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讓“生生共營”之花燦爛音樂教學的天空

2009-10-14 08:52廖曉英
中外教育研究 2009年8期
關鍵詞:豎笛器樂課外

廖曉英

器樂教學是中小學音樂課堂教學的難點。說它難,一則因為學生音樂基礎不均衡,接受能力不一樣,二則因為學生人多,年齡小,自控力差,組織教學難,教學效果不理想,再則器樂課學生的學具準備難以統一,有些學生由于不會演奏,學習興趣不濃,思想上不重視,種種原因給音樂教學帶來了困難。本學期在小學三年級豎笛教學中,本人就碰到了一個讓我頭痛,不知所措的事情。

我校是一所67%為農民工子弟的公辦學校,學生音樂學習的環境差,課外學習器樂的同學少,但大多數學生對器樂學習充滿渴望。我執教的三年級學生,活潑、好動、好奇心強。第一次上豎笛課時,我做好了充分的課前準備,拿好豎笛走進三(2)班教室,一到門口,只見拿著豎笛的學生,有的一邊揮舞著一邊大叫,有的坐在座位上把豎笛放在嘴邊糊亂地吹著,你吹他講,好不熱鬧。一個63人的班級讓我的頭嗡嗡直響。我像往常一樣用音樂旋律組織教學,不一會,學生安靜下來了,我抓住機遇大力地表揚拿著樂器能聽樂隊指揮的學生,學生的情緒得到了控制。教學時,我一邊講解一邊示范,一些好奇的學生又開始按奈不住激動的心情吹了起來,左邊一聲,右邊一聲,然后,只聽見兩個、三個、無數個聲音不斷響起,我又只好提高八度音量組織教學,這樣,一節課在艱難的組織評價中進行著。當我關注第一大組的同學時,其他組的同學不斷有模仿的;當我指導個別同學時,其他同學又沒有事做(器樂教學時對學生吹奏的音準指導非常重要),一節課下來,我口干舌燥,頭昏腦漲。因為學生人數太多,年齡小,練習時很多人不能準確演奏,怪聲一片,我心里又著急,又無奈。課后,我一直在想一個問題:如何讓全體學生都學會吹豎笛?光靠我個人的力量是不夠的,“眾人拾柴火焰高”,我為什么不組織一個學習互助組,讓學生通過生生合作共營的方法來解決這個問題呢?想到這點我非常興奮,因為我執教的六年級學生中就有很多人豎笛吹得很棒。

第二天中午,我組織六年級的部分學生組成“跨年級音樂互助組”,每人找好自己的互助伙伴,利用中午或午間時間進行教學,我發現,三年級學生學得很快、很認真,不一會功夫,七個基本音就學會了,學會了當然洋洋自得,喜笑顏開。見狀,我讓學會的同學在班上組成“班級音樂互助組”,并擔任師傅,負責教班上不會的同學,徒弟可以選師傅,師傅也可以選徒弟,實在沒有人組合的,由老師出面協調,這樣,每個人都有機會得到個別輔導,都能與人合作學習,學習的興趣更高了。兩周下來,大部分學生已掌握了演奏方法,教室里常常傳來悠揚的豎笛聲。音樂課成了孩子們體驗音樂、展示自我的樂園,我也不再為學生的樂器演奏教學發愁了。

這次的音樂器樂教學處理使我得到一個啟發:開放課堂,就能提高教學效率。

一、開放思想,使音樂教學插上創新的翅膀。

開放思想就是確立起與新課程相適應的、體現素質教育精神的教學觀念,開放思想就是能在教學中組成師生、生生的“學習共同體”,構建平等對話,合作互助的新型的師生關系。長期以來,由于種種原因,中小學音樂教學中還存在死用教材,重教師講授輕學生主動參與的現象,教師急于按教材完成教學任務,而忽略學生在音樂學習過程中的主體地位,忽略學生在音樂學習過程中情感體驗。新課程強調:“讓學生會學習”,而會學習的前提是學習興趣的培養。音樂老師們若能把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的理念放在首位,就不會在教學中急于求成,就不會因為學生學習基礎差、學習效果不好而大發雷霆,相反就會想辦法解決教學中學生學習的困難,就會想辦法采用多種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去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充分挖掘學生學習的潛力,創造性地進行教學。在器樂教學中,我改變過去單純由教師教的方法,通過組建“跨年級生生共營小組”和“班級生生共營小組”組成生生合作學習共同體,互幫互助,既可以培養優生的綜合能力,增強他們的責任感,又能調動學習有困難學生的學習興趣。因為都是學生,他們之間更加親密,更加輕松,學習效率更高。高年級學生在課外教學中,一方面體驗老師教學辛苦后會更好地配合老師的教學工作,另一方面獲得學習的成就感。低年級學生在學習中,可以自由選擇“老師”,心態放松,學得高興。通過這種生生合作的教學,調動了學生音樂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提高了音樂課堂教學的效率。

二、開放時空,使音樂課內外教學有機結合。

“開放時空”就是課堂教學不再只局限于教室而是拓寬到生活和社會的各個領域,讓學生到大自然中去,到實踐中去學習。教學的時空不能只局限在課堂,因為學生課堂學習的時間是有限的,教師關注學生的范圍也是有限的,特別是器樂教學,很難在課堂內完成教學任務。

將課內的學習延伸到課外,既可以使學生有更充足的學習、理解、消化的時間,又能使學生的學習有更多的選擇性,獲得更多的學習主動機會。當然,學生的課外學習并不是無的放矢,無組織的進行,教師可以通過課內的協調、引導,組織學生組成學習共同體,明確學習任務,提供學習的幫助等。我在教學中,先組織高年級與低年級的互助組同學利用休息時間進行合作學習,掌握基本方法以后,再結合教材中的歌曲進行器樂教學,學生有了課外的基礎,學習樂曲速度比較快,學得輕松,再讓學生進行創造性表演就有了基礎,豐富多彩的教學活動使音樂教學煥發新的活力。課內與課外結合,使音樂教學更生動、更豐富。

三、開放教學方式,促進學生學習能力提高。

開放教學方式,就是使教學形式多元化,師生角色多元化。在“生生合作共營”的活動中,“教師式學生”和“學生式教師”理念得到了最真實的體現。教學方式的改變帶動了學生的學習方式的改變。教師的教學不再局限于教師教,更多的是在師生合作學習共同體中,讓學生自主地學習、自主地探究。在“生生合作共營”學習中,學生學會了與同學相處,學會了與同學溝通。如在學習器樂時,低年級學生常常喊著:“姐姐,你看我這樣對了嗎?”、“姐姐,你聽我吹?!薄敖憬?我不知道5怎樣吹”……,不再有課堂學習的拘謹。

在班級中,學會的同學因為可以當小老師,學習的干勁更足。自己學好,還要教會同學,怎樣說?怎樣教?怎樣組織協調好本組成員?他們煞費苦心,解決不了的找老師,找姐姐,明白了解決辦法就像得到了寶物似的,召集本組同學繼續學習。在合作學習中,學生的組織能力、教學能力、表達能力、交往能力都得到了鍛煉和提高?!叭诵斜赜形規煛?今天你學得好是我的老師,明天我學得好就是你的老師,在這種新型的教學方式和學習方式下,學生的綜合能力得到了全面的提高。

“生生合作共營”方式是本人在音樂教學中的一點嘗試,在嘗試中有艱辛、有汗水,更多的是收獲,收獲著學生成功的喜悅,收獲著教學成功的經驗,愿“生生合作共營”的教學方式讓更多的孩子在音樂的天空中自由翱翔。

猜你喜歡
豎笛器樂課外
小滿課外班
我的“課外老師”
如何提高豎笛教學的質量
“意”在器樂演奏中的作用分析
新媒體視角下的中國民族器樂文化傳播
我們班的小能人
成功的背后
取經之路
大合奏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