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末中國學生留日原因新探

2009-05-18 02:41
西安社會科學 2009年4期

楊 柳

摘要:甲午戰爭的結局震驚了中國朝野上下,中國內部的有識之士認為,只有臥薪嘗膽,師法日本,才是救亡中國的唯一途徑。因此,甲午戰敗的第二年,中國向日本派遣第一批留學生,此后每年人數成倍增長,至清末民初形成一股留日熱潮。這一時期留日運動是由多方面因素促成的,主要有以下五個方面:清政府鼓勵留學的政策;中國對日觀念的改變,日本政府為留日學生提供便利;青年學子為救亡圖存留學日本和科舉制的廢除。中,中國對日觀念的變化是根本原因。

關鍵詞;清未,中國學生;留日

文章編號:978-7-80712-402-3(2009)04-183-03

1895年的甲午戰爭是中日關系的轉折點,老大的清帝國敗于東夷小國日本,中國被迫簽訂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巨額賠款和領土主權的喪失強烈刺激著中華民族的覺醒。挽救民族危亡,振興中華成為所有愛國志士的共同呼聲。如何才能救中國?中國的士大夫階層從日本的崛起找到了救亡中國的道路,康有為提出不妨以日本為師資。甲午戰敗的第二年。清政府首次派遣13名留學生赴日。隨后的幾年人數逐年增加,至清末民初形成一股留學日本的熱潮。如此大規模的留日運動在中國近代史上是罕見的,留日熱潮的出現主要由以下幾個因素造成的。

一、清政府鼓勵留學的政策

甲午戰爭對中國的沖擊程度比歷次西方列強入侵中國造成的沖擊要猛烈得多。甲午戰爭一方面使帝國主義掀起了瓜分中國的狂潮,中國面臨前所未有的亡國大禍,另一方面促使中華民族的覺醒。在甲午戰敗的殘酷現實面前,中國內部開始反思失敗的原因。甲午戰前以中體西用思想為指導的洋務運動并未使中國走上富強之路,而同樣向西方學習的日本卻通過明治維新迅速崛起,打敗了昔日的老師中國。中日兩國的不同結局使中國上層知識分子意識到僅僅停留在器物層面的變革無法救中國。以康有為、梁啟超為代表的有識之士認識到效法日本明治維新進行全面的改革才是富強之道,效法日本改革就要親自去日本學習。

1898年康有為在呈給光緒帝的《日本變政考》中總結了日本維新變法的成功經驗,其中一條是多派游學以通新學,對中國而言這個游學的對象國是日本。湖廣總督張之洞雖然不贊成康、梁的變法思想,但是也大力提倡留學日本,1898年他在《勸學篇》中說:“出洋一年,勝于讀西書五年,入外國學堂一年,勝于中國學堂三年,至游學之國,西洋不如東洋?!币驗橐?、路近費省,可多遣;二、去華近。易考察;三、東文近于中文,易通曉;四、西學甚繁,凡西學不切要者,東人已刪節而酌改之。所以中、東情勢風俗相近,易仿行,事半功倍,無過于此。

百日維新期間,光緒帝頒布上諭,令“各省督撫就學堂中挑選聰穎學生有志上進者”派赴日本留學。1903年清政府頒布《鼓勵游學畢業生章程》,共十條。1904年制定《考驗出洋畢業生章程》,共八條,1905年舉行第一次留學畢業生考試,通過考試者給予相應的官職。對學成歸國者視其所學等差,分別給予官階,如由日本普通中學堂畢業,取得優等文憑者給予拔貢出身;日本高等學堂畢業取得優等文憑者授予舉人出身;日本大學堂畢業取得文憑者給予翰林出身。這無疑促使想通過讀書走入仕途的知識分子爭相前往。由于清政府國庫虧空無力承擔更多的官費留學生,所以鼓勵自費留學生,1903年,清政府下令自費留學生只要家長報名,通過省學務處考試,就可以領取咨文出國,辦事人員不得刁難勒索。后來又補充規定能考入外國大學者也可以轉為官費培養。自費生如果經費不繼或因病住院,國家可酌情補助。清政府的鼓勵留學政策促使官宦人家子弟紛紛去日留學,人數占到了留日生總數的將近一半。對參加留學生考試合格者同樣授予進士、舉人頭銜。此外,清政府還有計劃地選派女子赴日留學,如1905年湖南選派女學生20名赴日學習速成師范,1907年奉天女子師范學堂派遣15名女學生到日本實踐女校讀師范科。清末民初大批人涌向日本,各個年齡層次的都有,有幼童、有老翁、纏足婦女,更有夫婦、父子、兄妹、夫妻一同前往日本留學,一時間留日運動成了當時社會的風潮。從1896年清政府多次派遣學生十三人抵達日本后,人數逐年遞增,1898年增至幾百人,到1905年前后留日學生人數接近兩萬人,成為近代世界留學史上的盛事。清政府鼓勵留日的政策對留日起了很大的推動作用。清政府獎勵留學根本目的是培養改革的所需人才,挽救大清王朝滅亡的命運。留日學生主要學習的專業是法政科、師范科和軍事科,他們當中很多人后來進入政界、教育界和軍事領域,成為影響近代中國政界、教育界和軍界不可忽視的重要力量,為中國早期現代化做出了巨大貢獻。

二、甲午戰敗與中國對日觀念的變化

鴉片戰爭后,中國被迫放棄了閉關鎖國的對外政策,統治階級與知識分子的中上層人士開始關注中國以外的世界。由中國人自己撰寫的也是第一部全面論述世界史地的書是魏源的《海國圖志》,這部書對日本的影響很大。書中內容十分豐富,包括五大洲幾十個國家的歷史地理,但對日本的描述上卻顯得很無知。魏源認為日本是由長崎、薩摩、對馬三個島嶼組成的國家,除此之外對日本的其他情況均不大清楚,可見對日本的孤陋寡聞。這一時期除系統介紹世界大勢的書籍外,還有一些專門史著作,如《英吉利記略》是介紹英國史地的,《合省圖說》是介紹美國史地的。但是專門介紹日本史地的著作并未在中國出現。日本在中國人的認識中常常是不被重視的。東夷小國的稱呼反映了當時中國人的日本觀,是蔑視、看不起,因此鴉片戰爭后的幾十年時間里,中國知識分子階層對日本普遍表現出極大的漠視,甚至象尊王攘夷和倒幕維新運動這樣重大的事件都沒有引起中國朝野的注意,許多中國人根本不知道日本發生的資產階級改革事件。就在1854年日本剛剛開國之時,跟隨美國艦隊前往日本的中國人羅森(擔任佩里的漢文翻譯)親自目睹美國黑船來日的經過,回國后寫成《日本游記》,這部近代中國最早的一部專門描寫日本的游記,書中只有日本開國經過和風俗民情的介紹。對日本后來發,au的變化并未有記載。這反映了甲午戰前幾十年里中國沒有了解日本的意圖,而是以天朝上國的姿態來俯視東夷島國的。

那么中國對日本明治維新的態度又如何呢?晚清重臣李鴻章在與日本明治政府首任駐華公使森有禮的一段有名的對話中,反映了當時中國對日本明治改革的普遍看法。李鴻章對日本模仿西方進行改革很為不解,以穿西服為例問森有禮為何不感到恥辱,李鴻章認為這是對祖先的不敬,聲稱中國絕不會進行如此變革。1877年中日建交后,首任駐日公使何如璋抵日后將自己的所見所聞寫成《使東述略》,這部日記糾正了魏源和徐繼畬對日本地理位置做出的錯誤判斷,對日本地理位置作了準確的描述。他對日本明治維新改革加以肯定,但是對其能否成功仍抱懷疑態度。甲午戰前無論是親自去日本考察的官員、學者還是開明的知識分子階層,對日本的認識

和了解仍是停留在日本是中華文明圈的一部分,以高高在上的姿態來俯視這個蕞爾島國的。他們對明治維新的總體看法是不贊成的,認為其大逆不道、篡權奪位,甚至有人荒謬地認為中國應阻止日本明治維新。即使有對日本向西方學習的精神的肯定,對其是否能成功也持懷疑態度。

1895年甲午戰敗的結局震驚了中國朝野上下,原來的東夷小國一躍而成亞洲第一強國。中國不得不承認日本不僅軍事上強于中國,制度也比中國先進,中國傳統的華夷秩序觀開始瓦解。中國對日觀念發生巨大的改變,曾為日本文化母國的中國不得不向日本請教富國強兵之道了??涤袨?、梁啟超等維新派人士提出向日本學習,以日本明治維新為藍本在中國進行維新變法。戊戌變法幾乎照搬了日本明治維新的全部內容,隨后清末新政在效法日本改革的道路上走得更加徹底。中國對日觀念的轉變推動了研究日本的熱潮,最有名的要數康有為的《日本變政考》,它是一部編年體的史書,以時間順序,詳細記載了日本明治維新以后發生的大事。光緒帝拿到此書后如獲至寶,目置左右。1905年日俄戰爭后,日本實現了脫亞入歐,與列強平起平坐的戰略目標,這對中國的刺激很大。于是朝野上下一致認為日本學習西方取得巨大成功,中國采借日本的成功模式可以象日本一樣后來居上。甲午戰敗后第二年1896年,中國開始派遣留學生赴日學習,日俄戰爭后第二年1906年中國赴日留學的人數達到歷史的最高點,這并不是歷史的巧合,中國人對日觀念發生變化是造成留日熱潮的根本原因。一日本人評論說,“甲午結果,不必細論,即今次日俄戰爭,結果非清人始料所及,俟捷報頻傳,清人紛紛負笈來學”。中國對日觀念的轉變反映了日本國力增強,中國國運的衰敗。

三、日本政府為留日學生提供便利

甲午戰爭后,日本將遼東半島劃為其殖民地,但由于法、德、俄三國干涉還遼,日本迫于實力有限不得不罷手。但是隨著俄國在朝鮮擴張勢力,在中國強租大連、旅順,使日本感到了嚴重威脅,日俄矛盾愈來愈尖銳,日本力圖拉攏中國遏制俄國在中國東北的勢力擴張。中俄密約簽訂后,日本更是害怕中俄接近不利于日本在華利益,為此。日本政府極力游說中國派遣留學生去日學習,借此培養中國的親日勢力,以便在中國的擴張中占據有利地位。日本駐華公使矢野文雄在給外務大臣西德二郎的信中說道:“如果將在日本受感化的中國新人才散布于古老帝國,是為日后樹立日本勢力于東亞大陸的最佳策略?!贝送馑€分析了來日本留學與日本在華擴張的密切關系,“其習武備者,日后不僅將仿效日本兵制,軍用器材等亦必仰賴日本。清軍之軍事,將成為日本化。又因培養理科學生之結果,因其職務上之關系,定將與日本發生密切關系,此系擴張日本工商業與中國的階梯。至于專攻法政等學生,定以日本為楷模,為中國將來改革的準則。果真如此,不僅中國官民仰賴日本之情,將較往昔增加二十倍,且可無限量地擴張勢力于大陸”。除了日本政府要員親自來華游說中國政府派遣學生留日外,日本教育界也是不遺余力奔走勸說?!?902年日本高等師范學校校長嘉納治五郎來華視察教育,與張之洞交換了關于中國派遣留日學生問題的看法?;貒罅⒓丛鲈O了專門培養中國留學生的弘文書院”。文部省專門學務局長兼東京帝國大學教授上田萬年在《關于中國留學生》一文中建議“吾國國民須覺悟到吾人期望殷切之重大改革須于此批留日學生處著手進行,希望只許成功不許失敗??v使留學生與清國政府并不自知,而吾國之為政者與教育工作者,亦須獎勵此等留學生,以養成改革教育之精神為最大義務?!比毡窘逃鐬榻蛹{中國留學生專門開辦了一批學校,如日華學堂(建于1898年)、高等大同(建于1899年)、東亞商業(建于1901年)、弘文學院(建于1902年),同文書院東京分院(也建于1902年)。黃興、魯迅和陳獨秀曾在弘文學院就讀。

日本的真實意圖是想通過中國派遣留學生來日本學習各種專業,成為為日本效勞的奴才,為日本在華侵略擴張提供便利。但事實上。日本的算盤打錯了。留日學生在日本經常受到日本人的蔑視和侮辱,由此激發了愛國之心和民族主義的思想,加之在日本接受了西方自由民權的思想后,在日本組建各種愛國團體。極力維護祖國的利益,成為排日、反日運動的主力軍。

四、青年知識分子為救亡圖存留學日本

近代中國的衰敗和西方列強的崛起幾乎同時發生。在西方列強一次又一次的猛烈沖擊下,知識分子是最早萌發民族覺醒意識的階層,強烈的憂國意識促使他們去尋求救國救民的真理。清政府的鼓勵留學政策以及日本在地理位置上的優勢促使相當一部分的有志青年投身到留學日本的大潮中。日本明治維新的成功示范效應是吸引他們留學日本救亡圖存的主要原因。如陳獨秀痛感在八國聯軍侵華后,國勢衰微、國亡家破,為挽救民族危亡、振興中華,于1903年留學日本。被孫中山稱贊為中國女性模范的秋瑾,憤于庚子之變,變賣所有首飾,毅然離開家庭自費留學日本。在日本參加同盟會,策劃推翻滿清起義,后為革命犧牲。吳玉章赴日時寫了一首詩反映其留學救國的迫切心情:“東亞風云大陸沉,浮槎東渡起雄心。為求富國強兵策,強忍拋棄別子情”?!度毡居螌W指南》指出“如欲采他國之長,以補我國之短,非親歷其境,不能得其益也”。說明向日本學習是使中國強盛的最佳途徑,這道出了留學日本與救亡的緊密關系?!拔崛瞬贿h萬里,乘長風,破巨浪,離家去國,易苦以甘,津津然來留學于日本者,果何為也哉?莫不曰:“朝政之不振,學問之不修也,社會之腐敗也,土地之日狹也,強鄰之日薄也。吾寧犧牲目前之逸樂,兢兢業業,以求將來永永無暨之幸福,此之吾之所大愿也?!狈从沉水敃r選擇留日者欲改變國弱民貧、變革中國腐朽的政治制度、向日本學習富強之道的心態。

還有一部分留日生是追隨孫中山、黃興等革命人士來到日本,他們目睹清廷腐敗,國家淪喪在滿清王朝手中,欲以革命手段推翻現存的政治制度。這些追隨革命者而赴日留學的人一是為探求救國真理,二是因為日本政治環境相對中國較為寬松。這些人來到日本后多半成為留學生。孫中山創辦的同盟會中留日生占到90%以上,留日生也是同盟會主要的領導者。與孫中山一道策劃革命推翻清王朝。廣州黃花崗起義中犧牲的72名烈士,8名是留日學生。1911年辛亥革命的主力主要由留日學生組成,辛亥革命的成功留日學生功不可沒。

五、科舉制的廢除

1903年,袁世凱、張之洞力陳科舉制之弊病,請求廢除科舉,“科舉一日不廢,即學校一日不能大興。學校不能大興,將士子永遠無實在之學問,國家永遠無救時之人才,中國永遠不富強,即永遠不能爭衡于各國。擬請俟萬壽恩科舉行后,將各項考試取中之額。預計均分,按年遞減,學政歲科試,分兩科減盡,鄉會試分三科減盡。即以科場遞減之額,酌量移作學堂取中之額,俾天下士子。舍學堂一途,別無進身之階?!?905年日俄戰爭中日本擊敗俄國加速了清政府廢除科舉制的進程。1906年清廷詔準所有鄉會試一律停止,各省歲科考試亦即停止。

科舉制廢除后,做八股、靠科舉之路進入仕途的道路被封死,知識分子不得不謀求新的出路。出國留學成為眾多知識分子的重要出路,加之清政府的獎勵游學政策更使追求功名利祿的學子以此為唯一出路。正如《游學譯編》所說:“向之極可慕戀之科舉的虛榮者,今巳為焦夢矣。而出洋學成,呈與出身,已見明喻?;逻_之路、利祿之路、學問之路、名譽之路,胥于是乎在?!贝送?,科舉制不廢除,新式教育難以推廣,入了新式學堂的學生還要參加科舉考試。大多數學生經常缺課回本省參加考試,新式教育形同虛設。但是廢除之后直接的問題是新式學堂缺乏教師,過去書院、私塾中的老師除能擔任國文課外,其余課程均無法勝任。聘請日本教習也無法解決大量的師資需求,于是向日本派遣留學生學習師范科來緩解國內師資不足。所以留日學生中學習師范科占到了很大的比例。這也正是科舉制廢除后清政府推行新政、適應辦新式學堂的需要、鼓勵留日學生學習師范的原因所在。1905年,浙江選派100人赴日本學習師范,此外,福建、直隸、山西、奉天、江西、湖北、湖南、江蘇等省也大量派遣學生赴日選學師范。這也為留日讀書做官開辟了另一條道路,回國擔任新式學堂的教師。留日師范生不僅補充了國內師資不足,而且為中國教育的近代化和初級教育的建立奠定了基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