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娛樂新聞的格調之憂

2009-12-09 05:55
文化月刊·遺產 2009年11期
關鍵詞:艷照情色品性

高 昌

去年關于香港某些娛樂明星們的私生活報道滿天飛,尤其是一些不雅照片經網絡和部分新聞媒體曝光(即所謂“艷照門事件”)后,成為輿論的熱點之一,也成為某些八卦媒體上的“主旋律”。 時髦的娛樂新聞似乎總要沾上一些情色的味道,而且這種風氣似乎還在越演越烈,大有如火如荼的感覺。隨便打開近日的媒體,就能看到不少“春光蕩漾”的八卦事件:王朔與小女友同居被拍、孫悅與富豪女深夜“車震”、范冰冰笑言要與張艾嘉“舌吻”、劉曉慶“離婚”又“換”小男友……即使是引人注目的重慶“打黑”,也能“挖掘”出女明星某某被黑老大包養這樣的花邊猛料!

這些真真假假的“八卦”所帶來的社會影響是巨大的。公眾對參與其中的發布者、傳播者還有所謂的“男女主角”們進行議論或批評,也都是可以理解的。文體明星向社會提供藝術作品或體育成績作為自己的工作成果,同時也在向社會提供審美形象和道德形象。一個明星尤其是大牌明星,公眾知名度高,公眾關注度也高,他們的一言一行,首先應該潔身自好,自尊自律自重和自愛。倘若他們中的某些人忽略了自己的道德責任,就會既給自己造成生活壓力,也給社會造成一定的危害和危機,尤其是給那些追捧他們的“粉絲”們留下難以磨滅的心理陰影。比如“艷照門”的一位“男主角”因此而“宣布”退出香港娛樂圈,相信也是情非得已罷了。這件事對他年輕的人生道路來說,實在可說是一次慘痛的教訓。在為他痛惜的同時,也希望他的經歷能夠成為一面鏡子,給其他的明星提供借鑒和警示。俗話說:“種瓜得瓜,種豆得豆?!闭莻€別明星自己的不檢點,才釀就了“艷照門”這杯不得不喝下去的苦澀的濁酒。

可以說,“艷照門”等八卦僅僅是娛樂圈的一些個別現象。但是作為一位新聞工作者,筆者深感擔憂的另一點是某些媒體同行為之投入的巨大宣傳熱情和報道精力?!捌G照門”事件初發階段,香港演藝人協會的譚詠麟就曾表示“很多媒體大頭條報道實不應該”,他覺得“傳媒……如果再鼓吹這種風氣就是香港人的悲哀”??墒橇钊诉z憾的是,后來跟進“艷照門”的很多媒體不僅“大頭條報道”,而且花樣也越來越多,甚至發展到競猜某某艷照是某某女星或名媛的地步。這種現象以香港媒體為最,但是個別內地媒體也有跟風炒作之嫌。我認為,這種畸形的報道熱情是病態的,不正常的,也是應該引起部分媒體界同行反思和修正的。

“門外忽傳鬧緋聞,居然玩笑賦文章。卻看狗仔心何在,鼓搗貓膩手正忙。潑去隱私黑又亮,炒來猛料臭而香。即從茅廁尋風味,便下荒唐向褲襠?!边@首打油詩,是筆者讀了某些娛樂新聞后發出的感慨。近年來,關于低俗新聞甚至“情色新聞”的批評漸漸多了起來。有的文章干脆將其斥為“新聞公害”。當然,某些套話多、官腔多、“高高在上”的“官樣”文章沒人愛讀,但如果搖身一變,媒體成了花邊新聞的大拼盤,什么亂七八糟的東西也往里邊添加,則更讓人擔心和憂慮。低俗新聞有的渲染暴力兇殺,有的傳播迷信偽科學,也有的以情色見“長”,專在臍下三寸和緋聞上做文章。相關“內幕”“秘聞”更是滿天飛。媒體們擠牙膏一樣一會兒報一次料,一會兒又報一次料,每次還帶個“且聽下回分解”,這其實不是在報新聞,而是在“創作”章回體艷情小說了。對某些人來說,“緋聞”似乎成了吸引讀者的良方。只要沾上一點情色,就能很快吸引一大批眼球。而吸引眼球,則仿佛成了衡量新聞價值的唯一標準。這是值得商榷的,也是筆者所堅決反對的。的確,某些讀者確實有追求低級趣味的心理,但媒體不能簡單地去迎合這部分讀者的趣味。不能把肉麻當成有趣,把隱私當成賣點。即使備受非議的娛樂新聞,也并不天生就“低”人一等,非要跟粗俗、低級等捆在一起,也應該有為公眾營造一個健康的文化氛圍作份貢獻的志氣。

記者節又快到了,我忽然想起新聞界前輩邵飄萍說過的一段話:記者“品性為第一要素”,“所謂品性者,乃包括人格、操守、俠義……及種種新聞記者應守之道德?!痹诒疚奈哪┱@段話,愿與媒體同行們共勉:即使是娛樂新聞,也要講個格調和品性啊。

猜你喜歡
艷照情色品性
“艷照”
法國內閣高官有不少“情色作家”
品德教學須關注品性、悟性、靈性
你好,春節
“不同地域學生融和品性培育”研究領域現狀和趨勢分析
艷照門等2則
綠色在西班牙指代情色
“艷照門”暴露出的社會不成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