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課改下如何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

2009-01-27 08:25張金玲
現代教育教學研究 2009年6期
關鍵詞:指點課文閱讀教學

張金玲

語文閱讀教學是對學生進行閱讀訓練的實踐活動,是提高語文綜合能力的重要保證。訓練閱讀技巧,培養閱讀能力,是閱讀教學的根本任務。激發閱讀興趣、指點自讀門徑、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都是閱讀能力的有機組成部分。新課改下如何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呢?

1 激發閱讀興趣,提高閱讀能力

1.1 教師應注意增強閱讀教學的目的性、思辯性,激發并指導學生的閱讀動機

實際教學中,教師應帶領學生思索每篇教材的內容在整個語文知識體系中的成分、地位、內在聯系等問題,并聯系實際認識其真正價值,讓學生把對閱讀的直接興趣轉化為自覺興趣,從而獲得長期的、穩定的學習效果。杜絕盲目的閱讀興趣,嚴格定向培養,做到健康發展,"使學生的興趣產生于嚴肅的思想,而不是產生于一些與事無益的事物"。

1.2 課內閱讀與課外閱讀相結合,擴大學生的知識視野,以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

獲得某一領域的知識和經驗,是使人們對這一領域知識的學習產生興趣的基本條件。因此,應本著"立足課內,帶動課外;課內教方法,課外搞擴大"的原則,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具體做法是:首先使課內激發的興趣在課外得到延伸,做到學一知三。比如,學習了魯迅的《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就介紹學生去讀《朝花夕拾》中的其他作品。由于學生有了課內學習的基礎,他們再讀魯迅其他作品時就比較容易感興趣,從而收到良好的效果。其次是教師要及時推薦新作品,介紹新知識,使那些既有強烈時代色彩又有一定藝術性的作品,緊緊地吸引住學生,以增強學生的閱讀能力。第三,在做好課堂閱讀教學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去閱讀作品的全部。如學了《范進中舉》后,便指導學生讀吳敬梓的《儒林外史》;學了《出師表》、《隆中對》,則引導學生閱讀《三國演義》,以收到拋磚引玉之功效,從而開闊學生的視野,豐富他們的知識。

2 指點自讀門徑,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2.1 指點自讀門徑,啟發、引導學生自讀

要學生自讀就要教給學生自己讀書的方法,具體做法是因人而宜,分類指導。中學課本中所涉及的文體主要有記敘文、議論文和說明文,從每一種文體中選取有代表性的文章作指導示范。例如記敘文,可從以下幾點指導:第一步,結合"閱讀提示"讓學生初讀課文的指點目的是從整體上感知課文,了解基本意思,即粗知課文。第二步,查閱自讀。指點學生利用工具書,查明課文中生字詞的音、形、義,結合課文語境理解其具體含義,然后記錄下來。第三步,質疑自讀。這是整個自讀階段的中心環節,也是關鍵環節。在這一環節中,學生會發現很多疑難問題,如作者作品,文章體裁,題目的結構、含義,課文的中心線索、層次結構、主題思想、寫作方法等。教師可指點學生通過交流探討的方法,來質疑、辨疑、解疑、答疑,使學生對課文有深入而準確的理解和把握。第四步,由此及彼,拓展自讀。在自讀課內文章的基礎上,把它同以前學過的同類文章聯系起來,進行比較閱讀。"比較是一切理解和思想的基礎,我們正是通過比較來了解世界上的一切的"。有比較才有鑒別。學生通過比較閱讀,可以更直觀地理解作者立意的深遠,理解全文。讓學生學會比較,就等于把一把分析、欣賞的鑰匙交給了學生,可以培養學生明辨是非、敢于質疑、大膽評論的良好習慣和創造性思維能力。

2.2 開展和強化自讀訓練,讓學生真正學會讀

要提高學生的自讀能力,必須做到因人而宜,分類訓練,使每個學生的自讀能力都得到最大程度的提高??筛鶕W生的實際情況采用不同的方法。如:分層法,即根據學生程度高低的不同,設定不同的訓練目標。以點帶面法,即挑選閱讀水平高、基礎比較好的學生做"小先生",由"小先生"指導基礎較差的學生,幫助、帶動他們共同提高閱讀水平。實踐證明,在指導自讀中充分發揮"小先生"的作用,有著不可估量的效果。限時限量訓練法,即要求學生在指定的時間內完成指定的任務。通過對學生自讀的指點、訓練、培養,學生的自讀能力定會有較大幅度的提高,從而使每個學生都能打下較扎實的自讀基本功。

3 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實現讀寫一體化

閱讀、寫作一體化,以寫作促進閱讀,是對原來的教學思路和模式的一種挑戰。傳統的講讀課教學順序是線性的,即簡介作者、解題、識字、解詞、劃分段落、歸納段意、總結中心思想、分析寫作特點。這種教法,看似章法嚴謹、順理成章,實則是對有機體的機械切割,忽略了課文的內在規律。教師操作簡單、容易,學生接受的效果則是只見樹木、不見森林,從而導致了學生除了認識幾個生字、生詞外,其他收獲甚是了了。這正是造成講讀課讀寫兩張皮的原因所在,正所謂"文章是人家的,作文是自己的"。

新課改對閱讀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了改變傳統的教學方法,激發學生興趣。在講讀課教學中,我特別注重了學生對課文的觀察、理解和體會,尤其強調"創作",將重心由"教"轉向了"學",再由"學"轉向"用"。把課文當做學生學習和訓練的例文,從而用寫作促進了閱讀學習。具體做法是將課文教學的內容全部納入寫作技法的大背景中進行把握。如在講《我的叔叔于勒》一文時,先舉出現在社會上某些狂熱追逐金錢、六親不認的現象,就親情和金錢誰輕誰重,請學生結合身邊的事談自己的感受。大家各抒己見,暢所欲言,學習情緒一下子被調動了起來,最后得出了"情義無價"的共識。而后,指導學生運用同樣素材、同樣主題,寫作一文,由此激發了學生對課文內容的進一步理解與運用,最終實現了"學以致用"的教學目的,從而使學生的主體作用得到了充分發揮。正是閱讀、寫作的一體化,拓寬了講讀課教學的新思路,促進了素質教育的良好實踐。

收稿日期:2009-10-23

猜你喜歡
指點課文閱讀教學
初中英語評判性閱讀教學實踐與探索
多元讀寫理論指導下的初中英語閱讀教學實踐
高階思維介入的高中英語閱讀教學
“認知-遷移”教學模式在高年級閱讀教學中的應用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
端午節的來歷
背課文
站著吃
我們
名畫家的聊天室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