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憂.自警.自律

2009-08-04 09:37張桂輝
黨建研究 2009年4期
關鍵詞:自警僥幸心理教育培養

張桂輝

據報載,2003年至今,在全國法院判處的各類罪犯中,縣(處)級以上公務人員上升幅度較大。

讀罷這則消息,我在為重拳出擊喝彩的同時,也思考著這樣一個沉重的問題:這些落馬官員,除少數是通過跑、送、買等不光彩手段升遷的外,多數人從一個普通干部走上領導崗位,都來之不易。不僅與組織上的教育培養分不開,而且與自己的不懈努力分不開。無論從哪個角度講,都應當珍惜才對,何以每年有近千名縣處以上領導干部被繩之以法?

究其原因,主要是他們既不能自警,更不善自律,存有僥幸心理,缺少自憂意識?,F在,各種誘惑很多,若領導干部不能自憂,自然也就不能自警、自律了,隨時都有掉進陷阱的可能。

形形色色落馬官員的案例警示我們,任何一個領導干部,不論職務多高、資歷多深、貢獻多大,抵擋不住眼前的種種誘惑,必將失去未來的幸福。民諺說得好:金錢財富,生不帶來,死不帶去。通常情況下,人不會把金錢帶進墳墓,但金錢卻可以把人送進監獄,乃至地獄。一些落馬官員所以心存僥幸,與下列“三自”的誤導不無關系:

其一,自作聰明。認為自己作案手段高明,“越軌”行為只有天知地知,不會輕易暴露。他們當中,既有對法律似懂非懂的,也有法律專家知法犯法的,甚至身為司法官員的也不乏其人。

其二,自加麻醉。認為與那些“進貢者”情同手足、知根知底,他們不會出賣自己。在有些落馬官員看來,向自己送錢送物的人,大多是自己的親朋好友,有“鋼鐵”同盟。加之對方在行賄時往往拍著胸脯,信誓旦旦:無論遇到什么情況,絕對守口如瓶。于是信以為真,即使事情敗露,仍然相信“哥們兒諾言”,拒不交待問題,以致錯失坦白從寬的良機。令他們想不到的是,把他們送進“鐵籠子”的,正是那些所謂的“鐵哥們”。

其三,自我安慰。認為貪得無厭且平安無事者大有人在,自己搞點“小腐敗”未必那么倒霉。在這種僥幸心理的驅使下,思想上原有的一點防線徹底松垮了,膽子越來越大,受賄越來越多。遼寧省鐵嶺市財政局原副局長景治中,曾經這樣自我安慰:一次收受數額不超過5000元不算犯罪。同時抱著“社會風氣如此,何必格格不入”的心態。幾年下來,收受賄賂159次,總額近70萬元,最終落入法網。

常言道,人無遠慮,必有近憂。況且,權力是把“雙刃劍”。時下,有些領導干部缺乏憂權憂己意識,對權錢交易、權色交易等腐敗現象警惕不夠。殊不知,“千里之堤,潰于蟻穴”。對于領導干部,自律尤為重要。領導干部只有居安思危,常思縱欲之害,常懷自憂之心,才能防微杜漸、自警自律。只有“堂堂正正做人,干干凈凈做事”,才能樹立執政為民的良好形象,贏得群眾的擁護和支持。

猜你喜歡
自警僥幸心理教育培養
人生路上常自警
僥幸心理是顆大毒瘤
之所以
《守株待兔》續寫
增強學生職業能力,服務當地區域經濟
淺析小學教育的人才培養
中學語文教學應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共產黨員加強黨性修養的方法
三字經
學習貫徹十七大黨章 推進反腐倡廉建設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