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國公務員法與其他國家法律之比較

2009-05-25 04:25左湘軍
新西部下半月 2009年4期
關鍵詞:公務員法管理制度

【摘 要】 我國的公務員制度處在逐步完善的過程之中,與西方國家公務員制度有著較大差別。產生的背景不同,用人標準不同,服務宗旨不同,職位劃分不同,考核的標準程序等方面也不同。因此,我們要從公務員的選用、培訓、工資標準、考核體系等方面借鑒發達國家的相關經驗。規范公務員的行為,增強公務員的積極性,促使行政整體效率的提高。

【關鍵詞】 公務員法;西方國家;管理制度

2006年1月1日,社會各界廣為關注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正式實施[1]。

我國公務員制度符合我國國情和歷史發展狀況,經歷了一個曲折復雜的漫長過程。它源于古代的察舉和征辟、九品中正制和科舉制等選官制度并逐漸完善的過程[2]。而西方的公務員制度是在借鑒中國文官制度逐步確立的。

我國公務員制度是指國家通過制定法律和規章,對政府中行使國家權力,執行公務的人員,依法進行科學管理的制度。美國、法國、德國、日本等國都將公務員制度法典化。經過一百多年的發展和變革,各國在實踐中形成各具特色的、科學先進的公務員制度。其內容包括各級事務官或部分文職人員進行的考試、錄用、考核、晉升、退休等制度。

我國的公務員是人民的勤務員,是代表人民行使國家行政權利的工作人員,公務員和政府的關系是共同履行行政責任的連帶關系。美國將公務員稱之為政府雇員、英國稱為文官、德國稱為聯邦官員、法國和日本稱為國家公務員、波蘭稱為國家工作人員等。西方各國把公務員系統看作是獨立的利益集團,將其身份確定為:對公眾是官員,對政府來說是雇員。公務員與政府的關系是雇傭關系。

我國與西方的公務員制度大都受科舉制度的影響,在不斷的完善和發展過程中,以“公平、平等、競爭、擇優”作為基本原則。由于起步較晚,在吸收西方公務員制度精華的過程中,存在著一些不足,但有其自身的特點,它與西方的文官制度是截然不同的,符合中國特色。

我國公務員制度與西方文官制度的區別有以下幾點:第一,產生的背景不同。相關法律制度的產生與一定的政治經濟文化相聯系,但由于歷史狀況的不同和地理因素的影響,各國又有其自身的特點。西方的公務員制度是以社會化大生產和工業化為經濟基礎的,在多黨制的政體中形成,帶有資產階級政治制度的烙印,符合市場經濟和現代行政管理的科學方法;我國的公務員制度是結合我國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在借鑒各國干部人事管理制度的方法上形成的,體現了時代的特征,是符合改革開放和構建和諧社會要求的。第二,用人標準不同。西方國家在用人標準上采取專才或通才的選拔標準,把業務知識和能力作為考核人才的主要因素;而我國采用德才兼備的標準,把思想道德作為錄用、考核、晉升的重要條件。第三,服務宗旨不同。西方國家的文官與政府間是雇主與雇員的關系,雙方之間有專門機構以協調兩者之間可能產生的矛盾;我國以為人民服務為宗旨,無自己特殊的利益要求。第四,職位劃分不同。西方文官制度采用兩官分途,即政務官和事務官。兩者不能轉任,主要強調政務官所謂的政治化,事務官所謂的職業化;而我國無職位的劃分,即要在憲法和法律的范圍內,在政治活動中同共產黨保持一致。第五,功績制。它以公務員的工作成績和實踐能力為考察的重點,作為獎勵懲罰和職位升遷的依據。英國是最早采用該制度的國家。功績制主要通過考核體現出來,考核作為該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各國都十分重視。在考核的標準程序等方面我國與西方國家存在很大差異[3]。

我國《國家公務員暫行條例》規定的考錄范圍為擔任主任科員以下非領導職務的國家公務員,根據《新錄用國家公務員任職定級暫行規定》,考試錄用的級別一般為11級到15級,在職位分類上屬中下級,而且職位低。在公務員的選用上,我國不僅注重業務素質,還強調公務員的政治素質,因此我國公務員帶著很濃的政治色彩。

西方國家對于公務員的選用,一般采用考試錄用制或考任制,體現了公開、平等、競爭、擇優以及重視人才的原則。各國都有專門的考試機構,負責公務員的考試和選拔。公務員考試分為筆試、口試和實際操作考試三種。另有品行和經歷評定,作為考試錄用方式的一種補充??荚嚨膬热荽篌w相同,包括基礎知識、專業知識、基本技能、智力發展、心理素質五個方面,各國在具體考試內容的不同方面略有偏重。對公務員的選用,西方各國比較注重職務上所需要的知識能力,通過考試可直接錄用高級公務員。

我國公務員工資實行平衡原則,但在很大程度上保留了計劃經濟體制下單一經濟實體的痕跡。目前世界各國工資制度普遍采取四種基本原則:一是定期原則,即定期提薪;二是平等原則,即同工同酬;三是平衡原則,即與其他行業人員工資保持平衡;四是適應形勢原則,即薪金增長率大于物價上漲率。為更多地吸收人才、留住已有人才,且不使國家財政開支過大。目前西方發達國家普遍參照私營企業同類人員工資的增長幅度,來調整公務員的工資水平。

我國把培訓種類規定為初任培訓、在職培訓、專業知識培訓和更新知識培訓。目前,對黨員干部和主要行政干部的培訓主要由各級黨校來承擔。但這種培訓缺乏制度性,其體制也不太適應我國的公務員制度。需要將其加以完善,使之制度化、法律化、專業化。目前世界各國的培訓種類為兩種:職前培訓和在職培訓。西方發達國家比較注重政府與高等院校的合作,共同培訓公務員。

我國公務員制度起步較晚,一般是通過吸收西方一些國家的改革精華來彌補自身法律的缺陷。因此,提高公務員的素質成為當務之急。由于公務員素質水平的高低與否直接影響到一國的政務水平,公務員必須嚴格遵守憲法、法律、法規,并在其許可范圍內執行公務,促使行政高效、符合時代的要求;對于公務員的管理可以建立一個健全的行政監督機構,以規范公務員的行為,使各組成部分權責明晰;進一步完善考核制度,通過建立科學完善的考核體系,以公開招考的方式,招攬更多的人才,對內部人員則采用競爭上崗的方式,配套相應的獎勵機制,以增強公務員的積極性。

綜上所述,我國公務員制度建設是一個曲折發展過程。公務員法的出臺,表明了國家對公務員制度改革的決心,我們要充分利用西方國家和中國古代對人事管理的可取之處,改革行政過程中的弊端,使其逐漸形成自己獨特的規則。

【參考文獻】

[1] 張弦,胡旭.淺析我國公務員制度與西方的比較[J].探索,2008,4,195.

[2] 李姝.中美公務員薪酬制度的比較分析[J].公共管理,2008,8:41.

[3] 姜海如.中外公務員制度比較[M].商務印書館,2003.

【作者簡介】

左湘軍(1976-)女,湖南省委黨校2007級研究生,法律學專業.

猜你喜歡
公務員法管理制度
淺談企業固定資產的金融資產化管理
淺析新時期企事業單位管理制度建設
經濟發展中我國公務員制度的歷史變遷與現狀
公務員法修訂工作啟動
“德、能、勤、績、廉”
論公務員法中的人事爭議仲裁制度
基層農技推廣管理制度對農技員技術推廣行為的影響分析及完善措施研究
高速公路梁場管理制度標準化研究
資金管理制度的創新研究
事業單位參照公務員法管理工作存在問題淺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