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水榮:“榮盛”演義

2009-08-28 04:35梁莉萍
中國紡織 2009年8期
關鍵詞:化纖

劉 興 梁莉萍

“在逆境中求生存,在夾縫中鑿通道。爭分奪秒,左沖右突。赤膊上陣在鄉土草臺上打擂,身著盛裝在世界舞臺上爭鋒?!边@是一幅讓人熱血沸騰的浙商群體肖像圖,也恰似浙江榮盛控股集團董事長李水榮創業20載的真實寫照。從8臺織機6間平房起步的村鎮制造小廠,到年產值170余億的大型集團控股公司,一段傳奇般的創業歷程,被李水榮演繹得淋漓盡致。

縱觀榮盛20年成長,李水榮勾勒了一幅波瀾壯闊的創業畫卷。他順時代之勢而起,踩歷史節點而上,打破時間貝殼,縱橫捭闔,一逞豪邁,由摸爬前行,到跨越沖鋒,氣吞萬里如虎。20年風雨兼程,20載恢弘演義,時空凝聚在今天的瞬間:榮盛傲世而立,李水榮寫就歷史。

看破千古功利名,但使今生逞雄風。李水榮抱服務社會之大愿,立建設事業之宏圖,走進榮盛,走近李水榮,你看到的是革新創造的力量,與不可阻擋的希望。

榮盛廿載

在帶領企業走出金融危機困局之后,浙江榮盛控股集團董事長李水榮的心里還裝著兩件大事,一是在今年8月榮盛集團20年華誕,弱冠之禮不能免。二是中國(國際)化纖產業總部及研發基地構建,此舉關乎榮盛乃至整個化纖產業的未來,不容閃失。

雖說兩件大事,其實卻一脈相承,前者承繼過往,后者開啟未來。前后動力傳承,人們看到的,將是榮盛20年崢嶸的循環上演。

成長,成長,成長

20萬元資金、8臺有梭織機,蕭山益農鎮上臨時租用的6間平房,這是榮盛“廉價”起步的符號。其實,更值得關注的是榮盛起步的時間。1989年,當時中國企業一派蕭條氣象,銀根緊縮,消費降溫,工廠開工不足,鄉鎮企業大面積倒閉。而就是在這一不宜創業的年代,李水榮卻執著于捕捉變化中的積極信息,逆流而上。創業伊始,李水榮就已顯得與眾不同。

盡管時局不利,但在蕭紹一帶,商業風氣早已大開,李水榮審時度勢,以銷定產,公司成立之初,即在中國輕紡城設立銷售機構,緊跟市場潮流,及時調整產品結構,這樣的經營模式,在當時可謂超前,李水榮的商業智慧由此可見一斑。汗水加智慧,榮盛很快在市場上站穩了腳跟,1993年,榮盛已有百臺織機的規模,產銷也已超千萬。

就在布匹生意如火如荼之時,李水榮開始向上游滲透,進行滌綸絲的生產,并在1995年成立了蕭山市榮盛紡織有限公司,為日后的騰飛埋下伏筆。事實上,在這一年,行業形勢已經開始滑坡,而在1996年,更是急轉直下,一批紡織企業紛紛倒閉或轉產,當時流行論調是:不投入等死,投入找死。這是李水榮進退兩難的時刻,許多同行和親朋勸李水榮趁早全身而退。李水榮再次做出了驚人之舉,賣掉100臺織機,投資1200萬元,加碼滌綸加彈項目,此舉近乎孤注一擲,立時引起一片嘩然。今天看來,李水榮再次展示了自己的過人膽識與超前智慧。1997年下半年,行情開始轉暖,滌綸加彈絲市場需求猛增,榮盛年產值一舉突破億元關口。此時的李水榮,已經越發地清晰了榮盛的定位進軍上游原料領域,走大投入大產出之路。

喬治索羅斯說過,當你有機會擴張時,千萬不要畏縮不前。如果一開始你就獲得豐厚利潤,你應該繼續擴大。在強烈的成長欲望驅使下,1998年開始,李水榮帶領全體榮盛人進行了一系列大刀闊斧的改革和擴建,傳奇般的成長歷程就此誕生:

1998年,投資5500萬元,新上滌綸紡絲項目。

1999年和2000年,總計投入2.66億元擴建滌綸紡絲項目。

2001年,投入1.5億元擴大生產能力。

2002年,耗資5億元的18萬噸級聚酯直接紡項目順利建成投產。

2003年,著手年產40萬噸的二期聚酯及紡絲、假捻配套項目建設。

2004年,開始對產業鏈上游項目——PTA項目的投入。

2004年12月,總投資達8億元的本部二期聚酯及紡絲、假捻配套項目竣工投產。

2005年和2007年,寧波PTA項目一、二期分別建成投產。

2006年,大連PTA項目正式啟動。

2007年,集團入股參與宜賓天原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經營,從而涉足煤化工產業……

10年間,榮盛成長勢頭之猛,可謂一騎絕塵。一個激情綻放的時代,誰資源配置能力更強,誰就擁有更多的資源。不斷的成長,加速度般地集聚資源,資源效應的循環釋放,讓榮盛在短時間內創造除了驚人的產銷數字,這是榮盛前進的動力,也讓榮盛越發充滿活力:

2001年10億元,此后每年增加10個億元,2004年達到40億元,

2005年達到80億元,2006年開始突破100億,2007年達到130億,2008年170億……

而在2009年,榮盛的目標是200億。

內修元氣

1989年至今,榮盛成功實現了由傳統的織布向石化、聚酯、紡絲、加彈一體化生產的產業鏈集團跨越,完成了小到大的蛻變,集團現有員工5000余人,總資產120多億元,主業已形成PTA 300萬噸、聚酯60萬噸、紡絲55萬噸、加彈35萬噸的生產規模。

如果說榮盛大開大閹式的崛起歷程是創造性革新的典范,那么,榮盛現代化的集團式運營則是精細化創新的樣本。在這些方面,榮盛依然以其不斷超越的姿態,穩穩地走在了整個行業的前列。

榮盛一直保持長久而出色的創新精神,不僅僅表現在技術以及產品上,更滲透到企業流程中的每一個環節,無論是系統、市場還是服務,全方位的創新體系,為榮盛帶來了快捷的流程與運行的便利。至誠至信的經營理念,成熟合理的績效考核、科學實用的信息化建設,堅定不移地技術創新,這些是榮盛創新體系的核心所在,而由此建立起來的高效管理機制,絕非自欺欺人的花架子,這里大到規章制度,小到獎懲細節,都直接關系著企業的運營效率。

“誠信立業”一直是榮盛人不變的信念。創業初期,榮盛因“說話算數”而獲得各界信任。當時日本一家設備供應商給了榮盛“談判最精明,付款最爽快”的評價。今天,榮盛則進一步打造企業信用體系。榮盛率先在我國同行業內實行以三個月銀行承兌匯票方式支付貨款;率先在行業內對客戶進行信用分級管理;率先在同行業內實行現金返利政策。這一系列措施,贏得了客戶的極大信任。去年,浙江省企業信用促進會和省工商企業信用研究與評價中心將榮盛集團命名為首個“企業信用研究基地”。

在考核管理方面,榮盛的績效考核已基本實現全部門、全員覆蓋,并且經過反復論證和修正后,可行性和實施效果得到了實踐的驗證,通過績效考核,不僅使廣大員工的工作積極性得到了最大限度的調動,而且對實現集團的成本領先戰略起到了積極作用。以對DTY銷售部的考核為例,僅在周計劃完成和差額管理兩方面,每年可為企業節省資金1000多萬元。

在信息化建設方面,榮盛的ERP系統已基本實現全覆蓋,工作流程得到優化,整個企業的運營效率有效提升。銷售模塊升級后,業務處理時間每單由從前的10分鐘縮短到5分鐘;售后服務模塊引入后,客戶投訴

處理時間由7天縮短至3天;金稅系統接口的開發,使客戶等待時間縮短了50%……

技術創新、產品創新更是深入榮盛血脈,設備更新、技術研發始終伴隨榮盛產業調整的全過程。近幾年來,榮盛多項技術改造和項目擴建的累計投資就達20多億元。目前,榮盛不僅在硬件設備上具有了國際先進水平,而且還建立了省級企業技術中心,培養了一支優秀的技術和產品研發隊伍,并與各研發機構開展密切的交流與合作,企業每年都有兩個以上項目通過各級新技術、新產品鑒定,并多次在各級科技進步獎評比中獲獎。2007年,榮盛同時拿下了“中國名牌產品”“中國馳名商標”和“國家免檢產品”三塊牌子,率先成為全國化纖行業中同時擁有這三項榮譽的企業。

事實上,上述層面只是榮盛系統創新的冰山一角,榮盛之所以能夠大進大出,跨躍成長,既得益于超強的資本實力和獨到的投資眼光,更受惠于企業內部運營的流暢與環節的融通。畢竟,身體是革命的本錢。

重啟未來

創造性革新成就榮盛之大,精細化創新鑄就榮盛之強,那么,在中國(國際)化纖產業總部及研發基地這一項目上,則兼具革新與創新的雙重效應,將從根本上轉變榮盛以往的增長模式,它被李水榮寄予了太多的未來想象空間。

“中國(國際)化纖產業總部及研發基地”是蕭山錢江世紀城的一部分,由中國化纖協會、浙江省杭州市蕭山區政府與浙江榮盛集團三方合作,榮盛集團計劃獨家投資50億元人民幣。據介紹,該項目建成之后,這里將云集國內外化纖大型企業、貿易商、生產流通及上下游相關企業的區域運營總部和研發中心。與之配套的是化纖產業技術研發中心、化纖產品檢測中心、行業信息物流中心、行業電子商務中心、金融投資中心和外貿服務中心等機構。行業權威人士預測,這里將產生每年300億元的產值、30億元的利稅,并帶動全行業及周邊產業的發展。在很多業內專家看來,該項目甚至將有實力成為中國乃至世界化纖產業總部和研發基地。

事實上,不斷向上游挺進的過程中,李水榮已經意識到,這一曾經的藍海領域,也正成為競爭白熱化的產業紅海。更何況,向原料領域的延展,到PTA層面已告一段落,繼續往上,民營企業的拓展空間非常有限,這不再是資本與實力的考量。另外,中國化纖行業協會專題調研組調研顯示,蕭山紡織化纖行業尚有八大病癥,包括產業鏈結構不太完整、高新技術應用方面比較落后、產業發展模式單一、產能同質化發展比較嚴重、常規產品為主、面料出口依存度偏高、市場營銷手段傳統、過于依賴周邊市場等問題。很多問題榮盛早已有所察覺,但也在所難免,盡管這并非李水榮本意。這一切,都讓李水榮覺得,興建中國(國際)化纖產業總部及研發基地有著太多意義。在他看來,這一大型投資決非僅僅是為了榮盛一個企業的發展,而是力求集聚一批國內外大型優秀化纖及相關企業,加強行業引導,規范企業競爭,匯集全球最先進的化纖生產和織造技術,并通過化纖行業總部經濟的發展,促進化纖及紡織行業、區域經濟的發展與繁榮。這既是榮盛未來發展模式轉型的關鍵所在,也在一定程度上,承載著一個產業的未來。

榮盛今日之地位與影響,讓李水榮在制定新的發展目標時,自然要兼顧行業全局。中國化纖產能占世界的將近一半,而蕭山又是其主要聚集地,行業和企業都需要這樣一個集約化的服務平臺和產業發展中心?!斑@里今后肯定會發展得很好?!崩钏畼s說,“我們現在有政府和行業協會的引導和支持,也有足夠的資金和專業化經驗支撐,沒有理由搞不好。而且這個項目既是為企業自己,又是為行業和社會服務?!?/p>

顯然,對李水榮來說,“中國(國際)化纖產業總部及研發基地”有著更多的內涵與外延,這不僅是他與時俱進的大手筆延承之作,更兼具著責任、使命與未來。震驚業界的同對,李水榮也將完成榮盛由上一個20年輝煌到下一個20年輝煌的循環。

天道酬德

近代實業大王榮德生73歲時說過一番話:回想四十五年前,篳路藍縷,創業伊始,由小做大,以至今日,有此成就,殊出意外,事業但憑誠心,穩步前進,雖屢遭困厄艱難,均想盡辦法應付,終告化險為夷。由此聯想到李水榮的創業經歷,同樣感慨良多。

創業伊始,李水榮如草根般,土生土長,跑市場,求援助,飽嘗人間冷暖,也可謂篳路藍縷,在歲月的磨礪中,以其頑強的生命力和在夾縫中生存的智慧,而不斷成長。士之所以能立天下之事,以其有志。正是堅定不渝地追求立業之志,讓李水榮即使在高歌猛進之時,也無不殫精竭慮,屢屢心血,貫以廿載,終成榮盛今日之風騷,此乃天道酬勤。

而李水榮不僅抱立業之志,更是懷用世之心。富而思源,造福家鄉,致力公益事業,勇擔社會責任。正所謂得道多助,榮盛終成今日之盛榮。此乃天道酬德。

立足社會,做大企業,從而更好的回報社會,這是李水榮的創業理念。榮盛創立至今,各項公益性支出累計已達5000余萬元。而透過李水榮回報家鄉的諸多舉動,我們依稀可以看到,一份大愛的淳樸與無私。

心懷偉愿

李水榮創業伊始,就曾立下宏愿:把企業做好,帶動百姓致富。為了實現這一偉愿,李水榮從企業自身做起。先是把當地百姓招進公司,解決他們的就業。另外,他更是以身作則,著眼家鄉未來,公司生產力求環保,做到真正地造福家鄉與百姓。

隨著榮盛的發展,李水榮當初的愿望正逐漸變為現實。目前,榮盛集團已擁有員工5000余人,這些員工一半以上是來自益農當地及周邊農村,原先只能守著幾畝薄地、幾方水塘維持生計的當地百姓紛紛進了榮盛。隨著企業效益的逐年提高,員工的日子也一天天富裕起來。說起這些,不論榮盛的員工還是周邊的百姓都有這樣的感嘆:“沒有榮盛,益農的生活水平還要落后好幾年?!?/p>

不僅解決了農村勞動力的出路,榮盛集團還以其完善的福利體系,不斷提高員工的福利待遇。即使在金融危機期間,榮盛依舊堅持不裁員,并且員工待遇依舊按比例提升,這著實難能可貴。2007年,集團正式出臺了《員工特殊福利實施細則》,對員工及其親屬的生、喜、病、喪給予特殊福利補助,制度實施以來,共有125人次享受到該項福利,共支出補助金等費用近13萬元。此外,集團還于8月份在國家公布年休假制度之前發布了《普工年休假制度》,為一線員工尤其是外地員工回鄉探親提供了條件。為了保障員工的切身利益,集團開通了員工熱線,員工有困難,有委屈可以通過該熱線,隨時與集團工會取得聯系,尋求幫助。在不斷加強勞動保護的同時,集團還出臺了《員工工傷賠付實施細則》,使員工的安全和健康得到切實的保障。

而在環保上,李水榮說,一個地方有了金山銀山,更需要的是綠水青山。為了最大限度地減少污染,2004年,榮盛集團實現了“煤改汽”,生產所用蒸汽全部直接從當地的熱電廠接人。同時,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廢氣首先經過脫硫除塵,除去有害成分,達到國家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后,排1人大氣少量聚酯生產排放的酸性廢水、油劑調配和組件清洗產生的沖洗廢水等,均通過污水處理設施處理再循環使用,做到廢水不外排。

猜你喜歡
化纖
恩替卡韋聯合安絡化纖丸治療慢性乙型肝炎肝纖維化的研究
國家明確加快生物基化纖發展,盛虹已超前布局
構建現代產業體系,全面建設化纖強國
智能制造技術在化纖企業轉型升級中的應用研究
新工科背景下化纖專業課教學改革探究
中國化纖領域的奠基人——郁銘芳
化纖衣服脫下時為什么會蹦火花
化纖企業節能減排創新技術的探討
俄禁售化纖內衣引關注
金融危機給化纖紡織行業帶來的影響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