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少年“迷信”心理成因及其對策

2009-11-11 09:17
關鍵詞:心理對策

于 艷

〔關鍵詞〕“迷信”心理;原因;對策

一、青少年“迷信”心理的表現

對老師的“迷信”:老師上課“一言堂”,“滿堂灌”,即上課上演“獨角戲。而學生最多的反應只是“嗯”“啊”“好”之詞。初中很少有學生舉手,到了高中寥寥無幾,對知識囫圇吞棗,全盤接受。

對書本的“迷信:學生以書為本,討論問題時,經常會有學生說:“書上還會有錯嗎?”對書上的內容不假思索地接受。

對權威的“迷信”:學生寫作文時,經常引經據典,如你對他引入的話產生質疑,他就會說:“這句話是某某大家說的,還會有錯嗎?”對權威人士的言行深信不疑,盲目崇拜。

對伙伴的“迷信”:同學關系甚深時,學生之間有盲目崇拜的現象,如盲目模仿、盲目跟隨等。

二、青少年“迷信”心理的成因

1.學校教育

(1)考試指揮棒下學生形成的學習觀??荚嚾匀皇呛饬繉W生優劣的標準,于是形成了學生的學習觀:初中能否升上重點高中、高中能否考上名牌產品大學。逐漸內化成為學生評價自己優劣的標準。至于綜合素質,如是否有創新精神,是否會生活,是否會快樂學習,是否對自己感興趣的事情探究一番……這些問題都不在考慮之列。以考試分數高低論英雄,使學生不得已“迷信”書本、老師等。

(2)學校的“統一教育”。學?!敖y一”教學計劃、課程設置、教學大綱、教學方式、試驗、考核標準,甚至連作業幾乎都是統一的。較重而統一的學業負擔,就造就了學生統一的模子,盡管有很多的奇思妙想,可能都被繁重的課業和“統一”的模式所扼殺或淹沒。到后來只能是盲目地“崇拜”與被動地接收。

(3)教師的教育理念。有的教師過分擔心學生掌握的知識不全面不深刻,于是在設計課堂時容量甚至涉及到大學的教學內容,搞“一言堂”、“滿堂灌”,根本沒時間提問,即使提問,要么書上有現成的答案,要么很高深,學生回答不上來,久而久之學生在厭惡中學會了忍受,盲目接受。

2.家庭教育

(1)父母的“功利性”教育。孩子與父母有代溝,孩子的知心話不愿對父母講,除兩者心理特點有差異外,主要原因是父母對孩子的要求帶有較強的“功利性”,如父母說“你平時吃什么穿什么我都滿足,但是成績一定要好,學習舞蹈鋼琴一定要考級”……成績好父母的臉色就好,成績是關鍵是標準。久而久之,孩子也會這么覺得,經常聽到孩子在一起議論:“你舞蹈考多少級了?沒過級那都不算?!奔惫菀资购⒆邮ヒ恍氋F的東西特別是創造力。

3.社會教育

(1)學生對社會產生的距離“美感”。中學生走向成熟的過渡期,有渴望成為成人的心理。自己會有意接觸社會,初步接觸社會感覺非常美好,而社會文化大而雜,有些學生判斷力不高,盲目崇拜明星、趕時髦等。如男生穿耳釘,喜歡非主流文化,等等。

(2)社會心理影響。社會上經常會有“槍打出頭鳥”的現象發生,如果學生的想法或觀點與眾人不同,或喜歡提問,很有可能遭到來自老師同學的譏諷或嘲笑。青少年的承受能力有限,他會在譏諷中重新樹立觀念,不會“亂講話”,久而久之就會產生“迷信”心理。

三、青少年“迷信”心理的解決對策

1.學校教育

(1)“30+15”教學模式的運用

學校最主要的教育形式是教學,因此從教學入手,是有效的一種方法。破除以教師為中心的教育觀念,建立教育民主化思想指導方針下的以學習者為中心、學生自主學習和教師有效指導相結合的教學管理過程。學生自主性學習就是一種消除“迷信”心理,喚醒學生創造力的最好方法。這種學習方式中,一堂課給學生自己的時間為30分鐘,允許學生自主學習充分討論,充分培養學生進行獨立思考和自主學習的能力。從而使學生對和教師之間存在的“距離感”消失。質疑、求知欲和好學使青少年“迷信”心理得到消退。

(2)營造和諧的學習氛圍。人本主義心理學家羅杰斯認為:“課堂教學環境對提高教學效益是非常關鍵的,而其中師生關系尤其重要?!睜I造和諧心理環境的前提是建立良好的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而有了良好的心理環境,正是消除“迷信”心理的基礎。當學生和教師的觀點出現分歧時,教師應鼓勵學生大膽地提出自己的觀點,把求知過程中師生之間、學生之間的討論,甚至爭論看成是正?,F象加以保護。在課堂教學中,為學生創造“心理自由”、“心理安全”的氣氛。這樣一來,教師和學生在地位上是平等的,只有這樣學生才能大膽地發表自己的見解和對問題地質疑,破除“迷信”心理。

(3)經常開展課外活動。班級采取演講、辯論、活動討論反思等方式開展活動。通過這些活動,能夠培養學生的自信心、獨立性、創造力,從而破除學生的“迷信”心理。此外中學可以開展社團活動,由學生組織、學校督導、教師指導,培養學生自我組織、自我創造、自我探究的能力,提高其自信心,為質疑打基礎。

(4)教師引導學生打破對權威的盲目崇拜。青少年時期心理趨于成熟,學生有很強的求知欲,教師在學生面前應指出某些專家、權威人物及其觀念或作品的尚需討論之處,包括對已有結論和書本知識進行質疑。能夠在學生面前承認并剖析自己的錯誤觀點、言行,與學生共同學習,鼓勵學生的多元思維和發散思維。尤其是鼓勵學生的新奇、獨特、與眾不同甚至“離譜”“荒唐”的想法,重視學生提出的各種問題,并肯定和欣賞學生的新觀點、新想法和新作品。

(5)利用網絡。網絡是一把“雙刃劍”,我們要充分利用并發揮它的優勢,如布置學生在網上查資料,讓學生自主學習,而不應該談網色變。

2.家庭教育

(1)教育遠離“功利性”。家庭應把握對孩子教育的正確重心,孩子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質是關鍵而不是成績的高低。良好的心理品質對孩子發展的影響遠比成績重要,良好心理品質對人的全面發展有事半功倍的作用。

(2)進行挫折教育?!懊孕拧毙睦韺嵸|是一種依賴思想,加強他們的獨立性是破除“迷信”的根源,而增強抗挫力是有效途徑。教育和心理學專家普遍認為,良好的創造心態是學生在不斷受挫和解決困難中學來的。父母有必要對孩子進行恰當的挫折教育,創造機會讓孩子體驗生活,如和孩子一起做家務,一起爬山、打球等,多給孩子獨自處理一些事情的機會,增強孩子的獨立能力和抗挫折力。

(3)父母與孩子共同學習。家長應鼓勵孩子有奇思妙想,不要因為自己不知道而拒絕回答孩子或是用一兩句話搪塞過去。應要做到在孩子提問時,認真回答,即使有不懂的問題,也應該及時說明自己不懂,然后同孩子一道去查查資料,而不能敷衍了事,扼殺了孩子的求知欲及創造力。

3.社會教育

社會教育對學生起著隱性課程的作用,這種潛在的教育對青少年影響很大。所以,我們在重視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的同時,切不可忽視了社會教育。

(1)以社區為單位,提高社會對教育的重視程度。以社區為單位,經常開展科學教育的講座或活動,父母和孩子可共同參與。這樣可以在交流中融洽鄰里關系以及父母與孩子的親情,拉近了父母和孩子的距離,消除“迷信”心理產生的阻力。

(2)可以通過少年宮、游藝、夏令營等活動,培養學生的獨立自主意識,提高其抗挫能力,創造力。

(3)發揮媒體的作用。媒體對學生的吸引力較大,如報紙、電視、廣告牌等都是教育的有效途徑,電視可專設學生頻道,真正做一些符合青少年心理特征的有趣味性、教育性的電視節目、雜志、報紙等。

4.學生自身教育

(1)樹立科學的質疑觀。青少年自身要有一種不惟師、不惟書的質疑精神,如果在學習過程中一個問題都沒有,就會形成學習惰性,那么學生就會在障礙面前停滯不前。

(2)樹立自主的學習觀。學習過程中,青少年應把自己當主人。不斷感受和體驗,正視學習過程中的錯誤,不怕出錯﹑大膽探索﹑敢于提問題﹑大膽思考﹑敢于批判。

(3)培養自身創新品質。①創造過程充滿著挫折、困難和失敗,因此學生自身要有堅忍不拔的毅力。蘇霍姆林斯基認為,創造教育就是要在學習、勞動等各種活動中,培養學生堅強的意志、頑強的毅力以及勇于克服困難的勇氣和決心。有了勇氣和信心,才會有批判質疑的精神,學生要有意識地在生活中培養自己的信心和勇氣;②學會自我鼓勵,培養自信心。一個人是否被困于自我挫折的誤區,往往不被他人所知,即便有表現,外人也摸不到脈搏。所以當自己感到將要產生或已經產生了自我挫折感的時候,可以用自我鼓勵的方法矯正,也就是用生活中的哲理或某些明智的思想來鼓勵自己同憂愁和痛苦作斗爭。

青少年“迷信”心理問題有其復雜成因,消除這些“迷信”心理,是一項艱巨的任務,需要社會各方面力量共同努力。解決這一問題之后,青少年的生活將充滿創新,我們的社會也將成為一個創新的社會。

(作者單位:湖南省常德市第三中學,415000,電郵:yuyan--713@

163.com)

編輯/何 妍 終校/于 洪

猜你喜歡
心理對策
LabVIEW下的模擬電路實驗教學創新對策
提高中小學音樂欣賞教學質量對策探討
“深度偽造”中個人隱私的保護:風險與對策
心理小測試
心理小測試
心理感受
走,找對策去!
我國貨幣錯配的現狀及對策
The Psychology of the Suitcase
心理小測試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