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歷史學習興趣的培養

2009-06-07 08:29董建學
現代教育教研 2009年10期
關鍵詞:知者新課程歷史

董建學

1.學習興趣的重要性

對于興趣的重要性,希臘哲學家帕拉圖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我國古代著名教育家、思想家孔子曾說:“知之者不如樂知者,樂知者不如好知者?!比鸬湫睦韺W家皮亞杰更明確地指出:“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賴于興趣”??梢哉f,古今中外無數學者等都將興趣作為學習成功的第一要素。

興趣是非智力因素,但對智力的發展有重要的影響。學生對某一學科興趣如何,直接影響學習效果。因此,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樂于學習,也是我們教育工作者的任務之一。

在短短不到一年的的教學生涯中,我已經深刻體會到學習興趣的重要。常聽學生埋怨學習太辛苦,對所學的內容不感興趣,只是迫于考試升學的壓力,才不得不拿起枯燥的課本學習,剛踏出學校大門不久的我,可以深刻的理解學生的無奈。這樣的學習,毫無趣味且動力不足,過于被動,更與新課程的理念相悖,新課程提倡變“要我學”為“我要學”,就是要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使他們主動學習。誠然,我們不能改變以考試分數作為指揮棒的升學制度,但我們能否在屬于自己的課堂中給學生帶來一點學習的樂趣呢?

2.有助培養學習興趣的“史外功”

就歷史學科本身而言,原本是很令人感興趣的。但當我告訴別人我是歷史老師時,反應驚人的相似,都說很喜歡歷史,但不喜歡歷史課,私下與學生交流時,學生也說過這樣的話,這是為什么呢?也許有些時候我們把本該很生動的課堂變得枯燥無味了,讓學生在課堂上昏昏欲睡。常聽人說,在各個科目的任教上,歷史老師最好當,因為據說:“凡是認識漢字的人都能教歷史?!痹谖铱磥?這種情況下的教,就是照本宣科,這樣就把原本生動的課堂變得枯燥了,一名能激發學生興趣的歷史老師是不可被替代的,除了要擁有過硬的專業知識,還需要其他一些“史外功”的修煉。

在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上,方法有很多種,我在這里主要想講的是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與教師自身魅力、素質的關系,也就是所謂“史外功”。就像我校侯春貴老師說過的:“要讓學生學你的科目,首先要讓他們對你感興趣!”

我覺得以下幾種“史外功”的修煉對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有很大幫助。

首先,教師要有廣博的知識面。恩格斯曾說過:我們只知道一門社會科學,那就是歷史科學。我也經常聽說“文史一家”、“史地一家”、“政史一家”甚至還有“史藝一家”,這都是因為歷史學涉及的方面是在很廣,和哪里都可以扯上一點關系。

這就需要教師具有廣博的知識面,而不是僅僅知道書本和考綱的內容。大到現今的時事政治,小到古代的小城鎮,都應該有所知曉,未必要精通,但必要時可以與書本相聯系,作為在課堂上吸引和激起學生興趣的武器,不僅活躍了課堂內容,改變了枯燥的講課,而且增添了教師自身的個人魅力,使學生愈發對歷史課堂感興趣。

其次,隨著新課程改革大潮的興起,歷史教師也不能一味的面對過去,面對歷史,應該及時地跟上潮流,加強新課程理念的培養,運用現代化新理念來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教育部制定的《歷史課程標準》(實驗稿)中,明確強調歷史教學是師生相互交往、共同發展的互動過程,提出了教師要處理好教與學的關系,教學中應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鼓勵學生善于“獨立思考”和“合作交流”,以此“學會學習”。

作為課堂的組織者和管理者,師生之間的合作與交流能否實現或者達到什么程度,其主動權在我們教師手里,“教師是課堂上唯一可以創造奇跡的人”。

有調查結果顯示,學生是否愿意學習一門課程,50%取決于 “是否喜歡這位老師,是否有良好的師生關系”,。因此,與學生建立良好的適應新課程理念的現代化師生關系,有利于激發學生的歷史學習興趣,他們會自覺地參與學習,主動地與我們交流。

最后,多媒體技術也是利于培養學生學習興趣的“史外功”之一。多媒體可見可以更好更多更生動的表現書本上枯燥的內容,通過視頻、圖片、文字材料的展示,加強學生對歷史知識的感性認識。

這一點在高中歷史新教材必修二的第四單元“中國近現代社會生活的變遷”的教學中尤為突出。由于這一單元的內容與生活息息相關,因此可通過大量圖片影像資料的展示讓學生自我探究近現代生活的變遷,同時也極大的激發了學生的興趣。

收稿日期:2009-10-04

作者地址:河北省涿州市職業教育中心072750

猜你喜歡
知者新課程歷史
淺議高中化學新課程必修模塊的主要教學策略
古語積累
《論語》佳句精選
2019年全國高考新課程Ⅰ卷生物試題分析與啟示
第二屆“我即語文”教學獎頒獎典禮暨新課程研討會在福州一中舉行
后知者
新歷史
歷史上的6月
歷史上的八個月
歷史上的4月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