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學生先入探究的《歷史與社會》課堂教學效率提升芻議

2009-12-10 06:48周志芬
新課程·中旬 2009年5期
關鍵詞:歷史與社會教學效率

周志芬

摘 要:隨著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推進,學生的主體地位越來越被重視,著眼于此,本文以此為切入點分析了課堂教學效率提升的途徑。

關鍵詞:先入探究 教學效率

一、基于學生先入探究的《歷史與社會》教學的基本原則

“學生先入探究”從一般意義上講,就是對于《歷史與社會》教學內容中有一定難度的重要知識,學生通過觀察、思考又不易推斷的內容,教師不要一律包辦,而應先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到教學過程中來,先行學習,先行去做有關有助于對教學內容理解的活動。讓學生經過大腦的思維后,教師再結合教材講解,從而令教師課堂信息的釋放更具針對性,教學資源的投放更具集約性,教學時間的使用更具復合性,從而為教師教學效率的提升奠定了基礎。

二、基于學生先入探究的《歷史與社會》教學的實踐價值

課堂教學效率的提升,是授課老師最重要的教學預設目標之一,對于此項參數的達成路徑,可謂見仁見智,眾說紛紜,同時《歷史與社會》的課程標準要求,教師在授課中必須以能力目標為主導組織教學,強調學生的主動參與,重視教學內容與社會現實的聯系?;诖?筆者認為在《歷史與社會》課堂上學生才是教育的本體,教師樹立“課堂效率是金”觀念,就是要盡可能的在課堂中,弱化自身知識權威的定位,自覺轉變為“平等中”的首席,給學生多一些獨立思考的時間,多一些活動的余地,使課堂教學真正成為學生自主活動和探索的天地,從而到達一種“教師無為”的領域,令課堂教學的效率得到切實的提升。

三、基于學生先入探究的《歷史與社會》教學的落實思路

1.調動團隊攻堅能力

教師在授課時,可以以小組做為單位作為學習的基本功能單元從而讓不同學習習慣的學生,能夠在同一目標的指引下,為了團隊的榮譽而努力學習,讓學生積極參與到教學行列里,在師生互動中,賦予了學生充分的自由,營造了寬松的氣氛,為保障在學習活動中獲得主動的發展,基礎知識的積累,理性思維技能的提升,良好價值觀的形成奠定了基礎。把學生被動接受知識的學習過程變為主動探索、自主學習的過程,有利于學生主體的發展和創新精神的培養,從而內心生成對《歷史與社會》的價值認同與心理歸屬,使其對于課堂投入更多地關注度,對教師產生更多地正面評價的期待,為教師課堂教學效率的提升奠定堅實的學生基礎。如在人教版“工廠從這里發展而來”的教學中,教師可以設定一個分析課題,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在教師的指導下,對工廠的發展提出建議和看法,并以小組為單位對其進行評價。通過這樣的授課模式,學生的主動性因由團隊精神被調動起來,因此會很容易地融入到教師的授課過程中,不僅學到知識,增長技能,也令教學效率得以提升。

2.緊密契合社會發展現實

《歷史與社會》課本質上是以探究社會歷史中的現象及蘊藏其中的規律為目標的自然科學學習課程,因此在授課中,只有令其感受課程與現實的有效聯系,才能從內心生成對課程的向心力,真心熱愛這門課程,真心去上好這門課程,為教師教學效率的提升奠定基礎。如在“商人的地位變了”一節時,結合浙江當地諸多家庭都是從事經商行業的現狀,幫助學生在學習有關知識的基礎上,讓其充分討論自己以及身邊的親人朋友經歷的基礎上,以歷史來說明現實,這樣的學習方式不僅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使學生的發散思維得到了一定的鍛煉,令教師的教學效率在學生的熱烈、主動參與中得到極大的提升。

3.尊重學生的首創精神

隨著學生生理和心智的日益成熟,主體意識也越來越明晰,所以教師完全可以以此為契機,轉化政治教學方式,發揮課堂作為他們展現自我的主陣地,讓他們充分展現自己的觀點,去表達自己的情感,從而提升他們對《歷史與社會》課程的認同度。大膽在教師建立的知識基礎上,發散出自己的個人思考,從而將教學由原來的知識容器轉變為學生大膽創新的舞臺,教師的教學效率在學生活躍參與下獲得了提升。

四、形成注重學生可持續發展的評價機制

課堂教學效率的高低,與教師對學生恰如其分的評議有著密切的關聯,因此在一定的階段學習結束后,教師要貼近學生學習實際效果,著眼學生的有效發展,契合學生的身心成長規律,通過精神與物質等多種形式,引導學生走向個人充分發展基礎上的團隊共同進步的軌道,從而實現學生在落實課本知識的基礎上,進一步感受《歷史與社會》這門課程對自身開闊視野,增強對生活與學習中有關知識相結合的能力,表達自己學習體會能力的重大作用,為課堂效率的提升奠定了良好的學生基礎。

參考文獻:

1.郭思樂著:《教育走向生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2.張天寶著:《主體性教育》,教育科學出版社,2005年版。

3.李森、宋乃慶主編:《基礎教育概論》,四川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4.由慧生、李如密著:《教學論》,河北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5.靳玉樂、李森等著:《中國新時期教學論的進展》,重慶出版社,2007年版。

作者單位:杭州市機場路中學

猜你喜歡
歷史與社會教學效率
淺析歷史與社會微課制作中電子地圖的使用
如何通過初中《歷史與社會》綜合課提高學生大局意識
如何提高初中化學課堂教學效率
談如何提升農牧區小學漢語文教學的效率
如何提高農村初中數學課堂效率
初中歷史與社會教學的人文性探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