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戀愛的犀?!贰松你U摷捌渌?/h1>
2009-04-19 02:28朱曉蓓
歲月·下半月 2009年12期
關鍵詞:犀牛話劇馬路

孫 婷 朱曉蓓

廖一梅編劇,孟京輝導演的話劇《戀愛的犀?!?作為近幾年來最受歡迎的小劇場劇作之一,被視為小劇場史上的奇跡,年輕一代的愛情圣經。至于孟京輝和他的話劇到底先鋒不先鋒,試驗不試驗,是有一些爭論的。這個問題姑且不論,筆者要說的是他的妻子廖一梅的劇本?!稇賽鄣南!饭适潞芎唵?老套的“我愛你,你不愛我,你愛他,他不愛你”的故事。到底說起來,男女情事無外乎幾個路數,我愛你,你不愛我,你愛他,他不愛你,他愛你,你不愛他……如此而已。兩個人的故事,最多兩種結局,三個人的故事,排除同性戀的可能,最多也只有三種結局,四個人的故事,不過四種結局而已,人數再多,作者就很難架構了,觀眾也沒有興趣再看了。套路就那么多,關鍵看作者怎么往里面填內容了。類似的戲碼,換了演員和戲服,就看個人唱念做打的工夫了??梢哉f,《戀愛的犀?!愤€保留著小劇場話劇取悅觀眾的一些慣用辦法,比如一點喜劇色彩,一些故作驚人的臺詞等等。劇中的人物,雖然有一點性格,有一點理想,但是并沒有太多的開拓性和復雜性,情節也不夠緊張,沒有激烈的戲劇沖突。故事是這樣的,犀牛飼養員馬路愛上了貌似是女秘書的明明,而明明對馬路的愛熟視無睹甚至可以說不屑一顧,明明正不顧一切地愛著那個不愛她的藝術家。馬路是不合時宜的,明明說:“真奇怪,……可我還從來沒見過一個養犀牛的人呢!……可是你為什么不干一點兒普通的職業呢?……不過,養犀牛未免太奇怪了?!瘪R路的朋友大仙說:“過分夸大一個女人和另一個女人之間的差別是一切不如意的根源?!佬难蹆哼@個詞基本上可以稱作是一種精神疾病。忘掉她吧?!瘪R路不僅僅工作不合時宜,連他對愛情的態度也顯得那么不合時宜。當我們面臨眾多的選擇,當愛情變成奢侈品的今天,馬路對愛情的執著顯得多少有點神經質。所以,他像他的犀牛一樣,視力不好,也不戴眼鏡,他很盲目,對前途,對愛情,都很盲目。

《戀愛的犀?!烽_頭和結尾,是同樣的場景和對白,大段的獨白將馬路對明明幾至瘋狂的愛體現得淋漓盡致??墒钱斢腥苏f要把愛人的名字刻在大鐘上,代表他們的愛情時,眾人的態度又是什么樣的?此時眾人合唱:“愛情是多么美好,但是不堪一擊?!边@句話在整部劇中出現了不止一次。眾人代表了大眾的眼光,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很多時候,在現實面前,最先被犧牲掉的就是愛情。為什么,就是因為它不夠強大。它抵抗不過現實,抵抗不過親情,抵抗不過面包,抵抗不過道義,抵抗不過時間,抵抗不過距離,甚至抵抗不過誘惑。古今中外,被我們記住的愛情故事,大都是愛而不得或者愛而不能的。愛情,不過是鏡花水月武陵桃園。如果說愛情本身就是不真實的虛幻的,那么,我們對愛情的追求和執著究竟有沒有意義?連目的都是虛幻的,過程還有什么價值?

但是,在馬路這里追求愛情有了一種理想主義的色彩,也因此而有了意義。馬路說:“……這已經不是愛不愛的問題,而是一種較量,不是我和她的較量,而是我和所有一切的較量·……”,誰能說對理想的追求是沒有意義的呢?劇本是富有一種理想主義精神的,雖然不是那種追求純粹藝術思考的作品,但還是保持了一種品格,就像主人公的愛情絕不遷就一樣。有人評價《戀愛的犀?!肥窍蠕h話劇,什么是先鋒?最基本的含義應該是表達生活中、思想中出現的一些更新的更復雜的內容,有了新的內容當然需要一些新的形式來表達,有時候這些新形式會讓習慣于傳統的人摸不著頭腦,甚至有一點光怪陸離的感覺。但是“先鋒”不等于怪誕,更不是簡單的標新立異,而是表現前所未有的新含義和新思維的細膩程度,是捕捉到生活中最敏感的一種思潮并用適當方式表達出來。馬路奮不顧身地愛著明明,明明在他眼里是天使、是女神、是他的一切,他甚至認為“一切白的東西和你相比都成了黑墨水而自慚形穢,一切無知的鳥獸因為不能說出你的名字而絕望萬分”。結果本身已經不重要了,重要的是過程,正是這樣一種近乎偏執的過程讓馬路的形象顯得堅硬有張力。就像編劇說的:“沒有永恒的愛情,但是對愛情的追求是永恒的?!敝匾氖沁@種理想主義的激情,也許這正是我們所缺失的。因為愛而不能,愛而不得,最后馬路綁架了明明,看似有點不合邏輯的情節,正是符合馬路的偏激的愛的行為模式。從《奧賽羅》開始,我們能夠在大量的戲劇中看到類似的情節,這種由至深的愛發展而來的狹隘的專制的偏激,亙古不變。馬路殺死了他唯一的朋友和他一樣不合時宜的犀牛圖拉,想要把圖拉以及自己的心獻給明明。這樣一種絕望的近乎瘋狂的愛的表達,給明明帶來的只有恐懼。有時候,我們傾盡所有給與對方的根本就不是對方想要的,就好像生活的一個悖論,我們給與的越多對方的痛苦反而更多。就好像馬路為了明明去學英語學電腦還去寫詩,他中了彩票想要把錢給明明,想要給明明“誰都沒見過的幸?!?可這一切在明明看來完全是馬路神經質的表現。馬路在劇情快要結束時有一段很長的臺詞,說:“明明,我想給你一切,可我一無所有。我想為你放棄一切,可我又沒有什么可以放棄的。錢、地位、榮耀,我僅有的那一點點自尊沒有這些東西裝點也就不值一提。如果是中世紀,我可以去做一個騎士,把你的名字寫在每一座被征服的城池;如果在沙漠中,我會流盡最后一滴鮮血去滋潤你干裂的嘴唇;如果我是天文學家,有一顆星星會叫做明明;如果我是詩人,所有的聲音都只為你歌唱;如果我是法官,你的好惡就是我最高的法則;如果我是神父,再沒有比你更好的天堂;如果我是個哨兵,你的每一個字都是我的口令;如果我是西楚霸王,我會帶著你臨陣逃脫任由人們恥笑;如果我是殺人如麻的強盜,他們會祈求你來讓我俯首帖耳??晌沂裁匆膊皇?。一個普通人,一個像我這樣的普通人,我能為你做什么呢?”

這里似乎看到每一個熱戀中的男女都曾有過的感受,想要給與對方更多更多,但是又覺得自己擁有得太少。最熟悉的例子之一就是前幾年熱播的連續劇《奮斗》。夏琳覺得沒有什么可以給與陸濤了,自己和男友之間的差距太大,于是決定遠赴法國,想讓自己能夠有更多的東西與陸濤。當然,該劇中的情節設置顯得有些矯情,這個暫且不論。但這樣一種感受確是很普遍的。熱戀中,人們往往盲目,過于看低了自己,想要把一切都給對方,給了一切覺得還是不夠。甚至幻想自己有機會也來一把愛美人不愛江山的橋段以表達自己的深情于萬一,且不說,真的有機會做了西楚霸王究竟有沒有人真的可以臨陣脫逃,只說當人們只是在想自己能夠給與什么,而不問對方需要什么,這樣豈不是反而給對方帶來了苦惱么?我們給與的能力也許取決于我們擁有什么,但是給的越多對方不一定就越快樂。給與和接受應該是雙生的,如果不顧對方的感受,只是一味的以自己的方式給與,那只能說是在欣賞自己痛苦的獨舞,沒有觀眾和舞伴。有人曾經說過:“我愛你,為了你的幸福我愿意放棄一切,也包括你?!彪m然語言很樸實,卻真的感動人。

馬路想把錢給明明,說用錢可以做一點讓明明高興地事情。明明拒絕了他的錢。關于物質和愛情,歷來是被說爛了的話題。想起廖一梅的另一部話劇《琥珀》,引子里有這樣兩句話:“一個面包在你的肚子里,一個翅膀在你的愛情里,一個夜晚在你的目光里,一個冬天在你的心臟里”,我愿意作如下解:物質給了我們生活,保證了我們的生命,所以面包在你的肚子里,而愛情,是生活的翅膀。它們是不矛盾的。為什么愛情中的我們,眼前看到的總是黑暗,內心亦如冬天般寒冷。

所有的人都勸馬路忘掉明明,馬路自己也說:“忘掉她,忘掉她就可以不必再忍受,忘掉她就可以不再痛苦。忘掉她,忘掉你沒有的東西,忘掉別人有的東西,忘掉你失去和以后不能得到的東西,忘掉仇恨,忘掉屈辱,忘掉愛情,像犀牛忘掉草原,像水鳥忘掉湖泊,像地獄里的人忘掉天堂,像截肢的人忘掉自己曾快步如飛,像落葉忘掉風,像圖拉忘掉母犀牛。忘掉是一般人能做的唯一的事,但是我決定不忘掉她?!币苍S,在馬路看來,忘掉明明,忘掉愛情,就好像忘掉生命,他將因此失去意義。忘掉是為了擺脫痛苦,可是忘掉之后也許會陷入更大的痛苦。因為他是馬路,他是將愛情視為理想,不會妥協,不合時宜的馬路。擺脫痛苦的方式卻可能使他陷入更深的痛苦,這又是生活的一個悖論。我們經常以為通過某種手段可以擺脫某種困境,卻往往因為手段本身陷入更深的困境。安徒生的《海的女兒》正是如此,小人魚因為救了溺水的王子而愛上他,可以說救命這一行為,是她產生愛情的途徑(手段),她想要變成人類和王子在一起,于是以自己美麗的聲音為代價在海底巫婆那里換來了一雙人的腿,聲音是成全她能再次見到王子的手段。結果呢,在王子要娶鄰國的公主之前,他滿懷深情的對小人魚說:“我非常非常喜歡你,但是我要娶鄰國的那位公主,因為是她救了我,我要娶那個救了我的人?!毙∪唆~想要解釋但是她沒有了聲音,想要告訴王子救他的人是自己,王子應該娶的人是自己,但是王子聽不到她的心聲。失去聲音,救了王子,這本應是成全小人魚的愛情的手段,最終卻將她帶進了更深的困境。所以馬路選擇了不要忘掉明明,因為“忘掉”這一擺脫痛苦的手段,也許會將他帶進更深的痛苦中。

第三個悖論,就是夢與現實。馬路不明白,明明晚上到底有沒有來過,錢包的皮子味還在,明明為什么不承認呢?難道是自己在做夢?他的朋友大仙講了一個故事,說如果做了噩夢就在緊要關頭大喊:“我在做夢?!必瑝艟蜁Y束,如果遇上不好的事情,也喊:“我在做夢?!眽氖戮湍茏兂韶瑝?此后就不做好夢也不做噩夢了。那究竟什么是現實,什么是夢境呢?關于這個問題,最美的注解莫過于莊周夢蝶了。太虛幻境里的對聯說的好:“假作真時真亦假,無為有處有還無”,真真假假虛虛實實的東西有時候很難有客觀的標準的,當夢永不醒來,夢即現實,謊言永不揭穿,亦即真實。更何況,完全真實的愛情難道就一定是好的愛情?完全真實就一定能避免傷害?恐怕未必。只要有愛,就有傷害。

當然最后的結局,馬路沒有得到他想要的人。因為明明和他一樣倔強,一樣把愛情當做信仰,決不妥協。都說馬路愛明明愛得幾近偏激,愛得歇斯底里。明明愛她的所謂的藝術家又何嘗不是愛得快要發瘋,甚至愛得卑微。他們是一樣的人。巴斯葛說過:“人們所能真正理解和接受的,不過是那些本質上和自己相同或相似的人罷了?!泵髅骶褪橇硪粋€馬路。曇花一般短暫盛開轉瞬即逝卻拼盡了全力的愛情,才是容易讓人記住的。這些年看了太多的大團圓結局的國產影視劇和小說,缺乏震撼力。生活并不是永遠都是善因得善果,惡作有惡報的。我們看到更多的是,誰都沒有錯,最后卻誰都得不到幸福。最典型的就是《雷雨》,每一個人都是情有可原的,誰都不是壞人,我們找不到任何人應該為整部悲劇承擔責任,但偏偏全部都要走向毀滅。這正是一種現代性的戲劇。我們找不到也不需要有一個英雄人物來承擔責任來解救大眾。

至于中國的戲劇經常喜歡大團圓的結局,自古皆然。我有時候在想,為什么苦難到了中國的古典文學中會“失重”?如果僅僅說田園牧歌似的古典詩歌是對美好生活的向往,顯然是不具備說服力的。我們的古典戲劇亦大都有一個光明的尾巴,《西廂記》、《牡丹亭》《白蛇傳》是如此,就是《長生殿》也有月宮團圓,《桃花扇》也不是徹底的西方意義上的悲劇。不僅僅在戲劇中,在詩歌中,也極少有關于苦難的震撼人心的赤裸裸的描寫。難道僅僅是源于儒家詩教所謂的溫柔敦厚?這是另一個問題,暫且不表。

一直覺得話劇的表演比影視作品更有張力。當觀眾就坐在臺下,大幕拉開的瞬間,開始演繹的仿佛是真實的人生,不能重新來過,不論多么辛苦,哪怕出了差錯,都要堅持下去,不能停,不能?!ぁぁぁぁぁぴ拕〉难莩?仿佛比影視劇的表演更加夸張,為了讓觀眾看得清楚,演員們要更加賣力的朗誦臺詞,更加夸張的使用肢體語言,往往一場演出結束演員們都是汗流浹背。但是,我覺得正是因為這樣的演出,才使得話劇更有質感和張力。舞臺,只有將生活凝聚,高度概括,加上適度的夸張的表演才是美的。個人覺得,段奕宏的馬路比郭濤更有質感,而舞臺布置用了玻璃,鏡子、暖氣管等,表現了馬路為追求明明而面臨的殘酷遭遇,反襯出堅持的力量,值得一提的還有劇中的音樂。幾首歌穿插其中,講故事,之后音樂,之后繼續講故事,之后繼續音樂······音樂是憂傷的也是快樂的,是能夠推動情節的。幾首歌都還好聽。

據說《戀愛的犀?!肥浅独子辍吠?大學劇社里演出最多的劇目,深受年輕人的喜愛。也許,正是在馬路身上我們看到了理想主義的色彩,看到了一種堅持和執著。包括比較文人化的充滿激情的對白,也是吸引大學生的一個重要原因吧。但是總覺得情節和人物都略顯單薄。好在通過劇本,可以讓我們想點什么,也許,這就夠了。

【參考文獻】

[1]廖一梅.琥珀 戀愛的犀牛[M].北京:新星出版社,2009.

(作者簡介:孫婷,甘肅聯合大學文學院教師?,F就讀于北京語言大學文學院;朱曉蓓,蘭州城市學院文學院教師)

猜你喜歡
犀牛話劇馬路
過馬路
淺談文學性在話劇中的重要性
過馬路要注意安全
暴脾氣的犀牛
再見啦,秋天!
犀牛
過去的理想
過馬路
話劇《驚夢》
過馬路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