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想把這本書獻給漂泊者

2009-08-20 08:32
長篇小說選刊 2009年4期
關鍵詞:琿春密林父輩

宋 鈞

和一家刊物編輯談稿子,他問起寫這篇東西的初衷,我說可能是故事,或者是人物命運有些觸動。他說好像不是,通篇看,你對那個時代更感興趣。他說中國從古至今只有一個大同時期,就是五十年代,大同社會不能僅僅用物質來衡量。更主要的還是人的精神面貌。我想他說得對,幾億人用一個腦袋思考,該是多大的“大同”!在這部小說里,我寫了一個人在異鄉的一段生活。發生在唐河的故事只有幾年,但幾乎就是主人公的一生,離開唐河后他只是“活著”,是一雙隱在遠處的凝望的眼睛。主人公的故事有些離奇,無論在哪個時代,他都不具有“普遍意義”,他周圍的幾個人物,或多或少也都有點“灰”,但他們不缺乏真誠,我想這應該是生命個體的本來樣子。這是父輩的故事,時間的距離讓人有了重新審視的空間,寫作之前便想,它不應該是《欽差大臣》式的鬧劇,也不能用批判的眼光去審視,盡管主人公背負著曖昧的身份,但情感是真實的,人際關系的氛圍是溫馨的,我想這不僅是對父輩的尊重。也符合那個時代的特征。稿子寄出后,我買了一張去圖們的火車票,想讓自己也“漂泊”一下。吉林東部感覺很不錯,山深林密,至今還保留著某些原始風貌。我在圖們和琿春逗留了十多天,北到春化,南到圖們江口,住二十元的小旅店,吃“小河魚燉豆腐”,在琿春河谷,還住過抓魚人的窩棚。我盡量不讓自己帶有多少目的性,走到哪算哪,當然,人跡罕至的密林深處還是不敢涉足,中俄交界處的通肯山脈是野生東北虎出沒的地方。我的漂泊多少有些做作,比起那些不得已走出家門的人。它是“刻意”的,但是,當我獨自奔走在黃昏的河谷密林中,寒冷、孤寂和恐懼都是真實的,那時候只是想盡快找一個地方安頓下來。如果不是自作多情的話,我想這部作品應該獻給那些孤獨的漂泊者,就當他們露宿的時候有人扔過來一張狗皮。

猜你喜歡
琿春密林父輩
My Country, My Parents 《我和我的父輩》觀后感
密林迷宮
父輩和祖輩的情感故事,分外美麗
密林中的神跡
密林中的迷宮
尊敬父輩
兩只小貓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