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議新課改下的德育教育

2009-03-25 07:20牛聯中
中國校外教育(中旬) 2009年12期
關鍵詞:德育教育新課改學生

牛聯中

[摘要] 新課改實施以來,如何做好學生的品德教育工作,對每一名教育工作者來說,是一個重要的課題。每一名教師都必須要認真貫徹執行黨的教育方針,遵守每一項教育法規,團結每一名教職員工,努力做好學生的品德教育工作。

[關鍵詞] 新課改 德育教育 學生

教育教學工作的主體是學生,把每名學生都培養成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合格人才,是教育工作者崇高而又神圣的職責。

新課改實施以來,如何做好學校的品德教育工作,對每一名教育工作者來說,是一個嶄新的課題。每一名教師都必須要認真貫徹執行黨的教育方針,遵守每一項教育法規,團結每一名教職員工,努力做好學生的品德教育工作。

一、創建一支高水平的德育工作者隊伍,努力提升隊伍的業務素質水平

1.認清形式,提高認識

面對新課改,新的教育形式,德育工作必須找準基點,以人為本,牢固樹立“育人為本,德育為先”的觀念,讓德育工作處于各項工作的首要位置,貫穿于教育教學的各個環節。整合學校一切德育力量,以強化學生日常行為規范為載體,努力實現全員育人,全程育人,全面育人。有步驟,有計劃地把學校德育工作提升到一個新高度。

2.強化德育工作的主陣地,提高德育工作的實效性

(1)規范教師行為,塑造教師本人的師德形象,大力提升教師職業道德水平

學習討論教師的道德行為標準,在此基礎上,制定一套切合學校實際的教師道德行為標準,作為教師的考核制度之一。另外,堅持正面引導,大力宣傳優秀教師的先進事跡,挖掘先進教師的典型事例,引導教師努力加強自身素養,努力使教師在工作中樹立良好的學者形象,在學校樹立良好的師德形象,在學生中樹立良好的師范形象,在社會上樹立良好的師表形象。

每一名教師都要樹立起尊重學生,愛護學生,保護學生的責任意識,把切實減輕學生過重課業負擔問題提高到師德師風的高度來認識,在嚴格抓學習、紀律、行為規范的前提下,大力提倡情感教育,防止簡單粗暴的對待學生,堅決杜絕體罰和變相體罰學生的行為。

(2)加強班主任隊伍建設,把骨干教師充實到班主任隊伍中來

班主任的班級管理工作是德育工作的重要環節,班主任工作需要同各方面人員共同協作來完成。作為班主任,必須要做到為人師表,愛護和關心學生,以自己的一言一行和高尚品德去感化學生,逐步在學生的心目中樹立起自己的威信,贏得學生的信賴和尊重。

學校要定期組織工作突出的班主任進行班主任工作講座,提高班主任群體的工作交流。根據學校的實際情況,每學期確定幾個專題,采用走出去或請進來的方法,提高班主任群體的道德修養。

(3)構建以學校德育領導小組為核心的德育管理網絡

發揮群團組織的作用和社會教育的力量。充分發揮班集體,團組織,學生會的作用,進一步完善學校的德育網絡;積極構建學校、家庭和社區三結合的德育網絡,以學校為主導,開辦家長學校,并指導好家長委員會的工作,探索并建立學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相互協調、密切配合的育人網絡和工作體制。

二、結合學校實際,加強德育課程的開發,努力打造德育工作的新平臺

1.班主任要不斷地更新自身的德育理念,不斷轉變教育觀念

班主任要采用學生喜聞樂見、生動活潑的方式,如對話、實踐、體驗、探究性學習方式,使思想道德教育更具有趣味性,有效性。要廣泛開展實踐活動,精心設計活動內容。充分發揮學校德育基地、社會實踐基地、各種節假日、紀念日的作用,有針對性地開展愛國主義教育。

2.加強法制教育、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誠信教育

聘請校外的法制校長,定期為全校師生作專題法制報告。組織學生參加社會實踐活動,使他們在社會實踐中體會法制教育的巨大作用,讓學生樹立法制觀念。將法制教育貫穿于學校的各項教育教學活動之中;學校要大力開展心理健康咨詢工作,定期舉行心理健康教育講座,特別要注意有針對性的個體心理疏導;誠信育人、誠信立人,要創造和諧的誠信環境,創造誠信校園,提高學生的誠信道德素養。

3.豐富德育內容,拓展德育渠道,德育工作做到全員參與

要充分發揮課堂教育的主渠道作用,改進德育課程的內容。從貼近生活,貼近社會,貼近學生出發,豐富德育課程教材。在班會課的師生交流中,進一步突出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教育,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和革命傳統教育,以及民主法制教育,讓學生走進自然,走進社會,走進人生的過程中,逐步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4.搭建德育教育的新平臺,要做到德育工作多頭并舉

學校要大膽探索,不斷總結,不斷完善,提高德育工作科學性。適應新課改新形勢發展的新需求,切實轉變觀念,提升教育理念,探索德育工作的新規律和新途徑,要針對德育工作中的熱點、難點問題,開展德育科研,研究社會形勢的新變化及其對學生的影響,不斷轉變工作方式,更新教育內容,為德育工作注入時代的活力與特色。以人為本,強調學生的主體性,把握青少年的年齡特征、身心發展需要、存在的問題,保證德育工作有序、漸進和科學。加強學科教學的德育滲透,鼓勵師生之間平等對話,構建有完整心理要素的道德學習過程,讓學校的每一位教職工都成為學校德育工作的有生力量。

三、加強學生思想道德的建設,努力培養學生優秀的道德品質

1.積極組織各項活動,要充分利用校會、班會、國旗下講話等有效途徑開展學校德育工作的同時,積極組織開展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生動活潑、喜聞樂見的德育活動,豐富校園生活,陶冶學生情操,并注重活動的生活性、寓教于樂和全員參與性,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和自覺性,努力打造活動精品。

2.堅持不懈地開展文明習慣養成教育,不斷提高學生道德素養。首先,要抓好低年級學生的行為習慣養成教育,其次,要抓好全校其他年級學生的教育工作。學校和年級要對各班實施常規情況隨機檢查。通過日常行為規范檢查和學生成長跟蹤記錄檢查的有效結合。努力建立起學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評估的機制。

3.開展民族精神教育,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以班級為單位精心設計活動方案,通過主題班會、團會、演講比賽、知識競賽、歌詠比賽等形式,開展豐富多彩的宣傳教育活動。通過活動,弘揚和培育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團結統一,愛好和平,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的偉大民族精神。

4.加強校園文化建設,建設綠色學校和書香校園。學校努力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和有條不紊的教學秩序,形成尊師愛生的良好風氣和活潑緊張的生活作風;不斷塑造學校文化,打造校園精神,激勵師生積極進取、奮發向上;學校板報、畫廊有專人負責,并要確保質量,校園廣播要辦出學校特色,為師生所喜愛的雜志要進一步提高質量,定期出版。

總而言之,德育工作是學校工作的重頭戲,它在學校諸多工作中處在重中之重的位置。結合學校實際情況,從打造隊伍,拓展渠道,搭建平臺入手,創建一支優良的德育工作者隊伍,搭造一個嶄新的德育平臺,以培養學生優良的道德品質為切入口,多措并舉,努力完成學校的品德教育工作。如此一來,新課改背景下的學校德育工作一定會取得可喜的成效。

猜你喜歡
德育教育新課改學生
學生寫話
新課改下的幼兒教育策略初探
初中政治教學中德育教育的滲透分析
德育在新傳媒時代播音主持專業教學中的重要性
新課改對立德樹人的思考與實踐
也談新課改下的課外活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