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儒家孝道思想解讀大學生自殺現象

2009-06-19 04:26鄭揚波
現代教育科學(高教研究) 2009年3期
關鍵詞:責任感儒家愛心

鄭揚波

[摘要]近幾年來,數量眾多的青年大學生自殺事件已越來越讓社會各界憂心忡忡。大學生輕生現象,表面上看是關乎心理或生命觀問題,其背后隱藏的卻是大學生的關愛及責任感的淡化和缺失,折射出一定的社會倫理問題。本文首先從個人、家庭、學校與社會幾個視角對大學生自殺現象進行了歸因分析。其次詳細闡述了儒家孝道思想的精髓與內涵,從事親、安身立命和泛愛眾三個層面,結合大學生實際探究了自殺問題的實質。本文不同于以往從心理學和生命教育的角度來闡釋大學生自殺現象,而是以儒家孝道思想從愛心和責任感的培養著手,以社會倫理價值的全新視角給了我們一個更為清醒、合理而新穎的詮釋。

[關鍵詞]大學生自殺儒家孝道

[中圖分類號]G64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843(2009)03-0153-03

一、引言

在我國,自殺是第5位死因。在整個自殺人群中,大學生是其中的高危群體。據不完全統計,2001年至2005年,各地共報道281名大學生自殺事件,其中209人死亡,72人存活,自殺死亡率為74.4%。2007年9月,重慶市首份大學生自殺心理調查報告出爐,調查歷時半年,涉及全市10多所高校近萬名在校生。結果顯示:大學生中自殺意念發生率高達13%。

冰冷而殘酷的數據引起了國內外不少學者和研究機構的高度重視與廣泛研究。然而,縱觀以往對大學生自殺問題的論述,雖然數量眾多但大多未涉及到問題實質。心理學的研究角度只注重從個人心理情緒和狀態去發現問題的癥結,卻往往忽視了自殺者外在的諸如家庭人際關系和社會責任感等因素的影響。而從生命教育的角度去探討大學生自殺問題,不免有抽象和脫離學生生活實際之嫌,很難從根本上喚起大學生的情感和價值觀上的認同。

本文試圖從儒家倫理孝道思想人手,在與古人視域交融和思想對話之間吸取精華,并結合當前實際,對大學生自殺現象展開討論。首先,中國古代哲學從一定意義上講關乎身體、重視身體的身體哲學,從傳統上彰顯著“身家一體”的特色,即關注個體的身體及其所在家庭。因此,從家庭孝道的角度來解讀大學生自殺即身體的問題,有一定的哲學基礎。從傳統文化上講,也符合中國人的傳統和思維習慣。其次,從倫理學和文化的角度來看,以親情孝道的角度來解讀大學生自殺問題,是從感情上和靈魂深處,以及根本上預防和消除大學生自殺現象的良方。最后,從社會學的角度出發,從個人與其家庭成員的關系人手來探討大學生自殺問題,更加人性化、更加具有現實意義。

二、大學生自殺問題的歸因分析

美國學者柏忠言在其名著《西方社會病》中,把自殺看成一種“社會病”。在他眼里,自殺既是缺乏社會責任感的結果,也是缺乏社會責任感的典型表現。從社會學的角度來講,父母是子女面對和交流起始時間最早、持續時間最長的社會成員。假若一個人連對父母的愛心和責任感都沒有,很難想象對其他人、對社會的關愛和責任感。當代大學生關愛和責任感的淡化與缺失,其歸因分析呈現一定的多樣性和復雜性。但從總體上說,主要是個人、家庭、學校和社會綜合影響的結果。

(一)個人原因

2001年12月31日,華南理工大學電力系二年級學生賀某墜樓自殺,據其同學反映,可能是因為成績原因心理壓力過大以致走上不歸路;2003年,廣東一所高校一名6門功課不及格的學生采取自殺結束了自己的生命。學業的失敗和就業的困難讓部分大學生失落、沮喪、沉淪以至輕生,在感嘆他們愚昧、幼稚的同時,也深深感受到當代大學生心理承受能力的脆弱,但最根本的卻是責任感的失落。

愛情的挫折和失敗也是引起大學生自殺的重要原因。對于女性大學生來說,當她們發現愛情不如己意,沒有童話中描繪的那么美好與浪漫時,很多人就會產生嚴重的失落感、挫敗感以及對他人和社會的不信任感。為情所困是許多女大學生選擇自殺的重要原因,這也折射出當代大學生處理異性關系不當,人際溝通差等問題。

(二)家庭原因

當代的大學生群體,大部分是獨生子女。特別是近一二十年,當代中國家庭成員的角色錯位現象極其嚴重,父母在關注孩子的衣食住行、生活學習各個方面及成長過程中存在嚴重的拔苗助長、主次失調和越俎代庖的傾向。這樣發展下去的直接結果,就是學生很少或根本不知道如何關愛父母,忽略父母的內心感受,天然地以為父母為自己做的一切是理所當然的,并且心安理得地習慣享受這種生活方式。這在一定程度上,會使他們缺乏獨立性、自主性以及對生活、學習乃至人生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家庭教育的影響雖然是潛移默化、潤物無聲的,但對學生的影響卻是刻骨銘心和永生難忘的,當學生走上社會與人們接觸時,他們就會習慣性、推己及人地流露和表現出對他人和社會缺乏關愛、缺乏責任感的生活價值取向?!疤煜屡d亡,匹夫有責”的社會責任感由于家庭教育的扭曲早已在涉世未深的大學生心靈中灰飛煙滅,蕩然無存了。當“小皇帝”和“小公主”懷抱著一顆無愛心、無責任感的冷漠之心踏上社會之時,社會的回報往往也是冷漠無情、世態炎涼和“孤獨求敗”的境遇,于是他們就會感覺到整個社會充滿悲涼、缺乏同情,沒有任何留戀的價值和意義。如此發展下去的結果就是,個別的大學生會在飽受挫敗感、失落感和孤獨感的煎熬與折磨后毅然地踏上黃泉之路。

(三)學校原因

長期以來,學校教育的德育內容空泛化、教條化、概念化,脫離了大學生的生活實際和個人需求。學校對受教育者特別是大學生群體,幾乎沒有愛心和責任感的培養課程,學校思想道德教育的空洞淡化了對學生愛心和責任感的培養,讓在愛心和責任感方面本來就先天不足的大學生更是營養不良。這使得很多學生無法積極承擔一個知識分子“鐵肩擔道義,妙手除時弊”的責任,反而陷入了一種對什么都“無所謂、無興趣、無意義”的生命虛幻狀態。這一切使得部分大學生對生命質量的感受下降,進而產生了一種強烈的失落感、空虛感和孤獨感,嚴重的就會出現行為失范和精神的絕望,以至于拋棄家人、舍棄生命。

(四)社會原因

伴隨著改革開放的步伐和與西方國家經濟文化的廣泛交流,各種思潮相互激蕩,多元文化彼此交融,中西方價值觀的沖突也日益激烈。這使得當代大學生道德標準選擇的多元化與道德價值判斷的模糊化傾向日益明顯。另外,由于網絡信息技術的普及發展,滲透到大學生活的方方面面,面對紛繁復雜、層出不窮的海量信息,特別是網絡色情、網絡黑客、網絡暴力等消極的網絡文化的影響,大學生在對信息難以篩選甄別和難以抗拒的同時,對愛心、善良和責任的重要性也逐漸呈現淡化、模糊、忽略,甚至忘記。

三、從儒家孝道思想的視角來分析大學生自殺現象

親恩不可忘,百善孝為先。十多年前,臺灣女作家三毛自殺,其好友葉曼女士得知后說的第一句話就是:“三毛太不孝!”的確,父母為大學生操勞

一生,歷經艱辛?!对娊洝芬苍袊@:“哀哀父母,生我劬勞”、“哀哀父母,生我勞瘁”。等到他們年邁,需要兒女來盡孝、頤養天年的時候,兒女卻拋下父母、先他們而去;白發人送黑發人,對老人而言是最為殘忍的事。一旦大學生選擇自殺,就等于粉碎與葬送了父母甚至家庭,以至于整個家族幾乎所有生活的意義和未來的希望。從儒家孝道思想視角來分析大學生自殺現象,更能有助于我們從倫理層次對此問題作深入的理解。儒家孝道思想對大學生自殺問題的啟示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事親

儒家認為行孝道首要的要事親,即奉養父母。事親最重要是對父母要關愛體貼,以養為先、以敬為本。孟子云:“仁之實,事親是也?!闭撜Z云:“子游問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于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毙⒌谋举|在于“敬愛而不失奉養”。孝敬孝敬,重在敬也?!墩撜Z》中講:“子夏問孝。子曰:‘色難。有事,弟子服其勞;有酒食,先生饌,曾是以為孝乎?”這句話意思是當我們為父母做事情或者讓給父母吃佳肴的時候,我們面色難看,就是做樣子給父母看,不是心甘情愿的,這能叫做孝嗎?這不但是要求我們對父母要有發自內心的關愛之情,更要敬重父母。在物質和精神兩方面讓“老者安之”。

事親還表現在與父母人際關系的處理上要講究技巧和策略。特別是遇到父母與自己意見不一致時,儒家孝道認為:“事父母幾諫,見志不從,又敬不違,勞而不怨?!?,“見志不從”時,要“幾諫”,即委婉的建議,這主要是指跟父母溝通時要講究方式,策略與技巧。

2.安身立命

遵守孝道除了最基本的事親外,很重要的一方面在于要安身立命。這包括兩方面:一是安身,即要保護好自己的身體,不讓父母擔心?!缎⒔洝飞现v:“身體發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毙㈨樧罨镜木鸵亲龅綈圩o自己的身體,因為身體不僅僅屬于我們個人,它是父母所賜,我們不能輕易毀傷。而現在有些大學生,遇到一點困難,動不動就自殘,連自己的身體發膚都保護不好,甚至很多輕生,完全不顧及父母的感受?!墩撜Z》有云:“孟武伯問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憂?!碑斘覀兩〉臅r候,最擔心的莫過于父母。從這個角度上講,大學生自殺實際是對父母最大的不孝!俗語講,母子連心,子女是父母身上掉下的一塊肉,當子女先于父母而去時,可想父母是怎樣一種感受啊!《論語》里記載,當孔子最得意的門生顏回去世時,“子曰:‘噫!天喪予!天喪予!”孔子與顏回情同父子,當顏回英年早逝時,至圣先師發出的感嘆是何等的悲壯與哀戚!二是要立命。我們來到人世間,不僅僅是敬奉父母,更重要的是要報答父母的恩情,實現自我的人生價值,對他人和社會作出一定的貢獻,這才算得上是真正的孝順?!傲⑸硇械?,揚名于后世,以顯父母,孝之終也”,我們不僅要保護好自己的身體,更要揚名立命,以顯父母,這也是孝的重要內容。在敬奉父母的基礎上,要不斷地努力奮斗,開創一番事業,來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為父母爭光,讓父母放心、安心,這是作為子女必須承擔的責任與義務。而不是一味地敬奉父母、胸無大志,不實現個人的理想與價值,不去報答父母幾十年的養育之情與大恩大德?!把蛴泄蛉橹?,鴉有反哺之義”,“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作為有思想、有情感的人類,安身立命、以顯父母是天經地義、再自然不過的事情了。

3.泛愛眾

儒家的孝道不僅教誨我們對自己的父母盡心盡力,還應該將這份孝心,將對親人的關愛、責任與感恩不斷放大,推己及人,進而產生對他人、對社會的關愛、責任與感恩,實現“全孝”和“大孝”?!墩撜Z》中早就有論述:“子曰:‘弟子人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笨鬃诱J為孝悌是一個德行的基礎,除了孝悌,還應該將對親人的關愛推向社會上其他成員,達到“泛愛眾”。而孟子概括得更為經典,“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不僅是對自己親人充分體現關愛和責任,對別人的父母和孩子一樣的要體現這種大愛。

我們只有從小就關愛父母、感恩父母,并勇于為父母承擔責任和義務,走上社會以后,才能自然會將這種人間的大愛、世間的至善推己及人,對他人,對社會報一顆關愛、感恩的善心,學會與人為善,正確與人相處和溝通?!缎⒔洝分性缇驼f過:“愛親者不敢惡于人,敬親者不敢慢于人”,一個孝順的人,對他人和社會必然有一個善良和仁慈的心,這種愛心是可以放大、擴展、外化和“傳染”的。這就是我們為什么說“百善孝為先”,為什么說“人人親其親,長其長,而天下平”的道理。

孝乃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和文化瑰寶,是人類良心、善心、愛心的集中體現,也是人類“現代文明”的永恒主題。當大學生們真正明白孝道的真諦,正確、合理地樹立了對自己、對他人、對社會強烈的責任感、使命感,并以一顆赤誠的愛心面對這個溫情脈脈的世界時,他們還會選擇自殺嗎?面對諸多大學生因愛心和責任感的缺失和淡化而最終導致的自殺現象,我們必須從加強大學生的孝道教育著手,培養大學生的愛心和責任感。北京大學在推行孝道教育方面可謂有獨創之舉:將在2009自主招生過程中進行監督舉證,對不孝敬父母的學生,一經查實,不予錄取。另外,在考試中有可能設置相關考查環節,淘汰那些不孝的學生。推行孝道感恩教育、關愛及責任感教育,需要社會、學校及家庭的集體倡導和共同努力,這對預防大學生自殺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義?!皶灾岳?、動之以情”是從根本上、情感上減少甚至杜絕大學生自殺的良方,它對提高大學生整體的思想道德水平、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都會起到一定的積極作用。

(責任編輯:向欣)

猜你喜歡
責任感儒家愛心
初中生責任感發展的差異性調查
知命
淺析高中政治教學中對學生社會責任感的培養
愛心樹(下)
愛心
郭店楚墓主及其儒家化老子學
責任感等2則
茶道
愛心的奉獻
試論責任感的評價與培養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