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瓦罕走廊:通往阿富汗的神秘古道

2009-09-30 06:18
今日科苑 2009年11期
關鍵詞:塔吉克帕米爾高原走廊

豪 天

瓦罕走廊在哪,到底有何神秘之處?

大山走廊今安在

瓦罕走廊在歷史上曾是一個商賈駝隊不斷、僧侶朝拜接踵、連接東西方經貿文化的熱鬧山谷。整個瓦罕走廊,東西長約400公里,其中在我國境內由塔什庫爾干縣的公主堡至中阿邊境近100公里,南北寬約3~5公里,最窄處不足1公里,其余300公里在阿富汗境內,因此國際上也稱“阿富汗走廊”。走廊的主要部分位于阿富汗東北部,最寬處約75公里,東西走向,北依帕米爾高原南緣(與塔吉克斯坦相鄰),南傍興都庫什山脈最險峻高聳的東段(與巴基斯坦及巴控克什米爾相接),西起阿姆河上游的噴赤河及其支流帕米爾河,東接我國新疆塔什庫爾干塔吉克自治縣。中阿兩國在狹長的瓦罕走廊東端相毗鄰,邊界線90余公里。

歷史上,瓦罕走廊曾屬中國管轄。19世紀末,由于沙俄的侵略擴張,中俄兩國曾在包括瓦罕走廊在內的整個帕米爾高原發生爭端。與此同時,俄英兩大帝國由于在中亞爭奪勢力范圍,也不斷在阿富汗地區發生沖突。1895年3月11日,英俄為避免進一步沖突,竟拋開了兩個最重要的當事國中國與阿富汗,簽訂了《關于帕米爾地區勢力范圍的協議》,不但劃定兩國在帕米爾的勢力分界線,而且將興都庫什山北麓與帕米爾南緣之間的狹長地帶劃作兩國間的“緩沖地帶”。1963年11月,中阿兩國簽訂了《邊界條約》。

整個瓦罕走廊被牢牢夾峙在帕米爾高原與高聳險峻的興都庫什山之間,其東、南兩面地勢較高,西、北較低。若將走廊一分為三,中東部地區生活著在阿富汗人數很少的吉爾吉斯人(瓦罕走廊是其主要棲息地),西部地區主要生活著塔吉克人(是阿富汗第二大民族,占阿人口30%左右),其東部在我國境內,則主要生活著塔吉克民族,上述兩大民族都信奉伊斯蘭教,屬游牧部落。瓦罕走廊大部分地區都是干旱缺水的荒漠,僅有極少量的耕地,居民基本上靠天吃飯。事實上,整個瓦罕走廊是中阿兩國最為貧瘠的地區。

漢日天種美傳說

瓦罕走廊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是燦爛的華夏文明與印度文明交流的重要通道。晉安帝隆安三年,亦即公元399年,僧人法顯從長安沿著早已形成的絲綢之路西行求佛,歸來后著有《佛國記》。法顯在書中描述經歷蔥嶺這一段路程是“上無飛鳥,下無走獸,四顧茫茫,莫測所之,唯視日以準東西,人骨以標行路”。這些已成為今日珍貴的史料,不僅記錄了瓦罕走廊的奇險、奇美,也隨著歷史的變更,演繹成諸如漢日天種、西天取經等浪漫傳奇的故事。

公元627年,高僧唐玄奘從長安啟程赴天竺(古印度)爛陀寺,公元645年回到長安,將其所見所聞寫成一部《大唐西域記》專著,是今天人們研究印度、尼泊爾、巴基斯坦、孟加拉等國古代歷史、文化、地理的珍貴典籍?,F代印度史學家研究本國歷史時,不得不借助《大唐西域記》。在這部典籍中,記載了瓦罕走廊的一個傳說:很久以前,一位漢族公主遠嫁波斯。

當送親的隊伍來到克孜庫爾干山下,突遇匪亂,隨從為了保護公主,就近把公主安頓在陡峭的山崗上面,四周嚴密把守,每天的飲食專門用一根繩子吊上去。不久,匪亂平息,隨從恭請公主啟程,不料公主居然已懷有身孕!原來,公主困在山頂的時候,每天有一個騎著金馬的王子,從太陽里飛出,來到山上和公主幽會。公主腹中的孩子就是“漢日天種”。忠心的隨從就地安營扎寨,用石頭在山頂上建起宮殿(日后稱作“公主堡”)把公主正式安頓下來,并擁立為王。隨從們則在山崗附近的帕米爾高原上就地開荒種糧。一年后,公主生下一個英俊的男孩。

由公主堡向前行進,過瓦罕走廊三橋,逆明鐵蓋河行駛約十余公里,便可看到中外著名的明鐵蓋達坂雪山,冰川形成的冰舌直瀉山下,在海拔,4200米的羅布蓋孜溝的山坡上,我們一行人拜謁了“玄奘取經東歸古道”紀念碑。碑上有國學大師馮其庸老先生的跋題,讓我們又了解了一個令人景仰的史實。

為了考察玄奘東歸的古道,著名學者馮其庸曾經多次進入帕米爾高原進行考察。經實地勘查考證,馮老認為玄奘東歸的山口很可能就在這里。在過去十幾年的時間里,馮其庸教授經過對漢唐遺跡、沿途景觀和歷史文獻進行比較研究,基本確認玄奘東歸時經由帕米爾高原的瓦罕通道,通過明鐵蓋達坂進入今日中國國境。這跟玄奘記載的情節和地點基本吻合。明鐵蓋山口是帕米爾高原上地勢最開闊的河谷地帶,由于它向西與古代絲綢之路的重要通道瓦罕走廊相連接,在漫長的歷史時期里,這個海拔4000多米的山口一直是帕米爾高原上連接東西方絲綢之路的主干道。

永遠的“肖公巴哈爾”

初春的瓦罕走廊,冰雪未完全消融,牧民還未轉場。但是,我們在途中已看到有牧民趕著幾十頭牦牛向上進發,下車詢問,得知這位顧不得過“肖公巴哈爾節”而趕早轉場進瓦罕走廊的牧民,是今年最早轉場的塔吉克人。

當我們一行向走廊進發時,塔什庫爾干塔吉克自治縣縣委常委、宣傳部長拉力汗·沙提伯克熱情地邀請我們參加在瓦罕走廊附近的種羊場進行的牦牛刁羊和賽馬等活動。在走廊入口處不遠的開闊地,身穿節日服裝的塔吉克牧民齊聚在這里,用自己特有的、傳統的方式迎接塔吉克族春節——“肖公巴哈爾節”。

“肖公巴哈爾節”一般在每年的春分這一天開始(一般在公歷的3月21日)。塔吉克人的“肖公巴哈爾節”是一個與其他民族的春節形式、內容不同的且非常有意思的節日套節日,即在“肖公巴哈爾節”進行的中間,套有“祖吾爾節(引水節)”、“鐵合木祖瓦提斯節(播種節)”。

不同之處在于,節日這天,全村人要推舉一位德高望重的人做“肖公”,帶領男人們挨家挨戶地去拜節。主人在致謝中,拿出面粉,灑在肖公和來客的肩上,表示同喜同福。節日為期三天,婦女不拜節,只是留在家里招待客人。而媳婦們在節日期間要帶上節日油馕,給父母拜年,相當于漢族的正月初二回娘家。

“引水節”的這天,全村人在水官“穆拉甫”的帶領下,騎馬到引水點,參加修渠、破冰、引水勞動?,F在,已不再是水官“穆拉甫”帶領,而是推舉一位有威望的人帶領。在為全村人祈求新的一年風調雨順、吉祥如意之后,大家揮動坎土曼、鐵锨等工具,開出一條冰渠,清泉股的冰水在人們的歡呼聲中順渠而下,一年一度的新疆塔吉克族引水節就這樣開始了。

破冰引水后,全村的老少聚在一起,載歌載舞,分享各家各戶帶來的食物,祈求風調雨順,莊稼豐收。村里的男人們還要走家串戶、相互拜年祝福,品嘗家庭主婦們為客人準備的節日佳肴,策劃新年里的播種、耕耘和收獲。

“引水節”過后,緊接著過“鐵合木祖瓦提斯節”?!拌F合木祖瓦提斯”塔吉克語意為“播種”。由于帕米爾高原特殊的氣候環境,糧食作物只能頂凌播種春麥以及大麥等作物,這個節實際上是播種前的一種慶賀活動。

節日前,家家都要烤馕,做一種將大麥碾碎與干酪粒一起煮熟的飯,名叫“代力亞”。節日期間,還要用豌豆面做成牛和農具狀,挑選村里最好的兩頭牛,給牛撒下祝福的面粉,把用豌豆面做成牛和農具狀的食物喂到牛的嘴里。兩頭膘肥體壯的耕牛在人們的牽引下,在耕地上犁出了一個直徑十多米的圓圈,村里的男男女女圍著圓圈坐下。村里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口中念念有詞,一把把種子撒向田間和人群,人們抻著衣襟,笑聲陣陣,接收著祝福和豐收的期望。

猜你喜歡
塔吉克帕米爾高原走廊
《塔吉克老婦人》
走廊上的時光
帕米爾高原
走廊上
帕米爾高原秋色美
塔吉克老人
遷徙
中國維吾爾語、塔吉克語親屬稱謂對比研究
塔吉克情歌
在走廊行走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