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昔對比中 更見古人情

2009-06-03 03:14
現代語文(學術綜合) 2009年3期
關鍵詞:表達

陳 艷

摘 要:今昔對比在古代詩詞中,不僅是作為一種寫作手法存在,更主要的是通過這種方式來表達作者所要寄寓的種種情懷,即永駐心頭的傷懷之情,撫今追昔的慨嘆之情,歷經滄桑的懷古之情。本文擬從此角度入手,重在觀照作者的內心。

關鍵詞:今昔對比 表達 古人情

今昔對比是古詩詞中常用的手法之一,作者通過今與昔的對比,來表達對自身或其他人與事的感慨、嘆惋等等。細細品味,在似乎不經意的一今一昔比較中,其實包含著古人幾多的深沉感情。

一、永駐心頭的傷懷之情

例如著名女詞人李清照寫自己晚年在臨安的一段生活的《永遇樂》:

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處?染柳煙濃,吹梅笛怨,春意知幾許?元宵佳節,融和天氣,次第豈無風雨?來相召、香車寶馬,謝他酒朋詩侶。

中州盛日,閨門多暇,記得偏重三五。鋪翠冠兒,捻金雪柳,簇帶爭濟楚。如今憔悴,風鬟霜鬢,怕見夜間出去。不如向簾兒底下,聽人笑語。

這首詞首先表達了作者在歷盡滄桑之后的難以言說的悲涼心境。盡管是“元宵佳節,融和天氣”,作者卻接連發出“人在何處”的悲問和“春意知幾許”及“次第豈無風雨”的疑問,顯然,她根本無心出去游玩??v是“香車寶馬”來相召,也一律謝絕。而前來相邀的這些朋友是南渡前的舊知,于是不由追憶當年“中州盛日”之時元宵節的汴京城,和名門淑媛“爭濟楚”的繁華與歡愉,那時那事是怎樣的歡樂??!而今天的自己已是憔悴不堪,“風鬟霜鬢,怕見夜間出去”。彼時彼事與今日今時形成強烈對比,自是寫盡了滿腹辛酸,一腔哀怨。實如劉辰翁所說,“誦李易安《永遇樂》,為之涕下,每聞此詞,輒不自堪”。

如果說李清照是一腔哀怨在心頭,那么陸游的《釵頭鳳》則可以說是一場情傷了。

紅酥手,黃滕酒,滿城春色宮墻柳。東風惡,歡情薄,一懷愁緒,幾年離索,錯、錯、錯!

春如舊,人空瘦,淚痕紅浥鮫綃透。桃花落,閑池閣,山盟雖在,錦書難托,莫、莫、莫!

我們都知道這首千古傳誦的詞作背后的美麗哀婉的愛情故事——陸游與唐婉的沈園情夢,就更可讀出陸游心中不能自已的傷感了?!凹t酥手,黃滕酒,滿城春色宮墻柳”具體而形象地表現出了當年這對恩愛夫妻之間的柔情密意以及他們婚后生活的美滿與幸福。而“東風惡,歡情薄,一懷愁緒,幾年離索”,美滿姻緣被迫拆散,恩愛夫妻被迫分離,使他們兩人在感情上遭受了巨大的折磨和痛苦,幾年來的離別生活帶給了他們不盡的愁怨。往事不堪回首,卻不曾料到今天他們居然相逢在沈園,作者由感慨往事回到現實。依然是從前那樣的春日,但是,人卻今非昔比了。以前的唐婉,肌膚是那樣的紅潤,煥發著青春的活力;而如今的她,卻是“人空瘦”,因為“使君自有婦,羅敷亦有夫?!保ā豆旁姟つ吧仙!罚幕橐鲫P系說,兩人早已各不相干了,事已至此,不是白白為相思而折磨自己嗎?著此一“空”字,就把詞人那種憐惜之情、撫慰之意、哀傷之感等等,全都表現了出來。然而,縱然此時相逢,又有何用,在嚴酷的現實下,詞人自己的心境,也已像“閑池閣”一樣凄寂冷落了,縱是“山盟雖在”,卻是“錦書難托”,寥寥八字表現出詞人自己內心的痛苦之情。雖說自己情如山石,癡心不改,但是,這樣一片赤誠的心意,又如何表達呢?又怎么可能去表達呢?到此,也許我們也忍不住要和詞人一起發自肺腑地喊出“莫,莫,莫”了。真是言猶未盡,意猶未了,情猶未終,卻只能這么不了了之,留下一片沉痛的喟嘆讓人說吧。

二、撫今追昔的慨嘆之情

崔護的《題都城南莊》一詩“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笨芍^膾炙人口,不僅因為詩歌本身的瑯瑯上口,更因為詩歌中那個“去年今日”艷若桃花的女子,今年此時卻尋而不見所帶給人們的一絲遺憾和悵惘吧。關于這首詩的故事,據孟棨《本事詩》記載是這樣的:書生崔護,去長安應試,未中。一天,他喝了幾杯酒之后,到城南郊外散心,見到一戶花木叢萃而門戶緊閉的人家,便上前叩門。半晌,只聽一位少女從門縫里問話,他對以姓名,并向她討茶解渴,那少女轉身取來茶水,便倚在門前桃樹下。崔護一邊飲茶,一邊就尋找話題,想和她攀談幾句,那少女雖沒有答話,然“目注者久之”。崔護飲茶之后,便起身告辭,那少女“送至門,如不勝情而入,崔亦眷眄而歸”。時隔一年,崔護情不可抑,又于這一天去尋訪,只見大門緊鎖,空無一人,崔護便在門上題了這首詩,怏怏而去。所以詩歌的開頭“去年今日此門中”,點出時間和地點,寫得非常具體,足見這個時間和地點,在詩人心中留下了多么深刻難忘的記憶。而更讓人難忘的是那個在紅艷艷的桃花映照之下顯得青春美貌、風韻襲人的姑娘,不由的思念再相見。而當今年今日再去時,卻是人面杳然,已“不知何處去”,依舊含笑的桃花除了引發對往事的美好回憶和好景不再的感慨以外,還能有什么呢?撫今追昔,“依舊”二字,含有無限悵惘與寂寞。

風景依舊,人面不再,唐代趙嘏的《江樓感舊》“獨上江樓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同來望月人何處?風景依稀似去年”,也發出了同樣的慨嘆。在一個清涼寂靜的夜晚,詩人獨自登上江邊的小樓,并且凝神沉思。只見月影倒映,恍惚覺得幽深的蒼穹在腳下浮涌,意境顯得格外幽美恬靜。此情此景,讓人覺得整個世界連同詩人的心,似乎都要溶化在無邊的迷茫恬靜的月色水光之中了。然而此時,詩人卻道出了一聲聲低沉的感喟:“同來望月人何處?風景依稀似去年?!薄巴瑏怼迸c第一句“獨上”相對應,巧妙地暗示了今昔不同的情懷。原來詩人是舊地重游。去年應該也是這樣的良夜吧,詩人與朋友相伴而來,共賞江天明月,那是怎樣的歡快!曾幾何時,時光蹉跎,昔日的友人不知已經飄泊何方,而詩人卻又輾轉只身來到江樓。面對依稀可辨的風物,縷縷懷念和悵惘之情,正充斥在詩人孤獨的心中。真是今昔之間,時光流轉,雖然詩中沒有告訴我們登樓的時間是春天還是秋天,去年的另一“望月人”是男還是女,是家人、情人還是友朋,“同來”是指點江山還是互訴情衷,離散是因為世亂飄蕩還是情有所阻,但這些都不重要,我們只想與詩人一起靜靜沉思,輕輕慨嘆。

三、歷經滄桑的懷古之情

姜夔的《揚州慢》即有此意。詞前的小序作了說明:淳熙丙申至日,予過維揚。夜雪初霽,薺麥彌望。入其城則四顧蕭條,寒水自碧,暮色漸起,戍角悲吟。予懷愴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千巖老人以為有黍離之悲也。姜夔因路過揚州,目睹了戰爭洗劫后揚州的蕭條景象,撫今追昔,悲嘆今日的荒涼,追憶昔日的繁華,發為吟詠,以寄托對揚州昔日繁華的懷念和對今日山河破敗的哀思。

淮左名都,竹西佳處,解鞍少駐初程。過春風十里,盡薺麥青青。自胡馬窺江去后,廢池喬木,猶厭言兵。漸黃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杜郎俊賞,算而今、重到須驚??v豆蔻詞工,青樓夢好,難賦深情。二十四橋仍在,波心蕩、冷月無聲。念橋邊紅藥,年年知為誰生?

詞人“解鞍少駐”的揚州,位于淮水之南,是歷史上令人神往的“名都”,經過金兵鐵蹄蹂躪之后,如今是滿目瘡痍了。經過“胡馬”破壞后的殘痕,到處可見,“過春風十里,盡薺麥青青”和滿城皆是“廢池喬木”。連“廢池喬木”都在痛恨金人發動的這場不義戰爭,物猶如此,人何以堪!當日落黃昏之時,悠然而起的清角之聲,打破了黃昏的沉寂,更增添了蕭條的意境。這一切交織在一起,都在這座“空城”里,著一“空”字,而使人倍感戰爭破壞后的凄涼。這里是昔日的“名都”,而今日已成一座“空城”;昔日這里曾是“春風十里揚州路”(杜牧《贈別》),今日卻已一片荒涼景象——“盡薺麥青青”。昔日這里是“杜郎俊賞”、“青樓夢好”的風流繁華地,今日已是風流云散,縱是“豆蔻詞工”,也深情難賦,只留得 “波心蕩、冷月無聲”了??芍^昔日之地越繁華,越見今日之蕭條,詞人的“黍離之悲”自然蘊涵其中了,讓人感慨。

李白的《越中覽古》一詩“越王勾踐破吳歸, 戰士還家盡錦衣。宮女如花滿春殿, 只今惟有鷓鴣飛”,也寫盡了歷史滄桑變化之感。這首詩是詩人游覽越中(唐越州,治所在今浙江紹興),有感于其地在古代歷史上所發生過的著名事件而寫下的。在春秋時代,吳越兩國爭霸南方,成為世仇。越王勾踐于公元前494年,被吳王夫差打敗,回到國內,臥薪嘗膽,誓報此仇。公元前473年,他果然把吳國滅了。消滅了敵人,雪了恥,戰士都凱旋了;由于戰事已經結束,大家都受到了賞賜,所以不再穿鐵甲,而穿錦衣。只“盡錦衣”三字,就將越王及其戰士得意歸來,充滿了勝利者的喜悅和驕傲的神情烘托了出來。越王回國以后,不但耀武揚威,而且荒淫逸樂起來,于是,花朵兒一般的美人,就占滿了宮殿,擁簇著他,侍候著他。都城中到處是錦衣戰士,宮殿上站滿了如花宮女,當年這是多么繁盛的場景。但現在人們所能看到的,只是幾只鷓鴣在王城故址上飛來飛去罷了,過去曾經存在過的勝利、威武、富貴、榮華,現在已經化為烏有。人事的變化,盛衰的無常,讓人慨嘆不已。

同樣的懷古又如劉禹錫的曾博得白居易“掉頭苦吟,嘆賞良久”的名篇《烏衣巷》:“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睉{吊東晉時南京秦淮河上朱雀橋和南岸的烏衣巷的繁華鼎盛,東晉時,烏衣巷是高門士族的聚居區,開國元勛王導和指揮淝水之戰的謝安都住在這里。舊日橋上裝飾著兩只銅雀的重樓,就是謝安所建。而今這里卻是野草叢生,荒涼殘照?!安莼ā鼻懊嬉粋€“野”字,給景色增添了荒僻的氣象。昔日車水馬龍的朱雀橋,今天已經荒涼冷落了。追隨著燕子飛行的蹤跡,如今的烏衣巷里已經居住著普通的百姓人家了。作者特地指出,這些飛入百姓家的燕子,過去卻是棲息在王謝權門高大廳堂的檐檁之上的舊燕,它們是歷史的見證人?!皩こ!眱蓚€字,讓人深深地感受到,居住在這里的今日的居民是多么不同于往昔。從中,我們似乎可以清晰地聽到作者對這一變化發出的滄海桑田的無限感慨。

今昔變化中,流轉的是不變的時光,留下的是亙古的深情。在這時間的起承轉合之間,我們記住了古人的種種情懷,猶如一縷淡淡的輕愁,凝結在歷史的眉宇之間。

參考文獻:

[1]蕭滌非,程千帆.唐詩鑒賞辭典[Z].上海辭書出版社,1983.

[2]沙靈娜譯注.宋詞三百首全譯[Z].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1990.

(陳艷 徐州高等師范學校 221116)

猜你喜歡
表達
靠崖窯窯券的技術做法和表達
動畫場景設計中的空間材質表現與應用研究
巧抓“隱性”表達 精彩“顯性”表達
舞臺燈光設計的抒情性表達研究
數學史視角:“你知道嗎”的另類表達
有效促進幼兒語言能力發展研究
簡約歐式風格在居住空間中的運用
服裝設計中的色彩語言探討
試論小學生作文能力的培養
文藝復興時期歐洲宗教音樂中人文主義精神的展現與表達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