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課改下的地理教學如何實施德育教育

2009-07-30 05:55張松霞
考試周刊 2009年24期
關鍵詞:德育學科教材

張松霞

教育的根本目的是把學生培養成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綜合型人才,這里把“德”放在首位正突出了德育在教學中的重要性,也說明了德育的實施情況直接影響到其他教育的落實情況。

1.實施德育的必要性

1.1地理學科本身的要求。

初中地理是一門基礎學科。新課改下的初中地理課程不僅注重讓學生獲得比較系統的地理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而且積極發展學生的地理思維能力,更對學生進行科學的資源觀、人口觀和環境教育??梢娫诔踔械乩韺W科中實施德育教育是地理學科教育目的的內在要求,而且從地理學科教育發展的趨勢看,德育在地理學科教育中的地位越來越重要。

1.2個人成才發展的必修課目。

素質教育的根本要求是促進學生在德智體美勞各方面達到和諧發展,中學各科教學在傳授學科知識的同時應該借助學科教育力量,促進學生品德發展。優秀的人格品質可以產生力量,促進個人的全面發展。

1.3學校全面發展的需要。

任何一個學校的發展都離不開學生的自身素質的發展與提高,而一個學校要想在激烈的競爭中立足更非易事。學校的發展不僅靠資金,更靠無形的道德力量。應將德育運用于具體的教學中,找出與教學的結合點,更進一步研究德育的含義、內容及實施途徑,為學校的發展打下堅實的精神根基。

1.4社會發展的需要。

我國正處于社會發展的關鍵時期,新時期需要大量的綜合素質較強的人才,培養大批具有法制意識、環境意識、社會責任感等現代道德觀念的公民是社會的必然需要,在一定意義上講,德育是社會現代化的基礎。

2.初中地理教材中的德育內容

初中地理學科中的德育范圍很廣,內容也很豐富,主要有辯證唯物主義教育,科學的人口觀、資源觀、環境觀和可持續發展觀教育,愛國主義教育,法規法制教育等。

2.1人口觀教育。

通過讓學生了解世界人口數量及其增長,尤其是二戰以來亞非拉地區人口的迅速增長對資源利用、環境保護和社會經濟發展帶來的影響,使學生認識到人口增長要與社會經濟發展相適應,要與環境承載力和資源的利用和協調相適應,理解人類為什么要對自身的生產加以控制的根本原因,進一步理解實行計劃生育這一基本國策的正確性。

2.2資源觀教育。

通過了解各種自然資源的特點和分布及其利用情況,學生會知道自然資源對人類物質和社會的經濟發展具有巨大作用。同時還要讓學生知道人類面臨著的資源問題,人類與資源是相互制約的關系,要使學生知道地球上的資源是有限的,人類必須合理地開發利用,真正讓學生有資源危機感,樹立節約資源的意識。

2.3環境觀教育。

人類為求自身的生存和發展,必須依賴于地理環境區的各種物質和能量,同時人類通過各種消費活動,丟廢棄物,影響環境質量。通過一系列環境教育,學生能真正提高對當今環境問題的認識,產生危機感、緊迫感和責任感,并努力規范自己的行為。

2.4可持續發展觀教育。

可持續發展既可滿足當代人的需要,又不損害后代人滿足需求能力的發展。學生要在思想上提高認識,使可持續發展思想在自己頭腦中逐漸升華和深化,并自覺參與到保護環境、美化環境的活動中去,以形成良好的道德行為。

3.在初中地理教學中實施德育的主要途徑

3.1結合教材,確定教學的德育要求。

可在每章節教材中選擇德育與知識的結合點,從有利于德育要點滲透和知識學習、能力培養的角度搜集、配置相應的地理參考資料,教師運用這些資料,設計具有思考性和思想性的問題,通過設問使學生達到既學習知識、訓練能力,又樹立正確思想的多重目的。

3.2利用課堂教學實施德育。

地理科學是反映地理事物、現象發生、發展及其分布規律的科學,既有大量地理事物的時空分布,又有這些事物之間的內在邏輯關系。地理教學不僅要明確地理事物的分布,還要弄清知識點之間的必然聯系,并通過歸納、分析、對比等方法,借助多種教學手段揭示知識點之間的內在聯系,幫助學生有效地獲取知識,提高分析問題的能力和思維水平,自覺形成辯證唯物主義的思想和行為習慣,提高道德水平。

3.3利用社會實踐活動實施德育。

教師在地理教學中不僅可以通過深入分析教材揭示道德教育因素,創設學生自我體驗和進行活動的情境和條件,而且在學生品德形成和發展的各個階段中起著重要的榜樣作用。教師要有意識地設計讓學生參與的校內或校外的地理實踐活動,促進學生品德的發展。

3.4利用教師的榜樣示范實施德育。

教師在教學中要構建新型的師生關系,言傳身教,以自身良好的品德、嚴謹謙虛的治學態度、鍥而不舍的教學精神,贏得學生的尊重,以更好地完成知識教學、能力培養、德育滲透的多重任務。

4.應遵循的原則

4.1科學性和思想性相結合的原則。

這是學科教學實施德育的基本要求,通過地理學科實施德育,首先應從地理學科特點出發,按照地理學科內容、結構、知識間邏輯關系,宏觀地、實事求是地剖析地理現象,講清講透地理概念、基本原理,自然而然地滲透德育,即充分地體現地理學科的科學性和特色,沒有德育因素的地方,我們不能牽強附會,為德育而德育,把地理課變成德育課。同時又要把握好滲透度,盡量挖掘德育因素。

4.2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原則。

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是指教育要做到理論與實踐的結合和統一,教師傳授理論知識應與學生的實際、社會實際相聯系,學生則要把理論知識的接受,理論與實際的應用和行為結合起來,形成正確的思想觀念、法制意識、道德信念和辯證唯物主義思想。但這些意識觀念要上升和深化為學生的情感和自覺的道德行為還要通過實踐活動,讓學生參與一些有關的實踐活動,在實踐中得到鍛煉、感染、熏陶,使自己的不良習慣得到改正,并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4.3教材和學生相結合的原則。

教材和學生就是我們常說的吃透的兩頭,其中一頭是要吃透教材,即尋找知識內容與德育內容的結合點。另一頭是學生,要根據學生身心發展規律和階段特點,掌握學生的思想傾向,結合學生的思維特點,使教學更具有針對性和實效性。

4.4課堂教學與課外活動相結合的原則。

地理課堂教學中要通過地理知識滲透,嚴密的邏輯推理,師生情感的互動及和諧的課堂氛圍把地理學科中的德育內容充分展示出來。為了使德育更加有效,更加徹底,還要發揮地理學科的優勢,既結合課堂教學,又組織學生開展形式多樣的社會實踐、課外活動。

4.5傳統教學手段與現代科學手段相結合的原則。

在初中地理教學中,教師的講解、板書、掛圖等教學手段,為在地理教學中實施德育起到了很大的作用?,F今,網絡技術發展迅速,為了增強課堂教學的感染力,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現代教學手段無疑是最好的選擇之一。所以說有些德育效果是教師講解無法實現的,把傳統的教學手段與現代教學手段結合起來,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猜你喜歡
德育學科教材
德育要在“善”處留白
【學科新書導覽】
《中國德育》
教材精讀
教材精讀
土木工程學科簡介
教材精讀
教材精讀
德育提效:必要的敘事轉向
微型演講:一種德育的新形式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