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于“雙自主”教學的思考與探索

2009-07-30 05:55郭雪妍
考試周刊 2009年24期
關鍵詞:思考與探索科學教學

郭雪妍

摘 要: 在當前的科學教學中,教師已逐步重視引導學生開展形式多樣的自主探究活動,借以培養學生的探究精神,提高學生的探究水平。作為新型教育教學模式的探索成果,“自主學習、自主發展”的研究試驗,在我國已經得到教育科學規劃領導小組專家的肯定??茖W課教學改革與發展,有必要沿著“雙自主”教學的思路展開。

關鍵詞: 科學 “雙自主”教學 思考與探索

《科學課程標準》特別強調培養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和對周圍世界的探究興趣,倡導運用符合學生年齡特點的教學方式,在探究的過程中觸動其心靈、引發其思考,進而引領學生在課后進行進一步的科學探究。在當前的科學教學中,教師已逐步重視引導學生開展形式多樣的自主探究活動,借以培養學生的探究精神,提高學生的探究水平??茖W探究涉及提出問題、猜想結果、制定計劃、觀察、試驗、制作、搜集證據、進行解釋、表達與交流等活動。作為新型教育教學模式的探索成果,“自主學習、自主發展”(簡稱“雙自主”教學)的研究試驗,在我國已經得到教育科學規劃領導小組專家的肯定??茖W課教學改革與發展,有必要沿著“雙自主”教學的思路展開。對此,我進行了認真的思考與探索。

一、雙自主教學的內涵和本質

雙自主教學作為素質教育的一種模式,打破以教師、教材、課堂為中心的培養方式,在教學中以培養學生的能力為著眼點,強調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自主學習,自主發展,于實踐之中出真知,并將社會融于課堂,將學生置于社會大背景下。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人是教育的核心和精髓。雙自主教學與傳統應試教育的本質區別在于:它拋棄了教育只從社會需要出發,把受教育者作為工具來培養的傳統觀念,確立了以人為本的價值取向。即堅持人是教育的起點,同時也是教育的歸宿,按照人全面和諧發展的需要進行教育。

二、創設學生“雙自主”發展的環境

開展“雙自主”教育實驗,促進學生自主學習、自主發展,必須有一個良好的環境和適宜的氛圍。要解放學生的腦,讓他們去思考那些有價值和挑戰性的問題;解放學生的口,讓他們說出心中之所想;解放學生的手,讓他們親自動手去實踐,探求未知?!半p自主”教學,強調培養學生的求異、發散思維,注重發揚學生的創造性。由于創造性是潛伏在人的生理和心理層面的物質,不可以也無法從教師直接傳到學生,而需要滲透、需要學生自己悟??梢?,創造性只能培養不能灌輸。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教室里讓學生積極思考,各抒己見,雖然有點亂,但要珍惜這樣的時刻?!币龅竭@一點,教師首先要創設融洽的學習氛圍。在“雙自主”實驗初期,我對這一點的認識和理解是比較膚淺的,認為課前與學生“做做游戲+課上分組討論”、“合作學習+課外拓展性作業”,就可以實現這個目的??墒钱斃潇o下來反思教學時,我發現這種形式的融洽并不能真正實現學生自主學習、自主發展,教師還是主體,學生還是跟在教師的思維后面進行單一、機械的思考,缺少個性化的理解與感受。教學本身是件快樂、輕松、有成就感的事,師生雙方都應在這種氛圍中學習、發展。輕松、活躍、和諧的環境,有利于激活學生的思維和想象力。因此,教師在課前就要以輕松的話題和學生聊聊天,先使學生緊張的情緒松弛下來。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像崔永元一樣,作談話節目的主持人,言語中多些尊重、幽默和誠懇。教師在教學活動過程中要留給學生足夠的自主發展時空。

在“雙自主”理論的指導下,我摸索構建了科學學科的“動手操作,親身實踐”模式……這些模式的構建都體現了以學生為本和促進學生自主學習、自主發展的教學理念。自采用新的教學模式以后,我感到不用再像以前那樣一節課40分鐘講得口干舌燥,而是指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遇到問題先讓學生嘗試自己解決,相信學生能學會。只有在學生百思不得其解的時候,我才畫龍點睛地加以點撥。這樣既能縮短教師講授的時間,延長學生自主探究的時間,又能讓學生記憶深刻,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種成功教學模式要想發揮作用,還在于教師善于創設民主和諧的課堂氣氛。我開展了“做學生的朋友”、“蹲下身子和學生交談”、“把每個孩子都看成是一個宏大的世界”等活動,并推行“學生自學、提出問題——討論交流、解決問題——教師點撥、升華問題”的課堂結構,使每個學生在課堂上都有發言的權力,每個發言的學生都能體面地坐下。由于課堂氣氛民主,師生關系和諧,課堂教學效率也有了很大提高。通過小組討論、合作學習、自學與教師點撥相結合的學習方式,80%的學生當堂便能消化新知,20%的學生通過課下作業與教師輔導也能達到教學要求?,F在上課已成為學生的一種享受,而不是一種負擔。

可見,“雙自主”教學就是要求教師為培養學生的創造性而精心營造民主和諧的氛圍,創設寬容理解的環境,使學生在這種輕松愉快的環境里自由暢想,“讓每一個人的個性得到充分自由的發展”,努力探求知識的真諦。這樣才能使學生在應試教育的壓抑下被扭曲的個性得到舒展,進而得以健康和諧地發展,讓每名學生都能體會到成功的喜悅。

三、自主探究性實驗是培養學生科學探究素質的有效途徑

我們強調搞好科學實驗教學研究的目的不僅僅是為了配合課堂學習,使學生獲取知識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在于不斷使實驗教學科學化,著眼于培養青少年的科學素質。教材中的科學實驗,是科學史上許多重大發現的簡化模擬,其中體現出一些偉大科學家的進取精神和思維方式。教師應當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參與實驗活動,手腦并用,培養他們進取開拓的品格、科學思維的能力、科學地觀察分析事物的習慣和實事求是的作風,這些都是構成一個人良好素質中很重要的一些基本因素,有些甚至會影響人一輩子的行為和成就。兒童、青少年一代的科學素質直接影響國家未來整體科技水平和民族創造力,現在的中小學生,要成為未來的科學家和各類人才,應從小開始進行科學啟蒙,讓他們利用實驗教學條件,通過動手操作、觀察、分析問題,為今后進一步提高科學素質打好基礎。

“雙自主”理論告訴我們:每一名學生都是天才,每一名學生都能進步。所以我將教育教學工作成敗的標準定為:是否使每一名學生都在現有的基礎上有所提高。首先在課堂教學中應體現“面向全體、分層要求”的精神,即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面向全體學生,給那些學有余力的學生提一些深層次的問題,以激發他們的思考;給那些學習有困難的學生提一些具體的小問題,以樹立他們的信心,使每一名學生都成為課堂教學的參與者,而不是參觀者。

參考文獻:

[1]鐘啟泉等主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解讀.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8,第1版.

猜你喜歡
思考與探索科學教學
微課讓高中數學教學更高效
點擊科學
科學大爆炸
“自我診斷表”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
關于人力資源規劃的戰略性思考與探索
對外漢語教學中“想”和“要”的比較
高職院校輔導員工作思考與探索
提升初中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科學拔牙
跨越式跳高的教學絕招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