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0后”的吶喊

2008-08-16 11:21兵車行
男人世界 2008年1期
關鍵詞:大學

兵車行

“80后”這個話題,充斥在各種媒體報道中,似乎一直就沒有淡出過公眾視野,恐怕是目前最引人注目和談論最多的話題,有很多人在討論著“80后”,更有人對“80后”指手畫腳,品頭論足一番.近期,王朔這個文痞也對此大放厥詞,對整個“80后”群體發動火力兇猛的攻擊,蔑視不屑地說什么:“80后”基本是被港臺文化洗腦的一代……他們很可笑。我認為“80后”基本不構成力量,基本是泡沫,沒有形成戰斗力。我們“五、六、七”一出動就打垮他們……還有很多人和媒體關于“80后”的種種指責、種種不滿,擔憂聲甚至謾罵聲不絕于耳,估計全國人都聽得耳熟能詳了。

可以這么說,現在的社會,“80后”不是一個光榮的稱號,人們對這個稱號的聯想往往是:蜜罐里長大、溫室里的花朵、缺少責任感、貪圖玩樂、貪圖享受、自私自利、叛逆、浮躁……多數情況下,“80后”成了眾人口誅筆伐的對象。長輩們常常無奈嘆息,覺得我們“難以肩負重任”。我們小時候最熟悉的稱謂是“小皇帝”、“獨生子女”,后來的“追星族”似乎也是從我們而起,畢業卻不就業,“啃老族”,一個新生代的詞語,這樣一個要命的定論如今也降落到我們“80后”的身上,中國未來危機的一代、跨掉的一代、被淘汰的一代……

“80后”是一個覆蓋了從學校到職場的年輕一代,在我們這一代人里,暫不說那些確實像某些媒體、學者、專家等說的垮掉的人,試問哪一代里沒有一些人是垮掉被淘汰的呢?也不談那讓世界知道什么是“中國速度”,跨過傳統國人幾乎無法逾越的欄桿、創造著東方神話的劉翔;那在世界籃壇上抒寫著輝煌戰績的小巨人姚明;琴聲已穿透世界耳朵的朗朗;還有那以韓寒和郭敬明為代表的“80后”作家正用優美的文字告訴大眾:作品只有優劣之分,沒有年齡之差……。這些我們都先不提,不想用這些“80后”中涌現出來的令人折服的代表人物,來回擊和證明我們并不是跨掉的一代。只是希望你們不要一味地批評、質疑、指責、謾罵,筆者只是這個群體中非常普通的一員,但正因為普通,才更顯真實,更代表了絕大多數普通的“80后”的心態與狀態,請聽聽“80后”的聲音,聽聽我們的無奈與嘆息……

80年代出生的我們,基本都是獨生子女,在家是爺爺奶奶爸爸媽媽的掌上明珠,童年的生活不再像父輩和祖父輩那樣動蕩坎坷,那時候雖不貧窮,也絕對稱不上富足。經歷了戰爭、饑餓、災荒、英雄、體力勞動的年代,文化大革命等等。我們雖不曾親歷,卻也常常聽父母們談起,感覺雖然陌生,卻似乎離我們并不遙遠,不至于像現在的孩子,如果講起這些,他們的臉上一定帶有深深的迷茫。第一次接觸電腦還是在中學的學校里,那時候也就是學一些打字什么的,網絡還沒有普及,現在的孩子們哪個不是天天上著網玩著電腦呢?很多“80后”,初一的時候開始學習英語最基礎的音標吧,可是現在呢?幼兒園的小孩都在學劍橋英語了!家里收藏的磁帶還在訴說著光陰的故事,現在的“90后”們大概只知道技術更為先進的MP3、MP4、CD吧。如果說我們是溫室里的花朵,嬌嫩無比,經不起考驗,經不起風雨的搖撼和洗禮,那他們呢?有人指責我們是溫室里的花朵,可又反思過沒有,是誰為我們搭建了溫室,并把我們栽種在其中呢!?

我們是叛逆囂張,但那是鄙視、挑釁那些沽名釣譽的所謂的“學者”、“專家”,而不是對待那些有德有才的人的;說我們貪圖享受、貪圖玩樂,可如你們所說,我們是泡在蜜罐里長大的,難道不應當懂得享受嗎?!那不是玩物喪志,而是體驗事物中的樂趣,充分地享受生活帶來的快樂。

記得我們上小學時常聽的就是向雷鋒學習、向賴寧學習、向英雄學習,至于學什么,其實那時候自己也不是完全清楚,最清楚的就是作文不這么寫,就要扣分……后來,上初中、高中,老師講課時常會說:“這地方是考試中的重點,所占分值很高,拿筆重點畫一下,一定重點掌握,那地方考試基本不會考不用管了,看一下了解一下就行了……這不是我在夸張,相信很多同齡人都有感觸。學校里整天都在高喊著“素質教育”、“德智體全面發展”,可結果是每年的三好學生的獎狀,都是被僅僅分高的同學拿走。從何時起,有人又開始嘲笑指責我們高分低能,卻不想想這正是應試教育逼出的結果。在這個僅僅以分數論英雄,一張試卷定終身的指揮棒下,學生們的分數,直接影響老師職稱職務晉升、獎金發放、學校的升學率,家長、老師、學校都只關心我們的成績??!

少年時期,家人就常對我們說:一定要考上大學,上大學才有出息??梢娔菚r考上大學是何等榮耀重要的事呀,等我好不容易拿到錄取通知書,上了大學,才發現身邊除了少數人外,形形色色的人都上大學了。四年大學彈指一揮間,等我終于拿夠了學分,揣夠了證書,想這些年上學確實也沒少花父母的血汗錢,終于可以工作,回報慈祥辛勞的雙親、回報社會的時候了,可大學生早已經不是天之驕子了,沒什么稀罕的了,高等教育從精英化走向大眾化、甚至是普及化,“應屆”二字就讓我吃了無數閉門羹。手里捧著的英語六級、計算機等級證等等證書一點也不值錢。1000多元的工資和心里的期望也相差甚遠。大學擴招讓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接受了高等教育,可入學的多,畢業的也多。就業難成了有目共睹的事實,是很多“80后”不可回避的最實際問題。踏入社會收到的第一份禮物就是“文憑貶值”,拿著文憑迷失在城市的角落,每年都有很多的畢業生,遭受“畢業即失業”的困境,不得已成為徹頭徹尾的“啃老族”。

“80后”中的其中一部分已經逐漸走入社會,并且正在慢慢長大,強大生活的壓力正在吞噬我們。我們的罐子里不只是有蜜,想想我們的升學壓力、就業壓力以及生存壓力…… 進社會之前,我們是長輩們呵護的獨苗,踏出學校,邁入社會的大熔爐,家長、社會突然嫌我們依賴性太強,不夠獨立。當越來越多的大學畢業生,被迫接受那千八百元的月薪,做著白領的工作領著藍領的工資,辛苦勞累面對的是動輒上萬元的商品房,我們手足無措,而工作國家包分配、教育福利、分房對我們這一代人來說,只是遙遠的如同一個美妙的傳說。我們真是前不著村后不著店,什么也沒趕上,什么都把我們落下了,原來的滿腔熱情,雄心壯志,卻又發現理想和現實相距甚遠,屢屢碰壁,撞得頭破血流.“80后”的我們是沒有經歷過戰爭,可我們卻身在沒有硝煙的戰場,打了一仗又一仗!

身為“80后”的我們,有時候真的很恐慌。一路走來,回首讀書生活和工作體會,有時也難免感慨付出與回報不成比例,無奈之下想學阿Q一把,說一句:年輕無價,話還沒說出口,轉頭看到這些“90后”們,想阿Q一下也不知道說什么了。

我們是怎樣的一代:有一段關于“80后”的話,已經流傳許久:當我們讀小學的時候,讀大學不要錢;當我們讀大學的時候,讀小學不要錢;我們還沒能工作的時候,工作是分配的,甚至中學生都能當領導;我們可以工作的時候,大學生很多找不到工作,撞得頭破血流才勉強找份餓不死人的工作做;當我們不能掙錢的時候,房子是分配的;當我們能掙錢的時候,卻發現房子已經買不起了;當我們沒有進入股市的時候,傻瓜都在賺錢;當我們興沖沖地闖進去的時候,才發現自己成了傻瓜;當我們沒找對象的時候,姑娘們是講心的;當我們找對象的時候,姑娘們是講金的;當我們不到結婚的年齡的時候騎自行車就能娶媳婦; 當我們到了結婚年齡的時候沒有樓房汽車娶不了媳婦……

我們充滿了茫然、困惑、還有壓力……發現理想必須服從現實,明白人生必然會有低谷,請別讓我們在一味的指責、誤解、質疑中更加迷茫,我們也在不斷的成長著,成熟著,發展著,盡管生活的窘迫讓自己辛酸,生存的壓力快要讓自己窒息,可我們卻還是在努力找尋著一個屬于自己的位置,面對國家、社會、歷史賦予我們的責任,我們需要理解與關愛,我們也在思考,也在奮發圖強,也在努力拼搏,也在開創完善屬于“80后”的輝煌時代,擔當起社會發展和時代賦予我們的責任。

猜你喜歡
大學
“留白”是個大學問
《大學》征稿簡則
《大學》
48歲的她,跨越千里再讀大學
我的大學,我來啦!
大學求學的遺憾
訂正里的大學問
午睡里也有大學問
工大學人
考上大學以后悔婚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