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抗震救災中看輿論引導

2009-04-21 03:59張亞南
當代學術論壇 2009年2期
關鍵詞:典型人物災區輿論

張亞南

摘要:2008年四川汶川特大地震,震驚了世界,中國人民抗震救災表現出來的巨大信心,得到世界人民的稱贊。在這場突入其來的自然災害中。各媒體對其進行了深入的報道,起到了很好的典論引導作用。本文針對此次地震救災的輿論報道,分析好的方面,找出存在的問題,并提出可行性建議,以提高對突發事件的輿論引導能力。

關鍵詞:抗震救災;輿論引導。

2008年5月12日14時28分,我國發生了震驚世界的四川汶川特大地震,受災地區人民的生命財產和經濟社會發展蒙受了巨大損失。在這場抗震救災斗爭中,我解放軍官兵和武警官兵迅速出動,第一時間趕到受災地區,全面展開救災行動,并在震后全面投入到災區的疫病防治、心理疏導及地區重建等行動中;災區人們在震后迅速進行自救與互救,以及家園的重建,全國人民萬眾一心,眾志成城,以頑強的意志應對這場突如其來的災難,得到了國際社會的一致好評。其中,輿論引導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下面,我就對此次抗震救災中的輿論引導做個淺析。

一、此次抗震救災中輿論引導的作用

新聞媒介與輿論密切相關,新聞媒介設置的議題常常衍生為輿論的源頭,所以,在此次抗震救災行動中,新聞媒介發揮了很好的信息承載功能,為輿論引導作用的發揮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1、輿論引導及時,有利于面向大眾

地震發生后22分鐘,14:50分,央視就播出滾動字幕新聞;震后32分鐘,央視新聞頻道“整點新聞”以頭條方式正式播發地震發生的消息。截至5月27日23點,“抗震救災眾志成城”直播節目連續播出超過300小時,首播新聞1727條、專題133個。如此及時,迅速的報道,使全國人民在第一時間就了解了災區的情況,并且對救災的整個場景歷歷在目。滿足了大眾對于突發事件的好奇心。從而使輿論引導占據主動位置,為震后調動人民參與救災的積極性奠定了堅實基礎。

2、輿論引導真實,有利于嚴防謠言

突發事件講求新聞透明不代表新聞無限制,地震發生后,每天會有大量的人通過網絡了解災情,這就必須保證網上新聞的真實性,確保信源的可靠性,對于把握不準的信息、對于容易讓網民們產生歧義的信息決不上網。央視《眾志成城抗震救災》直播特別節目中,先后多次對社會上和網絡上流傳的謠言進行及時的澄清,使謠言止步于客觀、真實的信息報道,引導了正確的輿論,穩定了民心。

3、輿論引導深入,有利于團結人心

面對眾多的受災點和嚴重的災情,在信號傳送設備、通信網絡難以發揮作用的情況下,央視克服困難,派出大量記者深入災區,創造條件,對地震進行了全面、深入、科學的直播報道。直播內容一開始主要集中于受災區域,死亡、失蹤和受傷人數,以及地震現場的報道上。隨后,直播內容開始不斷深入和具體,主要分為三大塊:(1)一線救災情況。(2)其他地區對災區的支援。(3)背景材料和地震常識的補充。直播從這三方面出發,對災區信息進行了全面、詳實、系統的報道,滿足了受眾對于災區信息的迫切需求,消除了地震信息的盲區,從而團結人民大眾進入到抗震救災的行動中來。

4、輿論引導連續,有利于貫徹方針

此次,央視對汶川地震的電視直播就具有很強的連續性。在抗災工作還處于救援幸存者的階段時,直播室就請到有關專家對下一階段的工作重點進行探討,包括對幸存者的心理干預、災后疾病防治、災民安置、受災學生的復學、應屆高考生的考試、災區孤兒撫育、救災物資的發放等問題的深入討論。地震只是一瞬間,可是它造成的影響是長期的,這就要求媒體的報道要有連續性,這樣既能滿足觀眾的“好奇”心理,也能帶動全國人民幫助災區人民共渡難關,使國家關于災后重建的方針政策得到全面落實。

二、此次抗震救災中輿論引導存在的問題

很明顯,在此次抗震救災行動中,輿論引導起到了關鍵的作用,得到了國際社會的肯定,但是,面對這樣的突發事件,輿論引導中還存在著許多不足。

1、對新媒體的應用存在缺陷

傳統媒體包括廣播、電視和報紙,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像網絡、手機這樣的新媒體也逐漸運用到新聞報道中來,他們相對于傳統媒體,在信息傳播過程中存在隱匿性和開放性:信息不知道出自誰手,但是每個人卻都可以參與討論。在此次抗震救災過程中,新媒體在信息的傳播中就出現了好多問題,例如通過手機傳播小道消息(這樣的小道消息多以假新聞、蠱惑人心的消息為主),通過網絡發布一些偏激話題,讓不知真相的網友參與討論等等。

2、對外國媒體報道的控制不甚嚴密

此次汶川大地震,引起了全世界的關注,因而在災區我們可以看到許多外國媒體,但是在他們的報道中,卻出現了截然不同的兩種聲音:一種是在報道中充分肯定我國抗震救災的力度和全國人民的萬眾一心;另外一種則是報道我國在抗震救災中存在的缺點,甚至是傳播虛假新聞,嚴重影響我國的聲譽。對于第一種聲音,我們要積極配合他們,從而可以尋求國際社會的幫助,但是對于第二種聲音,我們卻沒有很好的控制,導致了輿論引導的被動。

3、對震后重建的關注不夠深入

在抗震救災的后期,我們的主要工作是災區的重建,可是在媒體的報道中我們接觸的更多的則是對于抗震救災前期和中期的回顧,一些震中的第一手視頻又被我們“津津樂道”,雖然這些視頻是剛剛拿到手,但是這些已經是過去式,已經是老新聞,可以拿去做資料,卻不能再次放出來,這樣只會給災區人民帶來二次傷害,對于災區的重建起不到絲毫作用。我們雖然也聽到了一些關于災區重建的報道,但是這種聲音很小,現在災區人民需要的是重建的信心和力量,而不是地震的慘痛回憶。

4、對典型人物的宣傳缺乏力度

在抗震救災中出現了很多感人的事,涌現出了很多優秀典型,他們為抗震救災付出了許多:為了國家,他們放棄了自己的小家;為了災區人民的安危,他們全然不顧個人安危。在人民子弟兵中,一些90后的“新新人類”展現出來的不畏艱難,不畏勞苦的精神,已經很好地否定了人們對他們能否肩負使命的懷疑??墒俏覀儗τ谒麄兊捻灀P是少之又少的,不僅是他們,更多為抗震救災奉獻出自己力量的人被“隱姓埋名”。雖然他們覺得自己的付出是值得的,是不需要歌頌的,可是作為新聞傳媒,你們擔負著社會輿論引導的責任,這些典型能夠在和平年代為我們的新一代帶來很好的榜樣作用。

三、針對問題提出的解決辦法

1、加強對新媒體的應用,使輿論引導的范圍更廣

相對于傳統媒體,新媒體具有傳播速度快、傳播范圍廣、傳播影響力大等特點,所以,我們要加大對新媒體的使用力度,對新聞的報道運用各種傳播方式和渠道,使傳統媒體和新媒體形成傳播合力,保障輿論引導的范圍更廣,作用更明顯。

2、加強對外國媒體報道的監督,使輿論引導的方向更準

新聞的傳播需要公開透明,面對當今科學技術的發展,新聞是隱藏不住的,這就需要新聞媒體把握好輿論引導的方向。此次抗震救災過程中,在外國媒體的報道出現了許多不和諧的音符,主要原因在我方,對于他們的報道沒有進行嚴格的審查。這就要求我們對外國媒體的報道采取必要的監督手段:該報道的報道,該去的地方去,該采訪的人物采訪,反之,一律杜絕。只有這樣,才能給國際社會反映真實的事件,才能使輿論引導的方向更加準確。

3、加強對事后問題的關注,使輿論引導的內容更全

對于一件事件的報道,一定要做到有始有終,切不可虎頭蛇尾。對于此次抗震救災的報道,就存在這樣的問題,對于震時、震中都給予了大篇幅的報道。我們看到了地震的威力,感受到了災區人民的疾苦,可是到了震后恢復重建時,對于災區的新聞報道就變少了。這就要求我們要報道好后續事件,這是人們所關注的,只有這樣,才能調動廣大人民群眾為災區的重建貢獻力量,從而也能保證對事件的完整報道,使輿論引導的內容更全。

4、加強對典型人物的宣傳,使輿論引導的針對性更強

在抗震救災后期,關于典型人物的宣傳開始出現,可是力度明顯不夠,針對性也不強。地震發生在和平年代,在這個精神食糧貧乏的時代,典型人物的出現是時代迫切需要的。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它可以改變一代人的精神風貌,可以代表一個時代的風向標。所以要搞好對典型人物的宣傳,要分層次、分地點、分時機的宣傳,使宣傳要有力度和廣度,使每個人都能感受到榜樣的力量,只有這樣,才能使輿論引導的針對性更強。

猜你喜歡
典型人物災區輿論
典型人物報道的時代特點與創新經驗
做自己的支配者
美國在輿論重壓下﹃援助印度﹄
阿桑奇突然被捕引爆輿論
論新形勢下改進軍隊典型報道真實性的基本方法
唱好三部曲寫出好新聞
花溪區委離退局積極為云南魯甸災區捐款獻愛心
災區笑臉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