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魚的習語折射出中英文化異同

2009-06-08 08:03彭景云劉巧紅
劍南文學·經典教苑 2009年11期
關鍵詞:民族特色

彭景云 劉巧紅

摘要:習語是經過長時間的使用而提煉出來的固定短語或短句,是人民智慧的結晶。習語大都具有鮮明的形象,適宜于用來比喻事物,因而往往帶有濃厚的民族色彩和地方色彩。

關鍵詞:魚的習語;文化異同;民族特色

Abstract:Idioms are set phrases or short sentences extracted from a long use; idioms are crystallization of wisdom of people. Generally speaking, idioms have vivid images which are suitable for comparison; therefore they have rich character of nation as well as localization. Meanwhile, idioms are condensation and soul of language, which reflect splendid cultural history and national character. Here we talk about idioms in a board sense which are composed of common sayings, proverbs, set phrases, two—part common expressions and so on. To explore the cultural differences and similarities from the prospective of idioms of fish in Chinese and English.

Key words: idioms of fish;differences and similarities of culture;national character

1.習語與文化

漢英兩種語言都有極為豐富的習語,歷年來,許多學者對習語的定義爭議很多,但無可置疑的是習語是語言的精華。英國語言學家柯林斯(V.H Collins):“在當今標準的口語、書面語中,習語是公認的、廣泛使用的,必不可少的成分,仔細使用,能美化語言、豐富語言?!盵1]廣義上說,習語包括俗語、諺語、成語及歇后語等。因為它們都具有共同的特征— 反映廣大勞動人民生活經驗和愿望的固定語句?!靶◆~驚慌跳,大魚快來到”。[2]The best fish swim near the bottom.(最好的魚總是沉在水底,即好貨難求。)這些習語是漁民長期觀察總結出來的經典語句,對后人有很大的指導意義。

跨文化交際學的創始人霍爾曾在《無聲的語言》(中文版1991)中寫到:“文化學存在于兩個層次之中:公開的文化和隱蔽的文化。前者可見并能描述,后者不可見甚至連專門訓練的觀察者都難以察知。(65)”[3]我們可以從公開的文化中發現中英文化的相似性。與此同時,可以從隱蔽文化中揭示中英文化的不同。問題的癥結在于如何揭示文化的隱蔽部分。顧嘉祖,陸昇認為,不僅在一般的書面語中可以找到某一民族隱蔽文化的蹤影,連日常的口語也能反映出某一民族的深層文化意識。(6-7)[4]

2.魚的習語中折射出中英文化

2.1 文化的相似性

2.1.1.歷史悠久

雖然中國是個內陸國家,但是我們是在我們國家的母親河—黃河的懷抱里成長起來,舉世公認,我國是世界上淡水養魚最早的國家。遠在一萬八千多年前的北京周口店“山頂洞人”就曾以魚為食;一些古老巖畫把魚作為原始圖騰刻畫出來;西安半坡遺址出土的“仰韶文化”期陶盤,就繪有“人面魚紋?!?/p>

客從遠方來,遺我雙鯉魚?!獫h佚名《飲馬長城窟行》

一夜海潮河水滿,鱸魚清曉入池塘?!?宋禧《即事》

中國雖與英國地理位置不同,但是兩國對于魚的認識歷史也是久遠的。英國是個島國,四處環海,他們在與海的斗爭中創造了“海的文化”,這一文化在英語習語中也體現的淋漓盡致。The best fish swim near the bottom. (好魚居水底;好東西不易得。)All is fish that comes to the net. (進網的便是魚。) Big fish eat little fish. (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

2.1.2 語用心理

翻開《辭?!房梢园l現許多有關魚的成語,雖然大多數情況下魚對我們來說都是積極的、正面的,但在成語中,魚的文化意義卻以中性貶義居多。比如:緣木求魚:爬到樹上去找魚。比喻方向或辦法不對頭,不可能達到目的。這個成語和英語中的fish in the air 可謂如出一轍。

魚龍混雜:比喻好人與壞人混在一起?!棒~”在此被賦予了壞人的代稱。我們中華民族心目中的圖騰是龍,將其作為皇帝的代表,中華民族的象征,我們稱自己為龍的傳人,所以,魚龍相比,“魚”便略遜一籌了,就有了“壞人”的代名詞。而恰恰巧合的是,fish一詞在英語口語中常常被用來指“人”,往往帶有貶義色彩在里面。如:A cool/odd/queer fish 怪人 A cold fish 冷漠的人。

如魚得水:好像魚得到水一樣。比喻有所憑借。也比喻得到跟自己十分投合的人或對自己很合適的環境。令人發笑的是,英語 like a fish out of water 其意義可以說與如魚得水十分相似,只不過它是反其道而行之,它意指人到了陌生環境中感到生疏、不自在似魚離開水一樣,可堪稱異曲同工。

2.2 文化的差異

2.2.1風尚習俗

中國大多數地方將魚用于婚姻中,表達了男女雙方對于生育的祈求。而在古代,生兒育女是維系婚姻幸福美滿的前提,所以魚就發展成為愛情的象征物。 唐代女道士李治《結素魚貽友人》:“尺素如殘雪,結為雙鯉魚,欲知心里事,看取腹中書?!?

而在英國等其它西方國家,他們并沒有把魚作為他們婚姻的象征物。在英國,一旦雙方確立了戀愛關系,男方主要送給女方訂婚戒指并舉行儀式。

2.2.2民族文化傳統

中國的習語多數來自古書典故、神話傳說、寓言故事,具有鮮明的民族特點,魚的習語也體現了豐富的中國的民族文化傳統。如,

魚米之鄉:指盛產魚和稻米的富饒地方。來自 唐?王脧《清移突厥降人于南中安置疏》:“諂以繒帛之利,示以麋鹿之饒,說其魚米之鄉,陳其畜牧之地?!?/p>

太公釣魚,愿者上鉤:太公:指周初的呂尚,即姜子牙。比喻心甘情愿地上當。

菩薩難管鮮魚價:菩薩:佛教的神。鮮魚的價格變化不定,價格相差很大,受到很多情況的影響,無法統一價格,就連菩薩也難以控制。

墨魚自蔽、校人烹魚都是來自寓言故事。

而英國關于魚的習語主要還是受其地理位置的影響最深,如:

He who would catch fish must not mind getting wet.捉魚不要怕鞋濕,即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Shoot fish in a barrel.在桶里射魚,表示易如反掌。

There are plenty more fish in the sea.大海里有好多好多的魚兒呢,如勸慰失戀的人“天涯何處無芳草?!?/p>

《伊索寓言》在英國很受歡迎,其中fish in troubled waters(渾水摸魚)就出自《伊索寓言?漁夫》。

3.結論

從上文分析可以看出,中國和英國對于魚文化的認識既有相同點又有不同之處。相同之處在于兩國對魚的認識都有悠久的歷史和相似的語用心理。不同點反映在風尚習俗和民族文化傳統。習語同其它知識一樣是無窮無盡的,因此我們要注意觀察、分析、對比、研究等才能更加客觀、系統、全面的認識英語國家的文化內涵。

參考文獻:

[1]張以文,辛全寶.《英語習語分類詞典》.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99.

[2]佳翰.《諺語大全》[Z].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2007.

[3]劉建榮.《無聲的語言》[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65).

[4]顧嘉祖,陸昇.《語言與文化》[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2.

猜你喜歡
民族特色
中國民族聲樂藝術的表演美及民族特色
淺談陳凱歌電影音樂中的民族特色
淺談建筑元素在服裝中的運用
王建中鋼琴改編曲的民族特色
中國畫表現技法在傳統燈飾上的運用
人口較少民族聚居地區教育扶持的基本策略
從《漠南神筆—古拉蘭薩傳》看蘇赫巴魯傳記小說的創作
穿著校服去上學
民族特色是創意設計的靈魂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