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視野下的大學生心理和諧

2009-12-10 06:47
教育與職業·理論版 2009年22期
關鍵詞:途徑功能大學生

王 祥

[摘要]社會轉型期多元價值觀沖突引發大學生一系列的心理問題,而解決價值觀沖突導致的心理問題,促進大學生心理和諧,需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干預。文章分析了大學生心理和諧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及其教育的科學內涵,指出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在促進大學生心理和諧中的重要功能,并提出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在促進大學生心理和諧中的實施途徑。

[關鍵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 大學生 心理和諧 功能 途徑

[作者簡介]王祥(1978- ),男,南京林業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院,講師,在讀博士。(江蘇南京210037)

[中圖分類號]G64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4-3985(2009)33-0064-03

在社會轉型期,文化沖突與思想碰撞愈加激烈,社會多元價值觀的沖突是其典型特征。在社會多元價值觀沖突中,不少大學生出現迷茫、沖動、懶散、空虛、浮躁、偏激、抑郁等一系列心理問題及相應的軀體癥狀,使他們偏離了正常的學習和生活軌道,危害校園和諧,弱化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究其根源,這些心理問題的出現往往是由于價值觀問題尤其是核心價值觀的缺失及教育不足所引起的。正確分析大學生心理和諧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及其教育的科學內涵,正視多元價值觀沖突引發的大學生心理問題,發揮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在大學生心理和諧中的重要功能,探索新形勢下通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促進大學生心理和諧的有效途徑,對于構建社會主義和諧校園和增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具有重大的理論意義和實踐價值。

一、大學生心理和諧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及其教育的科學內涵

心理和諧是指人的認知、情感、意志等內心活動處于平衡自然、協調統一的狀態,是對外界事物的平靜適度、默契融洽、充滿善愛的心理現象。對內協調和對外適應是心理和諧的集中表現。① 對處于人生重要階段的大學生來說,保持心理和諧是身體健康的重要標志,也是在努力學習、服務社會中實現人生價值的重要體現。

大學生心理和諧包括:(1)心理構成要素上的協調性。表現為大學生在認知、情感、意志、個性上的協調一致。(2)為人處世上的理智性。大學生在處世上能有一定的理智思考,做事不沖動,在處理一些問題上,特別是面對一些突發性事件時,沉穩、理智、耐心、不偏執,與人交往和諧,平等待人,易于交流。(3)心理體驗上的愉悅性。大學生只有擺正心態,踏實學習,認真生活,安心參加社會活動,自然交往,培養起社會的責任感,才能成為一個合格的人才。(4)表征意義上的總體性。當出現心理矛盾、沖突的時候,能將這樣的沖突和矛盾控制在盡可能短的時間與盡可能小的范圍內。(5)持續時間上的穩定性??傮w意義上的心理平衡在一定時期相對穩定地表現出來。

人本主義心理學流派的羅杰斯認為:“心理失調的根本原因在于個體在成長過程中攝入并內化了大量環境加給他的價值觀,以這種價值觀來評價自己的經驗,而逐漸放棄運用其本性支配的‘機體估價過程,結果使一些實際上有益于個體成長的具體經驗被拒絕或被歪曲,從而產生失調?!雹谛袨橹髁x心理學流派認為,價值信念實質是行為經驗積累的產物,人們在習得社會行為時,也就形成了與這些行為相一致的價值觀。理性情緒心理學學派認為,人天生具有理性和非理性,人的價值觀體系中的非理性信念是造成心理問題產生的主要原因。③心理學研究成果表明,價值觀對人的心理能夠產生深刻的影響,研究心理和諧不能回避價值觀,尤其是系統化了的相對穩定的社會核心價值觀。

價值觀是一個人對周圍的客觀事物(包括人、事、物)的意義、重要性的總評價和總看法。價值觀和價值觀體系是決定人的行為的心理基礎。隨著時代的變遷,特定社會的次級價值、具體價值乃至某些基本的價值會有變化和發展,但社會核心價值觀是相對穩定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就是反映社會主義社會基本的、長期穩定的社會關系及價值追求的價值觀,是指那些在社會主義價值體系中居統治地位、起指導作用,從深層次科學回答“什么是社會主義”這一根本問題,在馬克思主義理論體系中占據中心地位的價值理念。在我國科學社會主義的基本價值理念中,只有那些以馬克思主義指導思想為靈魂、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為主題、以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為精髓、以社會主義榮辱觀為基礎的價值觀,才能稱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本身具有教育功能,它能以馬克思主義指導思想為靈魂、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為主題、以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為精髓、以社會主義榮辱觀為道德基礎和主要內容,對受教育者進行價值理論灌輸、價值觀念培養、價值心理引導和價值活動調控,其中,價值觀念的理想信念培育是核心。

轉型時期的中國既是一個傳統價值觀、現代價值觀與后現代價值觀并存的社會,又是一個社會、組織、個人的價值追求各異、急需磨合的社會。正是在這個特殊發展階段,大學生中出現了認同缺失、抉擇失據、方向難定等問題,進而造成心理上的極度“失態”和失衡,心理問題急劇增加,而且在形式上表現出了空前的復雜和多樣。一般來說,大學生只有具備了與當代中國社會的發展方向和主流價值觀相吻合的、健康向上的、積極進步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才能具有使其思想觀念與行為選擇適應社會發展潮流的原動力,成功避免任何偏離社會發展要求的主體意識與純粹用物質利益組建的功利滿足,最大限度地實現心理和諧。針對轉型期大學生因價值觀碰撞沖突而引發的一系列心理問題,我們應當深入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發揮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在促進大學生心理和諧中的重要功能。

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在促進大學生心理和諧中的重要功能

1.價值導向功能。價值觀對于大學生猶如航標燈,正確的積極的價值觀可以促進大學生身心健康成長,可以讓大學生從容面對人生的許多重大課題。相反,錯誤的消極的價值觀往往會導致大學生產生諸多身心問題,給大學生的心理造成諸多不適。在當前這樣一個開放的、變化迅速的、充滿不確定因素的時代中,受社會多元價值觀的影響,許多大學生難以依據自己已有的認知經驗,合理而準確地選擇和認同某一社會價值觀念系統,從而陷入無以參照、無以歸附的境地,進而受到消極價值觀的誤導,容易產生心理失調、病態心理,甚至形成相互沖突、矛盾的雙重人格乃至多重人格。在許多心理失衡現象的背后,我們都可以看到大學生價值導向錯位的事實:從注重理想到更多地注重現實和功利;從無私奉獻或奉獻與索取并重到更多地注重索取而不愿奉獻;從注重知識的價值到更多地注重金錢的價值和感官的享受,崇尚自我價值取向是當今大學生的重要特征。⑤

價值導向的錯位及核心價值觀的缺失造成了當代大學生一系列心理問題,因此,要促進大學生心理和諧,就必須發揮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價值導向作用,以積極健康的價值導向來引領大學生心理和諧。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尤其是社會主義榮辱觀,針對大學生存在的價值問題,貼近大學生的學習、生活實際,闡明了最基本的價值規范。它深刻體現了愛國主義、社會主義和集體主義的鮮明價值導向,既繼承了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又體現了時代精神;既指明了社會價值建設的重大是非問題,又體現了社會主義價值觀的基本衡量標準。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能夠從根本上糾正大學生的價值偏差,克服大學生因價值導向錯位引發的諸多心理問題,引導大學生達成心理和諧??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為大學生心理和諧的實現提供了一個源于歷史和現實、服務于時代的正確價值導向。

2.認知協調功能。從“應試教育”體制下走出來的大學生,在考上大學這個唯一的認知價值目標實現后,往往會出現學習動機上的“真空”,在心理癥狀上表現為懶散、沒勁、無聊、無賴、空虛等。大學生尤其是大一、大二學生的學習認知問題是一個需要全體教育者密切關注的問題,如果不能從根本意義上認識知識的價值,不僅將直接影響到他們的學習,也會影響到他們身心的和諧發展。另外,在世界觀認知問題上,一些大學生對社會腐敗現象痛心疾首而對社會喪失信心,由于社會誠信問題而導致懷疑一切,對搞關系、走后門非??床粦T而對正常的人際關系失去信心,對社會用人機制心存疑惑而對未來毫無把握或喪失信心等。⑥這些社會認知問題對一部分大學生的負面影響和打擊甚大,表現在心理癥狀上有諸如焦慮、偏激、憤懣、抑郁、狂躁(或抑郁與狂躁雙相情感障礙)、逆反心理等癥狀,行為上表現為脫離集體、郁郁寡歡、消極自閉、怨天尤人、無法自控乃至發生自殺、違法亂紀行為等。

價值觀作為一種認知,它是刺激與反應的中介,外界事物的輸入總是通過認知(主要是價值觀)的轉換而使刺激具有不同的性質和不同的意義。在刺激作用下處于不平衡狀態中的主體,會產生認知失調,造成主體的不快和壓力,人們要力求消除這種失調,如果不成功,則會產生各種各樣的心理問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正確的行為準則,其包含的指導思想、理想信念、精神內涵和道德規范帶有相當大的合目的性合規律性的認知成分,它能夠從根本上解決由學習認知和社會認知等偏差所出現的心理失調問題,使大學生達到認知協調,保持心理愉悅,并長期處于一種相對穩定的狀態,為心理和諧提供必要的認知基礎??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能夠使大學生對各種問題的認知處于一種協調的狀態,從而使他們的心理處于一種平衡狀態,是促進大學生心理和諧的一個重要條件。

3.元認知整合功能。元認知整合功能不同于認知協調功能,它側重于對學生從身心癥狀入手進行“心理分析”,自然追因到思維方式的高層次上來達成整合。元認知是關于認知的再認知,對元認知策略的剖析能有效地發現主體思維方式存在的缺陷。⑦元認知分析可以引導大學生自我分析其思維方式的“起源”和“發展”過程,而這一分析過程必然使當事人自動自然地牽涉到價值觀方面的問題,這樣就為價值觀干預開辟了道路。傳統的心理干預如一般心理咨詢、醫學心理學及臨床心理學中經常出現的“就事論事”“頭痛醫頭,腳痛醫腳”方式,暫時解決了大學生心理問題,但由于沒有在深層次上挖掘思維方式的內在缺陷和個體社會價值觀沖突的根源,隨著環境或條件的變化,心理問題往往會出現反復,無法形成自我心理整合調節能力,對外來心理干預存在著較大的依賴性。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是合目的性與合規律性的統一體,它追求思維方式的理智性和價值導向的一元性,在促進大學生心理和諧中能夠發揮傳統心理干預手段無法起到的元認知整合功能。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以大學生為整合對象,以馬克思主義一元導向為基礎、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為主題、以愛國主義和時代精神為精髓、以社會主義榮辱觀為道德基礎,以建立大學生“價值軸心”為目標,以實現對內協調、對外適應為心理標準,是面向實際的、具有開放性與寬容性的價值引導指針。在元認知層面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能夠引導學生理智地自我分析其思維方式的“起源”和“發展”過程,自覺對個體價值觀與社會價值觀進行思維方式和價值觀的比較分析,縮短學校中的理念價值與在社會中的經驗價值之間的距離,提高學生對學校倡導的主導價值的接納力,提高學校和社會的整合程度??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元認知整合功能可以使大學生基于內心發展出來的標準與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實踐科學發展觀相一致,與提高中華民族的整體素質、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相一致,與發揚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相一致,在實現心理和諧中從他控走向自控、從自發走向自覺。

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在促進大學生心理和諧中的實施途徑

價值觀的多元化是社會開放的客觀結果,大學生個體無法改變,關鍵是在價值觀的多元沖突中如何克服價值取向的模糊、價值評價的偏差、價值認同的失衡和價值觀念的錯位從而營造良好和諧的心態。要解決這個問題,必須發揮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在促進大學生心理和諧過程中的重要功能,探索實施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有效途徑。

1.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要充分利用好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這個主渠道和主陣地,不斷提高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實效性,擴大主體的價值認同,促進大學生心理和諧。大學生的主要任務是學習科學文化知識和專業知識,對大學生進行價值觀教育的任務必須通過各科教學來完成,而思想政治理論課則是向學生全面、系統、準確地灌輸社會主義意識形態,進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陣地。因此,要特別重視思想政治理論課對大學生價值觀的形成發展所起的導向作用,通過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灌輸,強化大學生主體的價值認同,提高大學生的政治覺悟,使他們形成比較穩固的理想信仰、政治態度,確立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培養良好的道德素質和意志品格,構建馬克思主義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提高他們的理論認識能力和鑒別能力。

高校要切實按照《中共中央宣傳部、教育部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高等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意見》精神,以加強思想政治理論課的針對性、實踐性和有效性為重點,全面推進學科建設,完善課程體系,不斷改進教學方法,努力探索以科研支撐教學、以活動豐富教學、以實踐深化教學、以咨詢輔導教學、以社區配合教學、以管理規范教學的教改新路子。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建設要積極做好各種形式的理論宣傳和普及工作,充分發揮理論的指導作用,以新的理論視野、新的理論框架、新的理論面貌展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用科學的理論、價值觀念來武裝學生、教育學生、指導實踐,幫助大學生確立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目前,要在思想政治理論課的針對性和實踐性上下工夫,只有這樣,才能不斷提高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實效性,排除影響大學生心理和諧的價值觀和世界觀的認知因素的干擾。

2.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要充分利用和諧校園文化價值的暗示作用,建設高品位的校園文化環境,凈化社會心理氛圍,為大學生心理和諧提供潛移默化的外在影響。在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促進大學生心理和諧的過程中,除了利用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傳統“灌輸”手段外,還必須充分重視校園文化價值“暗示”的作用,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接受“潤物細無聲”的熏陶。將“灌輸”和“暗示”結合起來,效果往往更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對大學生心理和諧具有價值導向和協調整合功能,將它滲透于和諧的校園文化環境中,一方面,有利于校園文化堅持正確的價值導向和提高品位;另一方面,也有利于通過潛移默化的校園文化價值暗示作用,將抽象的價值認知轉化為大學生可以和愿意接受的情感、意志和行為,將社會需求和個人需求統一起來,營造良好的社會心理氛圍。在和諧校園文化建設中,必須滲透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用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主導的校園文化來改善學校的人際關系和輿論氛圍,給學生心理以積極的影響。

大學生的健康成長離不開健康的心理社會環境,大學生心理素質的培養離不開良好的校園文化氛圍。和諧的校園文化環境和社會心理氛圍是大學生心理和諧得以長期生存與發展的根本保證,是健康心理和諧環境的努力方向與理想目標。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建設和諧的校園文化環境和社會心理氛圍的根本,建設滲透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積極健康、愉快、寬松、和諧的校園環境,發揮校園文化價值暗示作用是促進學生心理和諧的重要途徑,它有助于大學生深化自我認識,理智地處理人際關系,增強心理協調性和愉悅性,保持穩定的心態,充分發展個性,全面地發展。

3.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要重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元認知整合功能,利用現代心理學研究成果,加強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以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主導的元認知發展來促進大學生心理和諧。元認知是個體對自己的心理過程、心理狀態、目標任務、認知策略等多方面因素的認知,它是以認知過程和認知結果為對象,以對自身認知活動的監控和調節為外在表現的認知活動過程。與一般認知活動相比較,元認知側重于探討一個人“如何能夠對自己的認知活動過程進行調節和控制,強調人的各種心理過程的聯系性,具有更高一級的整合性質。從元認知層面來研究人的心理活動有助于將個體作為一個完整的人來對待?!雹?/p>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以馬克思主義指導思想為靈魂、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為主題、以愛國主義和時代精神為精髓、以社會主義榮辱觀為道德基礎,包含對受教育者的價值理論灌輸、價值觀念培養、價值心理引導和價值活動調控,這一教育過程本身滲透著對元認知發展所包含的基本規律,是一個不斷從他控到自控、從不自覺經自覺再到自動化、從單維到多維、從局部監控到整體監控的發展過程。馬克思主義指導思想堅持以人為本,強調人的全面自由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是激發人們奮勇前進的精神動力;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是個人組成的整個民族不斷生存發展的精神支柱;社會主義榮辱觀更是全體成員的道德價值標桿。指導思想和共同理想的確立,能達到心理調節的自控和自動化,把個人命運與國家民族命運結合起來的作用,能實現心理調節的多維性、整體性和穩定性,而這種功能與大學生心理和諧表征意義上的總體性和持續時間上的穩定性的要求是內在一致的。心理和諧的總體性和穩定性特征要求我們必須發揮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元認知整合功能,在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滲透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重視運用現代心理學研究成果,積極探索價值觀多元化時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和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相結合的有效途徑與方法,改變傳統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弊端,以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主導的元認知發展來促進大學生心理和諧。

[注釋]

①石國興,高志文.心理和諧:社會和諧的重要內容[N].北京:光明日報,2005-

10-11.

②江光榮.心理咨詢與治療[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95:90.

③藺桂瑞.學校心理咨詢中的價值觀教育[J].教育研究,2001(12):34.

④曹和修.加強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淺析[J].黨史文苑,2007(11):69.

⑤孫麗芳.論社會主義榮辱觀對青少年價值觀的塑造[J].天津市教科院學報,2007(6):13.

⑥⑦丁立平.論心理健康教育的價值觀干預[J].現代大學教育,2004(1):91,92.

⑧梁寧建.當代認知心理學[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307.

猜你喜歡
途徑功能大學生
求解含參不等式恒成立問題的三種途徑
數學的翻譯功能
關注基向量的解題功能
大學生就業趨勢
減少運算量的途徑
大學生“雙創”進行時
暑假調查 45%的大學生僅給自己放十天假
我有特異功能
黨中央給大學生留下啥印象?
功能關系面面觀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