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品牌文化活動自覺發展的有益探索

2009-12-09 05:55陸建兵
文化月刊·遺產 2009年11期
關鍵詞:常熟市文化節外籍

陸建兵

進入新世紀以來,常熟市秉承悠久豐饒的歷史人文傳統,依托日益進步的現代文明,形成了經濟文化齊頭并進、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可喜局面。隨著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推進,人民群眾對生活質量的要求越來越高,尤其注重精神領域的文化消費。而群眾文化必須以活動為載體,有活動才有活力,文化館無疑肩負起這一特殊的使命。

常熟市文化館以“服務中心,服務基層,服務群眾”為方向,對地方人文資源進行深度開掘和橫向拓展,開展精心打造品牌的文化活動。常熟市文化館在長期的摸索中,自覺走上了一條品牌文化活動自覺滾動發展的道路,而這一切都是實踐使然。

文化活動的醞釀與成型非一朝一夕之事,活動的開展都是在不斷摸索、不斷實踐和不斷調整中逐漸走向成熟,活動要有生命力,就必須打造成品牌。品牌文化活動與大眾的認同感、信任感和價值觀一旦產生共鳴,這種力量就會極其強大,因為它是除了活動自身價值以外,品牌又賦予活動附加值,品牌就是潛在的價值,取之不盡,用之不竭。另一方面,創業難,守業更難,很多事實表明,文化活動的首屆往往聲勢浩大,接下去的第二屆、第三屆往往每況愈下,正是基于此,我們認識到文化活動的舉辦必須自覺滾動發展。文化活動具有延續性,并不定性于一次或幾次的數量,只要活動有社會價值、人文價值或是經濟價值,活動就有無限的可能性。品牌是滾動的前提,滾動是品牌的延續,只有二者有機結合,多樣的文化活動才會魅力無窮。

細數常熟品牌文化活動,真是不勝枚舉,也正是有了這樣良好的載體,常熟的群眾文化才會顯得如此繁榮。細細分析各大品牌活動的成長歷程,它們的成功不外乎以下幾點。

一、多角度策劃,追求完美,于細微處見精神

品牌且滾動發展就是將文化活動細致充分地展示的過程,在這個塑造過程中,策劃是靈魂,策劃統領著文化活動的品位與內涵,調動了一切美的思維,凝聚了所有美的意念。

1.以“黃玫瑰之夜”圣誕晚會為例,分析換位策劃的豁然開朗。

改革開放以來,文化需求呈現多元化趨勢,中外文化交流日益頻繁。常熟作為“創業者的樂園,投資者的熱土”,來自美歐各國、日本、韓國等外籍居民為我們文化活動的開展提出了新的要求,他們對我國的民族文化有著濃厚的興趣,同時又由于區域文化的差異,他們很難完全融入到活動的文化氛圍中。開展什么樣的活動才能合乎他們的審美需求呢?其實正是因為我們的不了解,才導致體會不深切,假如我將立場換做他們的,問題則會迎刃而解。

我們發現,每逢春節,他們總是選擇回家與家人團聚,很少參加當地的迎新活動,因為他們沒有找到文化的認同感、歸屬感。其實,西方的圣誕節類似于我們傳統的春節,中國文化有著極強的包容性,我們可借助圣誕節這一載體,融入中華民族的特色文化,既體現西方圣誕所特有的文化氛圍,又恰如其分地引領外籍居民領略中華民族文化的永恒魅力。為此,我們萌生了以圣誕迎新年活動取代一般聯誼活動的念頭。

事實證明,此類異域風情的圣誕活動立意深刻,文化內涵豐富,活動方式新穎,時代感強,正是外籍居民所追求和喜好的新型文化活動。我們一直以外籍居民的文化審美需求為出發點,在細節上做到盡善盡美。圣誕節相對于外籍居民來說是一個盛大的節日,是親人團聚的節日,因此我們選擇12月20日為活動的固定日期,既確保外籍居民參加中式圣誕迎新年活動,又不耽誤他們與家人共度圣誕。這樣的活動推介了中華民族的特色文化,內容安排上體現雙向交流,如邀請著名的書畫家現場潑墨揮毫,邀請民間藝人現場刺繡、捏泥人、編織,外籍居民對此均表示出強烈的好奇心,非要上臺探個究竟,不時豎起大拇指連聲贊嘆。從以欣賞為主到互動參與,從分散活動到集中舉辦,從自發組織到政府行為,自2000年舉辦首屆活動至今已連續成功舉辦了九屆,已經成為常熟市招商親商安商政策的品牌活動之一,同時也成為市群眾文化活動的特色項目。

2.以江南文化節、古琴藝術節為例,分析比較策劃的標新立異。

常熟有著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和歷史賦予的璀璨文化,江南的靈秀與柔美使常熟成為豐饒的寶地。江南文化節以“弘揚江南文化,打造江南品牌,展示江南風采,共享江南文明”為主題,全面展示江南文化“天人合一,循序創新”的自然生態之美、人文歷史之美、整體和諧之美,它是江南歷史文化精髓的集中展示與親身接觸,也是對江南文化發祥地的溯本求源和探古訪幽。

常熟是中國古琴藝術重要流派——“虞山琴派”的誕生地,名家輩出,傳承不息,琴派創始人嚴天池倡導的“清微淡遠、博大和平”的琴風被譽為“古音正宗”。多年來,常熟在虞山琴派的保護、傳承、發展、研究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在古琴界乃至全國藝術界都產生了較大的影響。

兩項藝術節雖都是文化盛會,但有其本質的區別:江南文化節活動是橫向的,是江南文化的大展示、大交流;古琴藝術節活動是縱向的,是全世界對古琴這一古老藝術的共同研究與傳承。

文化節活動的策劃便是圍繞這一屬性展開的。江南文化節安排了:開幕式大型演出,宣傳常熟深厚的文化底蘊、山水合一的城市風貌;“翁同龢書法獎”“江南舞蹈獎”等比賽,展示江南神韻的優秀作品。古琴藝術節安排了:開幕式大型演出,既表現出古琴藝術的深遠,又能達到古琴藝術走近群眾、古韻今風的藝術魅力;古琴大賽與頒獎晚會,讓大家在參與、頒獎過程中回味歷史、感受自然;古琴名家音樂會,舉行古琴傳統曲目及經典曲目的現場演繹,體現出當今中國古琴演奏的最高水準;古琴藝術保護論壇,在保護傳承古琴藝術的共識的基礎上各抒己見。文化節活動的策劃結合主題內涵,又恰如其分地詮釋了主題的外延,正是策劃尋求了差異化,活動才顯現出個性化。

二、滾動化運作,自成體系,于絕壁處現生機

策劃只是意念的集中,如果離開運作,策劃便是空中樓閣,即策劃是完美的,運作是有難度的。

每到6月,靈秀虞山,自成氣韻,楊梅綻紫,碩果壓枝,一年一度的寶巖楊梅節活動既展現了寶巖生態園秀麗的自然風光,又引領游客踏上飽嘗楊梅的旅途,感受生態園林的迷人風采。常熟市文化館在一年年的運作中,總是自加壓力,務必苛求出新出彩,把活動分成了幾個版塊:聲勢要廣博,氣魄要宏大,場面要轟動,效應要集聚,各個版塊每年的運作都自成體系,打磨得越來越完美。每年,我們總是把最好的創意、最好的資源全部調動起來,明年的活動我們暫且擱一擱,因為我們還有一年的時間去學習,去揣摩,去思考。我們相信,會有更好的方案,更好的運作方式,更好的設備,以及更好的技術,從而多次體會到峰回路轉、絕壁逢生的喜悅。

三、全方位出擊,點面結合,于平常處見精妙

當前,文化與經濟的融合越來越緊密。品牌文化活動精心構筑了我市對外文化交流載體,加速了文化與經濟的融合,促進了文化與經濟的協調發展,極大地豐富了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

品牌文化的滾動發展,不單是大活動越辦越紅火,小活動更是全面開花,不單是已有的活動越辦越有生機,更是不斷挖掘新活動。送戲下鄉、春節文藝演出、世界水日文藝專場、世界電信日文藝專場、世界環境日文藝專場、紀念建黨建軍文藝活動等等,每一項活動都形成了品牌效應,每一項活動都是在進行自覺滾動發展。

如此豐富而持續的活動,帶動了基本載體、人才隊伍、物質保障等多方面的建設,保障了人民群眾的文化權益,促成了文化資源的全面整合與有效利用,從而促進了文化與社會的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由此,全方位出擊、點面結合的活動,形成了由政府主導、社會參與形成的公益性文化服務體系,凸顯了文化在和諧社會中體現人文關懷、實現文化權益的獨特功能。

(作者系江蘇省常熟市文化館館長)

猜你喜歡
常熟市文化節外籍
上萬外籍兒童沒在日本就學
My sister
中國文化節
悅來動漫文化節震撼來襲
嗨翻天的悅來動漫文化節
送禮
2009上海國際服裝文化節
雨點
一棵樹,兩個樣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