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歐洲聯盟軍事外交及其睦鄰政策初探

2009-11-02 07:21勾煥蕾
法制與社會 2009年27期
關鍵詞:歐洲聯盟一體化

楊 蕾 勾煥蕾

摘要歐洲聯盟的軍事外交政策一直是人們關注的焦點。文章從歐盟的發展歷程、獨立防務建設和睦鄰政策,尤其是歐盟與美國和北約的關系三個方面介紹和探討了歐盟安全與防御政策的由來和現狀。文章指出,歐盟的軍事外交政策受到其政治與外交一體化進程的影響。歐盟在強調建立“歐洲人的歐洲”的同時也十分注重同北約和其他相關國家和國際組織在軍事與安全領域的協調與合作。

關鍵詞歐洲聯盟 軍事外交 一體化 獨立防務建設 睦鄰政策

中圖分類號:D8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9-0592(2009)09-365-02

歐洲聯盟,簡稱歐盟,是由歐洲共同體發展而來的,是一個集政治實體和經濟實體于一身、在世界上具有重要影響的區域一體化組織。1991年12月,歐洲共同體馬斯特里赫特首腦會議通過《歐洲聯盟條約》,通稱《馬斯特里赫特條約》,該條約于1993年11月1日正式生效,歐盟由此正式誕生,其宗旨是“通過建立無內部邊界的空間,加強經濟、社會的協調發展和建立最終實行統一貨幣的經濟貨幣聯盟,促進成員國經濟和社會的均衡發展”,“通過實行共同外交和安全政策,在國際舞臺上弘揚聯盟的個性”。

一、歐盟發展歷程及其軍事外交政策與政治外交一體化的關系

近代歐洲史上,有些政治界和歷史學家面對歐洲長期處于硝煙彌漫、相互殘殺的戰亂情景,主張消滅國家界限,建立一個統一的歐洲聯邦?!耙粦稹贝龠M了歐洲統一運動的發展,導致了20世紀20年代以建立“歐洲合眾國”為宗旨的“泛歐運動”的產生,以及20世紀30年代主張建立“歐洲聯盟”的白里安計劃的提出?!岸稹彼纬傻膰H關系新格局給予歐洲統一運動以更有力的推動。1946年9月,英國首相丘吉爾曾提議建立 “歐洲合眾國”。1950年5月9日,法國外長羅伯特·舒曼提出歐洲煤鋼共同體計劃(即舒曼計劃),旨在約束德國。1951年4月18日,法、意、聯邦德國、荷、比、盧六國簽訂了為期50年的《關于建立歐洲煤鋼共同體的條約》。1955年6月1日,參加歐洲煤鋼共同體的六國外長在意大利墨西拿舉行會議,建議將煤鋼共同體的原則推廣到其他經濟領域,并建立共同市場。1957年3月25日,6國外長在羅馬簽訂了建立歐洲經濟共同體與歐洲原子能共同體的兩個條約,即《羅馬條約》,于1958年1月1日生效。1965年4月8日,6國簽訂了《布魯塞爾條約》,決定將歐洲煤鋼共同體、歐洲原子能共同體和歐洲經濟共同體統一起來,統稱歐洲共同體。條約于1967年7月1日生效 。歐共體總部設在比利時布魯塞爾。1991年12月11日,歐共體馬斯特里赫特首腦會議通過了建立“歐洲經濟貨幣聯盟”和“歐洲政治聯盟”的《歐洲聯盟條約》。1992年2月1日,各國外長正式簽署《歐洲聯盟條約》。經歐共體各成員國批準,該條約于1993 年11月1日正式生效,歐共體開始向歐洲聯盟過渡。1993年11月1日《歐洲聯盟條約》正式生效,歐共體更名為歐盟。這標志著歐共體從經濟實體向經濟政治實體過渡。1995年,奧地利、瑞典和芬蘭加入,使歐盟成員國擴大到15個。歐盟成立后,經濟快速發展,1995年至2000年間經濟增速達3%,人均國內生產總值由1997年的1.9萬美元上升到1999年的2.06萬美元。歐盟的經濟總量從1993年的約6.7萬億美元增長到2002年的近10萬億美元。

2002年11月18日,歐盟15國外長會議決定邀請塞浦路斯、匈牙利、捷克、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馬耳他、波蘭、斯洛伐克和斯洛文尼亞10個中東歐國家入盟。2003年4月16日,在希臘首都雅典舉行的歐盟首腦會議上,上述10國正式簽署入盟協議。2004年5月1日,這10個國家正式成為歐盟的成員國。這是歐盟歷史上的第五次擴大,也是規模最大的一次擴大。

隨著2007年1月羅馬尼亞和保加利亞兩國的加入,經歷了6次擴大的歐盟成為一個涵蓋27個國家總人口近5億的當今世界上經濟實力最強、一體化程度最高的國家聯合體,其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不斷增強,在歐洲乃至世界的戰略地位不斷提高,成為世界多極化格局中的又一個中心。

1993年11月1日《歐洲聯盟條約》生效后,政治合作制度被納入歐洲政治聯盟活動范圍。1990年4月,法國總統密特朗和聯邦德國總理科爾聯合倡議于當年底召開關于政治聯盟問題的政府間會議。同年10月,歐共體羅馬特別首腦會議進一步明確了政治聯盟的基本方向。同年12月,歐共體有關建立政治聯盟問題的政府間會議開始舉行。經過1年的談判,12國在1991年12月召開的馬斯特里赫特首腦會議上通過了政治聯盟條約。其主要內容是12國將實行共同的外交和安全政策,并將最終實行共同的防務政策。也就是說,歐盟軍事外交受到其政治與外交一體化進程的影響。

二、歐盟的獨立防務建設

1999年,包括英、法、德、意等國在內的大多數歐盟國家都參與了科索沃戰爭,但戰爭中80%以上的任務由美軍承擔,科索沃戰爭顯示出美歐之間巨大的軍事差距,也促使歐盟各國在1999年6月召開的科隆首腦會議上,通過了《加強歐洲安全和防務政策的聲明》,指出歐盟必須“擁有自主行動的能力,并得到可信的軍事力量、使用這種力量的決策手段和軍事準備的支持,以便能在不損害北約行動的情況下對國際危機作出反應”。

1999年12月,歐盟赫爾辛基首腦會議宣布在2003年底以前組建一支6萬人的“歐洲快速反應部隊”,這支部隊應在接到任務后60天內部署到位,具備進入像科索沃那樣的熱點地區的能力,并能在不損害北約效率的情況下借用北約資產維持至少一年的軍事行動。該決定標志著醞釀已久的歐盟獨立防務計劃正式啟動,“這支計劃6萬人的軍隊與歐元和歐盟的旗幟一樣是歐洲獨立身份的象征”。

2003年4月,比利時、法國、德國和盧森堡領導人在布魯塞爾舉行首腦會議,決定成立歐洲安全防務聯盟,盡快提高歐盟的安全防務能力。歐盟負責共同外交與安全政策的高級代表索拉納表示,歐盟應明確它所面臨的挑戰和威脅,各國為歐盟行動提供的軍隊應從傳統標準向可部署性、靈活性、持續行動能力方向轉變。

2003年12月,歐盟通過了題為《更美好世界中的歐洲安全》的戰略文件,指出歐盟面臨著來自恐怖主義、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擴散、地區沖突、失敗國家和有組織犯罪等新威脅,提出歐盟新的戰略目標是積極應對各種威脅。文件要求歐盟政策應該“更加積極”、“更有能力”、“更為一致”。文件宣稱歐盟的所有努力在于“促成一個有效的多邊體系,迎來一個更加公正、安全和統一的世界”。

2004年7月,歐盟理事會正式決定建立“歐盟防務局”(European Defense Agency),該局的主要任務是“發展危機管理領域的防務能力;促進和加強歐洲軍備合作;加強歐洲防務工業和技術基礎;建設競爭性的防務設備市場;配合共同體的研究活動,促進旨在取得未來防務和安全能力的先進戰略技術的研究,從而加強歐盟在這一領域的工業潛力”。歐盟防務局的決策機構由參與國的國防部長及其代表組成,每年至少舉行兩次國防部長會議。

在建立獨立防務的過程中,歐盟也面臨著巨大的挑戰。一方面,歐盟內部成員之間在歐洲安全和防務的政策和理念上存在分歧,增加了形成共同防務政策的難度,如愛爾蘭、芬蘭、瑞典、奧地利等中小國家對參加集體防務建設持相對冷淡態度,而作為北約成員國的土耳其、挪威、冰島、匈牙利、波蘭、捷克等因不是歐盟成員國而被排除在歐盟獨立防務的建設過程之外。因此,“歐盟如果想要跨越關稅大同盟的層次,就必須在包括防務在內的所有領域進一步協調政策。

另一方面,美國在歐盟建設獨立防務問題上所持立場相互矛盾,即既希望歐盟國家分擔安全防務上的壓力,又擔心歐盟的獨立防務建設將使歐洲在北約之外形成一個新的力量中心,從而最終可能在軍事上把美國排斥在歐洲之外。

此外,俄羅斯的疑慮也是制約歐盟獨立防務建設的一個重要因素,俄羅斯認為歐盟國家的獨立防務建設有助于制約美國對歐洲的控制,推動世界格局的多極化。但同時俄羅斯又對歐盟將其排除在歐洲安全框架之外表示擔憂。因此,歐盟不得不考慮俄羅斯的相關利益與關切,歐俄在安全上必須合作。

三、歐盟與北約的關系及其睦鄰政策

北約是維系跨大西洋聯盟關系的主要機制之一,“若沒有跨大西洋的緊密關系,美國在歐亞大陸的首要地位也就會很快不復存在。那樣,美國對大西洋的控制以及它使自己的影響達到歐亞大陸縱深地帶的能力將受到嚴重限制”。

美國一直企圖通過北約對歐盟進行政治和軍事控制,而歐盟在政治上一直力求擺脫美國和北約的控制,主張從維護西歐集團的利益出發,在重大問題上采取獨立自主的聯合行動。歐盟表示“不愿成為大西洋一邊的殖民地”,要建設“歐洲人的歐洲”。 2006年11月,北約秘書長夏侯雅伯告誡歐盟應加強與北約的合作與協調,不要與北約在安全領域競爭。

由上述可知,雖然歐盟與美國和北約在多個領域有著矛盾和分歧,但雙方在政治、經濟和防務上的聯系仍然十分密切,有著相互依存的一面,許多歐盟國家人仍然依賴美國的核保護傘,同時美國和北約在許多國際事務上也需要歐盟國家的支持與合作。因此,從全球政治格局的發展來看,歐美協調合作關系仍然占據主導地位。

2007年9月,歐盟國防部長會議在葡萄牙召開,27個成員國的國防部長一致表示有必要深化歐盟與北約的協作關系。會議著重討論了科索沃和阿富汗問題,重申歐盟在科索沃問題上保持“團結一致”的重要性。會議還討論了蘇丹達爾富爾問題,加強與非洲國家尤其是地中海南岸非洲國家的合作則是本次會議的另一主要議題。

除此之外,歐盟還于世界許多國家和地區保持著良好的合作關系。2007年9月3日,為期兩天的首屆歐洲睦鄰政策大會在布魯塞爾歐盟總部開幕,來自歐盟27個成員國以及16個睦鄰政策框架內國家的代表出席會議。歐盟委員會主席巴羅佐在會上說,歐盟十分重視睦鄰政策,這對歐盟促進區域內合作、實現互惠互利至關重要。

2008年2月,歐盟和黑海地區國家外長在烏克蘭首都基輔舉行會議,討論加強地區合作等問題。會議著重討論了建設總長度為7100公里的環黑海高速公路和黑海港口客運等項目,以及加強黑海地區和歐盟國家之間相互合作的機制問題。這是歐盟第一次與黑海地區國家舉行類似的聯合會議。

2008年6月,歐盟理事會發表聲明,為了努力促進政治對話,歐洲聯盟正式取消了對古巴的制裁,這一行動意味著歐盟能夠全面與古巴進行政治對話。

歐盟睦鄰政策的目標就是與鄰國分享歐盟不斷擴大的益處,與所有相關國家一起加強穩定、安全和福利。這個政策力求避免在擴大的歐盟與其鄰國之間出現新的界線,試圖為這些鄰國提供機會,使它們通過政治、安全、經濟以及文化等方面的合作更廣泛地參與歐盟的活動。2003年12月制定的歐洲安全戰略目標之一就是在歐盟周邊建立安全環境,歐盟睦鄰政策的推出有助于實現這個目標。歐盟外交和安全事務高級代索拉納指出,歐盟睦鄰政策對歐盟至關重要。歐洲的富饒、穩定與歐盟周邊地區有著緊密的聯系,比如歐亞地區、地中海南岸及中東地區。歐盟的軍事外交也緊緊圍繞著這個目標,不斷提高歐盟在國際社會中的影響力,通過各種途徑積極發展同世界許多國家和地區的友好合作關系,為歐盟睦鄰政策的有效實施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注釋:

http://baike.baidu.com/view/1111513.htm.

Richard Norton-Taylor, “Patten Urges EU Defence Links”, Guardian, August 17.1999.

European Council Declaration on Strengthening the Common European Policy on Security and Defence, Cologne, June 3-4.1999.

《泰晤士報》2001年4月12日.

“A Secure Europe in a Better World: European Security Strategy”,Brussels,12 December 2003.

Council Joint Action 2004/551/CFSP of 12 July 2 004 on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European Defence Agency. L 245/17.Official Journal of the European Union, July 17.2004.

英國《每日郵報》2008年6月報道,法國將從7月1日起擔任為期半年的歐盟輪值主席國,在此期間法國總統薩科齊將會就歐洲防務政策提出建議,包括建立一個新的歐盟軍事總部和更多的歐洲快速反應部隊,設立共同運輸機隊、軍事衛星、國防學院,但英國迅速否認建立“歐洲軍隊”的可能性.

茲比格紐·布熱津斯基著.中國國際問題研究所譯.大棋局—美國的首要地位及其地緣戰略.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36頁.

許海山主編.歐洲歷史.北京:線裝書局.2006年版.第602頁.

http://news.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7-09/29/content_6812506.htm.

http://news.phoenixtv.com/world/Europe/200709/0904_1395_211717.shtml.

http://news.sina.com.cn/w/2008-02-15/043914941652.shtml.

中新網2008年6月25日電.

哈維爾·索拉納.在波蘭共和國外交部外交學院落成儀式上的講話.第5頁.

猜你喜歡
歐洲聯盟一體化
淺議歷史開放性試題的解題
20世紀末以來歐洲聯盟區域經濟差異演變特征及空間分異
歐盟合作發展模式對我國當前區域性合作的借鑒
中高職服裝設計專業一體化課程體系建設研究
中高職一體化課程體系建設的探索與實踐
克里米亞完成入俄“一體化”
歐洲難民危機:進程、特征及近期發展前景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