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學教師職業幸福的踐行路徑

2009-09-28 08:38王燮辭
首都教育學報 2009年8期
關鍵詞:中小學教師

摘 要:中小學教師的職業活動理應是幸福的。中小學教師的教育價值觀,職業價值觀,專業自主權以及面臨的社會輿論、職業壓力是影響其職業幸福的主要因素。通過確立正確的教育價值觀、職業價值觀,促進專業發展,擴大專業自主權,緩解職業壓力可增強中小學教師的職業幸福感。

關鍵詞:職業幸福;路徑;中小學教師

職業幸福是個體在職業活動中的一種主觀感受,是需要得到滿足,潛能得以發展,能力得以增長時所獲得的持續快樂體驗。[1]職業幸福標志著個人特質與社會需要的良好匹配:個體特質在滿足社會需要的同時,社會也需要這樣的個體,二者協調、和諧,既能滿足個體的心理需要,又能促進社會的發展。近年來,對職業幸福的研究比較多,但對中小學教師的職業幸福的意義、影響因素及踐行路徑的研究卻相對較少。筆者欲從以上三個方面進行深入探討。

一、 中小學教師的職業幸福的重要意義

1、 中小學教師的職業幸福是中小學生健康成長的前提條件之一

中小學教育的基礎性特點非常突出,傳道、授業、解惑,關注學生的全面發展是其職業活動的基本內容。中小學教師通過職業活動對學生的影響是全面而深遠的,其教育的目標之一就是促進和達成學生的幸福。[2]如果教師本身的職業幸福感降低,甚至職業活動變成了一個使人討厭、令人痛苦的過程,又怎能談及促進學生的幸福,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所以,中小學教師的職業幸福絕非自身個人的問題,它是學生幸福的前提條件之一,與學生的健康成長息息相關。

2、 中小學教師的職業幸福是社會和諧、人類進步的標志之一

追求幸福是人的本性,尋求幸福是人類在發展過程中凝聚與積淀起來的一種永恒,是最根本最神圣和不可侵犯的。正如馬克思所說:“在每一個人的意識或感覺中都存在這樣的原理,它們是顛撲不破的原則,是整個歷史發展的結果,是無需證明的……例如,每個人都追求幸福?!盵3]人類社會進步的重要標志之一就是越來越多的人獲得越來越多的幸福。職業幸福是人生幸福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小學教師的職業生活理應是幸福的,它是社會的和諧、人類的進步的標志之一。

3、中小學教師的職業幸福是教育發展的動力

中小學教師在職業活動中,通過創造性勞動,不僅促進了自身的專業成長,獲得了自己的幸福。而且在教學相長中,在創設和諧校園文化中,讓學生也感受到人生的美好與幸福,當職業活動漸入佳境時,教育也正在進步。所以,中小學教師的職業幸福是國家教育事業發展的不竭動力。

4、 中小學教師的職業幸福與自身的心理健康密切相關

“立足現實,適應當前的工作和生活環境”,“樂于生活,積極工作,用于進取,不斷開發自己的潛能追求自我實現”是個人心理健康的標志之一。[4]中小學教師在職業活動中合理需要得到滿足,潛能得到開發,有愉快的情緒情感體驗,它標志著自己處于一種積極向上的狀態,心理健康。反之,在職業活動中經常體驗到抑郁、焦慮、強迫,甚至恐懼等負性情緒,則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現。

二、影響中小學教師職業幸福的因素

1、 職業價值觀 職業價值觀是一個人對職業價值的基本認識和態度,是關于職業的一種持久信念,是一種具體的行為方式或存在的終極狀態,它具有動機功能,不僅是評價性的,還是規范性的和禁止性的,是行動和態度的指導。Perrewe在研究中指出:職業價值觀在工作滿意度中起緩沖作用。[5]也就是說,當一個人有正確的職業價值觀,即便工作壓力大、職業聲望一般、其職業滿意度、職業幸福感也較強。長期以來,中小學教育片面強調“為社會培養人才”,忽視人的本性、人的潛能、人的尊嚴的功利主義價值觀使部分學校步入發展的誤區,給教師的身心健康造成了嚴重的傷害,教師的職業幸福也無從談起。中小學教師在這種職業價值觀的影響下,多把教育工作當作一種謀生手段,更多關注的是學生的升學、成才;上級的檢查、評估;自己的待遇、職稱……。而把教育教學當作一種生活常態,關注自己的“認知、情緒、行為”等心理因素,特別是“情緒情感體驗”則非常少。在“以人為本”、“個性解放”已漸成為時代主題的今天,這些價值觀并沒有深入中小學教師的內心。

2、專業自主權 我國現有教育體制下的中小學管理仍以“科層管理”為主要特征,“民主平等、合作”特征的管理體制并未真正形成。[6]在傳統的“科層管理”體制下,教師的專業自主權難以得到發揮。比如,中小學教師在課程改革中的決定權,教育決策的知情權,教學安排的選擇權,學校民主管理權等。中小學教師雖然具有一定的這些方面的權力,但受其專業知識、能力,以及行政上的“賦權”等因素影響,他們還不足以行使這些權力,更多情況下還處于一種“緘默”狀態。專業難以自主,所從事的職業活動并非完全唯“我”所愿,“自覺”進行,在工作中的幸福感必然有限。

3、社會輿論 自古以來人們就重視教師職業的社會價值,認為教師是國家的棟梁,是“真”、“善”、“美”的代言人,關系著人類文明的傳承與發展。在傳統職業觀的影響下,教師職業的工具價值被無限夸大,社會公眾自然而然地把教師“神化”,錯誤地認為教師是學生的唯一教育者,應該承擔學生全部的教育責任。但實際上中小學教師也是人,同樣有人的基本需要,也有人性的弱點。當中小學教師無法全部實現公眾所期盼的過高的社會價值,沒有滿足他們的利益需求時,他們就認為教師“無能”。對教師自己而言,當自身無法滿足人們對教師的需求,又缺乏對自己內在價值的關注,同時無法滿足自己的利益需求時,便真的認為自己“無能”,根據認知心理學的觀點,無能感正是一種自我認知的負性評價,它會直接引起負性的情緒情感體驗,是引起職業幸福感降低的重要因素。

4、職業壓力 中小學教師同時面臨著考試、工作負擔重、角色沖突多、職業聲望較低、人際關系等多方面的壓力。[7]職業壓力可能導致職業倦怠,進一步影響心理健康,而且會給部分缺乏應對技巧的中小學教師帶來焦慮、抑郁、強迫等負性的情緒體驗,降低職業幸福感。

二、 增強中小學教師的職業幸福感的路徑

1、教育價值的回歸 隨著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人們的教育價值觀已悄然發生變化?!耙陨龑W率論優劣”、“以分數論英雄”逐漸被“讓全體學生全面發展,培養學生的個性”的素質教育理念所替代。教育價值觀回歸“以人為本”,回歸“修道之為教”,“教人求真,學做真人”,回歸“至善即幸?!币殉蔀闀r代大趨勢。中小學教師應反對人為預設的,外在的教育目的支配教育。主張以學生身心和諧發展為目標,強調發展人的天性和潛能,并以此支配、調節自己的教育行為,在教育過程中才能體會到更多的幸福。

2、職業價值觀的改變 把教育工作當作“謀生手段”,意味著教師無視或忽視該職業是否是自己興趣所在,是否是自己能力所及并有較大的職業發展前景,而僅為“糊口”,“謀生”。雖然忽視教師的職業的經濟功能是不科學的,但教師職業既有勞動分工所賦予的職業責任,又是個體勞動轉化為社會勞動和個人謀生的基本方式,教師職業特點決定了“謀生”并非教師職業意義的全部。中小學教師應把教育教學工作作為一種生活的“常態”,是自己的一種基本需求,是自己的價值取向,而并非功利的,片面的“遠大理想”,“遠大目標”。

3、專業發展 中小學教師作為社會的特殊群體,具有較高的文化素養,從事文明傳遞與心靈塑造,社會賦予其特殊勞動的權利和促進下一代全面發展的責任。教師職業的特殊性決定了教師感受幸福的過程是引領學生求真、求善、求美的過程。只有當中小學教師感受到受教育者在自己的辛勤培育下健康成長,自己才能體會到職業活動的成就感,攀上馬斯洛需要理論所示的頂峰——“自我實現”,體會到更多的職業幸福。由此看來,中小學教師職業幸福的主要踐行路徑是專業發展。必須走專業發展之路,才能更勝任工作,成為精神生活的創造者和富有者,獲得更多的精神滿足。中小學教師只有遵循這一客觀規律,其職業活動才能達到更高的境界,這正是教師職業不同于其他職業的感受職業幸福與創造幸福的過程。

4、 增強專業自主性 中小學教師專業自主性的增強,依賴于教育管理的深入改革。改革傳統的“科學管理”思維,將具有科層管理特征的“行政組織管理”與具有民主、平等、合作特征的“學習型組織”融合、交流,不斷弱化科層管理的控制,增強教師專業自主權的發揮。使專業對話,自主判斷,選擇成為可能,逐步使中小學管理的科層權威轉化為專業權威,最終實現專業自主。[8]

5、 緩解職業壓力 中小學教師在教育教學工作中不可避免地會面臨多種壓力。職業壓力可激發其工作動機和創造力,但如果長期面臨較大壓力,又缺乏緩解措施,則必然降低職業幸福感,甚至引起心理障礙。中小學教師可采用適當方法緩解職業壓力:

漸進性肌肉放松 職業壓力可能會引起焦慮、恐怖、抑郁、強迫等神經癥。焦慮是其中的共同要素,減輕焦慮可以減輕神經癥狀。根據行為主義基本原理,焦慮的消退依賴于與 它相對抗或與它交互抑制的反應(如放松)的出現,這種反應可以削弱在焦慮刺激與焦慮反應之間的聯系強度。按照手臂-頭部-軀干-腿部的順序,首先注意各個肌群,然后使肌肉緊張,再進行放松。例如:曲起手臂并收緊,注意手臂、前臂和肘關節處肌肉的緊張,5-7秒鐘后,迅速放松并體會這種放松的感覺。依順序多次操作可迅速放松心情,緩解焦慮。

改變認知Ellis的ABC理論指出,人的行為和情緒并非有所遭遇的事件“A”直接引起,而是由經受事件的個體對它的非理性信念“B”所致,最后導致在特定情境下的情緒和行為后果“C”。[9]中小學教師面臨工作壓力事件可能會有這樣一些常見的非理性信念:我“必須”“非常完美地”做好教育工作;知識很重要、教育很重要,社會“應該”給我較高的政治、經濟地位;我為學生盡了力,學生“一定”會給我回報(學習上的、品行上的或感情上的)等。這些存在于認知結構中的非理性信念在工作壓力下被激活,必然引起中小學教師的負性情緒體驗。解決問題的辦法之一就是改變認知:我應該作好工作,但也允許失敗;知識很重要、教育很重要,在現有條件下社會暫時不能給我較高地位有各種原因,但情況總在好轉;我為學生盡力是我的職責,但學生的發展會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不一定會給我好的回報……通過對非理性信念的識別、盤問和改變,能緩解壓力。

尋求社會支持社會支持是個體接受其他個體、團體物質上、情感上、信息上的幫助、指導和建議。[10]社會支持能對壓力狀態下的個體提供保護作用。Kaplan認為有效的社會支持能增強耐受、應付和擺脫困境。[11]中小學教師應對職業壓力應主動尋求社會支持。首先是了解信息、尋求指導。當中小學教師面對壓力情境時,職業壓力可能破壞自己的認知功能,難于對事件做出恰當的判斷。及時向社會支持網絡如學校、同事、親友了解職業壓力事件的信息,并從他們那里得到問題解決的具體指導,可以減輕壓力。其次,工作壓力事件往往是不可避免的,中小學教師主動尋求社會支持網絡提供的情感、物質上的支持和幫助可以使壓力易于忍受,而且有助于保持自尊。第三、自我鼓勵和保證。中小學教師面臨職業壓力可進行自我鼓勵和保證:任何困難都會過去的,也可以找到相應的解決辦法;只要我努力,避免職業壓力給我帶來的消極影響是可以做到的,生活最終會恢復到正常狀態。

[參考文獻]

[1]林丹.教師職業幸福感缺失的背后[J].教育發展研究,2007(6B):46.

[2]傅道春.教育學[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3:33-43.

[3][德]馬克思、恩格斯著,中共中央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著作編譯局譯:《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60:373.

[4]劉華山.心理健康概念與標準的再認識[J].心理科學,2001(4):480-481.

[5]Pamela L. Perrewe, Waune A. Hochwarter, Christian Kiewitz. Value Attainment: An Explanation for the negative Effects of Work-Family Conflict on Job and Life Satisfaction. Journal of Occupational Health Psychology, 1999,4(4):318-326.

[6][8]李茂森.教師專業自主:何以可能與如何可能[J].教育發展研究,2008(2):49.

[7]王燮辭.中小學教師工作壓力源與應對策略[J].職業與健康,2008(12):2714.

[9][11]潘芳.臨床心理學[M].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2006:188-271.

[10]朱衛紅,李明富.三類家庭初中生社會支持與應對方式比較研究[J].健康心理學雜志,2003,11(1):38-39.

猜你喜歡
中小學教師
新課改背景下對中小學教師專業化發展的思考
中小學教師教學理念的幾個基本問題
如何提高中小學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
不忘初心,砥礪前行
教育行動研究可促進中小學教師科研發展
信息技術與中小學教學相融合的措施探討
電子白板在中小學教師培訓中的應用探討
中小學教師職前培訓面臨的現狀與解決對策
中小學教師信息素養現狀分析
基于混合學習原理的教師培訓模式研究與實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