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做中學”在會計技能教學中的實踐探究

2009-10-14 06:37唐曉芳
人力資源管理·學術版 2009年5期
關鍵詞:做中學會計專業

唐曉芳

摘要:在會計技能教學中,會計技能層次結構的特點比較適合運用“做中學”探究式教學法。傳統會計專業課程采用理論與實踐分離的教學法?!白鲋袑W”教學法的教學主體是學生,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創設職業情景,安排實訓任務,并負有指導責任,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運用學過的知識技能有效地解決新情景下的問題。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達到自主學習的目的,并使學生的情感、價值觀、團隊合作精神等得到培養和提高。

關鍵詞:做中學 會計專業 技能實訓教學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1 “做中學”在會計技能教學中的嘗試構想

現代美國教育家杜威提出了舉世聞名的“從做中學”的理論。就是讓學生在觀察、提問、設想、動手操作、表達、交流的探究活動中,體驗樂趣,建構知識,獲得探究的能力。我國的教育先驅者陶行知先生說過:“手腦合用,學做為一”。就是說我們的教育教學要讓學生經歷研究過程,主動地去探索、去發現、去創造。美國哈佛教育研究院加德納教授認為,“做中學”可以使學生容易進入情境和保持積極學習狀態,培養創造性思維,獨立探究能力,協作精神,并且通過師生交流、生生交流,實現全方位的情感交流,培養學生自主自信,以及終身學習的本領。

“做中學”是一種先進的現代教育理念。在于“我聽了,我忘了;我看了,我記住了;我做了,我明白了”。這種理念旨在讓所有的學生有機會親歷探索知識、技能的過程,通過自己觀察、提問、設想、動手操作等活動,建構知識技能,獲得初步的知識探究能力?!皩嵱玫闹R只有通過親身體驗才能學到”,它倡導的是一種“動手的探究式學習方法”。

“做中學”對培養具備扎實專業技能的應用型人才,進而推動區域經濟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青浦區中小企業數量占企業總數的比例在95%以上,提供的就業崗位超過總崗位數的3/4,這些企業對中職會計畢業生有著一定的需求量。而在“做中學”教學方式下成長起來的學生具有較強的職業能力,能較快適應新的就業崗位,實現零距離對接。針對我校會計專業學生的實際情況,為提高學生參與教學的積極性和興趣,我嘗試應用“做中學”教學方式。

2 “做中學”教學方法實施的主要步驟:

1、觀察2、討論3、實施

4、驗證5、歸納6、表達

根據這樣的6個步驟,我們可以用圖1更好地表述。

在實際教學中,教師緊緊圍繞一項任務開展觀察、討論、實施、驗證、總結、表達等步驟活動??筛鶕唧w情況省略其中的某個或幾個步驟,也可以把某兩個或幾個步驟并成一個步驟,或重復某一個或幾個步驟,以實際需要為準。當一項任務結束,繼續調整嘗試下一任務。

3“做中學”在會計技能教學實踐中的應用

3.1 創設仿真職業情景

(1)設置會計模擬實訓場景

首先明確主體單位是上海凱歌電子廠(以下簡稱凱歌電子),這是一家生產加工型企業,一般納稅人,增值稅稅率17%,存貨核算采用實際成本法。設置的部門有生產部門、物流部門、財務部門。接著通過掛圖展示凱歌電子的生產經營過程與工藝流程圖示,學生對原材料和產品有了明晰的印象,即以膠料、色母、銅線加工成電子線,學生對企業生產經營業務流程有一個感性認識。最后明確購銷往來單位及不可缺少的開戶行、稅務部門。凱歌電子需要的膠料從上海明盛膠料有限公司購入,電子產品銷往上海光明機電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光明機電),開戶銀行是中國建設銀行青浦支行,稅務部門是青浦第四稅務所。

(2)班級學生分崗位承擔不同的角色

在05會計1班開展,班級人數49人,每組6人(略做調劑),每組人員做適當的分配,學習能力強、有責任心的擔任組長(任財務部門負責人)。三人分擔上海凱歌電子廠生產部門、物流部門、財務部門的工作,三人分擔上海明盛膠料有限公司、上海光明機電有限公司、開戶銀行和稅務部門相關工作。

3.2 職業情景下的操作實務

案例:銷售產品,收到貨款

在已學《會計基礎》中,學生看得最多的是文字描述:

上海凱歌電子廠銷售電子產品給上海光明機電有限公司,銷售款XX,增值稅額XX,收到對方開來的轉賬支票。

學生往往已習得,能順利編制記賬憑證(以會計分錄代替):

借:銀行存款

貸:主營業務收入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如果沒有文字描述,給出經濟業務所涉及到的發票、單據:

(1)增值稅專用發票(第一聯抵扣聯)

(2)增值稅專用發票(第二聯發票聯)

(3)增值稅專用發票(第三聯記賬聯)

(4)銷售產品發貨單

(5)產品出庫單

(6)支票

(7)銀行進賬單

當學生面對這一大疊繁雜的單據,能夠把經濟業務表述清楚,梳理出“一二三”來,完成編制記賬憑證的要求,還真需要些功夫。同樣是“銷售產品,收到貨款”的會計業務,文字表述題是傳統教材的命題形式,與實際工作情景下的問題有很大距離。實際工作中,以各種發票、單據的形式來呈現經濟業務的發生。如果學生能夠把發票及有關單據的傳遞程序梳理清楚,將發票及有關單據在單位或部門間準確“穿行”下來,學生也就了解了經濟業務的概況,如果最終編制出規范的記賬憑證,這種探究的過程不僅幫助學生理清了經濟業務的來龍去脈,建構了專業的知識和技能,而且讓學生獲得了初步的知識探究能力。

承上經濟業務嘗試“做中學”的實踐過程:

首先將籠統的任務“銷售產品,收到貨款”,分割成可以直接操作的子任務:

任務一:從增值稅專用發票入手,以銷售單位作為主體單位,開具發票方是哪一個單位?發票開好以后,如何傳遞?

任務二:銷售產品發貨單、產品出庫單由銷售單位的XX部門填制,如何傳遞?

任務三:支票、銀行進賬單由XX填制,如何傳遞?

任務四:綜合上述內容,編制記賬憑證,注明所附原始憑證是什么?

接著攻克任務一:

第一步:觀察

在任務的指引下,各小組同學積極行動起來,在發票上尋找信息,找到了相同的內容如購貨單位、銷貨單位、貨物及應稅勞務信息,也發現了不同的內容。

第二步:討論

不同的內容也就是至關重要的“三聯”信息:第一聯(抵扣聯)——購貨方扣稅憑證;第二聯(發票聯)——購貨方記賬憑證;第三聯(記賬聯)——銷貨方記賬憑證。大家討論起來,發票誰來開?開好以后如何傳遞?

第三步:實施

學生討論以后,尋找關鍵字,互相補充,嘗試實施。學生進行了角色的定位及工作分擔來完成任務,銷售單位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增值稅專用發票的第一聯(抵扣聯)、第二聯(發票聯)傳遞給購貨單位,銷貨單位將根據增值稅專用發票的第三聯(記賬聯)編制記賬憑證。

第四步:驗證

大家根據超市購物取得發票的經驗,進行合理推斷來驗證做法應該是準確的。

第五步:總結

通過學生的討論、推斷、釋疑,及過程中教師不可或缺的指點,梳理出增值稅專用發票開具及傳遞的過程。

第六步:表達

可以用口頭來表達,或者用下述圖2來進行表達。

完成了上述任務,學生不禁有了疑問:編制的記賬憑證哪一類憑證,收款還是轉賬憑證?貨物從銷售單位的倉庫發出去了嗎?因而,我們接著攻克任務二。

任務二:有了上述經驗,學生繼續可以運用其中的全部或幾個步驟,在發票上尋找信息,動作更快了,也更自信了。產品出庫單由銷售單位的倉庫部門填制;銷售產品發貨單由銷售單位的銷售部門填制;發貨單對應出庫單;傳遞給財務部門,財務部門據以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

完成了任務二,同理完成任務三及任務四。最后財務中心的同學根據原始憑證編制了一張收款憑證和一張轉賬憑證。

一張收款憑證(附會計分錄):銷售收款

借:銀行存款

貸:主營業務收入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附原始憑證:增值稅專用發票、銀行進賬通知)

一張轉賬憑證(附會計分錄):結轉銷售成本

借:主營業務成本

貸:庫存商品

(附原始憑證:發貨單、出庫單)

任務進展到此,學生通過親身體驗學到了實用的知識,切實了解了經濟業務。在同學的輪崗中多次呈現同一程序,但每一個學生都有了不同角色的體驗,在實際操作中學習,在實際情景中親歷了經濟業務的流程,獲得了有關的經驗,內化了知識和技能,更獲得探究解決問題的方法,這不僅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也符合行業實際需求。

4“做中學”教學法的階段性總結與思考

4.1 學生學習成績比較顯示有一定的成效

在會計專業學科的教學過程中,除了銷售收款外,在購料付款,繳納稅款,貸款等諸多業務中,開展“做中學”方式實施教學。實踐表明,這種教學方式為專業課教育帶來一個全新的變化,為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成長為具有良好專業素養打下了必要的基礎。

如表1所示,在平行的兩個班級中,在《會計基礎》學科中使用傳統教學法時,05對比班的均分略高于05試驗班,而在后續技能課程《會計憑證制作》中05實驗班使用了“做中學”教學法后,相比而言,進步更快。有一部分學生在運用了這種方法以后,欲罷不能,看見老師就說這種學習方法很有意思,很想在以后的會計專業課程中繼續使用。

4.2“做中學”教學方式對教師素質提出了較高的要求

教師要轉變教育教學觀念,教師不再是“知識的傳授者”,教師角色出現了多樣化,即學生學習的支持者,學生學習的引導者,學生學習探究的陪伴者,教學方略的實施者。教師的管理水平也將面臨極大的挑戰?!白鲋袑W”的課堂是開放式的,學生大膽討論,動手嘗試,課堂處于活躍之中。這樣的課堂氛圍當然是積極的,但卻隱含著場面失控或者照顧不周的風險。如果出現這種情況,無法實現探究的過程,也無法達到“做中學”的目的。如何有效地控制局面,使之活而不亂,動而不偏,就取決于教師課堂管理的藝術。但我校財會教研組的多位教師勇于實踐,在嘗試使用。

4.3 評價方式也將發生深刻的變化

在實施過程中,要盡力改變“以教師為中心”的評價方式,向“以學生為中心”的評價方式過渡,增強學生的主體參與性,幫助學生有意識、有興趣、有責任地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使學生能夠表達自己的不同見解,體驗成功的喜悅。這種評價方式,對激發學生學習潛能,促進學生全方位的發展,促進形成良好的學習氛圍大有裨益。

5 存在的問題及應對策略

應該說,在“做中學”的過程中,老師和學生都得到了鍛煉,“做中學”給教學帶來了很多的驚喜和收獲。開創職業教育新局面,“做中學”無疑是一條有效的途徑。但也有學生向老師反映這種方法角色的變化還不習慣,難以適應。也就是說,教師要把這件工作做好,使之制度化開展,還有很多事情要做:

5.1 加快專業建設、課程改革的步伐

重新整合《會計基礎》、《財務會計》及《會計模擬》等會計核心課程,通過單項實驗分別介紹企業財務科各職能崗位的實際操作所需的新知識、新技能和新方法,形成做中學、學中做的情景,形成“做學一體”的新教學模式。

5.2 改善實驗、實訓條件

建立仿真模擬實訓室,營造模擬實訓環境,讓學生進入實訓室就如同進入企業財務室;配備模擬實訓資料,包括模擬憑證、票據、各類賬簿和會計報表、模擬企業印章和銀行會計印章、點鈔券、點鈔機等。設立適當工位數的會計仿真實訓室,讓學生體驗不同會計崗位的工作實踐,保證每一位同學能親自動手分角色承擔,反復操作,鞏固和運用所學知識,提高操作技能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及水平。該實訓實既可用于會計手工實訓,也可用于會計電算化實訓和專用財務軟件實訓。

5.3 加強學校與企業的聯合,建立校外實訓基地

與企業掛鉤實習,采取一線會計師授課模式,將企業真實的工作環境搬進課堂,縮短與生產實際的距離,通過與企業之間的緊密合作,形成為一種相互依存、相互促進、優勢互補的校、企關系,促使學生能很快適應行業的崗位。

猜你喜歡
做中學會計專業
高職會計專業經濟法課程思政教學實踐探索
會計專業課程與思政教學的融合方式研究
基于OBE理念的大數據與會計專業人才培養路徑優化策略
會計技能大賽對職業院校會計專業教學改革的促進作用分析
會計專業職業素質養成教育模式探索
技?!绊椖拷虒W法”的討論
“做中學”教育思想的核心理念分析
關于幼師立體幾何教學與幼兒園教育銜接的教學案例
遵循“做中學”理念,提高學生的地理實踐力
“做中學”和“做中教”中的“學”“思”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