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創新職業培訓方式 提高員工創新能力

2009-10-14 06:37張軍峰
人力資源管理·學術版 2009年5期
關鍵詞:科學發展以人為本創新能力

摘要:現代供水企業綜合實力的競爭其核心是“人”的競爭,是員工素質的競爭,其實質是通過職業技能培訓實現高技能人才的脫穎而出。而創新培訓方式,是提高員工創新能力,實現與企業共同發展的重要途經。通過科學發展要求和以人為本的原則,實踐性探索有效的培訓方法,使供水企業員工職業技能培訓取得了較大的突破,為供水企業培養了急需的復合型人才。

關鍵詞:以人為本 科學發展 培訓方式 創新能力

中圖分類號:N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8209(2009)5-0181-02

隨著經濟發展、技術進步和現代企業制度的建立,供水企業從業人員結構也發生了相應的變化。這種變化主要體現在準入機制和學歷結構的變化兩個方面。(1)準入機制的變化,從過去傳統的“子承父業”的接班制、大中專畢業生分配制、雙向選擇制向目前的擇優選擇、競爭上崗制轉變。(2)學歷結構的變化,由于大中專畢業生的準入使從業人員的知識結構出現了高學歷變化的趨勢。

特別是近幾年以來,優秀的、高素質的大中專畢業生、轉業軍人充實到企業,而且原有員工接受繼續教育,使供水企業逐漸形成了從業人員理論水平高速發展的趨勢。與這一變化趨勢相適應,由于多層次知識結構從業人員的存在,所需掌握和使用的各種技能不同,因而必須針對不同層次,各有側重地進行培訓。

為使員工在理論水平提高的同時,切實提高員工技術業務素質,根據供水生產形勢并結合開展“職業化建設和管理創新”活動的要求,“以科學發展為指導、以需求為導向、以員工為中心、以技能為本位”,狠抓“三基”工作,即基礎理論教育、基本知識學習、基本技能訓練;強化“三層”培訓,即管理人員培訓、專業技術人員培訓、操作人員培訓,把員工技術業務素質提升到一個新的水平。打造職業化員工隊伍,在最短的時間內給企業創造效益、提高創新能力,快速達到崗位要求,彌補人力不足,從而推動各項工作有序開展。

1 以人為本 制定科學計劃

培訓的目的是提高員工整體的綜合素質,確保企業快速發展和員工立足崗位創造績效。因此,培訓要以促進人的發展為基點,始終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在注重整體培訓目標的同時,兼顧員工的個性發展,要充分考慮調動員工的積極性,開發員工的潛能,鼓勵員工主動參與、自主學習、自我創新,鼓勵員工深入實際,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為員工創造自由發展的空間。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培訓也需要高瞻遠矚,考慮企業戰略發展的需要,探討供水企業的培訓需求,確定供水企業中長期的培訓重點和培訓目標,結合企業特點,選擇制定詳實的培訓內容和培訓計劃。保證培訓工作的循序漸進、合理有序,促使培訓與供水企業發展相適應,與技能要求接軌,與供水企業文化合拍,員工成長合拍,與員工的職業生涯設計合拍。有效地規避培訓無效或培訓微效等風險,以最小的培訓代價實現最大的培訓效果。

2 創新方法 控制培訓過程

創新需要經驗的積累和不斷的思考,需要與實際生產緊密的結合,供水企業生產經營活動離不開創新。針對創新思路開展員工培訓是始終堅持的原則。在繼承和完善已有培訓工作的基礎上,創新培訓方式,廣泛引入現代培訓手段,是培訓能否取得效果的根本。以往在培訓中受傳統教學思想的影響,一般以單一課堂講授為主,偏向理論較多,聯系生產實際較少,內容枯燥,效果不好。為此,在培訓中要考慮理論聯系實際,由過去單一的講師授課改為現在的“培訓、消化、操作、考核”四位一體的形式進行培訓。

(1)脫產培訓。脫產培訓是指員工離開工作崗位進行培訓。要有計劃將一些有發展潛力的優秀員工送入大中院校進行知識或技能的學習。供水企業也可集中時間組織相關人員進行短期脫產培訓。

(2)互動式培訓。設置培訓主題后,根據員工在不同崗位上的特長,將培訓需求和內容分解到相關人員,各自進行學習。培訓由大家共同參與,每位員工都是老師,各負責主講部分內容,每講完一部分,員工就其授課內容及方式展開集體討論??偨Y長處、改進不足,提高培訓效果。

(3)崗位復訓。部分員工在長時間從事一種崗位的工作以后,往往會漸生惰性,操作由熟練而變得機械、麻木,甚至將規定的程序簡化“吃掉”。因此,對于員工在某一崗位工作一段時間后要進行崗位復訓,以溫故知新。崗位復訓內容就是崗位上的工作案例,緊密結合生產實際,按需施教,根據實際工作中出現的問題和需要,缺什么補什么。

(4)導師帶徒。新進入企業的員工和員工要技能鑒定晉升崗位或崗位輪換,員工缺乏崗位經歷或對崗位所需能力不足時,就要通過在崗經驗豐富員工的言傳身教,使他們快捷獲取實踐經驗和提升能力,以盡快達到崗位要求。

通過多種方式的培訓,讓員工在工作過程中理解掌握,消化吸收。并在每次培訓后,檢查員工的工作改善,對培訓的效果進行考核,使員工的創新能力得到進一步的提升。

3 尊重需求 豐富培訓內容

學習型社會和學習型企業建設,是今后相當長一段時期的重要任務。供水企業實現培訓經?;?仍需要持續的開展,繼續加大培訓硬件設施的投入,加大師資力量的建設,加大培訓組織的健全,加大培訓工作的管理,培育供水企業優秀、獨特的培訓文化,形成完善的培訓管理體系,使培訓工作標準化、程序化、整體化,促進培訓水平的全面提升。只對員工進行培訓而管理人員不培訓,會在知識和理念上與員工產生偏差,無法讓員工信服,出現管理上的隱性沖突;只對管理者進行培訓而員工不培訓,員工對管理者的思路、意圖理解不到位,會導致員工對供水企業的經營理念理解不透徹,任務執行不到位,影響工作的開展。正如“木桶理論”所述,木桶的蓄水量是由最短的木塊決定的,企業的培訓也不應是少數人的培訓,而應是自上而下、助長補短的全員培訓。

培訓工作出色,其效益可能是其投入的數倍甚至更高。要提高培訓的投入產出比,就必須進行認真調查員工的職業能力和企業崗位生產需求,將培訓需求置于對供水企業現狀、市場形勢等大環境的分析之上,確定培訓的重點。針對性地向員工傳遞知識和思路,教授經驗和技能,提高培訓的實效。培訓工作越到位,培訓積累越高,常規培訓的需求越少,而個性化的培訓需求越會凸顯出來。因此,培訓要加大研究力度,善于深度挖掘培訓需求,尋求培訓需求的突破口,開展深度咨詢輔導,滿足員工的個性化要求,將培訓向深度拓展、向細節延伸。

4 注重效果 培養人才隊伍

按照工作崗位的不同,員工分別履行著管理、培訓者、實際操作等職責。根據各自的特點,有針對性地選擇相應的課程。形成對生產管理、技術人員、運行操作人員不同角色,和同一崗位不同技能水平員工全面培養的“梯級平臺”,使每名員工都能在自己的“跑道”上施展才華,成為供水企業所需要的人才。

(1)實施各級管理人員的基礎理論教育。以提高管理人員思想政治素質為目標,大力開展政治理論培訓;以提高管理人員創新工作能力和水平,大力開展經濟知識培訓;開拓他們的視野,建立新的“以文化力增強凝聚力、以執行力促進發展力”的管理理念。根據生產實際中提出“抓細節管理”、“提升執行力”的有關精神,舉辦 “細節決定成敗”培訓班,在培訓管理人員的基礎上,又可舉辦管理人員參加的“如何提升執行力”培訓班。通過培訓加強員工的執行力,激發員工無限的工作熱情。

(2)實施專業技術人員的基本知識學習。①、結合新技術的應用,鼓勵專業技術人員掌握從給水工藝、變配電到生產自控系統各個方面的技術知識,全面提升專業技術人員的綜合業務素質,積極鍛造專業技術人才鏈。②、開展一人進修,大家受益的“連動培訓”,提高自我培訓的效率,擴大新技術、新知識的傳播范圍。③、隨著自控技術在生產過程中的運用,對技術人員維護和管理生產自控系統的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分步驟、分層次、分等級的開展自控系統技術培訓正在有序進行。 ④、加強崗位操作人員的基本技能訓練。在變配電運行工、調度工、維修工等工種中,實施“藍領技能素質提升工程”,使培訓工作與選拔拔尖人才相結合,與提高崗位創新能力相結合,與技能鑒定相結合,切實提高崗位操作人員的技能水平,形成“以點帶線,以線帶面”的培訓格局.

注重效果,是培訓的主干,是培養人才隊伍的根本,管理人員的培訓要突出管理技能與實施能力的提升,要經常進行研討和訓練;生產崗位員工應側重于日常工作標準流程及操作技能培訓。只有實現培訓的全程化,才能促進培訓與員工職業生涯設計的無縫聯接,促進員工的全面發展。

員工培訓是一項系統工程,應樹立“培訓是企業的長效投入,是企業發展的最大后勁,是惠及員工的最大福利”理念。企業要把它作為企業發展的戰略來高度重視,扎實有效搞好員工職業技能培訓,造就高素質的職業化員工隊伍。為提高供水企業核心競爭力,做好人才儲備。營造有利于員工培訓的良好環境,拓展員工創新能力,為企業跨越式發展建立有效的保障。

參考文獻

[1] 張聲雄《如何創建學習型組織》.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作者簡介

張軍峰,工程碩士,高級工程師.鄭州市自來水總公司水技術研究中心主任。

猜你喜歡
科學發展以人為本創新能力
拓展探究實驗 培養創新能力
高中數學課堂教學中創新能力的培養
多措并舉開展“兩學一做”促進揚水事業科學發展
文化自信,登高望遠
杉樹灣村經濟社會發展狀況探討
我國高職院??茖W發展的環境影響因素分析
語文教學應“以人為本”
以人為本理念在幼兒園管理中的應用研究
提升教育智慧,打造高效課堂
初中物理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