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對職?!坝唵问睫k學”相關問題的法律思考

2009-04-08 08:37雷東年
西部大開發·中旬刊 2009年10期
關鍵詞:訂單式合同法義務

雷東年

摘要:在職?!坝唵问睫k學”發展過程中,不同程度地存在著各方權利義務不夠明確、缺乏相應的約束機制并引發不良社會風險等諸多問題。本文結合我國現行《勞動法》、《民法》和《合同法》的有關規定,時此將加以探討。

關鍵詞:職校訂單式法律思考

在全國高職教育工作會議上,國家教育部部長周濟一再強調“訂單辦學”的重要性,并以此作為職教發展的一個重要方向。毋庸置疑?!坝唵问睫k學”的崛起,為當前職業教育走出學生就業難的困境找到了一條新出路,在一定程度上推動和促進了職業教育的發展。但同時也應看到,“訂單式辦學”目前在我國處于起步階段,諸多問題尚需進一步完善和規范。本文試結合我國《合同法》、《民法通則》及《勞動法》的有關規定對“訂單式辦學”的相關問題從法律上作一探討。

一,明確辦學各方當事人的權利和義務

我國《合同法》第二條規定:“本法所稱的合同是平等主體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組織之間設立、變更、終止民事權利義務關系的協議?!痹谀壳拔覈F行的合同法中,雖然未對近年來出現的”訂單式辦學”合同予以列舉,但就“訂單式辦學”的性質、內容而言,顯然屬于《合同法》調整的范圍。在合同的締結上雖然現行《合同法》也明確表明了當事人“意思自治”原則,但為了避免和減少合同履行糾紛,現行《合同法》一再明確強調當事人在締結合同時必須明確各方的權利和義務。毋庸置疑,當前不少辦學單位在“訂單招生”合同的締結過程中,在與用人單位確立辦學協議時,應當說雙方對權利義務的約定基本是清楚或者說是比較清楚的。如辦學單位按用人單位的要求培養學生,用人單位則負責學生的就業安置等等。但是對學生這個用人單位未來的勞動者的權利和義務則未予以約定。辦學單位按用人單位的要求培養勞動者,用人單位按約定將辦學單位培養的勞動者安排就業,因此學生只是“訂單式辦學”合同的標的,不是合同的一個主體,因此不存在任何權利和義務。事實上,按照當代社會的教育思想,學生并非學校的產品,學校教育教學活動的整個內容是為學生提供各種服務。根據這一思想,在”訂單式辦學”的過程中。學生并非”訂單式辦學”合同的標的,而應成為合同的一個重要主體,理應有其相應的權利與義務。由于忽視學生的合同主體地位,忽視學生在”訂單式辦學”合同中依法享有和承擔的權利和義務,在“訂單式辦學”合同的履行過程中,常常引發種種不應發生的道德風險。如學生未能按照用人單位的要求掌握相應的專業知識和技能,不符合用人單位的錄用條件,未能被用人單位錄用,造成合同目的不能實現;或者用人單位在使用期間,借故解除與學生的勞動關系。損害學生的合法權益等等。這些無疑都不利于“訂單式辦學”的健康發展。對此,在“訂單式辦學”合同締結的過程中,辦學單位在與用人單位明確約定雙方權利義務的同時,有必要依照我國現行《勞動法》的規定,明確學生在合同中依法所享有的權利和依法所承擔的義務,或者學校與學生之間、用人單位與學生之間另以附件形式確立各方在“訂單式辦學”中的權利和義務,切實從根本上保證“訂單”合同的履行,促進“訂單式辦學”的良性發展。

二,強化合同履行中的約束機制。切實維護備方當事人的合法權益

所謂合同的履行是指合同各方當事人依合同約定完成各自在合同中所應承擔的義務。為促使合同各方當事人履行其各自在合同中的義務,實現合同的目的?,F行<合同法)不僅規定了合同履行的原則,如全面履行原則、誠實信用原則、實際履行原則等,而且規定了違反合同約定應承擔的違約責任,如在107條中明確規定:“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的,應當承擔繼續履行、采取補救措施或者賠償損失、支付違約金等違約責任”。但縱觀當前”訂單”合同的締結情況,我們不難發現。眾多的“訂單式辦學”合同均未對違約責任作出明確規定。不僅學生的違約責任未作約定,就是學校與用人單位的違約責任也未作出約定,在一定程度上也給訂單合同的切實履行帶來諸多問題:(1)勞動者在使用期間,隨意與用人單位解除勞動關系,損害用人單位的利益;用人單位為減少自己的損失,又將損失轉嫁于辦學單位。據<中國青年報)報道:貴州省黔南職院在2004年期間,在北京大廈貴州辦事處簽訂了培養旅游專業人才的”訂單式辦學”合同,合同約定由辦事處承擔培訓費用,校方按用人單位要求負責招生和培訓。培訓結束后,學生在使用期間,由于種種原因紛紛跳槽,結果用人單位為了減少損失,拒付部分培訓費用。(2)用人單位在勞動者使用期間,借故與勞動者解除勞動關系,并拒付相應的培訓費用,損害辦學單位的利益和學生利益。同上例相類似,貴州省黔南職院2004年期間,先后與當地兩家公司簽訂了培訓旅游專業人才的”訂單式辦學”協議,協議協定由公司承擔培訓l費用,校方負責招生和培訓。結果培訓結束后,學生在試用期間,公司以種種理由解除了與部分學生的勞動關系,并拒付相應的培訓費用,繪學校造成了不應有的損失。類似情況在社會生活中并非個別現象。而是帶有一定普遍性的社會問題。這些不良現象的出現,可以說在一定程度上損害了各方當事人的合法權益,影響了“訂單式辦學”的良性發展。因此在“訂單式辦學”合同的締結過程中,應積極根據我國現行《民法通則》、《合同法》和《勞動法》的相關規定,強化各方當事人在合同履行過程中的違約責任。如根據我國現行(勞動法)的規定:勞動者違反規定或者勞動合同的約定解除勞動合同的,應承擔下列責任:(1)用人單位招收錄用其所支付的費用:(2)用人單位為其支付的培訓費用:(3)對生產、經營和工作造成的直接損失;(4)勞動合同約定的其他賠償費用。通過強化各方的違約責任,切實保障“訂單式辦學”合同的履行,維護各方當事人的合法權益,促進“訂單式辦學”的健康發展。

三,在平等、公平、自愿的基礎上確立各方的權利和義務

為維護合同雙方當事人的合法權益,確保各方當事人在平等、公平、自愿的基礎上確立各方的權利和義務,我國現行的《合同法》對合同訂立過程中應遵循的基本準則作了明確的規定?!逗贤ā返谌龡l規定:“合同當事人的法律地位平等,一方不得將自己的意志強加給另一方。根據這一原則,不論是自然人還是法人、其他組織,不論其所有制性質和經濟實力,不論其有無上下級隸屬關系,他們在合同關系中的法律地位是平等的。一方不能把自己的意志強加給另一方。實施不公平競爭和不平等交換;不得利用公共權力搞非法壟斷,簽訂“霸王合同”;不能利用自己的經濟實力強迫他人接受不平等條款?!逗贤ā返谒臈l規定:“當事人依法享有自愿訂立合同的權利,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非法干預?!案鶕@一原則,一方面要求當事人一方不得將自己的意志強加給另一方;另一方面要求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非法干預當事人的合同行為,以保障當事人自由表達自己的真實意思?!逗贤ā返谖鍡l規定:“當事人應當遵循公平原則確立各方的權利和義務?!备鶕@一原則,無論是簽訂合同還是變更合同,都要公平合理地確定各方的權利和義務,公平合理地確定違約責任。不能顯失公平。除少數無償合同外,當事人一方不能只享有權利不承擔義務。在合同中,一方取得的財產與其履行的義務應大致相等,一方不得無償占有他人的財產,侵犯他人的利益。當合同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時,可根據公平原則進行解釋,合理確定雙方的權利和義務。不可否認,在社會生活中,就總體而言,眾多合同各方當事人應嚴格遵循《合同法》規定的基本原則確立各方的權利和義務。但同時我們也應當看到,訂單式辦學在我國尚處于起步階段,“校企之間的合作”在理論認識與實踐上,無論是政府、行業(企業),還是學校本身,都還處于“葉公好龍”階段。政府缺乏有力的財政和政策支持,企業有短期行為,學校偏重利益,沒有形成長遠的人才培養目標和校企合作機制。尤其在“訂單”的取得上,用人單位的需求和學校的供給不是在一個完善的信息平臺上完成的,“訂單“的獲得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種“偶遇”,是在信息不對稱的情況下實現的。在目前已形成的校企合作中,大多都是學校為求生存、求發展和適應市場經濟的要求而主動向企業界尋求合作伙伴,主動尋求與學校辦學的企業少而又少。不少學校的”訂單”大都是耗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后跑出來的結果。由于不少“訂單式辦學”合同是在雙方信息不對稱的情況下實現的,因此在各校已締結的“訂單式辦學“合同中,不同程度地存在著“霸王合同”或“霸王條款”的現象。以貴州省黔南民族職業技術學院為例:2004年學校經多方聯系與上海某酒店達成一培養旅游人才的“訂單式辦學”協議。按協議約定:學校負責招生和培訓,費用由學生承擔,酒店負責安排就業,并從學校收取的培訓費用中提取20%的培訓費用。這顯然是一典型的“霸王合同”?!庇唵问睫k學”過程中“霸王合同“或“霸王條款”大量存在,不僅損害了學校和廣大學生的合法權益,同時也制約和阻礙了“訂單式辦學”的健康發展。

猜你喜歡
訂單式合同法義務
《合同法》施行前租賃期限約定之探討
跟蹤導練(一)(4)
航運類高職院?!坝唵问健比瞬排囵B模式研究
高職日語專業訂單式人才培養模式研究
淺析我國違約金制度的改革
論我國合同法中預期違約制度的不足及完善
高職院校校企合作“訂單式”人才培養模式的研究
“良知”的義務
中學英語之友·高一版(2008年3期)2008-04-10
情事變更原則初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