的政治、經濟、文化都達到了中國封建社會的鼎盛時代,文化上的繁榮,思想上的開放,對服裝設計制作也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從流傳下來的唐代繪畫作品我們就可以看到。如《簪花仕女圖》描繪的是幾個濃妝華麗的宮廷婦女在幽靜的庭院里自由的嬉戲?!稉v練圖》描繪的是幾個貴族婦女從事制作的場景?!峨絿蛉擞未簣D》表現的是楊貴妃姐妹游春的場景。而所有這些繪畫描繪的都是宮廷或貴族婦女悠閑的生活情景,畫中的婦女都是穿袒胸服飾,肩披透明薄紗,服飾的裸露程度可以說是歷史上最為突出的。在服飾上,初唐和盛唐的風格趨于一致,服飾兼容并蓄,和諧多樣,這也和當時大的社會環境一致。這里不難看出唐代服裝開放的程度,社會的開放、環境的輕松、生活的富足,從唐代的服飾上可見一斑。唐代韓干的作品《牧馬圖》,畫中人物形象英武,服裝便利輕松,馬匹膘肥強悍,大有盛唐氣象。

唐代是我們中華民族最為自豪的時代,我們常常用“大唐盛世”來描繪唐代的政治、經濟、文化。因為唐代國力的強大,在當時成為世界各國的焦點,八方來朝,互通有無,國強民富,外幫不敢侵略。無論是歐洲的波斯,還是東亞日本、朝鮮,都紛紛來朝,學習中國的文化藝術、科學技術,同時也給中國帶來的其它國家的文化、藝術,豐富的唐代的文化,唐代的藝術吸收了很多外來的風格,取長補短。外國的服飾也對唐代服飾的發展產生了一定的影響,所以唐代的開放政策,使中國政治、經濟、文化更加繁榮昌盛。

和唐代相對比,我們再看看清代的服飾。清代從滿清入關開始,可以說這次服飾的變化是巨大的,而且并非是像唐代那種自發的追求時尚的變化,而是帶有統治階級強迫性的色彩,滿清一入關就搞“剃頭令”采取“留頭不留發,留發不留頭”的高壓政策,并下令強迫漢人服裝改制,使整個社會的習俗被很多條條框框約束住了,缺少盛唐的那種開放精神,而這種封閉式的思想,表現在了社會的各個方面,包括服飾的設計、制作,清代講究“男不露臍,女不露皮”,男人穿衣不能露出肚臍,女人更是把身子整個遮住,只露出手、腳、臉部,否則視為有傷風化,這種風俗也和清政府的閉關鎖國的政策相吻合,清代的詩人寫到:“清風不識字,何故亂翻書”竟然也要被法辦,所以清代的文化就缺少唐代那種生氣,在這種大的文化影響下,服飾的發展自然要受到影響。通過清代流傳下來的人物繪畫作品中我們同樣可以看到。

看過了唐代的《簪花仕女圖》、《搗練圖》、《虢國夫人游春圖》等作品后,回過頭來再看看清代的一幅作品《施季仙像》,此畫是清代畫家尹麗生作,描繪的是一中年婦女在打桑的情節,畫中人物眉清目秀,但衣服有別于唐代那種袒胸服飾,而是從頭到腳裹得嚴嚴實實,那種很保守的樣式,從一個側面反映出了滿清服飾的審美標準和社會環境。再看看清代畫家任熊的《瑤宮秋扇圖》,此畫描繪的是一仕女手持一把鸚鵡團扇悠閑散步,但和唐代畫家周昉的《簪花仕女圖》相比,不同的是,盛唐的服裝注重透、露,而晚清的服飾講究遮、蓋,缺少那種開放的氣象。

而與唐代的開放式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封閉的滿清,飽經外國的侵略。就像滿清的服飾一樣,把自己包得緊緊的,就怕別人看到。結果是封閉得再嚴,也難逃西方列強的船堅炮利,處處被動挨打。記得電影《鴉片戰爭》里,針對英國人,林則徐有這樣一句臺詞:“穿西服革履,用刀叉吃飯,這樣的民族不可小看!”因為當時的晚清還是處于長袍馬褂的時代,而西方列強早已是西服革履的時代了,從著衣上,就比中國更加先進,便捷了。一個民族的個性,往往從服飾上就可以反映出來。所以,從人物畫服飾上反映出的是盛唐的政治開明,思想開放,國力強盛導致了八方來朝,共同發展。而晚清則是思想保守,閉關鎖國,國家衰敗,導致八方來打,幾乎被列強瓜分。服飾看起來是似乎是小事,卻映照出大問題。

注釋:

①吳靜芳.《服飾配飾學》上海,東華大學出版社,2004—03 第1頁.

(作者單位: 廣東省肇慶學院美術學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