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兩個北京城,兩種北京人

2009-06-12 05:18黃章晉
晚報文萃·開心版 2009年10期
關鍵詞:大院體制北京

黃章晉

為什么我對這個國家和社會變遷的力量充滿樂觀,因為我看到水煮魚輕易就打敗了豆汁、鹵煮這些難吃的東西,在北京這個口味頑固的城市。

小地方的人對北京的崇拜敬畏,是從北京旅游大巴司機那里開始的。在去長城的路上,去十三陵的路上,那個戴著墨鏡一直繃著臉的司機,行過半程后才會接過導游的話茬,他每句話恰到好處的停頓,必是滿車的大笑,車內反光鏡上,是他墨鏡下半張不動聲色得意的臉。每天都有一批人滿意地回去,把他的段子拙劣地復制給自己的同鄉。

就這樣把你征服。

其實,那些老被提起的,最傳奇的北京出租車司機已經消失好幾年了。曾經,他們要那些初到北京,剛剛看過廣場的外地人無法合攏下巴:所有新聞聯播中經常出現的名字,都像是他們從開襠褲時代就知根知底的玩伴,為不傷害外地人的自尊心,他們總是不經意地輕輕談起,一點沒有炫耀的意思。一度他們是善于自我批評的北京人眼中,好面子愛吹牛的北京人的典型。至少從20¨03年之后,這些人就消失了,抱怨交通、抱怨警察、抱怨市政才是他們的口頭禪?!谩八麄儭笔遣粶蚀_的,因為“他們”早已是完全不同的兩種人。

在黃金時代,那些最高月收入可達八九千的出租車司機,是地道的北京二環內的市民,他們才是真正驕傲自信愛吹牛的北京人,搖滾樂隊曾為他們寫過《北京的士》。當月收入逐漸被壓縮到三千甚至兩千元時,他們的驕傲和優越、他們的純正北京成分被—點點壓榨。今天,只有延慶、懷柔、順義、大興這些遠郊區縣的人才愿開出租。雖然這個職業北京只對持有北京18個區、縣戶籍的人開放,但北京出租車司機已成為全國相對勞動強度最大,收入最低的人群。

不過,任何一個準備在北京扎根的外地人,一定會驚訝于某些北京人的認真強調和糾正:我不是北京人。他們口中強調的北京人,是那些生長于胡同、住在大雜院里的、“兒化音”特別重的老北京人。強調自己祖籍和生長單位的北京人,是大院北京人:軍隊大院、學??蒲性核笤?、政府機關大院……他們口中北京人的缺點,你往往最早從他們身上發現,而且體現得比北京土著——胡同北京人遠為強烈。

他們有足夠理由瞧不起胡同北京人。胡同北京人可吹的,只有關于這個城市的種種和各種小道消息:他本人的經歷和他祖先的經歷?!踔?,你已經沒有多少機會聽胡同北京人慢悠悠地吹噓,他們正在被成片地連根拔起,搬遷到通州、昌平等邊遠郊區,回遷到二環內的,也失去滋養他們驕傲的土壤。北漂人的租金是他們收入的重要來源,他們可吹的資本實在越來越少。

這是一個文化上被重視,特別是被傻老外們重視,而在現實生活中被日益擠壓,甚至可以忽略掉他們存在的一群人。就如那些能吹善侃的北京出租車司機從這個城市突然消失一樣。

所謂的老北京,甚至需要拿著暫住證的外地人起哄呼吁保護的老北京,其實只是一個文化和旅游的符號,一個想象當中的存在,而非真正存在的實體。北京真正意義上的四合院其實存在而不需要任何人保護——那里住著各式各樣的城市新貴。

大院北京人才是真正擁有強烈身份優越感的人群,他們是這個城市,甚至這個國家的真正精英和主宰,并不顯山露水。如果你知道北京四環內三分之一的土地為各種大院占據,那么老北京的文化是二環內的胡同和四合院文化這種誤解,是多么的可笑和荒唐啊。

大院北京人很多時候并不是吹牛,這個城市的各個部委、各個事業單位、各個文化機構、各個學術思想圈、各個頂尖藝術圈……這個國家最有話語權的人,不是他們的發小,就是他們的大學同學。

他們是謙遜而低調的一群,甚至他們感覺不到自己是這個國家真正最有話語權的一群,因為他們從小就習慣了代言這個國家。不是嗎?這個國家過去五十年來的個體歷史記憶,基本就是這個群體代言的,雖然他們只是真誠地講述自己的故事,一不小心,他們的經歷就變成了全國人民的共同記憶。

盡管他們從不是一個聲音,但他們的《陽光燦爛的日子》變成一代人的“陽光燦爛的日子”,他們的《夢開始的地方》變成一代人的“夢開始的地方”,他們的《血色黃昏》變成一代人的“血色黃昏”,他們的《渴望》變成全國人的“渴望”,他們《激情燃燒的歲月》變成全國的“激情燃燒的歲月”,他們的《北京人在紐約》,不小心就覆蓋了其他地方出國留洋的記憶,就連對體制的反叛,做一只特立獨行的豬,也是來自他們的王小波。

盡管他們當中的很多人,完全是過著體制外的成功而幸福的生活,但種種蛛絲的脈絡聯系,你依然可以尋找到他們體制化生存的痕跡。無論如何,他們是這個體制的象征,他們的全部生存方式,是體制對這個時代的適應的全部,我相信這不會是一個錯誤判斷。

也許這是一句極端的概括:只有大院北京人,才是這個城市真正的存在。那些所謂的真正的老北京,多少只是作為一種文化標本而存在,需要你騎車費盡心力在南半城才能找到。

體制北京和體制內的北京人。是第一個北京城和第一種北京人。是水面上的半個北京和水面下的全部北京。每年,只有其他地方的極少數幸運兒被它吸收進來。

吸引中國人的,是另外半個北京,它吸附的人群,構成了另外一個北京和另外一種北京人。

沒有人認為,北京是一個機會比廣州、深圳更公平的城市,但也沒有人認為,會有一個城市能像北京一樣可以寄托如此之多浪漫狂熱的想象。在中國所有城市都患有文化貧血癥的今天,唯有北京才有資格說,自己是有文化和有底蘊的。政治文化中心的北京,對無數有文化理想和抱負的中國人來說,實在如巴黎之于法國。

這半個北京,首先是一個容易給人強烈錯覺的城市。

你混跡任何一個北漂的圈子,都會有種身在中國舞臺中央,不!世界舞臺中央的錯覺,歷史的聚光燈將遲早打在你身旁那幾個人的頭頂。未來的領袖們、諾貝爾文學獎的獲得者們、普利策獎的獲得者們、蘇富比拍賣會最高拍賣價的畫家們、時代周刊的封面人物們、35歲時就進入首富排行榜的科技新貴們、高考試卷上—定會被問及其生平的理論家們、以及夾著一卷紙像上訪群眾般徘徊在大學和研究院門口的推翻了愛因斯坦和牛頓的體系的思想家們——所有將來會牛逼的人物,你一定會遇見幾個吧。

對投身于這個城市的藝術青年、思想青年、IT青年們來說,他們當中的大部分人,最終理想與現實的距離,都像月亮與霓虹燈一般遙遠,但他們身邊永遠有奇跡在不斷上演,這就是這個城市巨大的魅力之所在。

這半個北京,更根本的特質,是一個體制外的,氣候上屬于北方而觀念習慣上日漸南方化的城市。在這半個北京,信奉的是個人的公平和努力,機會對所有人公平敞開,在這半個北京,一個“北漂”也許一輩子打交道的對象,都不會有幾個真正的北京土著。這半個北京,也是它吸引的人眼中平凡的城市,一個可以與廣州、深圳、上海平等比較的城市。

是的,他們主要工作生活在朝陽區和海淀區。對多數已近成功和穩定下來的新北京人來說,這個城市的三環以東和四環外西北的寫字樓,是他們身體的寄居之地,這個城市的酒吧街和各個藝術工廠則是他們的靈魂和精神的滋養棲息之所。

天安門、故宮、長城——這些北京在外地人心目中的關鍵詞,離他們非常遙遠,像是另外一個城市。對于身邊的“二環市”,他們要么是上下班時路過,要么只有后海的酒吧街可以去偶爾逛逛。

他們經常會以自己的收入傲視“二環市”的公務員,會同情地看待“二環市”那些被拆遷和即將被拆遷的土著,他們以為自己是這個城市的精英和主流。沒錯,這個城市幾乎全部非官方的聲音,都為新北京人包攬,我們前面說的第一種北京人的聲音,正被他們以空前的速度稀釋。今天,關于這個城市物價、房價以及種種生活好與不好的感受,主要就是他們發出的。

他們是這個城市生長得最快,而且對這個城市面貌劇烈改變最重要的推動力量。

之前,因為奧運臨近,這個城市正在進行一場北京傳統飲食的英語標準翻譯的討論,我想,討論者可能從沒考慮過市場調查,如果以市場論英雄,我相信應該是水煮魚——這種讓四川人完全陌生的北京川菜,才應該是真正北京風味飲食的代表吧。

為什么我對這個國家和社會變遷力量充滿樂觀,因為我看到水煮魚輕易就打敗了豆汁、鹵煮這些難吃的東西,在北京這個口味頑固的城市。

(摘自《江海晚報》)

猜你喜歡
大院體制北京
一體推進“三不”體制機制
北京,離幸福通勤還有多遠?
北京春暖花開
北京的河
“大院子弟”說“大院”
北京,北京
最俗的創業故事是“離開體制”
中國大院故事多
中國大院故事多
經典來信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