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與天調,天人共榮

2009-07-31 07:50黃繼昌郭德豪
中國醫用工程與裝備 2009年1期
關鍵詞:生態醫院建設

黃繼昌 郭德豪

編者按:醫院同其他組織一樣是個有機體,醫院的生存與發展,同樣有賴于對其所處生態環境的清醒認識和把握。因而,研究醫院經營管理,必須首先研究醫院生態。醫院生態的構成與企業生態類似,主要由政策法規生態、技術生態、衛生生態、醫患關系生態、行業生態構成,特別是后兩者是醫院所特有的生態環境,是備受關注、對醫院管理至關重要。在醫院建筑領域里,我們呼吁與環境共呼吸的醫院建筑設計觀,提倡醫院建筑生態技術的應用。

發展醫院生態建筑。這不僅有助于推動醫院環境品質的改善,而且有助于醫院服務質量的提高。對于我們加大生態醫院建筑的研究,推進醫院建筑的生態化,無論從環境的角度、能源的角度或是醫院建筑設計的角度都將有深遠的現實意義。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第二附屬醫院(原三〇九醫院),就是新興現代生態型醫院形象的體現。

人、建筑、環境是建筑發展的永恒主題,隨著全球環境的惡化,生態問題日趨嚴重,人們越來越關注人類自身的生存方式。特別是1992年178個聯合國成員國通過了《里約宣言》,為促進地球生態系統的恢復,實現地球的可持續發展起到了導向作用。生態技術在這一背景下,發揮出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成為各國實現可持續發展的綠色快車和實現保證。醫院同樣如此,醫院生態技術是利用生態學原理,遵循生態規律,整體優化醫院系統,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生態系統良性循環,居住功能、醫療功能和文化功能整體協調,促進醫院的可持續發展。

陽春三月,記者來到了坐落于北京海淀區百望山下的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第二附屬醫院,就生態醫院建設采訪了該院副院長孔紅彬大校。

綠樹成蔭的院落,幽靜典雅的景觀,設計獨特的樓房,節能環保的設施……一走進這座醫院,頓感置身和諧優美的園林中。2006年,中央軍委作出了“建設生態營區”的戰略決策。該院作為全軍首家“生態型醫院”建設的試點單位,由院長劉希華大校和政委高小燕大校親自掛帥,以“生態與生命”為主題,根據“總體規劃、分區設計、分步實施”的原則,按照“總后第一、軍隊一流、國家樣板”的建設目標,全面推進生態醫院建設。

生態環境引領醫院建筑新思潮

醫院環境景觀設計,遵循“人與天調,天人共榮”的思想,繼承和發展“天人合一”的哲學理念,即人與自然和諧共存的理念和生態精神,挖掘歷史,提煉主題文化,根據醫院的生態條件和功能構成,發揮地處風景區的優勢,將院區規劃為醫療區、結核病區、滯洪濕地區、家屬區、自然環境保護區等6個功能區域,規劃建設3條綠色生態廊道、杏林臺地園、人工濕地、多個生態斑塊,增植殺菌、降噪、防塵的植物百余種,新增2,5萬m綠化帶,使醫院的綠地率達到50%以上,草坪覆蓋率達到92%,從“園林式”營院跨越式發展到“生態型”營院。

依據功能關系,將醫院構成性質相近的建筑成組規劃,實現功能分區,形成醫院有機整體的組成部分。規劃建設3條綠色生態廊道,用生態廊道保持景觀的連續性,為物種提供棲息地和運動通道,對周圍區域產生環境和生物方面的影響,實現人與自然的對話,同時起到屏障和過濾作用,區分醫療區和生活環境。利用山體的自然地勢,修建杏林臺地園和人工濕地,實現自然山體與醫院人工營區的自然過渡,同時發揮原有歷史文化景觀,中西合璧,實現中西文化的過渡。借鑒頤和園經典景觀建設“百草園”,種植200余類藥用植物,在百米醫藥文化長廊繪制中華傳統醫學理念。建設生態斑塊,點綴滲透生態于整個營院的角角落落,交織成網絡狀毛細血管的生態循環體系,實現生態要素過程和功能。修建“三友園、玉蘭園、康馨園、五芳婉庭、藝術雕塑墻、音樂噴泉”等數十個人文景觀將醫院裝扮一新,流水潺潺、百花齊放,噴泉如柱的景致讓人心曠神怡,流連忘返,達到了“院在園中、人在景中”如詩如畫的效果。

在植物選擇上,首先以園林植物的殺菌特性為主要評價指標,結合植物的吸收各種氣體、增濕、降塵以及耐蔭性等測定指標,選擇適用于華北地區醫院型綠地的園林植物種類,如具有萜烯的松樹,具有喬柏素的柏樹,具有雪松烯的雪松等等。其次,以園林植物的抗污染特性為主要評價指標,結合植物的光合作用、蒸騰作用、吸收污染物特性等測定指標,選擇出適于污染區綠地的園林植物。以銀杏、松柏、桐樹等抗性較強的植物群落為主,有效地隔離醫療污染源,改善污染環境和生態環境。院內培育700多種精品花卉、林木300余萬株,有水杉、銀杏、馬褂木等國家保護植物上百種,引種多個國家的海棠,睡蓮,槭樹等的多品種林木。春有桃花、杜鵑、海棠、含笑、櫻花、玉蘭、蘭花等;夏有紫薇、石榴、月季、美人蕉等;秋有菊花、紅楓、黃花槐、一串紅等,冬有梅花、紫竹、一品紅、君子蘭、蟹爪蘭等。根據地勢的自然落差,形成獨具特色、充滿人文氣息的奇石景觀;根據植物的自身特點,攀扎成形態各異、栩栩如生的植物造型,形成攀扎植物景觀。結合工作特性和季節變化,培植了大量有益心身健康的植物,擺放在病區和門診,從而凈化空氣、抑制細菌、消除疲勞、釋放有利病人康復的元素,達到增強健康,防病治病的目的。比如,在兒科,房間、病床和用品,顏色鮮亮,圖案活潑,并建有游戲活動室;在婦產科,一切都以柔和溫馨為主調,讓親子母嬰間成為最大的亮點等,成為人醫傷療病和療養康復的好地方,處處彰顯醫院濃厚的人文底蘊。

醫院的生態環境就是大自然的縮影,生態文化也頗具特色。充分利用生物、植物的多樣性與景觀多樣性之間的協調統一,從景觀的物質功能到精神內涵,從建筑的立意布局到亭臺樓閣的主題分配,從園林本身的表意內涵到花草木景之間的內在聯系,都體現了科學性與藝術性的交融,孕育著園林美學思想和博大精深的中國傳統文化,彰顯醫院建院半個多世紀的文化底蘊,被稱為“巧構奇筑,京城一絕”。

作為集醫療、保健、康復、科研和教學于一體的國家三級甲等綜合醫院,該院還是全軍首家“生態型醫院”試點單位,依據醫院的生態條件和功能構成,”醫護患一體化護理服務模式”的推行,極大的改善了醫療環境,密切了醫患關系,是對軍隊醫院建設模式新的探索。

創新發展促進醫院可持續發展

作為全軍首家“生態型醫院”,醫院將“創新發展”作為可持續發展的源泉和引擎。院黨委通過認真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緊緊圍繞發展理念、業務技術、服務質量、管理機制和思想政治建設5個方面積極推進創新發展,集中力量破解醫院發展中的難題,堅持規模和內涵并舉,速度和質量并重,投入與產出并抓。開拓進取,真抓實干,全力打造一流生態品牌,推動醫院全面建設再上新臺階,實現全面創新、全面發展和全面進步。

新建日處理能力500噸的中水回

收系統,建設1200噸的雨水收集池,將中水、雨水匯集于半山水庫,作為院區生活雜用水和景觀用水;新建日處理能力12噸的生活垃圾處理站;投資建成“冷熱電”三聯供分布式能源系統,使能源利用率提高40%;建設風光互補小型發電裝置,主醫療區安裝節能燈、太陽能路燈,加裝中央空調“管理專家系統”和“余熱回收裝置”,使節電率達到35%。新建3萬m2時地下停車場,實現人車分流,有效減輕了污染,給患者提供了安靜的休養環境。開展人性化服務。該院把患者滿意作為生態醫院建設硬指標,盡力為患者提供人性化服務。醫院增開夜間門診、周末門診、便捷門診等,將患者看病由原來的5個步驟縮減為2個步驟;對護理人員進行禮儀培訓,規范導醫、掛號和咨詢服務;組織志愿服務分隊為患者免費進行心理疏導、舉辦健康講座。實施效能型管理。推行全成本核算,3年來,共節約經費3000余萬元。

該院生態型醫院建設已初具規模,面對慕名前來采訪的記者,副院長孔紅彬大校說:“推進我院生態建設,大力提升醫院形象,吸引大量人才,有效改善了技術水平和服務質量,從而帶動了醫療康復水平的整體上升?!贬t院通過構建科學化的建筑環境、人性化的公共環境和生態化的醫療環境,逐步實現了營區綠化好、污染防治好、環境美化好和社會評價好的“四好”標準,有效提升了醫院整體環境質量,贏得了患者的廣泛贊譽,據該院的一項統計結果顯示:去年前9個月,該院就診量較去年同期遞增45%,住院病人數量遞增3I%,手術量遞增71%。與此同時,患者滿意度攀升至98.5%??偸杖胼^2005年底增長2.4倍,已突破5億元大關。這些數據表明,近年來該院在全軍率先實施的生態醫院建設已見成效。

在采訪將要結束時,當記者問及孔紅彬大校今后一個時期醫院有哪些遠景規劃,他說:未來5~10年甚至15年的發展遠景是:2009年醫療毛收入達7億元,到2015年收入再次翻番,使生態功能與醫院職能結合,自然生態與人文生態結合,污染治理與資源利用結合,生態基礎建設與生態機制、生態建設與中長期規劃相結合,做到環境留人、情感留人、服務留人、技術留人,與此同時建立醫院自己的計算機網絡平臺,堅持用信息化帶動醫療衛生現代化,以現代化來促進醫療事業的發展。有效地帶動醫院的可持續發展,積極探索服務新模式和管理機制的創新,全面提升醫院品牌建設,為開創醫院建設新局面普寫新的篇章!

猜你喜歡
生態醫院建設
寒露
保障房建設更快了
2016生態主題攝影月賽
2016生態主題攝影月賽
萌萌兔醫院
2016生態主題攝影月賽
盱眙生態藕
認一認
城市雕塑是一項文化建設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