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城市女性勞動力就業的思想狀況及對策研究

2009-11-02 07:21張葆珺朱玲琳翟一博
法制與社會 2009年27期
關鍵詞:思想狀況就業

張葆珺 朱玲琳 翟一博

摘要本文通過問卷調查,總結了目前城市女性就業與再就業面臨的現實狀況,并且對由于這些現實壓力所產生的思想特征進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了化解城市女性就業中思想壓力的相應對策。

關鍵詞城市女性 就業 思想狀況

中圖分類號:C91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9-0592(2009)09-210-03

改革開放以來,社會結構的深刻變革對女性就業產生了巨大的沖擊和影響,女性就業領域和層次都有所擴大,但同時也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尷尬和困境,尤其是在當前全球金融危機的沖擊下,我國面臨嚴峻的就業形勢,相對于男性而言,女性在就業中面臨的壓力相對較大。本課題組對武漢市城市女性勞動力就業狀況進行了調研,在調研中,我們感到,城市女性因失業、再就業的壓力所引發的各種思想困惑越來越凸現,她們所表現出來的思想特征,不僅影響著女性的擇業、就業、從業的整個過程,而且對社會的影響越來越大,女性就業與再就業問題已經成為關系到和諧社會、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改善及家庭穩定的重大問題。

一、目前城市女性就業與再就業面臨的現實狀況

婦女與男子同是社會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創造者,具有同等參與經濟的權利和地位。近年來,婦女的就業領域和層次都有所擴大,但在經濟轉軌社會變革過程中也受到舊傳統的影響和沖擊。統計資料表明,2006年,武漢市全市全社會從業人員人數為429.6萬人,其中女性為189.7萬人,占44.16%。公有制經濟各類專業技術人員數為14.38萬人,其中女性為7.34萬人,占比51%。女性就業比重在衛生業、教育業、批發和零售業和社會服務業等占比較高,在這些部門里充分顯示了女性特殊的競爭實力。個體工商戶中女性人數也比上年增長17.1%。但從總體來看,全市城鎮登記失業人員為11.17萬人,其中女性為5.67萬人,占比50.76%。為了有效地分析武漢市女性就業中的思想困惑,本課題組對中心城區的部分家庭中的下崗失業女性就業與再就業狀況進行了問卷調查,共發出調查問卷600份,有效回收率507份,達90.7%。在507份有效問卷中男性共有128人,女性共有379人。調查表明,下崗失業女性主要有以下幾個特點:

(一)“3045”后女性占多數

“3045”后女性再就業難也是整個國家當前再就業工作的突出矛盾。與其他年齡段的下崗失業人員相比,她們受教育程度低,再就業能力弱,家庭負擔重。形象地講,她們的特點是“上有老,下有小,退休尚早,再就業已老”。她們面臨的困難在于目前用人單位很少招用“3045”后的女性,而自謀職業和自主創業,她們的自身能力又很難適應,所以失業周期往往持續很長時間。這一矛盾對于下崗失業女性來說尤為突出,武漢市再就業女性大多集中在31—45歲年齡段,所占比例超過75%。男性與女性相比,再就業女性相對年輕化,這個年齡段女性為75.4%,男性為72.6%。

(二)文化程度偏低

城市女性再就業的受教育程度總體要低,特別是從事社區家政及其它公共服務性的勞動崗位者初中以下占了69.8%。據調查數據顯示,在具有高中和中專文化程度的下崗、失業人員中,男性高于女性,分別為66.5%和58.4%,大專以上文化程度的下崗、失業人員中,男性與女性比例分別為13.8%和10.6%,而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下崗、失業人員中則是女性大大高于男性,其比例分別為30.3%和20.3%。

(三)收入分配上,再就業女性變換崗位的次數較多,但收入下降

數據顯示,下崗、失業女性下崗前的月收入在400—500元和500—1000元的分別占32.4%和32.7%,而在社區再就業后月收入在400—500元者卻占了85.2%。因為再就業的收入報酬減少、工作地離家較遠及在就業競爭方面相對處于弱勢等原因,使得其變換工作崗位的占到69%,這既說明再就業女性從事的崗位具有相當不穩定性,又說明經歷了市場經濟的洗禮,許多女性已習慣參入激烈的市場競爭。

(四)就業形式單一

就業形式上,在下崗女性中,下崗前有多分布在制造業和商貿行業中,所從事的工作大多屬簡單重復性勞動,大部分不具有專業技術職稱。再就業女性基本是從事個體等自我創業和在社區從業,這些人中84.3%都是從國有和集體企業下崗。伴隨國企改革的深入,企業對用工者的知識、技能要求提高,而年齡則要求偏低,下崗女職工基本不可能再回到原來的工作崗位,更多的是依靠社區和職業介紹中心來實現自己再就業的愿望,由此社區日益成為安置女性就業和再就業的主要渠道之一。下崗失業前全日制就業達79.4%,再就業這種形式只有6.2%,而短期臨時工占了25.5%,自我創業占了45.1%。同時女性再就業范圍主要在家政護理服務占39%,社區服務管理占24.8%,從事社區公共服務性勞動及其它崗位占21.5%。

(五)就業途徑單一

在就業途徑上,女性再就業的途徑主要依靠政府組織有關部門介紹和自謀職業,大約比男性多21.3%,而通過應聘、親戚朋友介紹及自己創業來實現就業的男性與女性的比例為68.2%和57.5%,以個人努力為主的就業途徑上男性高于女性。

(六)就業穩定度不高

就業穩定度上,再就業女性對目前所擁有的工作(相對較穩定且工資相當)大都存在著憂慮感,她們最擔心的是“工作不固定,只是臨時性的,說不定哪天又會失業”,調查發現有此想法的占了84.3%,比男性多了5.9%;其次是“用人單位為自己未辦理保險”害怕工作沒有保證的占了40.1%;三是“工資待遇低,未簽訂勞動合同”,而擔心失去工作的占了58.4%。

(七)尋找再就業的條件上,就業與再就業女性求學與提高技能的欲望在增強

根據調查顯示出45.2%的下崗、失業女性普遍認為,在激烈的市場競爭面前,學歷和一門技術特長是就業與再就業的重要條件,57.1%的下崗、失業女性急切的渴望通過各類職業培訓升華自身的綜合素質以適應就業崗位的素質要求。除此之外,女性還覺得年齡和相貌也是求職的重要砝碼,比例達到44.8%,包括婚姻、性格等因素在內的苛刻要求給女性就業都帶來更多的困難。

二、目前城市女性就業與再就業的壓力中的思想特征

據調查統計,由于男性與女性在文化程度、技術能力、社會活動范圍、職業威望等方面存在差別,男性較女性在競爭中的條件較為優越,于是在同等競爭面前,男性就會獲得比女性更多的機會,使女性被淘汰的可能性增大,女性的確感到前所未有的困惑和壓力。具體來說,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傳統觀念導致女性在就業中產生較低的職業期望

從城市女性自身角度看,千百年來積淀下來的弱點,加上受傳統男尊女卑、男主女從觀念等觀念的影響,女性產生自覺從屬于男性,產生男強女弱的社會觀念,而大眾傳媒也有意無意的將女性和家務勞動、廚房、照料老人孩子等聯系在一起,這樣就強化了公眾心目中的女性角色定位。即便是在現代社會中,人們對男女兩性也普遍持有不同的職業期望,男性被認為將有更高的工作績效,女性在職業聲望上不如男性。這樣,女性自身也產生了依附、自卑、狹隘、守舊、心理脆弱等心理弊端,成為她們自身發展的障礙。同時,勞動力市場上的性別歧視,也使得女性就業在現實中社會中仍處于劣勢,就業的障礙往往多于男性,這甚至對于有著較高文化程度的女性也不例外。一些用人單位隨意提高女性就業標準,在同等條件下,男性會獲得比女性更多的機會,使女性被淘汰的可能性增大。這無形中使得女性就業中的自卑和失落的心態更為嚴重,形成了一種惡性循環。

(二)傳統就業觀念導致女性對職業選擇的畸型化思維

在計劃經濟條件下,一些傳統的就業觀已深深地烙在人們的思想記憶里,對女性來說,機關單位是最鐵的、最穩定的、最有保障,舒適的辦公室的工作以及國有企業、外資企業以及金融行業里做個白領、金領才是最體面的,穩定的技術操作工作應該作為擇業的首選。而社會發展過程中急需人才的第三產業一旦沾上“服務”二字,就被視為低人一等或者不屑一顧的工作,這樣,她們的擇業觀就常常表現出與社會發展需要的不一致性。她們難以擺脫的主體特征,不可避免地影響她們的思維理念,導致她們在就業過程中似乎非常小心,不愿去努力爭取。其實這恰恰反過來限制了自身的機會與發展,生存空間越來越窄,害怕競爭,畏懼挑戰,排斥服務性行業。統計表明,城市女性的就業眼光57.5%盯在了國家機關,42.6%放在了金融、保險業,48.2%投在教育、文化等事業單位上,社會服務行業僅僅排在第九位。

(三)傳統觀念導致女性扮演就業與家庭的雙重角色

現代女性在單位和家庭中扮演著雙重角色,承擔著家庭和單位的雙重責任。而女性面臨著生產、哺乳等現實問題。而對企業來說,企業存在的最重要的目的是追求利潤最大化的。由于女性的生理和婚姻因素,以及生育保險費用和女工勞動保護費用等,使得女性勞動力的“性價比”低于男性勞動力,從而成為限制女性就業的一個瓶頸。而在一些“三資”、個體、私營企業中,有些企業為了降低用工成本,將女工勞動保護和婦女保健等開支一減再減壓到最低,對國家制定的女工勞動保護、女工禁忌勞動范圍等缺少了解或根本就無視其存在。有些單位實行起“內退”,比正常退休年齡提前5-10年,一般女性45歲左右,正值創造成果最佳期,卻失業下崗,女性職工的保障蕩然無存。

另外,部分女性在年輕時上進心、事業心較強,結婚生育之后,隨著家務負擔的加重,對工作成就和自身事業上的發展關注程度減弱,投入精力亦相對減少。自身工作價值取向由以事業與經濟綜合動因為主轉為以經濟動因為主。這種從表面上看似乎迫不得已,被視為"很正常",往往還受到人們稱贊的女性心理取向,實際上在很大程度上阻礙了女性事業上的發展和成功欲望,養成了得過且過的心理,也成為用人單位不愿錄用女性的口實。同時,這種依賴或弱勢的趨向也成為女性就業的嚴重障礙。

三、化解城市女性就業中思想壓力的思考

隨著改革進入深水區,人們的觀念形態、價值取向、思維方式、評判標準也在發生著深刻變化。這些將給思想政治工作也帶來了新的問題及困難。在這種情況下,原來很多排解矛盾、困惑思想的內容和方法不再適應甚至失效,我們必須根據這種變化不斷調整我們的化解內容、工作機制和工作方法,根據在這種變化中她們產生的新的利益需求來校正我們工作的針對性和工作重點。

(一)依據女性的自身特征,提高她們的自我調適能力

就業競爭的異常激烈,社會生活節奏的變化,新的社會問題和新的社會矛盾涌現,都將加大女性的思想負荷,造成思想矛盾,心理失衡,心理變態,心理困惑等。對此,化解的思想教育不僅僅只是思想問題,還是社會問題。所以,我們一是要善于從實踐的角度,從人或女性的具體行為活動中掌握她們的思想行為傾向,從而采取有效的排解措施。二是要在實踐中啟迪她們的思想覺悟,打開她們心結的枷鎖,通過大量的現實,加深對目前社會的理解,使模糊認識變得清晰,過激思想得到矯正,健康心理得到鞏固,克服各種消極心理和行為偏差,實現社會規范行內心信念和行為習慣轉化。三是要改變以往的思想疏通方法,從傳統的單向灌輸轉變到雙向交流上來,從顯性教育向隱性顯性結合轉變。

(二)依據女性的地位特征,保護她們的勞動需求

政府應通過各種渠道在對待女性就業與再就業問題上,把她們置于主體地位,高度的關注她們的合理需求,以法律的形式堅決遏制女性在工作職場中受到權益侵害、隨意(下轉第218頁)(上接第211頁)解雇、低工資使用和隨意剝奪她們的“生育權”、“哺乳權”,讓她們的需求得到重視,讓她們的聲音能夠被社會傾聽,讓她們的心理積淀得到排解,束縛的身心得到放飛,扭曲的認識得到矯正。同時,要改變女性再就業獲得的社會援助僅限于婦聯、工會等,要使全社會形成對女性的就業和再就業的尊嚴需求,對她們的正當個人意愿、個人選擇給予足夠的肯定,要使每位女性發現自己能夠在新的時代列車上找到自己的位置,徹底的消除傳統就業工程模式強加給她們的印記與陰影。同時,還應發揮政府監督管理部門、各級工會、婦女組織在婦女勞動保護中的作用。

(三)打破女性傳統的就業思想,重塑她們的擇業價值觀念

當代城市女性對工作價值的認識有著鮮明的時代特征和群體特征,在職業價值取向有著非常多元的、個人化的理解。也就是說,女性普遍較看重的是職業與社會地位的相稱,勞動雖光榮,但如果這個勞動、這份工作不但不能提高其社會地位,相反有可能降低她的社會地位,那么這個勞動就不是一份有工作價值的職業,而只能是一份可以賺錢的“活”。從機關事業、國企下崗的城市職業女性一直有著工作編制上的優越感和職業自豪感,常常沉溺于較強的職業價值自我認定中,于是她們在某些職業的大門外徘徊,不輕易跨進門檻,因而,形成了下崗女性既有著強烈的再就業要求,又在擇業上有所顧忌,而盯著社會地位的現狀。這就要求我們對她們灌輸新的理念,即:任何職業都是一種生產領域,任何職業都需要綜合素質與能力,需要高知識、高水平、高技能;需要塑造新的擇業觀、義利觀、榮辱觀、苦樂觀、幸福觀。我們要抓住價值觀這個根本,引導女性樹立積極的、奮發向上的擇業價值觀,同時引導她們正確認識、處理、解決這種價值觀與市場經濟的等價交換原則、求利原則的關系,建構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相適應的價值觀。

(四)政府提供各種機會,開通女性就業方便渠道

教育、醫療、社會保障等職業的巨大發展潛力,多數的城市女性一無所知或知者甚少,她們在就業再就業方面總想依賴政府的行政調節,依賴原有單位的組織解決,她們所能得到的信息,大都是從親朋好友、勞動力市場提供的一些傳統的商業、服務業的簡單工作。因此市委市政府要采取有效措施,盡可能提高女性獲得就業與再就業的機會,特別是對那些為女性從事經濟活動及創業提供資源服務支撐,將女性列為服務對象的機構提供政府支持,以鼓勵她們在就業市場上獲取更多的就業機遇,打開更大的就業市場,使廣大女性在求職的道路中輕裝上陣,以愉悅的心態面對自己所從事的職業,以放松的心情面對競爭的壓力。

總而言之,女性就業與再就業受到沖擊所帶來的一些偏激心態,必然對城市女性生存與發展產生消極影響,我們通過對這些消極影響的把握,更好地激發她們的積極性,提升她們自身素質,從而開辟一個女性生存發展的無限廣闊的自由天地,以昭示其獨特的女性魅力。

參考文獻:

[1]馮俐.淺談女性就業面臨的問題及對策.當代經理人.2006(21).

[2]張軼慧.女性非正規就業的心理因素及干預研究.重慶科技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9).

[3]李愛蓮.女性勞動力就業:特征、問題與措施.理論探索.2008(1).

[4]鄧傳軍,劉家悅,李軒.基于ARIMA模型的武漢市就業狀況預測.當代經濟.2007(10).

[5]徐倩,鄒易,楊威.職業女性就業邊緣化分析.財經界.2007(11).

猜你喜歡
思想狀況就業
去產能背景下國有煤炭企業青年職工思想狀況分析及對策
去產能背景下國有煤炭企業青年職工思想狀況分析及對策
江口電廠職工思想狀況和利益訴求的分析與思考
基層黨員干部思想狀況問題與對策研究
淺議民辦本科院校大學生就業工作
高職計算機信息管理專業畢業生就業問題的對策研究
技工院校以就業為導向市場營銷專業人才培養的思考
淺談高校輔導員的就業指導力
內蒙古自治區高校畢業生就業指導服務體系建設及對策研究
當代大學生思想狀況調查與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