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國漢語政策存在的問題與改革芻議

2009-03-25 07:20韓曉莉
中國校外教育(中旬) 2009年12期
關鍵詞:問題改革

韓曉莉

[摘要] 當前漢語資源管理改革說到底是漢語政策改革。我國漢語政策在政策目標、政策重心、政策主體、政策執行和政策工具選擇上存在著問題,文章提出漢語政策的改進要從政策目標定位、政策主體轉變、政策工具改革等方面入手,才能使漢語資源管理適應時代的發展。

[關鍵詞] 漢語政策 問題 改革

一、我國漢語政策存在的問題

1.漢語政策依然側重于協調漢語的民族關系和區域關系,忽視社會關系和國際關系

目前,在漢語與外國語,尤其是英語之間的關系以及漢語的國際地位等問題上,政策依然缺乏指導和調節。李宇明指出:“外語是中國高考的必考課程,中國學習外語的人數為世界之首;廣播電視有外語的頻道和借目;在公共服務、公眾交際、科學技術、文化傳播等領域,外國語文也有不小的功能。盡管如此,外國語文并沒有進入法律法規層面的語言規劃,只是在教學、考試、晉職、用人等方面有一些規章制度?!北菊n題組隨機抽查了海南大學兩個班110名學生,對我國語言政策中提到的“雙語”的理解,其中108名調查對象都認為是“漢語和英語”,但是我國新時期語言文字法規政策中的有關雙語的政策主要涉及的對象是“漢語和少數民族語”、“漢語和方言”,對人們日益關注的漢語和外語在教學及使用中的關系問題依然是政策漏洞。

2.漢語政策主要關注語言的本體規劃而不是語言的地位規劃

如前所述,語言規劃屬于語言資源管理的范疇,主要是政府對語言資源進行的長期戰略部署。語言資源主體的規劃已有50多年的歷史,比較成熟也具有可操作性,但是政策環境對政策的執行具有重要的作用,漢語資源的教育地位、社會地位不能得到科學的規劃,語言本體的規劃將得不到有效地貫徹和落實。

3.語言政策的主體:政府主導作用的弱化

隨著市場經濟進程的不斷推進,政府的主導作用越來越受到挑戰,政府各級語言管理機構呈弱化趨勢。1985年12月,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改名為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仍為國務院的直屬機構;到1994年2月,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轉為國家教育委員會管理的國家局(副部級);1998年,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并入教育部,雖然對外仍保留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的牌子,但是全面管理語言資源的工作范圍已縮小到教育系統。

4.語言政策客體:公民母語意識的淡化

我國公民漢語母語意識卻存在淡化趨勢。一是全球化帶來的外來文化的沖擊和對傳統文化的輕視導致公民母語自信心的缺失;二是母語教育的機械化和功利化導致公民母語學習興趣的缺失;三是經濟利益驅使下漢語的不規范使用導致公民母語維護意識的下降。

5.語言政策執行凸顯象征性功能

新時期國家各級各部門政府出臺的有關語言文字法規政策不在少數,但是政策執行效果并不理想。政策自上而下的執行存在形式化的問題。

6.漢語資源管理政策工具陳舊單一

政策工具是政府再部署和執行政策是擁有的實際方法和手段。當前我國政策資源管理的工具是主要是制定規制、發布信息和勸誡。漢語資源管理的工具還是單一陳舊的文字信息和一成不變的說教,對政策對象的說服力和影響力可想而知。

二、問題原因分析

1.漢語資源環境的變化

改革開放30年來,社會經濟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社會因素、經濟因素成為人們掌握、利用語言資源的重要驅動力量,經濟發達地區的方言成為強勢方言等現象造成的社會問題給政府的語言資源管理帶來了新的挑戰;另外,信息技術革命帶來的全球化浪潮,媒體的多樣化使全世界成為一個“地球村”,漢語資源不再是國人交流的唯一選擇。

2.漢語資源管理機制的制約

我國現在的漢語資源管理還是沿襲建國之初的機制模式,漢語資源管理由政府至上而下運作,人民群眾是政策執行對象而非政策參與者。

3.漢語資源管理目標定位問題

在當前開放是市場環境下,漢語資源管理服務型目標定位還未顯現。語言資源管理的服務型目標定位就是以社會語言需求為導向、以社會用語和諧發展為導向的科學地規劃漢語資源。如果不及時樹立服務型漢語資源管理目標,漢語資源的管理將遠離社會大眾而流于形式化。

4.漢語資源管理對象的復雜化

漢語資源管理對象是指漢語及其發展中產生的矛盾和問題,這就涉及漢語、漢語與其他語言的關系、漢語的使用對象等要素。從漢語資源本身來說,漢語資源的內涵日趨復雜化,由對漢語本體的關注轉向漢語資源規劃,漢語的地位及其所代表的國家利益成為漢語資源管理的主要對象,漢語與外國語尤其是英語的關系取代漢語與少數民族語言間的關系成為漢語資源管理中要捋順的重要矛盾;從漢語資源的目標對象來說,隨著科學技術的日新月異,社會階層日趨多元化,漢語的使用對象也日趨復雜化、個性化,原先單一的管理模式顯然已經不能適用于今天的管理。

三、當前我國漢語政策改革建議

1.不斷完善和改進漢語政策制定

(1)漢語政策要體現服務性職能,針對不同階層的不同需求制定個性化的漢語服務措施;(2)漢語政策既要促進語言的融合,又要維護漢語的純潔,保護好語言的文化基因。(3)漢語政策要著力提高漢語的國際地位,維護國家的語言利益。

2.建立以政府為主體的多元化管理機制

樹立漢語資源觀,把漢語作為公共資源進行規劃和管理是當前我國服務型政府不可推卸的責任。一方面,漢語資源環境的巨大變化造成了漢語政策制定的逆境,逆境中的政策制定需要權力的相對集中和強化。所以,目前我國漢語資源管理部門應該從教育的從屬部門中獨立出來,面向廣大社會公眾,對漢語資源開展深入的調查和研究,出臺有力的政策舉措。另一方面,在目前追求商業利益的社會環境下,應對漢語教育的挑戰與危機,必須整合社會各界的力量,各級政府主管部門應協同各行業組織、民間團體開展各種漢語宣傳和教育活動。

3.建立完善的漢民族終身漢語教育機制

漢語政策改進必須從漢語教育政策開始,合理分配從小學到大學的漢語學習任務,明確各個階段漢語學習的目的,改革漢語考試制度,加強漢語師資力量的培養,使漢語學習從娃娃開始就樹立強烈的母語意識,這才是爭取漢語資源收益最大化的根本。

4.重視通過新媒體帶動漢語學習

課題組在調研中發現,目前青少年學習、溝通、娛樂幾乎都離不開計算機和網絡,而掌握這些技術的過程是和語言學習密不可分的,他們接觸的更多是英文的說明和指令,不知不覺就會產生對英語的崇拜和學習的興趣。而對漢語的學習還僅僅停留在紙質媒介,并且是應付考試的教科書,學生無形中就產生了排斥的心理。因此,在信息化的今天,漢語政策工具改革也十分重要,借助網絡平臺,采用計算機技術,通過新媒體帶動漢語學習成為必需。

參考文獻:

[1]李宇明.語言功能規劃芻議[J].語言文字應用,2008,(1).

[2]姚亞平.中國語言規劃研究[M].北京:商務印書館,2006.174.

[3]徐大明.語言資源管理規劃及語言資源議題[J].鄭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1).

[4]姚亞平.中國語言規劃研究[M].北京:商務印書館,2006.290.

本文系海南省教育廳高??蒲许椖俊肮补芾淼囊暯?我國漢語言文字政策的發展創新研究”(批準號:Hj2008-14)的階段成果之一。

猜你喜歡
問題改革
改革之路
改革備忘
改革備忘
改革備忘
避開“問題”銀行股
演員出“問題”,電影怎么辦(聊天室)
改革創新(二)
韓媒稱中俄冷對朝鮮“問題”貨船
“問題”干部“回爐”再造
瞧,那些改革推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